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一所男女合校的公立大学,位于旧金山东湾伯克利市的山丘上。加大伯克利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中最老的一所,创建于1868年,它也是美国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的创始者之一。2014USNews最新美国大学本科综合排名的榜单上,伯克利名列第20名。下面出国留学网为你解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中国留学生多吗?
学校学生族裔分布概况
watching-football
亚裔:37%
白人:31%
西裔及拉丁裔:12%
黑人或非洲裔美国人:3%
申请信息
UC系统(即加州大学系统)的学校有自己独立的申请系统,不使用其他任何普通申请表(如common application或universal college application)。10月申请开放后,申请者可以在UC申请系统上下载并填写表格,为11月份的申请做准备。对国际学生而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仅接受秋季入学申请,开学时间为每年8月底。
申请费用:$70
申请截止日期:11月30日
奖学金申请截止日期:11月30日
学校录取率:22%
转校生录取率:20%
本科生费用开销(估值)单位:(美金/年)
校园周边
湘满园(T.C Garden)— — 就在学校北门外,附近还有若干家泰国菜,越南菜餐馆,都 不错。
La Val*s—同样北门外,墨西哥人开的比萨店,一张直径约 25cm 的 pizza 加一杯可 乐只要$4.3,吃着很热乎。对面的三明治店,新鲜便宜。
南门附近的 Asian Gatol,在 Durant 上 Telegraph 东侧,有多家中餐馆,泰国餐馆, 韩国餐馆,日本餐馆。
西门外 University Ave 上 Shuttuck 以西的台湾饭店,Shuttuck(东)上靠近 University Ave. 的鹿鸣春,Great China(丰年)饭店,鸿涛,长寿(鱼素餐馆),Shattuck & Center 小湖南,little mandarin。
饮品店:新开的ShareTea(歇脚亭)和Asha Tea House都深受华人学生追捧,前者是台湾奶茶的代表,而喜欢港式奶茶的可以去一下后者,店内装修也很有格调。咖啡爱好者不可错过的是Philz Coffee的特色招牌Iced Mojito Mint Coffee。
不错的酒吧:Shuttuck 上的 Tripple Rock(靠近 Hearst)和 Jupitor (靠近 Bart 站出口)。
法式:Shuttuck 和 Hearst 交界的 Liaison Bistro,价格在法国菜馆里算便宜,偶尔打牙祭;La Note,人气非常高的brunch餐厅,布置很有味道,但是座位不多,建议早去,不然要等很久。
日式:Telegraphave.和Derby交界上的Sushi店,相当新鲜;Martin Luther King Jr. Way上(大概 2040),Sushi Cal,店小但很别致。
韩式:Ohgane,大概在 3938 Broadway,在 Oakland和 40th 街交界。不便宜,可肉吃着保管过瘾。
中国超市:99 ranch 大华,地址是3288 Pierce Street Richmond, CA 94804。主要解决在一般美国超市买不到的国内食品和用具,如榨菜、挂面、中国调料等,同时肉类和蔬菜也比较便宜。不在大华附近的学生可以从学校搭乘 52L公交车抵达,也可以使用 BART(El Cerrito Plaza 站下车)。从校 园骑车到大华,自行车需 40min,乘 BART 只需 4min。
卡拉 OK 店:在大华里有一家,大概 4 小时人均消费在 22 美金左右。
电影院:周边有三家,风格各不同。Shattuck Cinema比较小,会放映老电影;UA 7 Cinema则比较新,屏幕大,还可以看3D影片;California则是由剧院改建而成,观影效果比较特别。
校友点评
知乎网友XP Zhang如此评价他在伯克利就读时的感受:
“伯克利是有着矛盾的两面性,一方面是草根的,平民的,大众的。Berkeley Hippie成为了伯克利学生自黑的主要槽点,校园附近随处可见千奇百怪的各色人等,如某街头艺人:
但是,另一方面是尖端的,精英的,前沿的,比如只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才能用的停车位。“
另一位知乎网友肖瑶则戏称,“伯克利最好的地方应该是包容,不管你是在哪一方面有奇葩的人,or每一方面都很正常(这个更奇葩)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会觉得是被排挤。学术质量没的说,教授给分非常严,GPA一点都不带水分,而不像某神校4.0还可以休息两天不用上课,所以做好心理准备。来了之后发现 my best is not good enough,因为每个领域都是大神聚集的,以前大家都觉得自己机智,但在伯克利掉下来个花盆也很可能砸死一个智商完爆自己两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