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其实也算是私密写作,它记录的是一个人最独特的阅读感受。俗语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总能从不同的读后感中学到和原文本不同的东西。下面,出国留学网为您带来“《宽容》读后感”,欢迎大家的阅读,更多内容尽在出国留学网。
《宽容》读后感1
“没有宽容,便没有成长,宽容了别人,也便宽容了自己。”--房龙
1925年,美国著名作家房龙出版了《宽容》一书,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自东罗马帝国开始到法国大革命结束这长达千年有余的西方文明发展历程。
房龙在书中要说的道理很简单,可以引用他自己的一段话来说明:“大凡为宽容而战的人,不论彼此有什么不同,都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的信仰总是伴随着怀疑;他们可以诚实地相信自己正确,却又从不能使自己的怀疑转化为坚固绝对的信念。”
房龙最反对的是世俗权利和精神信仰结合后施加给所有信徒及非信徒精神和肉体上的暴政。在他看来,任何绝对的信念,都包涵着潜在的暴力,一旦信念找到了通往世俗权力的门径,它的暴虐本性就会显露出来。
房龙给出的解决是怀疑,对任何的观念、理论、思维方式都要用怀疑来冲淡它繁殖、复制、独裁的本性,就连自己都要怀疑。怀疑一切,用怀疑给一切以改善发展的余地。在房龙的眼中,大部分信念信仰的开端都是朴素的,甚至可以说是浪漫的,但一旦稳定发展起来,就会落入功利主义的魔爪而万劫不复。
痛恨功利的房龙却用功利观来解释叙述历史,勿宁说这是合乎逻辑的,因为那最初的纯洁高尚很可能在本质上是虚假的,是违反人类天性的。政治上的浪漫主义会演变成流血的暴政,带有浪漫情怀的君主往往都堕落为暴君,前者有法国大革命为证,后者在我们身边就可找到蛛丝马迹。
一.宗教之不宽容
《大英百科全书》中如此解释宽容:“宽容是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能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的见解,有耐心、公正与容忍。”基督教之所以能从遥远的彼岸传入欧洲大陆,并以星星燎原之势一发不可收拾,正式因为他们秉承耶稣“爱人如己、驱除狭隘,四海之内皆兄弟”的教条,关爱穷人,众生平等。但是很可惜,基督教在得势之后建立了一整套专制制度,独揽政权,建立宗教法庭,迫害持不同意见者,以“异教徒”之名将众多对人类文明作出贡献的人物送上断头台,所有与基督教相悖的文化,不管新与旧,都被排斥毁灭,人们失去了选择信仰的机会,没有宽容,整个西方世界陷入泥沼。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就此衰落,欧洲中世纪沦落为“黑暗的世纪”,长达千年,直至文艺复兴。
这看来似乎是荒谬的,为何基督徒昨日还身为当局不宽容政策下的被迫害者,翻身做主人后马上又变了一副脸孔,排斥起那些依然处于不被宽容境地的弱势对象?房龙用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整个西方中世纪历史发展似乎就是在宽容与不宽容的斗争中推进的。而不宽容产生并一直作为当权者的重要行为准则,是因为“恐惧”,如果我们也站在基督教曾经历过的悲惨境遇角度去体会,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他们会恐惧,因为生存对于那些没有权势的信仰团体是在太难,他们经历过风雨飘摇的惴惴不安后,害怕再经历一次可能被灭绝的命运。于是,他们以“不宽容”来铲除一切可能会对他们的安定地位造成影响的宗教团体,“不论采取什么形式的迫害,都是恐惧造成的,迫害的激烈程度反映了哪些树立绞架、往火刑柴堆扔木头的人的焦虑程度”。
但事实告诉我们,只有自由,包括贸易自由,人身自由,思想自由,才能促进国家经济和文化的双重发展。古希腊的宽容政治体制下产生的文明和思想,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些哲人的思辨精神,依然照亮世界,直至如今;文艺复兴时期的伏尔泰、拉伯雷、孟德斯鸠等等,他们的思考、言论,为现代政治体制奠定了基础。这些哲人的产生,应该归功于所处时代的开放、宽容,而如今我们再回忆起不宽容的中世纪,似乎只能在脑海中漂浮过那烈焰冲天的火刑架,和周围不宽容者狰狞的面容上,那双充满恐惧的眼睛。
不宽容的不仅仅是基督教,看看书中介绍的其他历史事实:马丁·路德,这位宗教改革者,本来宣称“烧死异教徒有违圣灵精神”,几年后,就是这同一个人,一想到那些新教徒想要回归天主教,就陷入仇恨的暴怒之中,宗教迫害又在新教徒范围内兴起;罗伯斯皮尔,这位法国革命先驱者,领导人,在推翻君主统治和宗教独裁后,宣称自己是“弥赛亚”降世,迅速处死异教徒,在全国范围内兴起腥风血雨,那些为法国革命献出生命的流血牺牲者,成为新一任独裁者的垫脚石。
古希腊的西马库斯说:“我们仰望同一片天上的星星,都是这个星球的匆匆过客,居住在同一个苍穹下。每个人都在努力寻找终极真理,走哪条路去寻找真有那么重要吗?生存之谜太玄妙了,不应该只有一条路通往正确答案。”可人类一直不肯妥协和承认,人有精神自由,人生而平等。
宗教的独裁政策导致了反抗活动此起彼伏,在暴力的镇压下,和平只是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涛汹涌的深海,一旦外界有风吹草动,就会巨浪滔天,不可遏止。经历了英国国王的新教自立、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的思想风潮、法国大革命的奋起反抗,宗教统治终于土崩瓦解。
生在如今宗教宽容环境中的人,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那个因信仰不同而命丧黄泉的时代,因言语分歧而被判定为异教徒备受折磨的时代,但请记住这些为自由的宽容献出生命的人,他们用身躯谱写一部与宗教不宽容对抗的历史:
“我将被烧死,但这只是一件小事,我们将在永恒中继续辩论。”——塞尔维特
“仅仅因为人数多寡,而希望跟群体或多数人思想一致,正是头脑怯懦低级的证明。”——布鲁诺
二 现实的不宽容
到如今,宗教早已摆脱旧时的桎梏,走出不宽容的罪名,重新回到其真正的意义上。这应该让房龙感到欣慰。但时到今日,房龙的这本书依然意义重大。因为现今社会虽已走出宗教的不宽容,不宽容的阴魂却渗透到社会生活、思想政治的方方面面。正如房龙所说:我们不是只有一种不宽容体制,而是有一打不宽容体制。不是只有一种人类互相残杀的残酷制度,而是有一百种。国家刚刚摆脱宗教偏见的带来的恐怖,却不得不忍受更叫人痛苦的现象:低劣的种族不宽容、社会不宽容等诸多形式的不宽容,比之前更严重。
真理从本质上说是富于斗争性的。房龙在广泛的意义上使用“宽容”一词,他以这样一个简明的概念意涵了我们常说的自由、民主、理性,《宽容》的另一种版本的名字就叫《人的解放》。他清醒地指出,宽容这个词从来就是一个奢侈品,购买它的只是智力特别发达的人。事实上,有史以来,所有的不宽容都是以某种神圣的名义垄断真理,从而扼杀个人权利和个性自由。房龙强调说,在现今的世界上,对宽容的需要超过了其他一切。他让我们看到,现代的不宽容,无非“用机关枪和集中营武装起来”以代替“使用地牢和缓慢燃烧的火刑柱”的中世纪的不宽容,历史不见得有什么进步;他说,现今距离宽容一统天下的日子需要一万年,或者十万年。
也就是说,对于现代人来说,宽容只是一种梦想,一种乌托邦,怎么办?房龙没有因此把问题悬置起来,他反对那些持与宽容完全对立的理论,意在摧毁我们脚下的基石的“白蚂蚁”们大谈宽容。他在《宽容》一书中写道:“只要这个世界还被恐怖所笼罩,谈论黄金时代,谈论现代化和发展,完全是浪费时间。”他接着说:“只要不宽容是我们的自我保护法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要求宽容简直是犯罪。”宽容不是纵容,在这里,提倡宽容,即意味着跟不宽容的势力、“偏执和暴徒精神”作斗争。
环顾我们生存的社会,还是有必要让我们记住下面的一些话:
“今天的异教徒到了明天就成为所有持异见者的大敌”;
“胡言蠢话就如同炸药,只有放在狭小密封的容器里,再加上外力的打击,才会产生危险”;
“世界上原来只有一个暴君,激进派却带来了两个”;
“世间万物,唯有真理离我们最远”;
“有些人认为真理女神嘴边一旦挂出一丝微笑,就不再是个好女人”;
“宽容就如同自由。只是乞求是得不到的。只有永远保持警惕才能保住它”。
郁达夫说过:房龙的笔,有”一种魔力”,”干燥无味的科学常识,经他那么的一写,无论大人小孩,读他书的人,都觉得娓娓忘倦了。”在这本书里,房龙用他惯有的生动文笔,为我们讲述了人类的思想发展史,读这本书,有益我们对过往历史的总结,对当今时代的反思。只要这个世界还存在不宽容,它就值得实值得我们一读再读。也希望终有一天,宽容会如房龙所期望的,成为这个世界的常规,不宽容则像屠杀无辜战俘、焚烧寡妇、盲目崇拜印刷品那样成为消逝的神话、愚昧的灰烬。
《宽容》读后感2
“宽容就像自由一样。没有人能光靠祈求,就能得到它,如果不永远小心、警惕、没人能保有它。” -----房龙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Hendrik Willem van Loon,1882年1月14日 -- 1944年3月11日),荷裔美籍历史通俗读物作家。房龙的作品多以散文的形式叙述、评论历史事件及人物,他生动诙谐的文笔使读者能在短时间内以一种轻松的方式了解历史的大致脉络,因此很受普通读者欢迎。
我最早接触到《宽容》是在高中的教科书中,里面选了《宽容》的序言,我还记得那是一位手持真理的漫游者跟守旧老人的对抗,其中漫游者遭受死刑,尸体被丢下山谷,而最后遵守律法的守旧老人还是通过漫游者开拓的路投奔了新生活,被称为先驱者的只剩下了残缺不全的骨头和别人迟来的敬仰。
房龙浅显的说出了这个道理: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
通过《宽容》,我们能更好的了解西方,尤其是西方宗教史。其实西方宗教史上的对立与融合、迫害与反迫害,历来是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房龙以他犀利的眼光,从不同宗教派别的冲突中去寻找背后的深层根源。最终他看到:历史上的宗教改革家假以“宗教改革”的名义,对一切不利于自己发展的思想创新进行残酷迫害,这种精神上的不宽容导致的恰是他们的“敌人”犯下的那些错误。借助于房龙的“宽容”之眼,我们不难对宗教史乃至一切精神文化现象的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宽容》以宗教为载体来向人们阐述个社会的变迁与进步,大部分人包括我觉得宽容只是一个外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一部社会发展变迁史看待,作为线索——宽容自身的在人们内心中地位的完善——完美地把整个欧洲中世纪与近现代串连在一起,使读者对当时社会境况的发展脉络有清晰的梳理——民众的愚昧,教士的腐朽,宗教裁判所的黑暗,先行者的悲壮【序言】以及理性先人的壮举都深深的震撼着阅读人的内心。文中最多的就是“守旧老人”(教皇、宗教裁判所等)对“先行者”(布鲁诺、伏尔泰等)的迫害,当然还有当权者互相的倾轧,宗教与科学的对抗,服从与温饱的抉择,社会与理想的碰撞……
也许本书阐述的正是一种宽容与不宽容的对立,房龙娓娓道来现实的残酷。
总的来说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历史就是宽容的历史,诚如书中所言阶级之间的不宽容会带来血的教训,而当代社会中的层际鸿沟,劳资关系,官民关系,警民关系在世界各国中普遍存在不正是这种历史的延续?黑格尔说过:历史会重复两次。可也许不止两次,就像书中展现的那样。
《宽容》读后感3
几乎是花了一个假期时间,终于把房龙的《宽容》看完了,以前读过,而今再读,感受又有不同。
首先是对于“读书”本身的认识有了提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欲明显下降,因此,对于读书这件事,更多的是一种向往,而不是行动,即想读,可又不去读,说不读,却又常常产生一种在读书的幻象。这就象一个人,面对一间屋子,一扇门,想进去,却总是迈不出步子,于是就在门外徘徊,想象着屋里的美好景致,从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当然,头脑清醒的时候,也会产生一种羞愧感。究其原因,一是懒,二是恐惧。害怕忍受寂寞,不愿吃苦,对自己没有信心,担心和作者无法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其实,这毫无必要。书的世界是最“宽容”的,它可以容纳一切,高雅的、粗俗的、理性的、感性的,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味口,只要你愿意张开嘴,就一定能吃得满意。问题的关键就是,你一定要行动。
《宽容》就是在这样的一种心态下读完的。
说实话,房龙的历史书不好读。从他的文体风格上说,文字优美、生动,但正是由于他太过于注重修辞和比喻,(几乎每一句话都是如此),反而让人有一种晦涩难懂的感觉,你会觉得读得轻松,理解起来却很费劲。也许他的出发点是想把“历史”写得更加通俗一点,更加生动有趣一点,好让更多的人去接受和喜爱历史,殊不知,任何一门知识都要有一定的受众,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接受所有的知识的。就拿《宽容》本身而言,如果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没有一定的哲学知识,是很难把它读得懂的,也不可能体会到与房龙心心相通的快乐,如此,倒不如规规矩矩地介绍历史知识来得好一点,快一点。
咬着牙读完,倒也读出了点“乐趣”,发现房龙竟然是个“历史唯物主义”者,他能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去分析人和事。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思想形成过程,他能从这个人的家庭背景、所受的教育、当时的社会环境等各方面去综合地、客观地分析,从而得出结论,找出其行动的思想必然性;对于社会现象也是如此,他总能把某一社会现象形成的历史背景归纳得很清楚,并且形成自己的观点,当然,这些观点可能是符合历史原貌的,也可能不符合,但谁又能完全保证自己的结论是完全正确的呢?人毕竟是人,总有一些主观的东西在里面,但只要坚持“从材料到结论”的方法,我认为就是好的。
也许,很多历史学家都是这样,只不过我读得太少而已。不过,这也说明两个问题。其一:历史唯物主义并非马恩专属。其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至少是科学地研究历史的方法。
最后,关于“宽容”本身,房龙绝大多数时间在阐述“宗教的不宽容”,虽然在开始和最后,他也提到了“宽容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以及“人性的宽容”问题,但都没有很深入地论述,而这才是我真正想要读到的,遗憾!尤其是“人性的宽容”问题,这已不属于历史学范畴了,更多的是社会学、哲学、伦理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了。由此使我想到,人是多么复杂的动物啊,我们对于人性的了解、对于人自身的了解,实在是太缺乏、太缺乏。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自己的行动,根本无法去做出合理的解释,我们的行为背后,倒底隐藏着什么呢?真是神秘难测的世界,也许,这个世界只属于上帝。
好了,读书是苦的,但反思是甜的。那就敲门进屋吧。
小编精心推荐
读后感范文 | 读后感怎么写 | 读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读后感 | 中外名著读后感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