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礼的传统经久不衰,送的无非都是些爆竹、大礼包、酒……并不知道对方需不需要喜不喜欢,图的只是一个礼节。然而除去表示礼节的部分,在大部分时候,送礼物的我们还是非常希望对方能喜欢这份礼物的~以下是出国留学网编辑为您整理的关于送礼这件事,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www.liuxue86.com)查看。
关于送礼这件事
刚从春节中七大姑八大姨的拷问中解脱出来,回头就又是情人节了。有对象的送礼物给对象,没对象的也可能要参加婚礼被强塞狗粮。你应该常常有类似的纠结——我,要送TA,啥礼物,好呢?
再想远一点,一年365(or 366)天中我们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节日,除此之外还有各种至亲好友的生日以及纪念日。于是乎,送礼物变成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成为了让许多人着实头疼的问题。
幸好——
送礼纠结不要慌,京师学堂来帮忙!
想要送好礼,首先,你就得知道,礼物到底有什么意义?
为什么要送礼物?
在人类学研究中,馈赠礼物通常被描述为一种社交过程,充满象征意义又十分微妙。送礼物的过程可以被看做送礼者对收礼者表达“我很重视你哟”的信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起到了促进亲密关系发展的作用。
有学者在山东研究某农村的人际关系时曾指出,中国人的情感交流似乎均与物品交换分不开,人们用物品来交换有无,也用来看对方是否对自己有感情。在合适的时机,如生日、有喜事时,赠与他人礼物是尊重他人的一种体现,也是对这份关系的肯定——即使不是真心实意,至少也得这么表现表现啊!
按照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犹如一张密集的大网,而每个人都是一个节点。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则是由特定的规范与秩序所巩固的。通过这些关系网络,我们能运用人际资源,获取社会利益。而赠送礼物,则相当于其中的一种秩序,它能加深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实际上,送礼确实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在美国,礼物支出占典型家庭支出的4%(想象一下,假如一个家庭年收入25万,那就有1万元花在礼物上!);而中国人的一生中也是伴随着无数礼物的交换:从出生、上学、参加工作、结婚、生孩子、乔迁,无一不是以送礼开始与终结。
如何科学送礼
虽然礼物如此重要,但事实上,许多人都是赠礼苦手。根据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的调查,40%至50%的美国人预计每年至少会退一次节日礼物的货,而美国运通公司的调查发现三分之一的人曾将收到的礼物转送他人。可见,尽管人们花费大量精力来挑选礼物,但往往不能达到他们预想的效果。
怎么办?或许你该注意一下以下几点:
礼轻,真的可以情意重
在挑选礼物时,我们最容易纠结的就是,到底送多少钱的礼物合适?少了,怕人家嫌自己寒碜;多了,自己又肉疼。但实际上,礼物的价格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重要。一个实验发现,尽管送礼的人认为礼物越贵越讨人喜欢,但对收礼者而言,礼物的价格和他们的喜爱程度没有相关。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送礼者有对比的心理过程,而收礼者没有。例如,你的一个女性朋友要生日了,你在纠结是送一个包包呢还是送一支口红。碍于囊中羞涩,你选择了口红,因此脸上也很羞涩。结果她收到礼物时竟然还挺开心,因为她不知道她本来可以收到一个包包(心疼朋友三秒)。
不过千万要注意的是,不要送打折货——即使真的买了打折货,也别让收礼者知道这是打折货。有研究发现,如果收到礼物的人发现自己收到的礼物是打折货,满意度会明显降低——即使这份礼物是他明确说过想要的。
机关算尽…不聪明
另外,我们在送礼时也常常费尽心思地想结合收礼者的喜好来送TA一份最合适的礼物,这样显得自己很有心意。但是,收礼的人真的这样想吗?
在美国,礼品卡经常用作礼物来赠送——被赠送者可以自己去兑换对应的礼物,或从一定范围内选择自己心仪的礼品。研究发现,比起给一张收礼者喜欢的商店的礼品卡,还不如直接甩一张更加通用的Visa礼品卡给TA来的好。
此外,礼品卡能兑换的礼物范围越窄(也即越“用心良苦,投其所好”),最终收礼者真的去兑换的概率就越低,即使真的去兑换也是过了更久才去。
为什么呢?这可能是因为送礼者只注意收礼者的部分人格特质和兴趣,而忽略了TA随时在变化的需求,最终导致费力不讨好。
你肯定在想,既然越具体反而更弄巧成拙,那不干脆送钱得了——恭喜你,答对了!研究者发现,收礼者对钱其实没有送礼者想象中的那么抵触。相比之前列在自己愿望清单上的礼物,如果你突然送TA一笔数目差不多的钱,他会更开心,甚至更觉得你好体贴。
投其所好,或者投己所好
如果你实在不知道送什么,送钱又太露骨自己难以接受,不如换个思路,想想自己喜欢什么。研究表明,如果你告诉礼物的对象你也给自己买了一个同样的东西的话,TA会对礼物更加满意——因为送一样你自己也有的东西会让对方觉得自己与你更加亲近,进而提升对礼物的满意度。
有趣的是,礼物和送礼的人的匹配程度也会影响收礼者对礼物的满意度。如果你是个漫威粉,送一个钢铁侠手办给对方会比送一个蝙蝠侠好得多——除非对方是个DC粉(那你们是怎么成朋友的呢?)。
要啥给啥!
要送礼时,最大的幸运可能是收礼人自己主动提出了自己想要某样礼物,或者列出了一个清单——毕竟这可救下了自己多少脑细胞啊!可是有的人就是不信邪,觉得就是得自己送个别出心裁的意外之礼才棒棒…
——结果就是,送的礼物真的被嫌弃了…收礼的人不但不会更喜欢“别出心裁”的礼物,甚至反而会觉得你不够体贴用心。所以,如果人家主动提出了,那就别瞎操心了!
最后,说了这么多,不得不提醒大家一句,这些研究大部分是在美国做的,与我们存在一定差异。归根到底,送礼这种东西,套路可以有,但要走心,要考虑收礼人的具体情况。要不然,如果女朋友说了期待你给她一个惊喜,结果你就发了个红包…
那就祝你分手快乐吧!
记得小时候在《读者》上看到一篇文章,讲一个小孩给他一个朋友送生日礼物,他挑了半天,把自己不喜欢不要的玩具送给了朋友。然后妈妈把他教育了一顿,大意是说,你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怎么能送给别人呢?
那时候,这篇文章对我影响很大,想想自己之前好像也都是这样的送礼模式,不禁觉得很惭愧。送礼,最重要的是心意,一个个珍贵的礼物,代表着自己对对方的珍重。越是让自己感到心疼不舍(这个心疼不是指钱,指你自己得首先很喜欢要送出的礼物,不舍得把它送给别人)的礼物,才有越大的意义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