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策庸懒散提升执行力心得体会,每个工作完成后,我们都应该写心得体会。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鞭策庸懒散提升执行力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鞭策庸懒散提升执行力心得体会【一】
曾国藩的《治心经》,其中《诚心篇》中有这样一句话,“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读来很有感受。自市委杜书记撰写的《加大治“庸懒散软”力度锻造一支推动跨越发展的干部队伍》文章刊发后,我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和学习,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学习讲话,深入落实知责有为活动
8月份以来,市委陆续下发了《关于开展“‘七一’精神下基层,知责有为促跨跃”主题学习实践活动方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吉明同志也专题撰写了《知责有为,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加大治“庸懒散软”力度锻造一支推动跨越发展的干部队伍》等一系列文件讲话,我都认真进行了学习,深刻领会了精神实质。我认为,市委书记杜吉明的文章准确把握了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精髓,讲话使我们党员干部明确了自身职责,坚定了工作信念,对“知责有为促跨越”有了更新、更细的认识,同时根据讲话中所涉及的“庸懒散软”等现象进行比对,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不足,牢记根本、摆正位置、掌握方法。
在认真贯彻市委“‘七一’精神下基层,知责有为促跨跃”主题学习实践活动要求的同时,治理“庸懒散软”,进一步肩负起自身职责,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以服务群众、奉献群众的精神,不断提升知责有为的能力,明确担当跨跃发展的使命,实践群众至上的理念,以实际行动践行“七一”讲话精神,恪尽职守、干事创业,为实现跨跃发展目标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明确危害,剖析庸懒散软产生原因
当前,确实存在“庸懒散软”不良工作作风,“避事”而不积极干事,“躲事”而不认真处事,在其位不谋其政、任其职不尽其责,避事、怕事、不干事,乃至平庸世故、耍奸溜滑之人。但是局部现象如果放任它继续发展,就会影响我们整个政治躯体的健康,机关中存在的“庸懒散软”现象直接关系到我们事业的成败,它小则碍事,大则碍政。“庸懒散软”现象产生原因及危害大致如下:
一是集体意识缺失,导致“庸懒散软”。一个干部平庸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群干部懒散平庸、不作为、集体无意识。这种集体无意识导致的结果就是,庸者无罪、懒者无过,相反那些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特别能创新、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干部还会遭到冷遇、嘲讽或打击,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因此,要想彻底根除一些干部的庸懒散现象,必须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理想教育、宗旨教育、道德教育,从根本上净化机关工作作风,打造素质高、作风硬、工作实的干部队伍。
二是问责不到位,导致“庸懒散软”。领导干部,不是政治级别,更不是特权的代名词,身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党分忧,为民解忧,尽责履职。不作为、乱作为、不负责、不担责者,就必须受到问责。
但有时,对“庸懒散软”干部的问责处理却失之于宽、软、松。问责不到位、不得力,使得一些“庸懒散软”干部对此类行为不以为然,提不起精神、担不了责任。杜书记文章中谈及“庸懒散软”往往与贪腐连在一起,治小病可以避免干部的大病,治大病可以帮助干部避免牢狱之灾。因此,敢于按原则处理人,也是对人负责,这是大仁大义。我们揪住队伍中“庸懒散软”的少部分人,敢用猛药,敢动手术,就可以避免“疾病”蔓延。从小处讲,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从大处讲,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
三是思想观念保守,导致“庸懒散软”。 大凡工作平庸者,其头脑似乎并不平庸,只是将心思用错了地方,工作守旧,缺乏创新意识,碰到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但在所谓的个人前途和一己私利上却从来不是安贫乐道,特别善于钻营、擅长投机,见机会就上,有好处就争,看似松松垮垮,其实内心蠢蠢欲动,其目的是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去努力工作、无私奉献。
三、提升境界,不断谋求新跨越 要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这是非常之事,不是一般的作风和能力,一般的精神状态和努力所能达到的。做好非常之事,需要有非常之精神、非常之能力、非常之举措。
一是加强学习,使业务水平有质的提高。党员干部要刻若学习,振奋精神,提高工作业务水平,要自觉把理论业务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联系实际,深入实践,学以致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技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要把自己业余的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业务知识,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新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增强自己的能力,提高驾驭工作的能力。
二是知责有为,使岗位意识有质的提高。党员干部要把整治“庸懒散软”行为,与“知责有为促跨跃”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加大责任落实和干部队伍管理力度,解决作风和效能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了的执行力和工作效率。同时,要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更好地激活自身工作活力,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不断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心,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将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到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上,扎实推进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严格要求,使宗旨观念有质的提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时刻刻以人民公仆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意识,规范从政行为,摒弃特权意识。党员领导干部要不断强化宗旨观念,并真正付诸实践。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工作上,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上要更加严谨,不要有图“完成任务”,“交差”的想法,不讲究精益求精,不是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而是草率了事。与此同时,党员领导干部要找准自身定位,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到位,一心为民,及时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千方百计地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要切实关心群众的疾苦,热心帮助困难群众;在群众有危难的时候,要同群众同甘共苦,敢于挺身而出,为群众排忧解难,坚决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
四是不断进取,使创新精神有质的提高。党员干部要敢于冲破传统理念和习惯思维的束缚,不因循守旧,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找出新思路、新方案、落实新举措,开创新局面。要严格要求自己,克服松懈心理和懒散情绪,树立崭新的奋斗目标,保持旺盛的精力,积极肯干,吃苦耐劳,努力将工作做到更好。
在其位,谋其政,担其责。我们不能允许“庸懒散软”现象继续发展下去。作为党员干部如果不正视问题的严重性,就会导致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我们必须扎实深入开展治理“庸懒散软”现象,真正的做到“知责有为”,促进全区跨跃发展。
鞭策庸懒散提升执行力心得体会【二】
中共中央决定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党之所需,国之所需,民族复兴之所需。
提高“个人执行力”,党员必须在学习中“提内秀”,努力增强践行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理论自觉。要以“真学”的态度明确学习方向、学习重点,落实学习方法、学习时间,提高学习能力、学习实效。要熟读历史典故、熟谙时代精神、熟用创新经验,解决“不适应”的问题;要对标看齐,掌握要领,攻业务难点,解决“不会干”和“不敢干”的问题;要识大势认识独到、懂全局看法独特,抓重点思路独有、破难题方法独创,解决“干不好”的问题。
提高“个人执行力”,党员必须在工作上“树雄心”,切实提高围绕自己的党员身份和所处岗位发挥职能作用的行动能力。
工作定位要“高”。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把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放到全局的舞台上去考虑、融入具体的细节中来把握。借新思想的东风推进认识创新,搭新探索的“高铁”加速工作创新、坐新实践的滑梯增进环境创新。工作准备要“足”。要做到材料收集务求细、意见听取务求全、知识积累务求常,给自己带上稳重、稳妥、稳健的紧箍咒。工作协调要“巧”。要以大统小,动静相宜,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难事讲技巧,振奋精神讲担当,恪尽职守善作为。要敢于亮剑,围着空白干、奔着第一去、朝着先进追,努力追求创优效果的最大化。
提高“个人执行力”,党员必须在生活上“知慎独”,坚决拒绝各种诱惑对我们保持清廉操守的干扰和破坏。党员特别是手握重权的党员干部由于掌握着一定的行政审批权、资源配置权,时刻面临着诱惑的考验、陷阱的风险。这就要求党员特别是手握重权的党员干部,低头做好份内事、笑脸默对当事人,不说过头话、不办出格事、不做忘形人,不染不正之风;谨言慎行常反省、小心翼翼善自律,不该去的地方永远不去,不该做的事情始终不做,不沾不洁之事;择善相交正情趣、肝胆相照不谋私,对有“奢求”之友敬而远之,对有“贪图”之朋淡而避之,不贪不义之财。
鞭策庸懒散提升执行力心得体会【三】
在机关里,高效的执行力意味着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组织的决策、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和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高执行力是每名机关工作人员的“必修课”,应该从以下五点“发力”。
准确领会意图
受领任务、领会意图是开展工作的第一步,是完成好工作的根本前提。任务受领一般有单独部署个别受领和会议部署、纸质或电子收文集中受领两种。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进行充分的沟通,就“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以及落实的疑难点、瓶颈问题、阻滞问题、克服办法等,共同进行分析研究,确保对工作任务、标准和时限心中有底、胸有成竹;如果时间不允许,那就先受领任务,等自己理解领会后再就相关问题选择时机请示。
高标准推进工作
工作的高标准应当是“三无”“三有三精”和“四满意”,所谓“三无”即无常识性错误、无低级失误、无缺项漏项;“三有三精”即工作推进有序有力有效、工作落实精细精准精确;“四满意”即上级、群众、工作对象、自身满意。要达到工作的高标准,需要我们时刻对工作有敬畏之情、对岗位有尊崇之意、对组织有感恩之心,把工作做得认真认真再认真、细致细致再细致、扎实扎实再扎实,不断地、无限地接近和实现高标准。
勤于请示汇报
在工作落实过程中,工作对象和我们自身的认识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上级的思想、意图、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要防止这三者的割裂与分歧,就必须通过积极主动的请示沟通进行衔接和弥合。在上级思想意图变化时,在具备了更好的落实条件和落实办法时,在事物发展变化的各个临界点、关节点,必须进行充分有效沟通,克服“情况不明决心大”“雨过地皮湿”现象,防止要求与落实“两张皮”。
精细落实过程
对待工作必须要精雕细刻、精益求精。要抓住工作展开前和收尾前两个关键,在展开前,制定详尽可操作的任务书,明确规定具体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收尾前,文字性工作最好能校对三遍以上。沟通协调类工作最好再敲定一次,活动组织类工作要围绕人员、场地、议程、食宿等关键环节再核对一次。同时,在工作过程中要不厌其烦地进行核实、校对、纠偏,尽量使工作滴水不漏、万无一失,确保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快速完成任务
时效是工作完成好坏与否的一项基本标准,这里的“快”绝非单纯盲目地追求速度。一方面,工作要有时效性,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另一方面,要打好“提前量”,给自己留出修改完善的时间;另外,还要保证上级给予指导纠正的回旋余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作推进有条不紊、按部就班。
推荐阅读:
小编精心推荐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