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两会心得:调整双休日还是“洗洗睡吧”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成都市委主委仰协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交了一份《关于调整双休日实行每月弹性休假制度的建议》。对目前的双休日进行调整,实行每月弹性休假制度,即按照每月8天的休息日总量不变,自行将双休日调为一天,在每月凑齐4天小长假,这4天小长假可在每月的任意时间进行自主调休。(3月9日澎湃新闻)
这份建议,是一种休假的存量盘活,说到底还是“中国式挪假”,将挪假的节奏提速到“每月一次”。在总量不变的情况,每月形成的小长假是有“代价的”——一是每周只能单休,自然会让人感觉有点累;二是如果碰到当月小长假无旅游计划,也会白白浪费了四天假;三是对于机关事业单位来讲,如果频繁变动休假时间,就会给老百姓前来办事带来不便,政府服务就要打折扣。鉴于此,调整双休日还是“洗洗睡吧”。
休假,盘活存量是不够的。不可否认,假日(含双休日)的重新组合,可产生一定的旅游时间,满足一部分群体的旅游需求,但也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2.5天休假模式”的模式在一些地方兴起,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落实带薪休假的变通办法,或者讲,这是当天的次优选择。如果这种“小短假”能够流行与推广开来,或会起到一些缓冲功效。此模式已是在盘活存量基础增加了半天的增量,也就是说,是一种“存量+”。
带薪休假的落实,已成为休假制度与权益的“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假日安排与假日功能,应当遵循“权利优先,兼顾经济”,这是一种质的飞跃,对于“最勤劳”的中国员工来讲尤为重要,对于人山人海式旅游的改善亦很重要。有人调侃,带薪休假成“画饼”,只能黄金粥“充饥”。只有找出带薪休假难落实的症结,“以问题为导向”,出台配套措施,对症下药,让其告别“花瓶制度”,早日走进我们生活里。
节假日的科学设置与假期的合理安排,需要民意与官意、民智与官智的再出发,需要进一步形成民意共识、权利共识与法治共识。假期调休进入“民意时代”,更接近于“我时代”,抬建了一个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与自我权利的平台——由“小我”出发,实现“大我”诉求;从“自我”出发,进行“本我”的自然流露,以期达到“忘我”的境界。在此基础之上,按下法治“快进键”,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节假日确定下来,让假日福利更加可靠有保障。
小编精心推荐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