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读《儿子与情人》有感

字典 |

2017-08-04 08:53

|

【 liuxue86.com -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是读过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的感想(多指书面的)。亦指读完作品后写下的心得体会或评论文章。下面,出国留学网为您带来,“读《儿子与情人》有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儿子与情人》有感1

  《儿子与情人》,英国作家劳伦斯的类似传记作品,花了我好几个星期看完了,本来是兴起随便买了看的,由的是自个儿的对名着的崇拜之情,也是对“外国作品看了有点别扭,那长长的名字,加不准确的翻译法”这种看法的验证,我终于相信,好的作品只要意思达到了,同样可以传达作者心声,同样可以在内心深处引起波澜。

  最大的主题是:情与爱,简称“爱情”。可以说是四五个人物的关系上描述整个过程。莫莱尔先生、莫莱尔夫人、保罗、威廉、克莱拉、亚姆利亚(记得是)。

  莫莱尔夫妇,他们从相知、相处、相恋、相离(这里的离是心灵距离的扩大),因而移情别恋到大儿子身上,后来又因大儿子的早亡转到保罗身上。但这种转移也并非单向的,而是双向的,说不定保罗对他母亲更甚。以至于保罗即使有亚姆利亚和克莱拉的陪伴也感觉很孤独,不自在,他需要的母亲,以相依为命为原则,依赖着这位母亲。

  搞不懂为什么保罗那么嬗变,变得一塌糊涂,刚说要跟亚姆利亚结婚的,没过多久就跟人家分手。克莱拉也是,不管是抛弃他丈夫还是被他丈夫抛弃,跟保罗好上一段时间之后,又回到丈夫身边。这么离奇的事件,放到如今,谁能忍受呢。不错,保罗,克莱拉是嬗变,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己没有变,保罗对他母亲的爱始终不变,克莱拉对他丈夫的那种依赖始终没有变。

  我因此感到,我这人生,刚出来找工作的时候,也是那么的感觉。坐在公交车上不希望目的地一下子到达,因为我很不希望我达到目的地,因为那个地方不是我想去的。我很不喜欢我去面对那些空洞。因此希望公交车有某些停靠站点,但不希望有目的地,不希望我下车,就一直做在椅子上摇晃我的双腿,荡漾的那种飘忽不定的心情,永远下去。这是一种逃离,面对现实无法感到满意的逃离。保罗也是这样,对母亲的死去,他久久不能承认,然后寻求的方式是借酒,像那次被克莱拉打到五体投地趴在地下时的情形一样,懒得动弹,懒得面对这个事实。或是不愿意承认他被打趴下这个事实。

  保罗到最后的觅死觅活,就因为搞不懂他活下来又是为什么?不明白他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人生,确实需要面对这么个问题。可再想想,人,就那么沧海一粟,考虑那么多意义干什么呢?同学说活得没劲儿,我怎么觉得我还是很淡定的,但还是不能给予比较合理的答案消除那种没劲儿的感受。

  不敢奢谈人生,暂且得过且过一回。

  我将继续思考人活着的意义,这个意义只是个人的,没有全人类的应用广度。

  读《儿子与情人》有感2

  由于性取向的原因,一般父亲比较偏爱女儿,母亲比较偏爱儿子,同样由于性本能的关系,加上父母双方的刺激,幼儿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一般男孩以母亲为对象,女孩以父亲为对象,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俄狄浦斯情节。

  尽管一般人不承认自己有这方面情节,但不可否认,我们儿时或多或少都经历了这样一个俄狄浦斯期,只是有人安全度过了,有人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未安全度过。英国着名文学家劳伦斯就是一个受俄狄浦斯情节困扰半生的人,他的自传式名着《儿子与情人》描写的就是一个青年在这样一种情节中苦苦挣扎的心理历程。

  小说的主人公保罗出生于一个矿工家庭,父亲是一个粗俗、帅气的矿工,和许多矿工一样,他勤劳但脾气暴躁、酗酒,保罗的母亲出生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她爱读书,喜欢探讨宗教、哲学方面的问题,什么时候都像一个“贵妇人”。

  这样的家庭不可能和谐,母亲从心底看不起父亲,她用冷淡在自己与丈夫之间筑了一道难以逾越的篱笆,而丈夫因为自卑变得愈发令人难以接近。母亲为孩子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而只要脾气暴躁的父亲一进来,屋里立刻便得沉默尴尬,父亲成了局外人,无奈之下,他只好往外界寻求安慰,常常大醉而归,打骂孩子,而他的这种表现更加深了他和妻子孩子之间的距离。

  保罗是这个家的第三个孩子,他刚出生时母亲是不爱他的,甚至是恨他的,因为这时她和丈夫的关系正处于冰点,她在身怀六甲时还被丈夫赶出家门,差点冻死,为了孩子,她忍耐着活下去,这时的母亲是坚强而令人尊敬的。

  母亲最大的愿望是孩子能长大成人,以分担自己过重的负担。因此长子是她心中最重要的人。当长子威廉在伦敦某到一份高薪的工作时,母亲感到非常骄傲。然而,威廉由于爱上了一个花钱如流水的女人,生活凄苦,精神抑郁,最后由于肺炎死在伦敦,母亲一下子就像老了十几岁,意志消沉,差点死去。幸亏这时的保罗也染上肺炎,母亲注意力一下子转移到次子身上,才意识到不能“光为死人伤心,却忘了活人了”。

  母亲振作精神,全力照顾保罗,婚姻不幸的她认为丈夫不值得她爱,女儿安妮整天疯跑,小儿子没心没肺酷似父亲,因此母亲将全部的爱倾注在保罗身上。保罗长大后,腼腆、懂事,知道母亲生活不易,全身心想让母亲过上好日子。母亲很满足有这样好的儿子,保罗也很为自己的母亲骄傲。日积月累母亲的爱慢慢变成了一种占有欲,这让保罗无所适从。

  保罗的初恋情人米丽亚姆是一个美丽、纯真的女孩,她崇尚那种清教徒式的生活方式,认为人不应当迷恋眼前的小事物,而应该有崇高的理想,她深深的爱着保罗,不管保罗怎么对她,她始终忍耐,并以一颗仁爱之心对待他。按说,这样的女孩,母亲应该满意才对,可恰恰相反,母亲恨极了米丽亚姆,因为她认识到,儿子与米丽亚姆是真正的心心相印,将来只怕自己在儿子心目中“连一丁点地方都没有了”。于是她对儿子说米丽亚姆“能把人的灵魂都吸干”,坚决反对儿子与她在一起。

  保罗在母亲与情人之间挣扎,在情人那里待得晚了,回去受到母亲的责备,不忍母亲的伤心,于是百般折磨米丽亚姆,折磨过后又后悔,赶紧和好。回去再受责备时,他就会想起情人的可怜,于是又冷淡的对待母亲,而看到母亲可怜,转而又哄母亲开心,折磨情人。如此周而复始,保罗内心痛苦彷徨,他知道自己心理有问题,却又说不出是什么。

  最后,保罗实在受不了这样的折磨,离开了米丽亚姆,在这场爱的较量中,母亲大获全胜。然而,保罗是一个年轻男人,终究会有人的七情六欲,年轻的有妇之夫克莱拉丰腴妩媚,保罗很快与她坠入情网。对于这段恋情,母亲开始是持反对意见的,因为克莱拉“是个有妇之夫”。但当她见到克莱拉时,她却很快接受了克莱拉,并且产生了深深的同情。这不是母亲对儿子让了步,而是母亲意识到儿子不过是爱上了克莱拉的肉体,他很快就会厌烦她的。母亲知道他们俩不可能结婚,儿子也不会真正爱上克莱拉,这样自己在儿子心目中还是重要的。

  保罗的热情很快褪去,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不可能总是灵肉分离,他厌倦了克莱拉,而克莱拉从与保罗的恋情中意识到,自己丈夫才是真正爱自己的人,于是回到丈夫身边。

  年迈的母亲因为癌症离开了人世,留下保罗彷徨、孤独的生活着,但他也终于能够正常的爱了,高尚的米丽亚姆主动回到了他的身边,只是他内心还是迷惘的,母亲在他心里能退到一个正常的位置吗?作者没说,我们也难以猜测。

  与父亲相比,母亲生活圈子相对较窄,又由于女性特有的感性,母爱往往表现得较为强烈。没人怀疑母爱的伟大,爱一个人就想得到这个人全部的爱,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团聚,而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对于儿女的爱。爱孩子,就一定要学会放手,再不舍,孩子自己的路也得自己去走,因此《儿子与情人》应该是本母亲必读的书。

  读《儿子与情人》有感3

  终于读完了英国作家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我发现自己的视角和原来有所不一样。我对儿子保罗这个角色的看法是:当这个敏感的孩子出生在父母不和睦的家庭的时候,他无意识的想代替自己的父亲,成为了母亲的“丈夫”,特别是当他的母亲以母爱来束缚他,这个儿子无能为力,无力切断和母亲的联系,只能活着母亲的怀里,自己从来没有和自己的内心世界连接在一起,一切都按照母亲渴望的模式生活,比如画画,永远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的男人。当他想借助米莉安、克莱尔的力量挣脱这一切的时候,结果发现依然是不可能。但是男主人公,没有泄气,当母亲去世以后,他依然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挣扎。我认为只有他把自己的母亲放在母亲的角色上以后,从心灵上走近他那窝窝囊囊的父亲身边,才能找到自己,才能过属于自己的生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女人。

  莫瑞尔太太,保罗的母亲,这是一个婚姻失败的女人,当她的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她没有去解决问题,而是不自觉的抓住了自己的儿子,把自己的当做自己的“丈夫”,不愿意放开自己的儿子,使儿子无法成长,在母爱中按照她的意愿生活恋爱。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特别是夫妻关系不和的家庭中的儿子与母亲的关系,假若父亲再暴力一些。单亲家庭的母亲和儿子的关系也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对此我觉得一个理智的母亲,无论是多么的爱自己的儿子,多么的不舍得和儿子分开(主要是心理上),但是为了儿子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一定要忍着痛,把儿子推开,推向他的父亲身边,推向男人的世界,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

  读《儿子与情人》有感4

  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恋母情结”即“俄狄浦斯情结”,而反向的“恋子情结”曾被部分中国学者名为“柔卡斯塔情结”。都源自著名的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原是底比斯国王与年青皇后柔卡斯塔的儿子。柔卡斯塔生下俄狄浦斯后受神谕:该子长大后会弑父娶母。据此底比斯国王命人将其抛弃于山野,幸被牧羊者救去,献给无子的邻国国王。该国国王视其已出,将俄狄浦斯抚养成人,并准备将王位传给他。俄狄浦斯在受命前获神喻:他会弑父娶母。因此深感恐惧不安而出外逃离。在逃离的路上偶遇其生父,发生冲突,在互不相识的情况下,俄狄浦斯杀死了生父。其后,俄狄浦斯因除掉底比斯境内的恶魔,受到底比斯人民拥戴成为新国王,娶其生母为妻,生下二女。在其继位后,底比斯连续遭受天灾,经过祈祷后神喻:有弑父娶母的不洁之人。据此俄狄浦斯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自己即是杀害前国王(生父)的凶手,而妻子柔卡斯塔则是自己的生母。柔卡斯塔在羞愤下自杀,俄狄浦斯则自感罪恶深重,自残双目后,携两女流亡他乡。格特鲁德·莫雷尔夫人对儿子保罗试图占有其全部感情的病态母爱,可以说是“恋子情结”的典型表现。莫雷尔夫人基于对婚姻深深的失望,她把全部的情感投注到了他的儿子身上。作为母亲理想的投注对象,特别是当威廉死后,保罗承受了母亲极其精心的关心和爱护,成为了一名有学识、有教养的绅士。然而她的“恋子情结”凸显出来是在两个女人走进保罗情感世界之后。特别是占有着保罗精神世界的女人米丽安。莫雷尔夫人像是一个情敌一样敌对而嫉妒着她。文中有这样的场景:他俯身去吻母亲时,她一把抱住他的脖子,把脸埋在他肩上,像孩子似的嘤嘤哭泣起来。这和她平时截然不同,他痛苦得身子也扭动了起来。“我受不了。我可以容忍别的女人——但绝不是她。她不会给我留下余地,一点儿余地都没有……”他立即对米丽安憎恨起来。“而且我从来没有过——你知道,保罗——我从来没有一个丈夫——没有真正的……”他抚摸着母亲的头发,吻着母亲的脖子。“她是多么得意啊,把你从我身边夺走——她和一般的姑娘不同。”“噢,妈妈,我不爱她!”他低下头来喃喃地说,痛苦地把眼睛埋进她的肩头。母亲给了他一个炽热的长吻。“孩子。”她声音颤抖着,充满了热爱。不知不觉地,他轻轻地抚摸起她的脸来……

  由此可以看出,莫雷尔夫人从内心深处,是把保罗当情人来看待的,她注重对保罗情感的占有,她不能允许也不能忍受有别的女人和她共享或独占保罗的情感。而对于另一个女人克拉拉,由于她对保罗仅仅是肉欲上的需求,所以莫雷尔夫人虽感威胁,但并没有把她作为情敌来看的,因为象克拉拉这样肉欲肤浅的女人是无法夺走保罗的情感的。这种微妙复杂的母子关系在文中的展现让我们体会到了一种超出正常的“爱”。

  有很多学者分析,“恋子情结”是根源,是诱发“恋母”的真正缘由。我认为这样说有些偏颇和牵强,从作品中可以发现,在保罗还是个婴儿时,他便对母亲有一种异乎深沉而强烈的感情,在少年时期也有所表现,如“人家有什么想法,他完全清楚。尤其是他的母亲有什么想法她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他都理解,而且就此定不下心来。他的心灵似乎总在关注着她。”保罗对母亲的敬慕之心无边无垠为了使母亲高兴,他从小做事执着,小小的年纪就有了抱负。莫雷尔太太特别喜欢黑莓,保罗和他弟弟阿瑟就到处去找,只要找得到黑莓的地方都去。“但叫他两手空空回家去见母亲,这滋味他也受不了,他觉得那会使母亲失望,这样他宁可死。”对保罗来说,往往只要一看见母亲,他的心便由于爱而萌生出一种责任和志向。一次保罗感到不舒服,饭后他就躺在沙发上慢慢打起瞌睡来了,“一醒过来,他就睁开眼睛看着母亲站在炉子边地毯上,他看了心里不由涌起一种强烈的爱。想到母亲的生活从来没有美满过,孩子感到非常伤心;他想要报答她却又无能为力,这使他感到自己太窝囊而十分痛心、但同时也使他一直念念不忘。”还有一次,保罗支气管炎发作,病倒了,晚上睡觉要妈蚂来陪下面这段描写表现了保罗对母亲的依恋和渴望:“保罗喜欢跟母亲睡。保罗挨着她睡,就觉得病好些”她不来他睡不着,有她在场,一切总是那么令人心醉。在他眼里,母亲是他的挚友,他的知己,他最倾心的人。而此时,我认为母亲莫雷尔夫人对保罗的爱恋要比对大儿子威廉浅的多,保罗应该是可以像其他家庭的孩子一样有一个正常的心理发展方向,然而并非如此。所以我觉得,仅分析保罗和莫雷尔夫人之间的关系,就不能完全说“恋子情结”是“恋母情结”的根源,准确来说,两个情结是相互推动相互强化的一种关系。保罗的情感得到了母亲“积极”的鼓励和回应,对其“恋母情结”起了强化作用。保罗是莫雷尔夫人施爱最多的对象。莫雷尔夫人的“恋子情结”激化了保罗的“恋母情结”,同时保罗的“恋母情结 ”对莫雷尔夫人的“恋子情结”更是一种强化。如此潜意识的强大影响使保罗基本丧失了爱母亲以外其他女人的能力,“他还是不能越过婴孩与母亲之爱的阶段,不能建立起适当的超自我观念抑制他违背伦理道德的本能冲动,不能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健康的发展。”

  在文中,莫雷尔夫人使用旁敲侧击,冷嘲热讽等各种手段来阻止别的女人进入儿子的感情世界,这种畸形的“恋子情结”不仅影响了保罗的心理发展,其实对于莫雷尔夫人本人的情感心理也是一种折磨。

  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把自己的父母当作第一个爱的对象,这是不可避免和完全正常的。但是,他的注意力不会始终固着在这最初的对象上;以后他只是把父母作为一个原型,并且当他们最后选择对象的时机到来时,他会逐渐从父母身上转向旁人。因此,如果一个儿童的社会适应不会面临危险,那么儿童与其父母的这种分离就是一项不可避免的事”。然而作品中所展现的是一个畸形的家庭生活:夫妇之间已无爱情,然而他们仍然维系着无爱的生活,于是母爱转移了、变味了,成了一种占有式的、变态的、情人式的爱。占有式的母爱影响了保罗的情感发展,使保罗在情感上长期处于困惑状态。在处理与其他女人的关系中,保罗总是不知所措、犹豫不决,甚至带有病态心理。而此时,作为一个母亲,并没有给予儿子正确的引导,而始终在有意识地限制着他与其他女人的关系。他曾当着儿子的面,诋毁他的女友:“她是那种女人,非要把男人的灵魂都吸干,直到他什么都不剩为止。”由于母亲这些情绪,保罗“那颗在与少女接触中变得温暖,坦荡的心顿时收缩了”。并在跟母亲斗过嘴之后,又很温存地、用情人般的口吻安慰母亲:“啊,你这位小夫人,你现在跟我赌气,所以什么都可以说,是吧?”’然后吻一吻母亲的额头,两人和解了。保罗与另一女性克拉拉交往,母亲也表示反对,理由是她是有夫之妇。在保罗与两个女友交往的整个过程中,母亲一直是一种强烈的明里暗里支配他情感的力量。使他始终摆脱不了母亲情感的阴影。在小说结尾处,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但是长期积淀的情感拘束使保罗还是无法完全真正的获得情感上的自由。

  弗洛伊德在《释梦》一书中解释道:俄狄浦斯情结是指“子女对异性生身亲长的性卷入的欲望。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对同性生身亲长的敌对感。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是人类普遍的心理情结。他用《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与观众的共鸣、感动的情景来印证其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中:“他的命运之所以会感动我们,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命运也是同样的可怜,因为我们尚未出生前,神谕也就已将最毒的咒语加给我们一生了。很可能地,我们早就注定第一个性冲动的对象是自己的母亲,而第一个仇恨暴力的对象却是自己的父亲,同时我们的梦也使我们相信这种说法:俄狄浦斯王杀父娶母就是一种愿望的达成——我们童年时期愿望的达成。”劳伦斯是第一个把精神分析运用于文学创作的人。劳伦斯把他个人充满恋母情结的经历较真实地再现在文学作品中,让读者对于这两种情结有了一个更为深入直观的了解。

  从保罗出生到母亲的死亡,中间保罗主要经历了两次情感纠葛,但始终可以发现他真正爱的一直是母亲。从小时候愿为母亲做事,愿由母亲陪着睡觉,在母亲和父亲争吵时,和母亲站在一边。到长大为母亲作画得奖,陪母亲旅游,两人无话不谈,和别的女人谈情说爱及实现他的志向,无处不见其俄狄浦斯情结表现。在他爱了一圈之后,又回到母亲身边,深有感触地对母亲说:“我甚至爱上了克拉拉,我也确实爱过米丽安;可是要我牺牲自己与她们结婚,那我可做不到。我不能属于她们,她们也许要我这个人,而我不能把我这个人给她们。”“你还没有遇到合适的女人。”“只要你健在,我永远不会遇到合适的女人。”就在保罗对米丽安准备说“咱们还是吹了吧”前夕.他的俄狄蒲斯情结发展到高潮:在他母亲情人般地表白了她的苦衷之后,“他摸摸母亲的头发,他的嘴吻着她的喉头,不知不觉中.他竟轻轻摸起她的脸来了。”他完全把母亲当一个情人来对待了。当他被告知母亲去世后,他的这种表现达到了高潮:“他跪了下去,脸贴住她的脸,双臂搂住她”,喊出了情人问的最强声:“我的爱——我的爱——喔,我的爱!”他一次又一次地轻声呼唤着,表达出他失去心上人悲痛欲绝的心情。莫雷尔太太死后,保罗在她的遗体旁演出了最动情的一幕,也是母亲作为情人的最后一幕:“她像个少女在沉睡似的。他一手拿着蜡烛,弯下腰看她。额头洁白明净,宛如岁月从未在上面留过痕迹。他俯下身热烈地吻着她。但他的嘴唇碰到的是一片冰凉……”他看到死去的母亲似乎又散发出青春的气息,和年轻时一样美丽漂亮,依然在做着年轻的梦;可他又不能和她结伴,享受余生,实现诺言。他知道母亲永远不会再回到他的身边,保罗为此感到震惊和无耐。他感到恐惧,“他感到彻底垮了,原来是他们母子二人共同对付这个世界,现在只落得身单力孤,给他永远留下一段人生的空白。他的生命正在慢慢漂走,仿佛是在被拖向死神。”保罗因痛失母亲——恋人而茫然自失,连画也做不成了。一切似乎都完蛋了。“他很伤心,觉得事物都失去了真实性。”“他心里犹豫不决,一会儿打定主意去死,一会儿又顽强地要活。”难能可贵的是他终于战胜了自我,选择了后者。作者为此写下了难忘的一笔:“举世滔滔,她是支撑他的惟一力量。如今她去了,和夜色融成一片。他希望她抚摸他,带他一起走。可是不行,他不愿就此罢休。他猛地转过身来,朝着城市那片灿烂金光走去”但是他将不会有美满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因为“不管他母亲在何方,他的心都离不开她。”俄狄浦斯情结将伴他终身。

  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独特、最有争议的作家,他认为小说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方式中的最高形式,认为“艺术的使命在于揭示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他敢于打破传统方式,以其独特的风格揭示人性中的本能力量,与潜在的无意识情感,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证明与现实指导意义。

  读《儿子与情人》有感5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出生在英国。《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根据自己早年的生活经历创作而成的,具有浓郁的自传色彩。通过青年主人公保罗的成长反映了深刻的社会与心理乃至人性的问题。保罗的母亲因与保罗之父婚后感情不和,转而向儿子保罗寻求爱的寄托,但这种情感超越了正常的母爱,成了控制与占据儿子感情的中心,从而使保罗结识第一个女友米莉安时竟然丧失了正常恋爱的能力:母亲嫉妒爱被夺走、儿子的自责;米莉安受严格的宗教观念的影响,只追求精神的恋爱,保罗不愿忍受被束缚的恋爱,所以他们的关系充满了爱与恨的冲突,最终导致破裂。保罗后来与有夫之妇克蕾拉打得火热,这种少男与熟女的热劲过后,就是克蕾拉对不成熟的保罗的不屑和绝情。错位的母爱是保罗一直处在对母亲深深的依恋之中,母亲的死,使保罗突然感觉空虚惶惑,生命的无意义。

  性格决定命运!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故事在不断被复制:单亲母亲过分依靠儿子,使婆媳更难以相处,儿子压力过大;夫妻感情不合的母亲把爱全部转移到儿子身上,使儿子对父亲怀恨,影响儿子以后的对夫妻感情的不信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过分的依恋孩子,会摧残孩子的生活。不要把孩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爱他,远远地看着他,自己充实自己的生活,才是一个好母亲。

  醒吧!这样的母亲们!

  保罗的母亲还犯了第二个致命的错误,就是对自己丈夫的错误成见,当初也是丈夫的英俊吸引了她,可丈夫婚前的好,她全然不屑的否定,自以为自己比丈夫更高贵更高尚,不去主动理解和处理好夫妻关系,这也是现如今很多婚后女人犯得致命错误,害了自己,也害了老公的人生。

  思想决定认识:老公老是出去酗酒,老婆就看不起他,认为他是没出息没有责任心,老婆也可以心痛的认为老公工作压力大,不善言语,出去喝喝酒蛮好的;老公爱衣着光鲜地出去跳舞,老婆就气他自以为是招惹女人,老婆也可以为自己有这样潇洒的老公而自豪。生活就是这样,看你怎么认为,怎么活了。

  原文择句:

  1,人往往是做着生活的奴隶。生活支撑着人的身体,让人存在,经历他的命运,但同时却又无影无形,抽象得无从把握,人似乎在其中飘来荡去,自生自灭。

  2,从前她还跟他吵,跟他烦恼,好像他只是误入歧途,现在她不再为这伤脑筋了,他对她来说已成陌路,这样日子反而好过些。

  3,人应该用自己的心来分辨是非,而且要有耐心地一步一步去认识自己的上帝,因而对于人类的兴趣也愈来愈浓了。

  4,“我觉得与万物相处,很奇特,很宁静”。

  5,我认为,解放自我正是我们的理想,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轻松自在的生活,头脑清醒地睡着——这是多么的美妙,这就是我们的来世——我们的永生。

  6,(母亲癌症晚期的时候),所以她总是竭力地表现出身体已经有所好转,与他谈笑风生,既是对一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装出饶有兴趣的样子,毕竟到了今天这种状况,他们俩也只能把注意力转移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儿上,好避开关键问题,否则他们会把起码的生活信念都丧失掉。正是因为他们害怕现实因此在竭力作出一副不屑一顾、兴高采烈的样子。

  读《儿子与情人》有感6

  劳伦斯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作者之一。他善于从人性比较不被世人接受的一面来体现人性最真实的一面。本书是劳伦斯的自传体长篇小说。作品通过现实主义和心理分析的写作方法描写了十九世纪末英国工业社会中下层人民的生活和特定环境下母子间和两性间的复杂感情。读过此书后,映像最深的就是本书所体现出来的“恋子情节”。下面就这一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儿子与情人》小说主人公保罗的父母是莫瑞尔夫妇。莫瑞尔太太的“恋子情节” 产生于她的情感孤独和性爱饥渴,是母爱,情爱和性爱纠葛矛盾的结果。莫瑞尔太太出生中产阶级,受过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礼,说一口标准的上流社会英语。她情感丰富,对爱情怀有美好的愿望。莫瑞尔夫妇是在一次舞会上结识的,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婚后也过了一段甜蜜、幸福的日子。但是,两人由于出身不同,性格不合,精神追求迥异,在短暂的激情过后,之间便产生了无休止的唇枪舌剑,丈夫甚至动起手来,还把怀有身孕的妻子关在门外。小说中的夫妇之间只有肉体的结合,而没有精神的沟通、灵魂的共鸣。父亲是一位浑浑噩噩的煤矿工人,贪杯,粗俗,常常把家里的事和孩子们的前程置之度外。母亲出身于中产阶级,受过教育,对嫁给一个平凡的矿工耿耿于怀,直到对丈夫完全绝望。于是,她把时间、精力和全部精神希冀转移、倾注到由于肉体结合而降生于人世间的大儿子威廉和二儿子保罗身上。她竭力阻止儿子步父亲的后尘,下井挖煤;她千方百计敦促他们跳出下层人的圈子,出人头地,实现她在丈夫身上未能实现的精神追求。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但拉大了她和丈夫之间的距离,并最终使之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影响了子女,使他们与母亲结成牢固的统一战线,去共同对付那虽然肉体依旧光滑、健壮,而精神日渐衰败、枯竭的父亲。母亲和孩子们的统一战线给孤立无援的父亲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也没有给莫瑞尔家里的任何其他一个人带来好处。发生在父母身上那无休止的冲突,特别是无法和解的灵与肉的撞击重演在母亲和儿子的身上。相比之下,夫妻之间的不和对莫瑞尔太太来说并没有带来太大的精神上的折磨,因为她对丈夫失去了信心,而且本来就没有抱多大的希望。而与儿子,尤其是与二儿子保罗之间的情结,那种撕肝裂肺的灵魂上的争斗则给可怜的母亲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创伤,直到她郁郁寡欢,无可奈何,离开人世。对丈夫的失望、不满和怨恨使莫瑞尔太太把自己的感情、爱怜和精神寄托转向了儿子,或者说,莫瑞尔太太把自己经历过的精神磨难和一心要解决的问题“折射”到了儿子的身上,于是一场灵与肉的冲撞在母子之间展开。

  此时,母爱产生了畸变。莫瑞尔太太对儿子的情感中包含有对丈夫的爱的渴望,融入了男女之间的爱恋意识,从而使自己在情感上再也离不开儿子。因此,莫瑞尔太太是一个被迫从精神上遗弃了丈夫,而把全部的爱倒向了儿子的母亲,渴望从儿子身上捡起失落的青春的梦的母亲,一个无可奈何的母亲。

  莫瑞尔太太在情感上对丈夫的爱的肌渴成为她的“恋子情节” 产生的基础。她把儿子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和精神上爱恋的对象,沉溺与对儿子的情爱,并进而企图占有儿子的全部感情。这表现为她对儿子既爱又恨,既快活,甜蜜又焦虑,嫉妒的心态。在她眼中,儿子变成了她的情人。儿子已经成了母亲情感甚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理论中指出,人在其健康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层次的基本需要,首先是生理和安全需要,其次便是爱和归属的需要。人们对此需要极为迫切,会为达到目的而不遗余力。会把它看得高于世界上任何东西。对于失去情爱的莫瑞尔太太来说,她对爱和归属的欲求就尤为强烈。只有把儿子当作情人,她才能获得本能中对异性爱的渴望的替代性满足。而她实现这一需要的方式,就是把儿子当作情人。对于以为母亲而言。这显然是一种反常的心理表现。她不但要求儿子满足她作为母亲的情感需要,而且还要求儿子满足她作为女人和妻子的情感需要。但是,她自身所具有的文明意识,社会家庭的伦理道德观念,母亲对儿子的责任感以及母爱的神圣使命,使得莫瑞尔太太最终无法与儿子建立起实质上的情人关系。

  可以说,在这些灵与肉的冲撞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沮丧、可悲的失败者,找不到一个最终的赢家。其实,在人们赖以繁衍生息的大自然被破坏,在人性被扭曲,在人类的和谐关系不断被威胁的社会中,灵与肉的争斗本来就是残酷无情的,到头来谁也成不了赢家,成不了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人。

  读《儿子与情人》有感7

  《儿子与情人》这本书是英国劳伦斯所作。这是一部体现他自身经历的作品。并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这部作品中主人公之间的感情有些复杂。

  莫瑞尔太太与丈夫婚后有段甜蜜的婚姻生活,但后来甜蜜感逐渐消逝。莫瑞尔的脾气变坏,酗酒打人,变得行尸走肉。莫瑞尔太太心灰意冷,本打算离开他,可是为了孩子还是留下来了。她把所有的爱都倾注在儿子保罗身上,对于他的爱已经超出了单纯的亲情之情,已经把儿子当做情人一样的对待,儿子对母亲也很是依赖。保罗长大之后,交了两个女友,由于母亲的阻拦和一些其他原因都分开了。莫瑞尔太太去世后,家就像失去了轴心。保罗失去了所有可以依附的对象。故事的最后也没有描写保罗的生活是怎样。

  此书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作品一般都与作者当时处社会有关系,想反映生活中的一些东西。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步体现人情感的著作。在书中,母亲与儿子的爱已经超出了亲情。体现母亲对儿子的依恋,儿子的恋母情结。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而这边的这种感情已经变质、扭曲了。到故事最后,由于母亲的逝世,保罗就像是一个没有自我的人。他怎么与社会中其他交往都没有在写,使文章很迷惘。也许作者想留给我们一个想象的空间。然而,另外一种解释是:或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来就是说不清的。

  本书所描写的这样一种情感,让人看了很纠结。因为这种感情很难让人接受。换个角度看,母亲是给了保罗很多的爱,这种关心,关怀或许是很让人为之感动的。可是,这样的爱反而是害了保罗。使他受到母亲的影响对自己的生活不再是像一般人那么简单了。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长辈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有些父母还是能很好的去引导孩子,可是另外一些只是不断地溺爱他们,导致他们的行为性格受到很大影响。虽然这样的情感于文中母亲的爱截然不同,可是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是差不多的.

  读《儿子与情人》有感8

  以言状的美——人情之美,和自己小时的故事比一比,有种凄凉的,如帮女友拉下吹起的裙子。 父亲最后描绘真的是美的。如他在大儿子死后,不经过其以前工作的办公室,二儿子画画得奖以后,又想起大儿子的成绩,擦眼泪。而且结尾的抒情,比散文,诗歌的力量更有力——在心里搅动般样。

  但有时有些造作,情感转换轨迹看不出来,有些转换是直勾勾的白描,象深沟,怎么那样不自然就跳跃过去了。

  在描恋爱过程中,觉得弗洛伊德的理论没丝毫关系,所以对小说,强调生活比强调主线好些。追求主线是单一的生活,而生活是矛盾的,多面的,容许产生错误的。

  还有个观点,我曾经以为,读了很多哲学、诗歌,一定写得出文学作品,其实想弄文学,一定从文学入手。对结构、怎样表达才有体会,关在家空想小说结构,构思,光体会现实画面,是写不出小说的。

  此小说有许多读诗歌和小说情节在里面,所以,劳伦斯其实文学修养很高,包括他母亲,感觉花城出版社翻译的本子好些,比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的都好,语言精确,不拖沓,不含糊。有点史书中古文的遒劲。译林出版社的本子我是不看的,书标价又贵,翻译功底很一般。花城出版社翻译的意象,标位的把握很准确,说到小说内在的要表达的节点上了。对比开头和结尾就可以知道。不过,最幸福的,是找到研究劳伦斯专家——黑马的博客,特意做了个关注。

  我观察的方位是:怎么写出这些东西的?不是这书的结构,形式,思想及国际各种文学主义的异差所中和的东西,所以眼光不同。

  读《儿子与情人》有感9

  《儿子与情人》是英国现代小说史上非常杰出而又颇有影响的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的重要作品。劳伦斯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对资本主义机械文明的深刻洞察,创作了一些列探索人类心灵的黑暗王国、触及人的情感与欲望的心里小说。《儿子与情人》小说带有明显的自传性,作品首次通过艺术的手法和作者的自我剖析的形式对“恋母情结”的理论作了深入的分析。劳伦斯在作品中对男主人公保罗的“恋母情结”和病态心理的描述不仅生动逼真,而且同弗洛伊德的有关学说十分吻合。因为劳伦斯对心灵的解读总是那么朦胧晦涩,读这本书的过程多少让我感觉沉郁似乎透不过气来,但劳伦斯在描绘大自然时,语言是那么鲜明、具体、豪迈、抒情且富于诗意,就仿佛我也置身其中,如此优美而陶醉。读完这本书时,我用尽全力做了一次深呼吸,把这几天沉积在内心里的那种一时道不明的东西吐了出来。直至今天,我从书中走了出来,心绪也渐至平静,我才动笔想写点什么,关于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和启示。

  我的目光聚焦在保罗为什么会有严重的“恋母情结”以致于母亲对他感情的长期支配使他无法与其他女人建立起正常的爱情关系,当母亲最终因癌症去世之后,保罗几乎失去了精神支柱,孤独寂寞,不知所措。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父亲与儿子在潜意识中原是争夺同一个女人(妻子与母亲)的爱的对手(现实生活中,在孩子的幼年时期也总是母亲与儿子亲,女儿与父亲近),父亲一旦失败以后,儿子的这种潜意识便会进一步增强。然而,由于年幼无知且缺乏生活经验,儿子家庭角色的错位非但无法使其获得阳刚之美和男性的魅力,反而会使他出现严重的心理变态。由于母亲对父亲的长期的轻视和漠然,在14岁时保罗便开始寻找工作,更试图在经济上取代父亲。父亲在保罗及其兄妹的眼中几乎就是多余的一个人,而母亲则是他生活和情感的全部中心,即使他成人了,母亲也一直在左右着他的一切,他想摆脱母亲甚至恨她到极点(最后让母亲服用过多吗啡以致命),但就算母亲死了,保罗还是无法走出母亲的阴影。不言而喻,保罗是当时社会背景下无辜的受害者。当时的社会背景就是古老的宗法社会正过度到现代工业社会,人们按照不同的价值观制定出许多规则,这些充满偏见的规则成为套在人们脖子上的枷锁,于是矛盾和斗争爆发出来,给整个社会和各个家庭都带来了巨大的震荡。保罗是值得同情的,保罗的母亲表面上似有坚不可摧的生命力,但实际她的心灵一直遭受着煎熬和痛苦,以致于把自己对人生的所有希望都寄予在自己的儿子身上,尽管她始终不甘心,但最后也不得不面对死亡。

  劳伦斯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很遥远了,这个时代是如此的开放和自由,但现实生活中,“恋母情结”的真实故事也是不绝于耳。这又什么原因呢?记得是前年吧,我有一个朋友非常激愤地谈起了一个家庭里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位置的问题。他极其武断地对我说,“一个家庭里如果女人太强,强于了她的男人,这个家庭必然走向衰败。如果家里生了儿子,儿子绝不会有多大的出息。”他滔滔不绝地列举了许多真实事例来论证他的观点,最后言毕,非常真诚且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你不要再出来干什么事业了,女人就要在家里把孩子带好,这才是你的本份”。那时我已在渐渐归隐,但并不就完全认可朋友的那番言论。我想,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男人和女人的特别的组合,一定不可能简单到用一句话一个标准就能下上述的结论,但朋友的话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抛开书中保罗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来分析(毕竟那个时代还有更多的儿子并没有病态的“恋母情结”),我认为,并不是因为家庭关系中母亲强于父亲之后就容易造成儿子的“恋母情结”,其中最关键是,即使家庭中有一个非常强势和能干的母亲,但倘若母亲仍然十分爱父亲,尊重父亲、体贴父亲,父亲也同样挚爱着母亲,他们互相珍爱,视彼此为生命过程的不可少的伴侣,那么就没有让儿子产生严重“恋母情结”的土壤和环境。在儿子渐渐成熟并成为真正的男人的过程中,父亲与儿子对母亲爱的争夺也发生了变化,父亲成为儿子的精神领袖和榜样,逐渐的,儿子从对母亲的依恋中走出来,成为有着独立思想和价值观的自己。试想,如果保罗的母亲结婚之后仍然像当初不顾门庭和家庭反对爱上保罗的父亲那样一如既往地爱着他,不从心底里鄙视他,鄙视他的物质的贫穷和精神的贫乏,那么,保罗的悲剧还会发生吗?所以,如果要追溯儿子产生严重“恋母情结”的根源,我认为在儿子幼年时期母亲和父亲的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至关重要。如果父亲和母亲因不再相爱造成了家庭关系不和睦和扭曲,而这当中母亲又极为强大,那么儿子本属正常的“恋母情结”就会演变成为一种病态的心理,最终陷入深渊毁了终身。

  在一些名人或伟人的传记或者回忆录里,字里行间常常流露出他们对自己母亲的崇拜和热爱,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无不得益于母亲无私的爱和谆谆教诲,而他们的母亲大多也是同时代里最优秀的女性的代表。我还看过一份报道,据说是有科学依据的统计,男孩70%的智慧来自于母亲的遗传基因。这样看来,有一个优秀的母亲应该是儿子的福分,而为什么偏偏是这样的母亲又容易让儿子产生严重的“恋母情结”呢?在我看来,问题不再于母亲的优秀和能干,而在于这样的母亲是否还能正确处理好其在家庭关系的位置。无论母亲多么热爱自己的儿子,她必须记住,对儿子的爱是有限制的,即使对丈夫的爱(因各种原因)不复存在了,无论如何也不能用对儿子的爱来替代这种情感的空缺。但即便在今天,还是有不少女人在延续着保罗母亲愚蠢无知的做法。当她发现自己无法再爱丈夫以后,她并没有去爱别的男人,而是把爱全部转移给了自己的儿子,儿子成为她生存下去的全部希望和动力。从表面上看,这样的母亲是伟大而坚韧的不屈服的女性,值得尊敬,但从深层次的人性心理分析,这样的母亲又是自私和狭隘的女人,她对儿子变态的母爱无疑是在给儿子服用一种慢性毒药,等到儿子真正成为男人的那天,一切都晚了,儿子这才发现,自己无法离开母亲的庇护,“好像他生命的中心和支点就是他的母亲,他永远都不会逃掉”。

  因才疏识浅,我没有能力去探究宗法规则及男女社会地位不平等给主人公母亲带来的婚姻的不幸继而转移给儿子造成保罗一生的悲剧,这可能是根本的原因。而读了这篇小说给我最深刻的启示是:家庭的和谐对一个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人们对离异家庭的孩子谈论关注的似乎很多,但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个绝不是少数的孩子群体,这就是生活在不幸福的家庭中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早已同床异梦不再相爱了,却因为各自的原因(很复杂也很多这里不多叙)继续着名存实亡的婚姻,这样家庭的孩子就像保罗一样,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心灵伤害虽然是看不见的,但终究会在他们成人之后在自身的性格上显露出来,比如自私、仇恨、孤独、心胸狭隘等。作为一名母亲,我呼吁天下所有真正热爱孩子的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成长,更需要关注孩子心灵的健康成长。同时一定要谨记,孩子心灵的健康不在于孩子学到多少知识和技能,而在于从孩子幼小时期就给予了孩子健康的爱,而这种爱不仅仅体现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上,同时也体现在妻子对丈夫由衷的热爱和尊重上,父母相亲相爱,孩子在爱的氛围里成长,长大以后,你还有什么可以为他(她)担忧吗?

  “母亲是孩子的戒律”,这是我永远铭刻在心的一句话。也许我们改变不了孩子的父亲,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我也把这句话送给天下的母亲和愿意成为母亲的女性,尤其是那些出类拔萃的非常优秀的女性,让我们的孩子沐浴在母爱的光辉里健康成长,当他们能够离开母亲展翅高飞的那天,一定是母亲最欣慰的时刻,就像母亲刚刚接过从腹中诞生的幼小生命。

  读《儿子与情人》有感10

  原本读这本书是读的《床头灯系列》的英文版小说,本来看英文很头疼的我居然三五天就看完了,这令我十分惊讶,当然小说是适于学生阅读的修编版。看完书后我突然还想再看一遍原著是怎样写的,于是我又读了一遍。

  大致内容如下:

  主人公保罗的父母莫瑞尔夫妇是在一次舞会上认识的,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婚后也过了一段甜蜜的日子。但是,两人出身不同,精神追求迥异,一段时间后,他们之间便产生了无休止的争执。母亲出身于中产阶级,受过教育,对嫁给一个平凡的矿工耿耿于怀,直到对丈夫完全绝望。于是,她把时间和全部精神希冀倾注到大儿子威廉和二儿子保罗身上。不幸的是,大儿子早夭,之后,二儿子保罗就逐渐成了母亲惟一的精神港湾,也成了母亲内心痛苦的一个渠道。但她对儿子却有过强的占有欲。和女友米莉安的交往过程也是年轻的保罗经历精神痛苦的过程。他们由于兴趣相投,接触日渐频繁,产生了感情,成了一对应该说是十分相配的恋人。然而可悲的是,米莉安也像保罗的母亲一样,企图从精神上占有保罗。最终她败给了莫瑞尔。另一个和保罗交往的女人克拉拉也最终与他分开。最终莫瑞尔逝世,保罗开始了无尽的流浪.

  开始时,我对本书书名一直耿耿于怀。我读英文版时一致认为这是指莫瑞尔太太的儿子和保罗的情人。后来,读中文版时,我发现我误解了。书名是指母亲把自己的爱情倾注给了儿子。这本书挑战了人们对传统观念上母爱的看法,这种把母爱表现为爱情的作品在毁誉参半的同时,也引发了人对人性的无限思考。这让我想到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同样突破传统的束缚,同样毁誉参半,同样启发人们对人性的又一次思考。

  尽管我看有些说法说这本书主人公是保罗,但我觉得这本书的主人公应该是莫瑞尔。她的之前的遭遇决定了她对儿子的占有欲,决定了她有些扭曲的心灵。这里就牵扯到一个问题,她到底有没有真正得到过丈夫的爱。我认为是有的(尽管和其它说法不同),一方面是他们刚认识时纯真的感情,另一方面,我相信她的丈夫是爱她的。酗酒、粗鲁、文化低(这可能是当时社会下层男人的写照),遮住了丈夫心底的爱,就比如在莫瑞尔太太逝世后,他并没有像他的孩子那样哀嚎,而是再一次看了看她,静静地离开了。我想她已是他生命的一部分,她的死意味着莫瑞尔先生一般灵魂的死去。所以这就是她获得的爱,只不过她没能透过表象领会到而已,这就导致了之后她对儿子的“爱情”,她把自己没能从丈夫那里获得(或是“领会”)的爱倾注在了儿子上,最终导致了儿子性格、命运的改变。

  读这本书,人们讨论的不再是文字、情节、构思等等,而是心理和社会层次的东西,我不好对这本书直接评价,相信这会是一本让每个人读后有不同感想的书吧。

  读《儿子与情人》有感11

  畸形的家庭关系,不仅造就了畸形的母爱,也加剧了儿子性格的悲剧。

  根据精神分析学派关于人的性力发展与人格关系的观点,保罗的恋母是一种“固恋”,这种“固恋”使他的“自我”失去了正确的认同能力和判断力,因此他的性宣泄对象一直是母亲,”自我“的失控使”本我“误入歧途。进一步说,保罗在性准备期的童年阶段爱上了母亲,这本是人的性力发展的正常阶段,但畸形的家庭关系和强烈的母爱使他无法超越这一阶段,”恋母情结“变成了一种”固恋“停滞下来,在”移位“阶段他仍不能找到母亲以外的其他异性来”替代“母亲,从而这种”固恋“使他的情感仍停留在童年时期。因此,保罗的性心理人格永远是不成熟的,他根本无法建立起成熟,正常的”超我,象一个正常人去正常恋爱,这就导致了保罗的一生的痛苦,不管他(或者说他的“超我”)怎样挣扎想摆脱畸形的恋爱都是枉然,何况母亲到死还紧紧抓住他的感情,扮演者他的情人的角色呢!性格悲剧与现实悲剧的相互反馈,只能把保罗一步步推向情感发展的深渊。

  保罗的悲剧并不仅限于“恋母情结”。如果我们只抓住这一点而忽视了其他许多同样重要的因素,我们就无法总体地把握保罗与劳伦斯的关系。一位评论家指出:“清晰总体地认识劳伦斯一直是困难的,一则是因为他写的作品太浩繁,二则是他不安分,三则是作品中他自传的成分太大......但是......他又极为幼稚,对他自己的问题持不诚实的态度。”忽视了这些,人们就容易把劳伦斯简单化,或者被劳伦斯炫目的文采所迷惑,被他的“不诚实”所欺骗。

  事实证明,保罗是一个受虐狂,一个精神恋者,一个情感不成熟的清教主意者,这些都“恋母情结”掩盖了。

  保罗无疑是一个受虐狂。他缺乏主动精神,缺乏“生产型”性格,他是一个“非生产型倾向占主导地位的人”。他不能给予,不懂进攻,反而等待女性的进攻。他的爱依旧是消极的“共生性融合”的爱,而不是“生产型”的爱。保罗和米丽安相处了很久,可他们仍停留在精神恋上。保罗在等待,等待米丽安来唤醒他的男性力量,也等待着米丽安的给予。可一旦米丽安要挽他的胳膊,要抚摸他,他有感到痛苦不安。时间久了,他又抱怨米丽安太让他精神化了。他指责米丽安是个“修女”,可实际上保罗是个清教主义者,他把爱看成是排除肉欲的精神恋,这是他的另一个悲剧所在。

  “他会否认他渴望克莱拉或米丽安,或任何认识的女人。性欲是一种超然的东西,它不属于一个女人。”

  对母亲的恋爱,使保罗的感情年龄大大低于他的实际年龄,成为性爱的痴呆儿,一个清教主义圣徒,他觉得女人就像母亲一样。他“情愿忍受独身生活的痛苦,也决不愿害别人受苦。”

  后来,保罗为了同自己的性变态作斗争,抛弃了"精神型"的米丽安,与克莱拉同居了。而无奈,他不具备成熟的性格,没建立起正常的“超我”,他的“自我”也是茫然的,因此他的“本我”没有得到正确的疏导,这样他就不能象一个真正的男子汉那样把成熟的爱给予克莱拉。克莱拉一针见血的指出,他跟本没打算属于她。可以说,保罗在精神上不依赖克莱拉,肉体上也并没有产生“生产型”的爱,相反,他们的同居,他成迷于克莱拉是“非生产型”被虐心理力图自我平衡的结果。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如果一个男子的男性特征由于他在感情上还只是个孩子而受到削弱,他就只会通过强调自己在性别上的男性角色来弥补这种不足。结果就是唐璜式的人物,他需要在性别上证明他的男性能力,因为他不敢确信自己在性格方面的男性特征。”

  保罗终因自己的清教心理男性性格不足以及受虐心理的禁锢,无法真正爱女人。这些是“恋母情结”的结果,担又不单单是用一个“恋母情结”所能解释清的。这或许是因为劳伦斯拆散自己的 有机性格,化整为零,同时又极力用“恋母情结”来打扮自己,有意无意地掩盖了其他一些致命的性格弱点。但小说的自传性和生活的真实又不允许他恣意妄为,于是他留给我们的就只能是一部多棱体的小说。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掩盖在字里行间的星星点点的线索有机地综合起来,拼出一副保罗-劳伦斯的自画像。或许是因为他的作品自传性太强,劳伦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他太拘泥于生活的真实而无法摆脱,反倒无法艺术地把握自己了,从而让我们也无所适从?这真是林语堂的话:“劳伦斯真难读啊!”

  但无论如何,保罗算得上是一个悲剧的原型。

  除此之外,我还摘录了一些书中让人反思的话:

  1. “他知道只有饱经风霜,她才学会了稍稍争一下自己的权利。”

  我们常常责怪父母或一些长辈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其实正因为他们经历过困苦,所以才懂得为自己争取一些应有的权利。

  2. “不,恰恰相反;他心理怀着的是一股强烈的欲望跟比它更强烈的羞怯感和童贞观念之间的搏斗。”

  3. “到一个男人为感情驱使忘乎一切的时候,人们才能真正看清男人对女人所抱的感情,会强烈和炽热到何等惊人的地步。

  读《儿子与情人》有感12

  《儿子与情人》内容介绍

  小说主人公保罗的父母莫瑞尔夫妇,是在一次舞会上一见钟情的,婚后也过了一段甜蜜、幸福的日子。但是,两人由于出身不同,性格不合,精神追求迥异,在短暂的激情过后,之间便产生了无休止的唇枪舌剑,丈夫甚至动起手来,还把怀有身孕的妻子关在门外。

  这对夫妇之间只有肉体的结合,而没有精神的沟通、灵魂的共鸣。父亲是一位浑浑噩噩的煤矿工人,贪杯,粗俗,把家里的事和孩子们的前程置之度外。母亲出身于中产阶级,受过教育,对嫁给一个平凡的矿工耿耿于怀,直到对丈夫完全绝望。于是,她把时间、精力和全部精神希冀转移、倾注到大儿子威廉和二儿子保罗身上。

  她竭力阻止儿子步父亲的后尘,千方百计敦促他们出人头地,实现她在丈夫身上未能实现的精神追求。她的言行拉大了和丈夫之间的距离,使之成为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且影响了子女,使他们与母亲结成牢固的统一战线,去共同对付父亲。母亲和孩子们的统一战线给孤立无援的父亲带来了痛苦和灾难,也没有给莫瑞尔家里的任何其他一个人带来好处。

  没有让母亲扬眉吐气的大儿子死后,二儿子保罗就逐渐成了母亲惟一的精神港湾,也成了母亲发泄无名之火和内心痛苦的一个渠道。她爱儿子,恨铁不成钢,一个劲儿地鼓励、督促保罗成名成家,跻身于上流社会,为母亲争光争气;她也想方设法从精神上控制儿子,不希望他移情他人,特别是别的女人。这种强烈的带占有性质的爱使儿子感到窒息,迫使他一有机会就设法逃脱。而在短暂的逃离中,他又常常被母亲无形的精神枷锁牵引着,痛苦得不能自已。

  保罗与女友米莉安兴趣相投,是十分相配的恋人。然而可悲的是,米莉安也过分追求精神满足,像保罗的母亲一样,企图从精神上占有保罗,从灵魂上吞噬保罗。这使她与保罗的母亲成了针锋相对的“情敌”,命里注定败在了那占有欲更强、又可依赖血缘关系轻易占上风的母亲手下。

  母亲的这种变态使儿子心酸,惆怅,无所适从。有了母亲,保罗就无法专心去爱别的女人,他的情感无法发展、升华,他的性格无法完善、成熟,导致了一生的痛苦和悲剧。作为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情结,给可怜的母亲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创伤,直到她郁郁寡欢,离开人世。

  奉劝当父母的都看看这本书,妥善经营夫妻感情。即便夫妻失和,也不要把“爱”转移到孩子身上。不管是对男孩女孩,过度关爱,都会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还可能影响他们日后的恋爱婚姻幸福。

  我在儿子还小时,有幸粗读了英国小说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文库”之一种,陈良廷、刘文澜译),除了觉得写得实在好,人情味十足之外,当时并没有更多的感受。许多年之后,因为朋友有了与这部小说女主人公相似的经历,我才蓦然发现,这部书原来是如此深刻,它让我们看到了母爱的B面,足以警示所有的母亲和家庭!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成名作。在这部小说里,他用几乎是自传性的故事告诉读者,夫妻之爱对家庭的不可或缺;丧失爱情的母亲容易将对丈夫丢弃了的爱加倍施展到孩子身上;超重的母爱注定会成为孩子难以承受的枷锁!

  正常的母爱是孩子成长中最宝贵的雨露阳光,但是一加倍就糟了!比如近期播放的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里面杜拉拉的前男友李鸿明的母亲就有点像劳伦斯的母亲,李鸿明与夏红结婚后,妈妈长时间与儿子儿媳住在一起,偏袒儿子,非难儿媳;李鸿明从小习惯妈妈的加倍关爱,让妈妈在与妻子的争宠中占了先机,从而冷落了妻子;妻子夏红在母子之间处境堪忧,原本甜蜜的婚姻步入一片沼泽。电视剧中我没看见李鸿明的父亲在哪里(前几集我没看,可能交代过),估计李父母感情不佳。

  我有个远亲,夫妻俩情感不睦,长久分居,妻子对独子格外呵护。我发现她已经上初中的儿子,动不动还当众坐在妈妈的腿上撒娇,一早一晚还会溜到老妈的被窝里腻乎一下,我就把《儿子与情人》那本书推荐给她。她一看到书名,就变了脸色,立即把书扔给我,带着恼怒说“这么下流的书”。我只好耸耸肩作罢。

  我其实想告诉她,这本书真的一点都不下流,书名似乎不够好,也看怎么理解。一位对丈夫失望的妻子,把加倍的挚爱投向儿子,母子间除了母子情又融入更多亲情,尽管与性爱没有一丝一毫牵扯,但这份情却浓烈得令人窒息。我想《儿子与情人》书名是针对主人翁———母亲而起的,主要针对母亲面对长大成人的儿子与儿子的情人的痛苦而言。母爱高贵纯洁,太少是遗憾,太多是灾难,“有毒”的母爱让自己、丈夫和儿子都深陷劫难。

  这种家庭悲剧古往今来从不鲜见。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啊———假如天下的妻子和母亲都看过劳伦斯这本成名之作。我想对远亲讲出这番感受,但那句“下流”使我止步,等到我明白她要是早点看了这本书,也许日后的路会平顺很多,就突然后悔当年我为什么不坚持非让她看这本书呢。

  奉劝当父母的都看看这本书,妥善经营夫妻感情。即便夫妻失和,也不要把“爱”转移到孩子身上。不管是对男孩女孩,过度关爱,都会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还可能影响他们日后的恋爱婚姻幸福。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范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读后感范文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345638.html
延伸阅读
读了这个故事,你自己有怎样的想法?又有怎样的感受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假骆驼祥子读后感7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暑假骆驼祥子读后感700字(一)这是一
2020-07-21
到了初中这个阶段了,我们就更应该把阅读提升上去,多去阅读,多去了解书籍,从中汲取养分,努力成长。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朝花夕拾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
2020-07-21
《昆虫记》这本书是有趣的,它讲述了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也将我们人类的感悟与昆虫结合,有了另一番感受。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昆虫记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
2020-07-20
《爱的教育》教给你怎样去爱人,为我们生活的世界都变得更美。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假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暑假爱的教育读后感600字(一)
2020-07-20
家长承载着的是父母对远游孩子的思念和爱意。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傅雷家书读后感500字(一)第一次翻
2020-07-20
读完了《辉煌与梦想》这本书,使人心中流淌着对祖国满满的爱,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读《辉煌与梦想》有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怀着激动的心情,我读完了
2018-10-10
和谐美是一个极古老而又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美学命题。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读《天堂与地狱》有感,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和谐美是美的最高境界。早在古希腊
2018-10-08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威廉·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品之一,讲述了两位青年男女相恋,却因家族仇恨而遭不幸,最后导致两家和好的故事。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罗密欧与朱丽叶有感”,仅供参考
2018-10-22
《父与子》这本书既能让人开怀大笑,又可以让人若有所思。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父与子》有感范文,欢迎阅读,仅供参考。一位慈祥的父亲和他那调皮的儿子,以及他们的故事,构成《父
2018-08-21
凯兹博士的《与幼儿教师对话》一书,作者关于儿童发展与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等的许多观点与建议,让人受益匪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读《与幼儿教师对话》有感,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2018-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