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年夜饭如何吃】
北京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当然,“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贿赂”,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在今天,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过年时方可大饱口福。
春节时仅有以上几种食物,当然不算是丰富,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萨其马等,不仅是北京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食品,亦是北京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一些小康的北京人,昔日还有除夕夜食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联,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至于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时吃饺子的“程序”是不会少的。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当各式荤素大菜已备齐时,北京人还备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是今日之什锦果脯。当年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今天那些以祭祖祭神为名的供品和传统食品,几乎全保留下来了,只是不那么引人注目。至于如今的春节,餐桌只能用“丰盛”一词所概括了,什么川鲁大菜、生猛海鲜,都会出现在寻常百姓的除夕餐桌上。讲“新派”的人家还会到大饭馆里去“撮一顿”来喜迎新春呢!
【北京年夜饭菜谱推荐】
北京清蒸绿萝卜
主料:绿萝卜300g
辅料:蒸鱼豉油适量 玉米油适量 花椒适量 大葱适量 枸杞少许
制作过程:
1、首先将绿萝卜去皮,准备好花椒和大葱。
2、大葱切丝,绿萝卜切片备用。
3、将切好的绿萝卜片摆盘,上面点缀几个枸杞。
4、放入开了的蒸锅内蒸8分钟。
5、时间到了将盘子取出,浇上蒸鱼豉油。
6、将大葱丝摆在萝卜上。
7、用炒勺烧点花椒油。
8、趁热泼在葱丝上即可。
菊花石榴鸡,象征合家欢乐
主料:琵琶腿两只
配料:香菇、马蹄、冬笋、西兰花适量
调料:生抽、蚝油、黄酒、香油 胡椒粉 生粉各适量 鸡蛋约四个
制作方法:
1、鸡腿去骨连皮一起剁石榴籽大小的粒,香菇和冬笋焯水切同样大小粒,马蹄和姜去皮也切同样大小粒备用。
2、鸡蛋里边放一些湿淀粉,打匀后将表面的泡沫去干净备用。
3、锅烧热放少许油把锅涮一下,然后关火将鸡蛋液放下去快速转成饼形,用大火均匀的烧一下锅底。
4、蛋皮熟后用手从边缘掀起来,另一只手也抓住一边,整张蛋皮就出来了。
5、摊完蛋皮的锅不用刷,倒一些油烧热先炒鸡粒至八成熟。
6、接着放冬笋、马蹄、香菇粒和姜末,大火炒,然后放黄酒、生抽、蚝油、胡椒粉和香油炒熟,稍微勾一些芡,馅料就炒好了。
7、芹菜梗焯一下,然后把其中的筋撕下来,当做绳子,一会儿会用到。
8、将适量馅料放在蛋皮中间,然后将四周攒起来,用芹菜筋将其小心捆好即可。
9、捆完后上锅蒸三至五分钟热透,蒸的同时焯一些西兰花,蒸好后和西兰花一起摆放盘中,炒锅里放一些鸡汤或者水,放少许盐和糖,勾一个玻璃芡浇在石榴鸡上就可以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