出国留学网

目录

留学成为中国的全民运动好不好

字典 |

2016-12-04 21:46

|

推荐访问

留学经验

【 liuxue86.com - 日记&经验 】

   “在中国,留学似乎正在变成一种全民运动。”旅美华人作家陈屹对《环球时报》记者如此感叹道。陈屹是1977级大学生,1986年赴美留学,后来在美国工作、定居,一双儿女在美国出生。她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美国教育,已出版《诱惑与困惑:美国教育参考》《美国素质教育大参考》《背洋书包的中国孩子》,主编《送孩子去常春藤:20位常春藤妈妈的教育手记》。她的新书《名校之路》首次披露赴美留学中的陷阱与误区。“有些话,我必须站出来说。”陈屹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说,现在的留学市场太浮躁,中国家长和学生对留学申请、留学生活有着太多太多的认识误区,这些误区可能会害了他们。

    越早留学离名校越近?

  环球时报:在您看来,现在的留学生和你们当年有什么不同?

  陈屹:我们当年那一代留学生全靠自己,完全没有任何外力帮助,一切从零开始,但心态是向上的,知道机会来之不易,只有自己不断往前努力,各种拼杀磨炼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在的孩子非常幸运,我们以前奋斗四五年才想到的东西,可能是现在的孩子第一步就想到的,他们具备了很多能力,享受了父母的红利,很多机构给他们包装,他们可以跨越很多自己该走的路,从而进入一种捷径。但这种捷径其实隐藏着很多陷阱。

  环球时报:今年的热播剧《小别离》让低龄留学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您怎么看留学低龄化的趋势?

  陈屹:这个问题要因人而异,看每个人的期望值。有的人希望让孩子换个环境去重新发现自己,找到信心和出路;有人期望让孩子早早适应,进入美国主流社会,为上名校准备。第一种情况,如果在国内学得一塌糊涂,缺乏基本的自律,这种孩子出去也不行,实际上,这种情况在低龄留学生中的比例很高。留学只是多了个选择机会,并不代表万事大吉,出国读书还是得拼,可能拼得比在国内还要厉害。另一种情况就是奔着名校去的,以为越早去离美国名校越近。这也是一种错觉。大部分孩子提前到美国读书,其实距离美国名校的距离更远。

  美国知名高校的生源很多来自顶级的私立高中,然而顶级私立高中资源是非常有限的,对美国本土学生来说都竞争激烈,更不用说对国际学生。美国也有些较为便宜的普通私立高中,往往是走读的,这些学校每年进入名校的比例很低。目前有90%的中国学生在这个段位的高中读书,每年有几万人。美国学生就读这种走读高中的学费一般是每年1万到两万美元左右,只有少部分顶尖走读高中是3万美元学费。但实际上,中国留学生就读这类学校的学费,再加上寄宿家庭的寄宿费用,甚比去读一个顶级寄宿高中的费用还要高,有些机构中间获得的差价存在不合理性。

  在一些普通走读高中,中国孩子要住寄宿家庭。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住在一个陌生家庭里,可能会失去成长中很重要的家庭教育。作为接受这些寄宿国际生、以此为生计的美国家庭,他们首要任务是保证学生们的安全、有吃有住,没有责任和义务去教育这些孩子。而美国高中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不是单纯学习好,如果没有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各方面的成长会打折扣的,考取美国知名大学的竞争力也会下降。

    在美国学校的关系,能给申请加分吗?

  环球时报:现在很多留学机构都强调自己在美国各个学校的社会关系,这对留学申请有多大帮助?

  陈屹:我不否认任何关系,关系在全世界都通用,认识人和不认识人还是有差别的。但关系背后是要付出信任担保的,你本身能力得够格。面对大批申请者,人家可能觉得这些孩子都不错,如果大学里某个招生官恰好认识推荐人,信赖你这个推荐人,确实可能会因此招这个学生,但你得把你个人的信誉搁在里面。

  国内很多人心目中的“搞关系”,很多时候是中国人思维。在美国,你去跟人家交往一下,留个照片,一点都不是难事。但如果他是因为关系而录取你,学校会因此而耻辱,不久前有新闻报道说,一个中国留学机构为使其学生进入美国大学,贿赂美国顶尖大学招生专员。这在美国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那些涉案的招生官可能饭碗都保不住了。

  一所美国学校可能有30-50个招生官,而且也在不断更换中,几十年下来,一个大学有几十、上百的前招生官,不足为奇。现在很多留学机构都标榜自己有招生官,其实并不代表具有绝对优势。有些留学生回国去了留学机构工作,说自己以前在招生委员会工作过,不说具体做什么,可能只是些很琐碎的行政事务,并不直接参与录取工作。现在大家都在玩的是一种游戏,噱头而已。

  陈屹与美国学生在一起

  留学中介,费用越高越有品质?

  环球时报:您在新书《名校之路》里提到留学行业的暴利,可现在很多家长可能就是认为,中介费用越高,越有品质,越能保证成功率。能否谈谈这个话题。

  陈屹:费用越高越成功,这也是误区之一。美国也有升学机构,但都是一些小型公司,没有全国连锁,很注重学生隐私。作为一个机构来说,他们对诚信度要求很高,没有诚信,就没法生存。他们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个有限的外力,大部分机构不会明目张胆地去做各种包装。

  美国很多家庭的孩子不愿用机构做外力,他们觉得这是自己人生该走的路,凭什么听机构和外人的。因此,美国这类机构在要价时,会要一个市场相对合理的价格,这是由市场决定的。

  只有在中国,留学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中国的父母很无奈,因为这毕竟是一个用英语来完成的申请过程,确实有些父母没能力来完成这一切。这就催生出大量的留学机构。他们收费可能是美国一些升学机构的几倍甚至更多。

  我不想评判这种收费是否合理,中国留学机构可能确实多做了一点,但他们做的更多的其实是美国机构不会去做的,一些“秘书活儿”,因为中国学生申请需要用到第二外语,涉及到文化沟通问题。美国机构会让学生自己去做很多事情,他们认为那是孩子应该自己去经历的。而在中国,许多家长会认为,我交了钱,留学机构就应该大包大揽,提供一条龙服务。中国家长把孩子本来应该自我成长的体验外包给了别人。这是很大的损失。

  中国的市场现在太大,留学机构有上万个,只要留学回来,就可以充当留学专家,甚至正在读书的留学生,也可以当留学专家,这正常吗?一个孩子的留学,对一个家庭来说,这是一种百分之百的人生期待。而对很多留学机构来说,这个孩子的留学,就是机构产业链下百分之几的流水线作业产品,这是最可怕的事。

  中国人迷信“最贵的就是最好的”, 很多留学机构里的设施都非常高端,走进去富丽堂皇,让中国家长感觉到自己是VIP客户,自己享受的是最好的服务。其实这也是一种中国人思维,美国没有这么做的,这种机构就是给学生服务的,不需要这么张扬。当然中国留学机构为何这么做,也是因为中国家长的需要,很多家长会觉得,这机构条件这么差,没有那种气派和气场,提供的服务一定也不是很好的。

  以前大家喜欢在奢侈品上花钱,现在一些人回归理性,不会砸几万块钱去买个包,开始明白什么叫合理价格。你以前砸的是很多钱,现在你在孩子的教育上砸钱,浪费了、亏了,无所谓,可是你知道吗,你砸的不是钱,是孩子,是孩子的成长,你砸得起吗?

  当我在“留美学子”的公号上提供“陈屹视线——世界名校”公益分享时,邀请一些世界名校孩子的父母分享教育理念,很多国内的朋友都跟我说,这么好的资源,你为什么不收钱,你不收钱,没人会相信你的。在美国,做教育的人很多都是见过名利的,他们可以在其他行业挣到很多钱,选择教育是出于自己内心真正的热爱,他们都有强烈的公益心,真正要把教育做好,靠的也是这份热爱和公益。

  环球时报:可是很多人会说,去留学机构加强一下语言还是有必要的吧?

  陈屹:我不反对上辅导班,但报班是为了如虎添翼,而前面的基本功需要你自己打好,不是砸钱报班出来的。申请美国大学需要提交的标准考试成绩,是考能力,但中国学生在辅导班里刷题,考分很高,但不代表能力很高,因为很多是都是靠惯性思维、技巧,离真实的水平有很大差距。没有形成一种万变不离其宗的能力,只是有了一种应付考试、猜题的能力。

  很多家长是用报班来剥夺了孩子的自学路径,如果他能自己大量阅读、先自己踏踏实实自学一部分、再让老师给他带一带,学习效果会更好。现在的情况是,本来孩子应该自己学的,完全依靠辅导班的拐杖,觉得有这个拐杖才放心,才不会摔。当初我出国留学没有钱,只有一次考试机会,所以只能自己摸索,后来我的孩子自己选择去自学,其实自学是一种能力,靠自己悟,然后可以受益一生。

    很多“人生早规划”的概念是商家的把戏

  环球时报:有一种说法,说如果想留学,就要早点规划,甚至有人提出从3岁就开始准备,要学外语,要学特长。您对此怎么看?

  陈屹:人生早规划,听上去吸引人,其实这种说法实际操作很难,人的成长过程充满变数,家长要跟孩子一起成长,不断去发现孩子,抓准各种适当时机对孩子进行“机会教育”,一些内容实在无法百无一失地规划出来。

  人生早规划在中国的一个弊病就是太功利性。有的孩子来了美国之后会问我,阿姨,我们学校很多活动,参加哪个对申请大学有帮助?我就说,这个问题,你该问你自己。你应该自己去参加几个,然后自然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如果你过于功利,就相当于自行放弃了很多发现自己的机会。

  在国内,“人生早规划”的概念很多时候是跟商业绑在一起的。为什么早规划?其实是很多商家把你早早规划成他们的客户了。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不断给家长一些概念,用这些概念早早地锁定客户,之后才有一条龙服务,才有钱挣。

  事实上,很多孩子小学就开始去看名校,各种名校巡礼,我不是说这样做不好,但是有一种可能性是,很多孩子根本就不是上名校的料,你让他那么早就去看名校,他可能会因为看到差距而早早地放弃了努力。这叫拔苗助长。

  陈屹在纽约一家图书馆

    家长不学习,就会把过多的期许放在孩子身上

  环球时报:您的一双儿女分别考上了芝加哥大学和杜克大学这种名校,能否分享一下您在教育子女方面的经验?

  陈屹:我还真没有给孩子早规划过,或许我无知,或者我没有太相信这些。我只是早早地把自己规划好了,做好自己,爱看书,不会因为困难而放弃,做什么事都充满热情,对谁都充满善意,尽心尽力不去亏待别人,这就是我。

  我的孩子们就是跟着这样的妈妈长大的。他们都很善良,没少吃亏,我不纠结,社会就这样残酷,你帮人白帮,被人利用,没关系。帮助别人,自己能力得到了提高,会有收获的。很多人怕吃亏,什么都不做,能力就锻炼不出来。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里从来就没谈过名校的概念。我对他们说,你们尽力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就行。

  父母的自我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停止了学习,就会把过多的期许放在孩子身上。我们从来不让孩子去执着于学习成绩的排名,我和我先生学习成绩都好,很淡定,知道考第一也没有什么。我们从没停止过学习,所以我们不给孩子过多的期望,也不靠他们,我们这一代,上有老下有小,责任逼我们必须打理好自己,也尽力去生活得精彩些。孩子们有困难,可以来找我,但我们不主动去帮助他们。我允许他们失败。考试没考好,工作没找到,没关系啊,我甚至希望他们在人生的早期遭遇挫折,如果现在不经历,以后还哪有机会去尝试这些失败、去经历他们的成长。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孩子输得起。不会因为自己输,就破灭了。为什么很多孩子心理脆弱,甚至发生一些悲剧?因为孩子输不起,更多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承受不起。如果我们自己能输得起,就不会过分纠结于孩子“有没有出息”。

   不妨给孩子找个“纯正的导师”

  环球时报:如果确定子女要留学,家长能够或者应该做些什么?

  陈屹:国内家长的最大误区是用中国人的思维去理解美国教育。我建议还是尽量去听一些真实的留学故事,去了解一些身边的人,比如,他们的子女真正在留学,而这些父母并不是什么留学机构的。他们的信息可能更真实一些。打个比方,你要买房子,不能一直听中介说这里房子如何好,你最好去问问住在这里的人,问问他们住得是否舒服、方便,他们提供的信息可能是更准确的。

  如果有留学的打算,还是得让孩子该读书就读书,该训练就训练,中国教育并非一塌糊涂,虽然可能比较死板,但也传递了很多知识,孩子可以通过这种严格的训练养成扎实的基本功和自律的习惯。这对以后出国留学是很有帮助的。

  美国的教育要求全面发展,除了学习,体育素质、心理素质、表现力、领导力、个人魅力,都很重要,所以就像培养一个正常人那样来培养孩子吧。父母多参与孩子的活动,进行高质量的陪伴,让孩子心理健康。

  如果你自认为教不了孩子,也不要把孩子送到那些商业气息很浓厚的教育机构去,你可以给孩子找个导师,美国叫mentor,这种导师不以教育为赚钱手段,他可以是孩子的指路人,甚至有时是伯乐。美国一些升学机构里会有这样的导师,也有人从自己的朋友里给孩子找导师,找那些人生阅历丰富、三观很正、善于启发人的人。在教育这方面,中国家长花了很多钱,过分关注在量化下的标准考试“术”的层面,而忽视了“道”层面的心灵引导。

    中国家长把一手好牌打成了烂牌

  环球时报:在激烈竞争的现实中,中国家长似乎普遍比较焦虑。

  陈屹:时代变化太快了,互联网的爆炸、快速、碎片化,这一切都给父母教育带来挑战。很多家长自己没有完全懂事,所以听什么都迷信,有时候你会听对,有时候你会听错,有时候没有听到是遗憾,有时候听太多也是遗憾。所以对父母来说,信息大爆炸的当前,教育环境未必比二三十年前好,那时人们摸着石头过河、非常安静地教育子女,家长和孩子在情绪上至少比现在淡定。教育子女其实是一条非常孤独的路,这种孤独是非常正常的,是静心,是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这是一条非常隐私、静等花开的路。

  我们现在的教育都变成“群众运动”了,在这种浪潮里,你必然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干扰,你的孩子永远跟不上别人,因为你听到的永远都是最成功的,你听到一个成功的还行,当你听到一百个成功的,你会疯掉的。因为你永远都达不到。而且你并不知道人家成功的背后是什么,它可能有起伏,也可能有其他因素,可能是你永远拼不过的因素。

  现在这一代的孩子已经非常棒了,很多家长实际上是把手里的一把好牌打成烂牌,比如很多孩子有家庭背景、有金钱支持,从小就有很开阔的视野,去过很多地方,他们有成功人士的概念,也有相当大的格局。如果我们家长不要这么患得患失,多给孩子一些挫折感,再让孩子多一些失败,多一些奋发的动力,我们的孩子将是如虎添翼。

   文书都是磨心磨出来的,一厘米的捷径都没有

  环球时报:听说您也在指导一些学生写申请文书,文书写作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陈屹:也许因为我自身是写作人,许多学生把文书拿给我,希望听听建议。作为写作中文、阅读英文、在美国生活30年的我,对看到的许多文书,失望的远远大于惊喜。

  一般我都需要与学生交流一年之久,与他们一起走心磨心,真正进入文书写作过程,基本上要3个月的过程。可能中国家长会觉得为什么要那么久啊。作为笔耕20年的我,其实自己一周就能写出一篇可读性很高的文章。但我不会替学生写大学申请文书,因为那样就把孩子成长的经历剥夺了。孩子需要借这个机会沉淀一下,文书的写作是一个美好的成长过程,很多孩子会在几个月的写作过程中,第一次真正回味18年来自己是谁、发生了哪些已忘却的故事、提炼了哪些反思、哪些发现、哪些惊喜,这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非常痛苦,但也是真正成长的千载难逢机会,甚至会发现中国思维与美国思维的异同。

  很多人都说一定要在几年级前完成文书,我要强调的是,一定不要赶,写作是需要掌握火候的,每天都会发现新的故事,同时也需要有个冷却的时间。好的文书不仅磨心,而且因为极度的个性化,就会变得非常隐私,大部分作者,绝大部分申请人不会公开给别人展示自己内心世界的文书。

  很多留学生的文书,常常一眼就可以看出是机构找“外人”写的,为什么?要么那不是他那个年龄段、那个背景所说的话,要么与他的英文水平不匹配,再或者换个性别、换个人名,文章可以用在其他任何人身上。这些都逃不过看过上万封文书的招生官的法眼。

  现在很多人都在找捷径。留学就像一个人练芭蕾舞,本来需要6个月练基本功,但被告知只有6周时间,你要么过度透支体力,要么不择手段找替身,最后蒙混过关。即便骗过招生官,去了美国留学,但发现自己根本跟不上,每年有多少学生被退回,留学机构不会告诉你。当时如你按6个月时间去扎扎实实地训练,不急于求成,一切会水到渠成。人生的路上一厘米的捷径都没有,如果你走了捷径,前面总有该吃的苦头在等着你。在《名校之路》书里,就有许多留学误区和陷阱的案例。

  想了解更多日记&经验网的资讯,请访问: 日记&经验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032388.html
延伸阅读
英国是非常多的留学生要去留学的国家,在选择英国的大学之前,注意自己申请的大学有什么要求,在英国留学的时期也有一些要注意的问题,这些都让出国留学网告诉你吧!一、申请要求去英国留学,首
2020-07-13
在意大利生活,留学生肯定是避免不了和超市打交道,那么不同超市的哪些差异呢?今天就由出国留学网为大家介绍意大利留学生活指南怎样选择意大利留学购物超市?一、大型商超主要是Esselun
2020-07-13
每年有很多留学生申请去瑞士留学,但是他们对于瑞士的一些具体情况都了解吗?去瑞士留学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呢?就让出国留学网给你分析分析。一、教育体制瑞士位于欧洲的中部,是欧洲的交通、经济
2020-07-13
现在就业是竞争很激烈的,所以加拿大这些学校的CO-OP项目可就很有优势了,只是学生们要怎么去申请,又该选择哪一些CO-OP项目比较好?就到出国留学网这里看看这些CO-OP的项目。C
2020-07-11
独自前往英国留学,肯定会碰到很多问题,英国跟国内不同,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出国留学网给英国留学生带来了留学需要注意的几大问题,看看吧!一、留学前去英国留学要准备很多的行李,其实有些东
2020-07-11
在人们的印象里,新西兰是一个与世无争、自由恬静的国度。同时,新西兰属于纯正的英语系国家,采用英文教学,教学质量高,是一个理想的留学目的地。快跟着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2019-07-02
面对国内市场西班牙语人才紧缺,西班牙这个花费较少、回报高的留学目的地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那么,西班牙留学到底好不好呢?跟着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1.公立大学免学费西班牙
2019-07-10
英国英国大学数量众多,且很多院校都在世界上排名比较靠前,有一些院校排名虽然不算太靠前,但是教育质量的实力还是很强的,比如说莱斯特大学。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英国留学莱斯
2020-04-30
瑞士的教育质量在世界上也是有口皆碑的,该国的国土面积不算很大,但是国家的各方面福利都比较好,在该国大学当中,圣加伦大学一向有比较高的声誉,具体怎么申请呢?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
2020-04-27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接下来出国留学网将为大家介绍爱尔兰留学的生活环境,带大家一起了解爱尔兰的风土人情。一、爱尔兰都柏林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刚到爱尔兰的时候,对一切都感到好奇
2019-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