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教育日什么时候
每年4月15日是国家安全教育日
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当代国家安全包括10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国民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
国家安全教育日的产生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加强国家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将国家安全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公务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将每年的4月15日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今天,是首个国家安全教育日。
新国家安全观
新时代新形势不仅呼唤新的发展观、改革观,还需要新的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适时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用71字总结“总体国家安全观”: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
相关理念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国家安全观应势而生,恰逢其时。总体安全观,谋求的正是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回应的正是当下错综复杂的各类安全挑战。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国家安全观以发展为根基,在发展中谋安全。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国家安全的系列论述中,经济安全一直居于优先地位;在总体安全观中,经济安全为基础。新国家安全观仍旧要在发展中增进百姓福祉,在发展中累积实力,在发展中谋求安全大局。
光明前进一份,黑暗便退后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国家安全观对暴恐零容忍,坚决把暴恐分子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在反对暴力恐怖问题上要出重手、下重拳,先发制敌,打赢反暴恐战争。
亲望亲好,邻望邻好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国家安全观强调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倡导新亚洲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曾言,“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只有以合作谋和平、以合作促安全,才能实现亚洲的长治久安。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国家安全观,虽然荆棘载途,但立于内外实际,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既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坚定信念,协同一致,保持耐心、恒心和定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国家的总体安全,实现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当代大学生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认识模糊
大学生对国家安全还停留在军事、领土、情报这样一些传统的、局部的认识上。当前,国家安全既包括国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等传统内容,也包括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新内容,全方位理解国家安全有助于端正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价值取向多元,原则性衰减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呈多元态势,虽其价值取向主流积极向上,但功利色彩较浓厚,实用享乐主义为大多数学生推崇。这些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无疑会削减主流价值的原则性,最终导致社会价值的散乱,使国家精神意识方面的安全面临消解危险。
安全教育研究水平落后
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现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要求,无法应对全球化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当代大学生开展国家安全教育的意义
第一、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是关心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些中华民族的古训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历史一再证明,忽视国家安全教育必然导致国家危亡的同时,也向我们昭示了重视国家安全教育对于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二国家安全教育作为一种全面的综合性教育,在提高人的国家安全素质方面正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国家安全教育,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国家安全相关法律知识问答
什么是国家安全?
答: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是什么?
答: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是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其他重大利益的安全,包括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的安全。
什么是间谍行为?
答:根据《反间谍法》第三十八条规定,间谍行为是指下列行为:
(1)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
(2)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3)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窃取、刺探、收买或者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或者策动、引诱、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活动;
(4)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的;
(5)进行其他间谍活动的。
如何增强反间防谍意识?
答:(1)牢固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牢记“没有永久不变的国家友谊,只有永久不变的国家利益”,克服麻痹思想,提高识别能力,特别是在与境外人员接触时更加需要严守国家秘密。
(2)善于识别各种伪装,发现境外人员从事与其身份不符的行为,有从事间谍活动的嫌疑时,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或高校保卫部门报告。
(3)出国学习、旅游前,应了解、掌握维护国家安全有关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坚决抵制境外间谍组织、敌对势力的策反、拉拢、威胁、利诱等行为。
发现失密、泄密和窃密情况应如何处理?
答:公民发现有可能失密、泄密和窃密的情况时,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或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1)拾获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
(2)发现有人买卖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
(3)发现有人盗窃、抢夺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的。
(4)发现泄露或可能泄露国家秘密的线索的。
在境外受胁迫参加间谍组织,应该怎么办?
答:中国公民在境内受胁迫或受诱骗实施了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一定要悬崖勒马立即停止,并主动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报告。实施间谍行为,有自首或者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给予奖励。
在境外受胁迫或者受诱骗参加敌对组织、间谍组织,从事危害我国家安全的活动,应当及时向我国驻外机构如实说明情况,或者入境后直接或者通过所在单位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如实说明情况,争取宽大处理。有悔改表现的,可以不予追究。
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时应该怎么办?
答:公民和组织发现有人涉嫌从事间谍行为时,应当立即拨打举报电话:12339,向吉林省国家安全机关报告,也可以向公安机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