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识记“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和作家作品等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并背诵全诗,进行语言积累。
过程方法
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感情,培养学生解读、鉴赏诗歌意象的能力。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重点
引导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品味优美的语言。
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
活动流程图 |
活动内容和目的 |
活动1 以画激趣 由学生“说秋”,展示秋景画面,导入新课。 活动2 介绍作者 活动3 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4 生字积累 活动5 以读入境 “读秋” 活动6 以品会意 “品秋” 活动7 以画怡情 “绘秋” 活动8 以情达意 “颂秋” 活动9.总结归纳,教师寄语。 活动10.课堂练习 活动11.布置作业 |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畅谈印象之秋,从而导入新课-----《秋天》。 了解作家作品,增加文学知识。 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虑,预设本文教学目标。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任务和要点。 读准字音,掌握本课生字词。 通过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把握朗读要点,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诗的主要内容,初步把握感情基调。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精读诗文,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诗的意境美。 为自己喜欢的诗节配画,丰富想象力,加深对内容的理解,领悟诗文的图画美。 选择配画的诗节深情朗诵,在悠扬的琴声中用优美的语言解说自己描绘的画面。 引导学生感知秋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检查学习效果,及时反馈。 课后巩固、拓展。 |
问题与情境 |
师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活动1以画激趣 说秋 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 同学们,这个单元的课文带领我们在“多彩四季”的美景中徜徉,有充满活力的美丽的春,也有老舍笔下温晴的冬,还有“紧张、热烈、急促”的夏,那么秋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季节呢?请同学们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是怎样的?有绘画兴趣的同学也可展示你们预习时所画的秋景图。 活动2 作者简介 活动3 明确学习目标 活动4 生字积累。读准字音。(检查预习)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课文,再提出问题,学生畅所欲言,用语言描述自己印象中的秋天,也可展示预习时独立创作的秋景图。师综合归纳学生的发言,PPT展示秋景图片,导入本课:同学们印象中的秋天是落叶纷飞、瓜果飘香、层林尽染的,那诗人何其芳笔下的秋天是怎样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它无穷的魅力吧! 布置学生课前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课堂展示,教师明确: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现在重庆万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 Ppt展示,学生齐读: 1、有感情地诵读这首诗。 2、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读准加横线的字的读音: 肥硕( ) 枯涸( ) 丁丁( ) 清洌( ) 寥( )阔 青鳊( )鱼 梦寐( ) 乌桕( ) 背篓( ) 栖( )息 (生先试读,师纠正读音。) |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以轻松的心情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 训练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了解作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现代诗的要点和重点, 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养成预习习惯。同时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
活动5 以读入境 “读秋” 初读诗文,整体感知。 1、听范读,明确朗读诗词的要求和技巧:重音、断句、情感。 2、自由朗读、小组赛读、齐读。 3、诗中刻画了几幅图画? 4、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活动6 以品会意 “品秋” 精读诗文,品味语言 1、小组合作,为不同的画面命上有诗意的名字。 2、找出你认为最优美的诗句,说一说它美在何处,并按你的理解美美地读一读。 活动7 以画怡情 “绘秋” 你最喜欢诗中描绘的哪一幅图画?你能为自己喜欢的诗节配画吗?赶快拿起你手中的神笔吧! 活动8:以情达意 “颂秋” 1、 请选择你配画的诗节有感情地诵读。 2、 伴随着这悠扬的钢琴曲,请用优美的语言解说自己描绘的画面吧! 活动9 归纳总结,教师寄语 活动10 课堂小测 活动11 布置作业 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一题 (1)喜欢作画的同学画一幅以“秋天”为题材的画。 (2)喜欢摄影的同学拍一组以“秋天”为题材的照片。 (3)喜欢写作的同学写一首以“秋天”为题材的诗歌或者散文。 (4)喜欢朗诵的同学选一篇以“秋天”为题材的诗文,配上音乐来读一读 。 |
师配乐范读,生细心聆听,注意重音,划出节奏,分辨语气、语调,体会感情。 接着学生大声自由朗读、分小组朗读比赛、小组选代表朗读、全班齐读。学生互相点评,师点评鼓励。 生通过朗读感知:本诗刻画了三幅画面,抒发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学生小组讨论,合作,给诗中三幅画面分别命名,要求富有诗意。 接着自主找出认为最优美的诗句,就“美在何处”做发言分析,再有感情地朗读。生发言、互评,师点拨,归纳整理: 1、第一幅为“农家丰收图”: “满披”形象生动。视觉 “飘”字贴切传神。丁丁,听觉 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净润泽的有声画。 “饱食”写丰收之景,拟人。 “稻香”使人满口生香 。嗅觉 “肥硕”也见出丰收之景。 最后一句总束,画龙点睛。 “栖息”一词,用来拟人,将秋天人性化, 营造繁忙之后农闲的松弛、闲静的气氛。 2、 第二幅为“霜晨归渔图”: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冷雾”“白霜”营造出清凉、冷寂、朦胧的诗意气氛,又与季节吻合 3、第三幅为“牧女思恋图” “梦寐”将秋天拟人化,睡梦朦胧,写出了少女的情感体验,羞涩朦胧,似喜似羞。 最后师生探讨小结: 在《秋天》里,一句一画,三节诗组成三幅复合图—山谷伐木,篱间背瓜果 , 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撒网,收渔,摇桨,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 野草寥廓,溪水清洌 ,牧羊女倾听心灵之声。寂静而香甜,将自然、人和谐统一。在明朗纯净的诗意中表现了作者对秋天、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学生绘画,师巡回指导。 师放钢琴曲《秋日的私语》,生伴乐诵读配画的诗节,并用有感染力的语言解说自己描绘的画面。 师总结寄语: 秋天是美妙的,可以像摄影师那样去捕捉,像画家那样用色彩去描绘,像诗人这样用文字来倾诉。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感知四季、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美将常驻我们心间! 教师发课堂练习小试卷,要求在堂上完成一、二题,学生独立做练习,教师巡回检查,个别指导。 师生一起评议。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批改、总结。在教室张贴、展示好的诗、画、摄影等作品。 |
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入景入情地感知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初步掌握朗读技巧,培养语感的同时,还能够掌握精读的方法、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本环节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辅助引导为辅,使学生学会精读,能够很好地体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已经,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得以实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精神,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这实际上也是教给学生一种阅读的方法,在学生的领悟能力得到锻炼的同时,检测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语言的归纳、整合能力,并使之得以提高。把学生对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高度。 本环节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这是对本课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描绘的图景,了解到学生对诗文的理解程度,若学生理解有不足之处,教师可以自己头脑中的图景加以引导。将文字转化成图画,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还使学生感悟到诗的意境美和图画美,以突破本课教学的难点。 不仅进一步训练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而且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这样的诗情画意中,既陶冶了性情,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引导学生感知秋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 检查学习情况,及时反馈。 1、注重语文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一种关注自然、体验自然和发现美的习惯。体现了教学目标中的能力目标。 2、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