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án
鲇
繁体字:鮎
鲇(nián),或称鲶鱼、猫鱼catfish。鲇形目(Siluriformes)鱼类的统称。
青鲇鱼(zhan) 地方名:鲐巴鱼、青花鱼、油胴鱼、鲭鱼、青条鱼。 形态特征:体粗壮微扁,呈纺锤形,一般体长20~40厘米,体重150~400克。头大、前端细尖似圆锥形,眼大位高,口大,上下颌等长,各具一行细牙,犁骨和胯骨有牙。体被细小圆鳞,体背呈青黑色或深蓝色,体两侧胸鳍水平线以上有不规则的深蓝色虫蚀纹。
基本简介
鲇类与脂鲤类、鲤类及米诺鱼类(minnow,鲤形目〔Cypriniformes〕)近缘,可一起归于骨鳔总目(Ostariophysi)。而另一分类系统把它们归为鲤形目(或骨鳔目〔Ostariophysi〕)的鲇亚目(Siluroidea)和鲤亚目(Cyprinoidea)。
鲶鱼又名鯷、生仔鱼、胡子鲶、鲶巴郎、鲶拐子、洼子。鲶鱼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的中下层,多栖息在水草丛生、水流缓慢的底层。白天多隐蔽,晚间则十分活跃,习惯于游至浅水处觅食。秋后潜居于深水或污泥中越冬。为肉食性底栖鱼类,经常伏身于水草丛生的水底,等候小鱼接近时张口吞食,也食虾类和水生昆虫。
外形特征
猫鱼因其口周有长须并很像猫吻端的触毛,故俗称猫鱼。其上腭至少有须一对,吻部也可能有一对,颏部另有一对。许多鲇的背鳍和胸鳍前部生有硬刺,与毒腺相连,刺人甚痛。体光滑或具骨板无鳞,现存鲇约30科2,500种。大多生活于淡水,但有少数种属于海鲇科(Ariidae)和鳗鲇科(Plotosidae),生活于海水。淡水猫鱼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在缓流或静止的水体或湍急的山溪中均能生存;海水猫鱼则分布于热带近海。一般底栖,喜于夜间活动。多为食腐动物。几乎以任何动植物为食。卵生,但以各种形式表现出对後代的关心,如棕鮰(Ictalurus nebulosus)会筑巢、护巢并保护幼鱼,而雄海鲇则把玻璃球大小的卵及幼鱼含在口中携带。
鲇:以体粘滑而得名。体重一般1~2kg。体长形,头略大而平扁。口宽大,下颌突出。齿细尖绒毛状。眼小,被皮膜。上颌须1对,可伸达胸鳍末端;下颌须1对,较短,体无鳞. 臀鳍很长,后端连于略凹的尾鳍。遍布于东部各水系。
发音:nian(二声)〔~鱼〕头大嘴宽,尾圆而短,皮有黏质,无鳞,背部苍黑色,腹白色,上下颌有四根须。昼伏泥中,夜出活动。肉可食,鳔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