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家了吗?我很想……”
来英半年后的一个夜晚,我与室友在厨房里做晚饭,她突然提出了这个问题。她从来不是一个矫情的女子,平时做事也是风风火火,干脆利落,因此当她突然问起我这个问题时,我不禁一阵愕然,而后又觉得理所当然,是的,家,有谁会不想呢?
今天是我来英国的第385天,回顾在英留学的一年里,曾经多少的陌生已经变得熟悉,多少的不适应都已经变得从容不迫。但曾经作为留学新生的一员,在“想家”这个问题上,我确实是走过一段艰难的路。
我留学初期的生活充满着阴郁色彩,没有朋友,却有很多时间;不想出门,却在宿舍闲得发慌。这一时期的“想家”是具体而细节的,它常会表现为各种的“不习惯”,如不习惯下课以后不再有家人精心准备的热气腾腾的中餐,不习惯每夜睡觉前不再有要你盖好被子的长气唠叨,也不习惯没有了“捱过这几天便可回家”的热切期盼。那时候每天最快乐的时间便是与家人视频的1个小时,但很多时候,每当视频上闪出家人的样子,我想说出第一句话时,才发现眼泪已经止不住。
有段日子,我感觉自己像是回到了那个喜欢绕在妈妈身边的三岁小孩,哭着要回到父母的身边一样。那时候才发现,20年多来所积累的坚强,也可以因这遥远的6000英里而顷刻瓦解。
我在留学初期出现的这种严重“想家”问题或许带有一定的极端性,但“乡愁”却是普遍存在于留学生心中的问题。据加拿大跨文化研究者林达·安德生( Linder Anderson) 在2010年英国国际留学生适应性的调查中发现,有88%的国际留学生都表示自己存在或者曾经存在“思乡”(Homesickness)问题。
“思乡”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情感话题,在古代,已有无数的文人墨客对这种折磨人心的离愁别绪剖析过千万遍,并无数次洋溢于其诗词的字里行间,借以表达游子在外的寂寥与孤单。于今天,纵然发达的通讯科技与交通已经大大地缩短了这种由“距离”产生的“隔绝感”,但“想家”的心情却从未过时。尤其对于那些刚刚踏上英国这片土地,开始学习生涯的广大留学生而言,“想家”更是避免不了的愁绪。
“思乡”虽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微妙情感,但若是不懂谨慎控制与面对,它便会成为一种负担,甚至影响你在整个留学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因此,“想家”,绝对是每个留学生来英后必须面对的第一道“坎”。
家,有谁不想呢?但要避免让“过度怀念”成为负担,阻碍你迎接全新的生活,你就必须首先去认清自己的“想家”问题。根据安德生先生的人类在新文化适应性中的研究,他总结出在出现“思乡病”情况时,人们的五种行为表现,这包括:回归者,无法适应新环境而决定回去旧环境中的人;逃避者,逃避一切关于旧环境人与事的人;抱怨者,不断抱怨现实新环境的人;忘我工作者,用工作麻醉自己的人 ;以及积极调节参与者,积极调节自身参与到新环境中的人。
我感觉那时候的我,既没有任何勇气和能力放弃这刚刚开始的一切回到过去,却也未能欣然接受眼前的新环境,我在逃避,抱怨,以及忘我地学习中徘徊而无所得,在这种苦闷持续了一个月以后,我开始感到疲累与厌倦,我开始寻求“自救”。
以下是我一些个人经历中的小故事,希望能给同学们一些参考:
“你真的很想家吗?”、“现实环境有办法改变吗?”、“是否可以尝试去接受这种新环境?”“你来到这里又是为了什么呢?”在一个情绪低落的早晨,躺在床上的我开始反复问自己这些问题。我回想起当初为了这次的出国曾经做过的漫长准备,由备考雅思,准备各种材料申请大学,等待offer,申请签证,每一个环节过得都并不轻松,而这一切都正是为了能来到这里,如今我已经做到了,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快乐地过呢?这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海中盘旋而我在不断尝试寻找自己的答案。
我发现这种对话式的思考如一剂特效的“镇静剂”,让我更清楚究竟自己想要什么。既然现在的环境是我的选择而且不可改变,那我尝试改变我自己,我开始踏出了第一步。
俗语说“出外靠朋友”,此言不虚。“朋友”作为一种陪伴的角色,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我记得那时候我却毫无心思认识任何新人,我怀念远在他方的一班“知己”,认为只有他们才是最懂我的人,因此我躲在自己的“象牙塔”中,对新朋友是不主动不积极不打扰政策,但这种“慢热”态度在后来有了转变,这还应从一个勉强的赴会说起。
在一个同学多番邀请我到她家做甜品以后,感到盛情难却的我只好勉强答应。那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我独自散步到她家,当我一走进她的宿舍时,我马上被一个照片墙吸引了,上面全部是她在旅行时拍下的摄影作品,后来在我们的闲聊中,我发现原来我们都去过同一个国家旅行并爱上同一个地方,都爱摄影中的人物特写都喜欢同一个摄影家……当柔柔的面粉团被烤成一个个可爱的曲奇时,我感觉我们的友谊也开始升温。
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那天初冬艳阳下她厨房烤箱中散发的奶油香味,以及我们从拉萨说到意大利,从旅行说到时尚的漫无边际的谈话。那一天,我仿佛突然开窍:其实只要你愿意打开心窗,迎接不同的人走进你的生活,你会发现,“知己”可能一直都在你身边。
人的生活应该要有一些完全为了自己的喜欢而做的事情,这些事情会成为你的精神支柱,让你可以乐在其中,忘记忧愁。在我决定改变我目前充满悲伤的生活状态后,我决定“走出去”。全新的环境给予了我各种新的视觉和素材,这些都可以构成镜头下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渐渐地,摄影成为了我新生活的一个精神支柱,我喜欢在晴朗的周末,带着相机出发,镜头下的景色让我好奇让我沉迷也让我充满成就感,我渐渐开始享受其中。
我认为,这些被视为精神寄托的东西不一定是学习,也可以是阅读、旅行、宗教、运动甚至是做饭,只要是积极的寄托,它便可以成为新生活的动力。当这些不同的生活元素在不断吸引你的注意力并丰富我们的生活时,我们便会慢慢减少对过去的怀念,而开始真正做到活在当下了。
我认为,有家可想的人是幸福的,但“过度想家”却是痛苦的。当你经过一番艰辛,终于越过留学的“想家”关后,你会发现,家,一直是你经历风霜雪雨后温暖的港湾,而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
你知道吗?如今,家,我还是很想,但我也可以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