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字典 |

2017-09-10 00:02

|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故都的秋》里的秋天是以“清”“静”“悲凉”为题眼的一篇文章,文章用北国的秋景的浓色与厚味来和南方秋色的淡色和浅味形成对比。是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下面,出国留学网将为您带来“故都的秋教学设计”,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更多内容尽在出国留学网。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

  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篇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再者,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另外,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篇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能力目标:

  ⑴ 抓住“清、静、悲凉”这个牛鼻子,理解情景关系;

  ⑵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⑶ 学会知人论世,分析文章。

  2、过程和方法目标:

  ⑴ 诵读品味重点语段,通过意象比较明了作者感情特点;

  ⑵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 激发学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热情;

  ⑵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自古文人多悲秋:屈原在《湘夫人》中惆怅地歌唱:“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在《九辩》中悲伤地吟诵:“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兮草木摇落兮而变衰。”而杜甫在老病孤愁、漂泊无依时哀叹:“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么,秋在近代文人郁达夫心中,又该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故都的秋》,走进他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分析文题,感受眷恋

  文题中“故都”指的就是当时的北平,那为何不以“北平的秋”为题呢?

  生讨论,师相机点拨,达成共识:“故都”之“故”有落寞沧桑之意,无比眷恋之情;“故都”更有一种文化的厚重感、历史的沧桑感。三、层面阅读,整体感知

  1、师与二生合作朗读全文,余者思考:作者围绕“秋”写了哪些景物,你能用几个整齐的短语加以概括吗?这些景物总的特点是什么?你能用课本上的一句话回答吗?

  2、诵读评价;

  3、生讨论交流,师相机点拨,形成板书(见后)。

  四、得意阅读,领略意境

  1、是啊!故都的秋是清的,清在碧绿的高天里;故都的秋是静的,静在驯鸽的飞声里;故都的秋是悲凉的,悲凉在钓鱼台孤寂的柳影里……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在低回哀怨的乐曲声中自由诵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进行仿句练习。师根据情景关系进行点拨并及时总结。

  2、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确实令人回味,但文章还有一段,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方式都与这几段迥然不同,你能找出来,并说说作者为何要旁逸斜出、节外生枝?

  生找到后个别朗读第12段,余者思考:这段的关键句是什么?

  生讨论交流,找出关键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师小结:这一段议论有关秋的诗文,创造了一种文化的氛围,在自然气息之外,再填一层文化的气息,彰显故都丰厚的文化底蕴,更显示作者对故都的眷恋;同时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

  3、正如作者所说,秋能引起人们“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那本文作者是悲秋吗?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

  生分别在开头和结尾找到相关语句,师生讨论达成共识:作者用南国的秋和故都的秋作对比,并用博喻写出自己对故都的爱。作者在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悲凉来颂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深沉的爱给故都的秋。

  4、那作者为何此时心中有如此浓重的哀愁,哪怕在故都的秋光中,这哀愁仍然挥之不去呢?你能联系1934年的中国和作者谈谈吗?

  1934年4月,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他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写下许多记游散文,1934年7月,中国大地连年烽火不断,民不聊生,郁达夫本人也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作者“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于是写下了本文。因此文中这个“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是作者当时苦闷心灵的折光。

  五、学法指导,披文明理

  了解背景,知人论世,是散文阅读的重要方法,除此,散文阅读还应做到如下几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展开想象就,领略意境;圈点批注,品味语言。

  六、创造阅读就,读出自我

  文艺作品的解读是多元的,如果撇开写作背景不谈,你是如何理解作者悲秋的情怀的?请你打开古诗文的记忆仓库,拾取几片金黄的秋叶,再思考上述问题。

  学生交流,师屏显资料:

  小结:秋本是个平常的季节,但秋风萧瑟、秋叶飘零的凄清景象容易引发游子、思妇、久戍不归的征人等敏感人群的感喟,引发他们思归、怀乡、叹逝、伤生等等的情愫,于是,秋叶、秋花、秋声等自然景观就作为一种悲的意象被固定在古诗文中,悲秋作为一种文化的因子积淀在中华文化的河流之中。有着深厚古典文学基础的作者也未能“免俗”,秋在作者的心中便悲凉起来。七、小结全文,布置作业

  悲秋不等于悲叹,哀愁不等于沉沦,和前人一样,郁达夫在秋光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慨,同时暗示我们:只要人类还在,文化不死,伤春的泪就流不尽,悲秋的歌就唱不完!不管是写作,还是阅读,只有用心感悟,才能心中有文,心中有情。正如郁达夫所说“要把情感渗入到景物描绘中去,使读者几乎不能辨出这美丽的自然是不是多情善感的主人公的身体的一部分”,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八、作业

  秋是美的: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衰草秋水,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橙黄橘绿,硕果飘香,秋有味。只要你有一颗锦心,一双慧眼,一支妙笔,你一定能描绘一幅折射你心灵之光的秋景图。请已“我眼中的秋”为话题写一篇随笔,相信你能做到缘情写景,景随情迁。

  或以“家乡的春(夏、秋、冬、雨、雪、……)”为题,写一篇抒情散文

  【教学反思】

  学生也不曾预习,所以整堂课上,我像一个并不高明的导游,指点江山,带领学生欣赏我眼中的美景,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突出,我平时教学中最爱、最容易出彩的质疑环节也不曾设置。所幸的是整堂课语文能力的培养落到了实处,多元解读的理念得以确立。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文化解读过程中对本文、对我国古典文学中的悲凉美不曾涉及,从而坐失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良机,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板书设计】

  江南的秋 (对比)

  秋之蓝朵

  秋槐落蕊

  故都的秋  秋蝉残声 清 静 悲凉(知人论世、文化解读)

  秋雨之韵

  秋果奇景

  南国的秋 (对比、博喻)

  【教学目的】

  1、体会文章紧扣“清”、“静”、“悲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通过听朗读感悟、品味揣摩语言;

  3、关注情感与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人文熏陶。

  (目标1确定原因:从知识与能力方面着眼,把握文章的神韵,熟悉散文创作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目标2确定原因:从过程与方法方面着眼,注重散文赏析的方法与过程,同时,通过听诵读让学生增强语感。目标3确定原因: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着眼通过学习,关注人与自然间的人文内涵。)

  (教学目标确定依据:高中语文新课标关于“感受•鉴赏”方面的目标指出,高中语文应该“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对“阅读与鉴赏”的具体要求中提到“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加深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认识”;等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欣赏诵读,品味作者的独到语言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理解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手法是本课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确立原因:本篇散文特点便在于其诗意语句营造的独特意境,对语句的赏析才能感受独特意境。而聆听诵读有助于理解情感。确立依据:新课标指出“注重个性化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教学难点确立原因:文章意境的形成主要依靠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理解这一手法才能更好的鉴赏语句。确立依据:新课标指出“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情感世界”。)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讨论。

  (确定原因及依据:诵读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情感的理解程度。点拨法在于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实现课堂的主体地位,生生互助解决问题。此外,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讨论才能够实现有效学习,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1分钟)

  无论是“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诗情,还是“晓来谁染霜林醉”的曲意,千年来这些雕镂人心的咏秋名句度蕴含着作者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追求,而许多我国现代散文也正是达到了这种境界而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要来赏析这样的一篇美文──《故都的秋》。

  (课件出示课题、作者简介。)

  (《故都的秋》放在一课时讲授时间较紧,简短的导入有利于学生进入文章意境,同时通过课件的运用介绍作者,有利于学生接受也节省课堂时间。)

  二、整体感知(5分钟)

  问:看文章的标题,中心语是什么?  明确:秋。

  提问:本文写作的重点又是什么?明确:故都特有的秋色。

  提问:快速阅读全文,给段落标上序号,找找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集中在哪些段落描写?(课件出示。)

  明确:“特别的清、静、悲凉”,秋景:3~11段。

  (体会文章基调,了解课文结构,初步理解课文。)

  三、细节品味(30分钟)

  下面老师来把作者细写故都的秋的段落朗诵一遍,同学们在听朗诵的同时做两件事情:一是圈出文中写到的秋景;二是找出文中的秋声有哪一些。现在就请大家一起随着诵读去北平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

  (朗诵。)(8分钟。)

  提问:刚才大家神游了北平之秋,现在回到老师刚才提的第一个问题上,文中写到了那些秋景?

  明确:芦花、柳影、夜月、青天、蓝朵、落蕊、枣子、“青布单衣”的人。

  提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景物的色彩,从色调的冷暖看,这些色彩多属于?

  明确:冷色。(黑、白、蓝、灰、紫等等)。

  提问:这种色调容易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呢?

  明确:冷清、孤独。

  (课件出示。)  (让学生在课文中搜寻信息,训练信息搜集能力,同时,逐步深入分析秋景与作者情感间的联系。)

  通过阅读,我们发现了故都的秋景是这样的冷清。

  提问:我们再看看故都的秋声又有哪一些呢?

  明确:鸽子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扫落蕊之声。

  提问:我们来仔细听听北国的蝉声,看看这孤独的秋蝉的鸣叫有什么特点?能引起人怎样的感受?  (给学生3分钟讨论时间,结束时每组请一位同学起来表达。)

  (秋声很多,择有意味的一点进行分析,如此设置不致泛泛而谈。)

  明确:(教师小结)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个“愁”字了得。(6分钟)

  提问:作者在文章中写了秋天的这么多声音,然而在文章的开头他却说孤独的秋“特别的清、静、悲凉”,声音如此丰富,怎么称得上静呢?

  明确:这些声音都不是噪杂的声音,如果是噪杂喧闹,就不会听到青天里的驯鸽声、下雨的声音,更听不到落蕊的声响。这些声响都不很大。作者是以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这正达到了王藉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这一问题让学生了解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加深对课文“清、静、悲凉”基调的理解。)

  提问:文章读到这里,我们聆听了秋声、欣赏了秋色,感受到郁达夫为我们描绘的北国秋景,但是在文章的第三段,提到北国的秋天,郁达夫先想到的是什么呢?

  明确: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陶然亭的柳影、潭柘寺的钟声等等。

  提问:我们可以看出作家先想到的是这些很有北京特色的景物,但是在文中作者详细描绘的却不是这些,而是一些普通的喇叭花、知了的叫声、槐树的落蕊等等?作者这样行文的意图是什么呢?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用平凡的事物表现出古都的秋味更显的秋味的浓重,也更好地让读者引起共鸣。

  (引导学生探究作者写作的心理动机,发现作者的言下之意和精妙之思。)

  提问:作者从故都的秋声、秋景中品到了秋味,那么“故都”本身与秋天又没有什么契合点呢?

  明确:故都已经不是一个盛师王朝的都城,他在历史里颓唐了,在战乱中寂静了,这与秋萧瑟、肃煞的特点是接近的。

  (让学生理解社会与自然在作家的笔下结合的是怎样的巧妙,引导学生个性思考。)

  讨论:作者笔下的秋声、秋景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共通之处?

  明确:景物多是冷色调,秋声也是席位衰弱的声音,这与作者要表达的“清、静、悲凉”在神韵上是一致的。正如诗歌中的意向寄托了作者的主观情感,这里的秋景与秋声也包含着作者的感情。

  提问:这种通过写景来达到抒情的目的的表现手法叫什么呀?

  明确:寓情于景。

  (引导学生在以上分析基础上,总结出情与景的关系,继而理解本文表现手法)

  《故都的秋》虽然没有用古代诗词那样凝练的语言,却以细腻的笔触传递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极富个性色彩的韵味。(8分钟)

  欣赏了这一派秋景,老师发现了文章中两个不和谐之处,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提问:文章的题目是《故都的秋》可是在开头与结尾又写到了南国的秋,这是为什么呢?

  明确:作者借南国的秋的温、润、慢,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所无法比拟的,从而,突出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课件出示)

  提问:第12段脱离了古都的秋景,而对国内外写秋的文学作品大发议论,他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说明感秋处处有,而中国的文人最为突出,而秋的深味非北方莫属,这样写还是为了突出北国之秋。这段议论,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深化了主题,同时,又使文章疏朗不羁,挥洒自如。(课件出示)(8分钟)

  (此二问使学生主动对写作手法进行探究,理解作家落笔的好处。)三、总结(3分钟)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主体部分写了秋的特色,又通过对比、议论加以突出,使得文章情、景、理水乳交融,美丽而不肤浅。在结构上,总起、分叙、议论、总结,文气贯穿始终,形散而神不散,成为现代散文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诗人徐志摩在一首小诗《私语》中写到:私语三秋的情思情事,情语情节,临了轻轻将他拂落在秋水秋波的秋晕里,一涡半转,跟着秋流去。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达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他的情感也随着这故都的秋流去了。让我们一起来品读文章最后一段!要读出秋味、读出愁思、读出对故都的秋的眷恋!

  (在诵读中结束教学,将故都的秋意与作者的秋思留给学生揣摩)

  四、布置作业(2分钟)

  写一篇短文,题目《我眼中的秋》或(初冬的早晨),不少于800字。

  (布置此作业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之后,学习仿效,锻炼提高写作水平。同时可作为本单元作文训练。)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领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 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内容:

  一、连类钩沉,迁移导入

  师:秋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又是一个成熟的季节,也是四季中意蕴最丰富的季节,不管是文人墨客,还是“引车卖浆者流”,都将自己的满心欢喜,一腔离愁,寄诸秋色,你能举几例么?

  秋是多彩多姿的!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秋雨里,柳永读到的是凄苦……美学家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今天,我们就从《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看看他之于秋,品味到的又是什么——

  二、听读课文。在线视频

  透过画面感悟作者笔下的秋景。

  三、探究文本

  (一)破题感知

  师:“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二)分析选材视点

  1、思考: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有人写秋色,郁达夫写的是什么?注意找出文中关键性的词句。

  2、说说哪句话最能概括故都的秋之特点呢?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具体品味这个秋味呢?

  (明确:3段牵牛花,4段槐树,5段秋蝉,6—10段秋雨,11段果树。)

  (三)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问:作者在对这些具体景物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之秋味的?下面请同学读3-11段,其他同学边听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请大家随朗诵者一道去神游故都,观秋色,听秋声,品秋味。

  1.观秋色

  师:现在大家说说你找到了哪些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

  明确: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黄色)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师:那么这些色彩主要是冷色还是暖色?

  明确:冷色。

  师:我们知道,兰色和白色属于冷色:蓝色,宁静、深远;白色,素雅、纯静。它们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师:面对这么多的冷色,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色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师:每次我读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常常想起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大家一块读一读:“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师:王安石罢相后无事可做,整日寻芳揽胜打发流年,独坐无聊,就细数落花,一个“久”字只是说他数得久吗?透出的是什么?

  (明确:透出的是寂寞凄苦的心情。)

  师:可以说,郁达夫这时的心境和王安石颇有相同之处,在意境上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清静闲暇中透出了落寞。正象清代大学者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选取这些色彩表明作者内心的冷清、孤独。

  2.听秋声

  师: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鸽飞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

  师:写这么多声音,是不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呢?为什么?

  (明确:作者是以动(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

  师: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

  师:让我们集中听听作者笔下秋蝉的鸣叫,看看会引起怎样的感受?

  师: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个“愁”字了得。

  师: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3.品秋味

  师: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师:当代诗人梁小斌在《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一诗中这样抒情:

  秋天象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

  河流两岸荡漾着我优美的思想。

  我们来看看,《故都的秋》荡漾着郁达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或者说,在故都,秋天,可选取的景物非常多,火一样的香山红叶,秀丽的北海公园等,这些何尝不能映出“秋”的倩影,可是,作者很少提及,如金碧辉煌的故宫,雄伟的八达岭长城等更是只字不提,偏偏选取那些灰暗的景物,这是为什么?

  (明确:这和作者经历有关。他喜欢这样的景物,因为与他心情相合。)

  师:“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郁达夫也是如此,这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心上之秋、家国之思、故都情结。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为人所不能言的妙昧,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由此,我们联想到,即便硬骨头鲁迅先生,在医学救国的理想受挫、弃医从文又陷入低谷之时,也曾躲在北京绍兴会馆抄写古碑,暂时来麻醉自己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一腔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从他们的作品里,我们能汲取很多的做人与作文的营养。

  四.走出文本,迁移训练

  练习:背诵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并试着仿其格式把故都的秋景连缀成诗,并表达出作者(郁达夫)的情感。

  师:我们从色彩等方面鉴赏了郁达夫笔下的秋景。郁达夫写景、状物、抒情选取的景物多带有凄凉、破败、萧瑟的特点,这种选景手法在别的作家作品中也有,你记得哪些?

  师:马致远的《秋思》似乎随意拈来几种景物入诗,便做成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我们仿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曲牌,用郁达夫《故都的秋》中的景物入诗,写一首小诗,过一下当诗人的瘾。

  (参考:长草小院牵牛,槐蕊枣树驯鸽。残蝉风雨人声,故都景物,胜过南国许多。

  破屋浓茶小院,漏光鸽声碧天,秋草蓝朵残垣。槐蕊落地,落寞人在故都。)

  五、作业

  1.仿照《故都的秋》写一篇作文《 的秋》,800字。

  2.想一想,本文除了从声、色的角度来写秋味,还从哪些角度写了秋味?

  板书设计

  青天(蓝绿) 鸽飞声 故都情结

  蓝朵(蓝色) 蝉 声 生命之味

  秋草(黄色) 风雨声 家国之思

  落蕊(灰白) 问答声

  树影(暗灰)

  灰土(灰色)

  灰沉沉的天(灰色)

  青布(蓝绿)

  枣树(淡绿微黄)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普通中见奇特,平凡中显绝妙,以普通而又富有代表性的景物表达绝妙情感的方法。

  2、知人论世,较深层次分析作者文章中寄寓的情感。

  3、通过文字,去触摸一个“文学的城市”。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匠心独具的不寻秋而秋味隽永的高超写作技巧。

  2、解读作者文字中寄寓的独特情感。

  教学设想: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Ⅱ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名篇。本篇写成于1934年,到现在已经70多年过去了。70多年来时代在变迁,不变的是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中学语文课本都必选此篇。7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读者通过此篇,了解了“故都”,了解了“故都的秋”,了解了郁达夫。据郁达夫的儿子郁飞回忆,《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应《人间世》社王佘杞邀写成于1934年8月17日晨的。郁达夫在8月16日接到王佘杞的催稿快信,于8月17日晨便写就了此传世名篇,这源于郁达夫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妙笔生花的高超写作技巧。这不得不令人佩服郁达夫平日对景物、人情观察的细致、细腻。

  郁达夫摄入本文的景物都是极普通,但又极富代表性的,写入本文的人物是一些市井小人物,人物之间的对话也都是口语俗话,然而正是这些普通景物,平凡人物、口语俗话,经郁达夫的妙笔点画后却给人一种不用寻秋而秋味自隽永的感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在浓浓的故都秋味中又寄寓了郁达夫特有的“清、静、悲凉”的感受。因此,我们试图从题目入手,通过景物的选取体味郁达夫寄寓在文中的独特情感,进而知人论世去破译这种寄寓在文中的独特情感。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缕清风,一片悠云,一份随意,感受梦里水乡的风姿绰绰;一杯香茗,一窗碎月,一份闲心,细读江南文化的古韵悠悠。

  江南、水乡,对我辈生活于北方的人来说是一种诱惑,是一种吸引。那北方、古都对于南方人呢?无庸置疑,同样是一种诱惑,同样是一种吸引。

  一庭院落,一碗浓茶,几句闲聊,点画出故都的市井情韵;一树槐蕊,几声鸽鸣,数点秋凉,体味出故都秋天的特有况味。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郁达夫走进《故都的秋》,感受那份“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故都的秋味。

  二、自主朗读,探究破题

  1、自主朗读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并附带完成正音、积累的任务。

  混混(hùn)沌沌(dùn) 廿(niàn)四桥

  一叶知秋: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2、探究破题

  问题:本文的题目是《故都的秋》,通过阅读大家知道故都指的就是北平,那么将题目改为《北平的秋》或《北国的秋》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

  北平,虽是北方地标性的城市,但太具象。北国,又太宽泛。二者都缺乏想象空间。还是《故都的秋》好。“故”,使人能想到故人、故园、故交、故乡等,觉得亲切,有一种浓浓的眷恋情,深深的向往感寄寓其中。“都”,有一种历史沧桑感,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以《故都的秋》为题,将自然景物的描写附着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上,这种“奇妙的化学反应”,令人期待,容易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一见如故)

  三、探究研析<问题追问式>

  1、尝秋味

  问题:作者郁达夫“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作者都会想到故都哪些代表性的秋景?

  明确:“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问题:作者“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饱尝故都的秋味,却没有去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潭柘寺寻秋,为什么?

  明确:因为“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在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泡一碗浓茶”看看“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再看看从槐树叶缝中漏下的阳光,看看牵牛花,看看“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便可“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问题:作者这样写作意在突出什么?

  明确:突出不用去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潭柘寺刻意寻秋,在故都任一地方都可感受到十足的秋味,因为故都的任一地方都“浸”在秋中。

  问题:作者还写了故都秋那些代表性的景物?

  明确:秋槐、落蕊、秋蝉、秋雨、秋风、秋果。

  问题:写这些景物,作者切入的角度分别是什么?

  明确:写秋槐,突出其能使人联想起秋的点缀;写落蕊,突出无声音,无气味,脚踏上去感到微细柔软,并且感慨“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还写到了北国的特产——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突出不用刻意上郊外或山上去听,在任何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而作者更感慨“秋蝉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说明秋蝉悲啼,极具代表性,能够很好的体现故都秋的秋声;写秋雨,突出奇,有味,更像样。

  问题:接下来,文章写到了人,写到了人的对话。写到了什么人,对话的内容是什么?

  明确:写到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这些都市闲人用缓慢悠闲的声音微叹着互答着的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明确:都市闲人属市井民众,对话又平平仄仄,极具京腔京韵,说的又都是民间俗语,这就在写秋景的基础上突出了文化的特色和地域的特色。

  小结:整合起来看,上面写景的段落,作者绘秋景,谱秋声,描秋色,让我们体味到的十足的故都秋味,并且作者高明就高明在并没有刻意去寻找秋,但又不露痕迹地将读者“浸”在了秋味之中,让读者感到不用寻秋,而秋味自隽永的惬意。这得益于郁达夫选择了极富代表性的景、人、话,能够很好地体现出故都秋的特质。

  拓展:据郁达夫的儿子郁飞回忆,《故都的秋》是郁达夫应《人间世》社王佘杞邀写成于1934年8月17日晨的,而郁达夫是在8月16日才接到王佘杞的催稿快信的。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成如此绝妙的佳文,这不能不让我们佩服郁达夫先生平日对景物、人情观察的细致、细腻。这种功夫正是鲁迅先生《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提到的“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所以我们要要想写好作文,就应该多观察,细观察。这也是郁达夫教给我们最好的写作方法。

  2、体秋情

  问题:郁达夫将故都的秋的秋味写得如此隽永,那故都秋总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问题:那江南秋的特点呢?

  明确: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时常多雨少风,并且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问题:文章开头与结尾两次提到南国的秋,目的在于?

  明确:通过衬托突出故都秋的特点。

  问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本文通过故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景语传达出怎样的情语?

  明确:眷恋、落寞,悲凉。

  问题:眷恋之情不难理解,从题目就可看出。那落寞、悲凉之情是如何在文中流露的?

  明确:写秋槐落蕊时提到“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写秋果时提到“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问题:那如此理解这种落寞、悲凉的情语?

  明确:秋天,本身就能引起一部分人的悲凉之感,再加上郁达夫本身的性格就属于忧郁型的。

  补充简介作者:

  郁达夫三岁丧父,两次婚变,两次丧子,这些人生巨变造就了郁达夫忧郁的性格,这种忧郁的性格又潜在地影响着他的写作。郁达夫是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的,抗战爆发后,郁达夫来到新加坡,后又辗转来到苏门答腊,郁达夫利用职务之便,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印尼群众和华侨,后郁达夫替一被日本兵暴打的人交涉,被日本兵逮捕。

  纪实影片《郁达夫先生》,影片末尾,当侵华日军知道他们随手抓来的翻译竟是郁达夫先生时,他们吃了一惊。但当时日本已经战败,于是他们很委婉地对郁达夫说:最好是随他们回日本,他们并不想伤害郁达夫——因为郁达夫是名人,而且也在日本生活了好多年,应该对大日本帝国有感情……郁达夫听后未发一言,只冷冷地摇了摇头。日寇在劝说无果的情况下端起了枪,郁达夫的脸上未显出丝毫的惊慌。他淡淡地一笑,神情潇洒而自然,他的目光越过了眼前的高山大河,他的正前方是他的祖国,是生他养他的富春江。

  郁达夫的好友刘海粟先生的忘年交关山笛在郁达夫被害十周年时写下了诗歌纪念,称赞的正是郁达夫的爱国情怀和赤子之心。

  斑白犹存稚子心,人间名利一尘轻。今朝痛觉诗人梦,血奠神州头作樽。

  问题:除了自然季节、性格特质对作者文中流露的情感有影响外,社会原因也会影响到作者的写作。如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

  问题:是什么社会原因使郁达夫产生了落寞悲凉之感呢?

  明确: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为了躲避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威胁,郁达夫从上海迁居杭州,思想苦闷,创作枯竭。后又不得不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可以说《故都的秋》中的那种落寞、悲凉之情也是社会生活在郁达夫心中投影的折射。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话来说就是“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

  小结:这种通过作者的生平、写作时的背景了解文章情感、主旨的方法就是古人说的知人论世。

  四、课堂小结

  我们跟随着郁达夫先生,通过文字充分体味了故都的秋味,部分的触摸到了“文学的北平”的秋季。通过细观察、巧剪裁可以将普通平凡的景物、人情点化成绝妙佳文,这是本文教给我们的最好的写作方法。知人论世,是学习本文后获取得解读此类文章的一把金钥匙。但愿大家能够用好这一个写作方法,一把解读作品的金钥匙。

  五、板书设计

  普通景

  景语——尝秋味 平凡人 信手拈来

  故都的秋 世俗话 妙笔生花

  情语——体秋情 眷恋

  落寞 知人

  悲凉 论世

  六、推荐补充阅读篇目

  郁达夫《北平的四季》、《江南的冬景》

  刘海粟《漫论郁达夫》

  陈平原《文学的北京:春夏来冬》

  七、课后作业

  郁达夫是极善长写古体诗的,大家能否试着将《故都的秋》中描摹的秋景写成一首古体诗。

  附:教师的下水习作。

  故都秋味

  京韵京腔自多情,秋味秋境最可人。

  日光如丝漏破壁,牵牛似筒掩衰蓬。

  槐树落蕊软无声,知了啼悲痛断魂。

  秋雨层凉更隽永,闲人话聊亦温馨。

  八、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解读名家经典,最忌讳的就是将文章内容人为的割裂,其实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本文《故都的秋》,如果仅是通过秋槐图、秋雨图、秋凉图、秋果图等几幅图的连接来解读故都秋特点的话,不仅将文章有机的整体割裂了,也体会不到作者匠心独具的选材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只有通过引导学生去关注作者的选材,才能真正体味出《故都的秋》中那种浓浓的不用寻秋而秋味自隽永的韵味。当然也只有知人论世,才能够真正解读懂作者景语中寄寓着的情语。但这还远没有结束,语文教师应该时刻保有给学生种下一颗读书种子的信念,所以有必要给学生留下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推荐书目,让愿意读书的学生能够走进文学的世界,用心灵去感知那份灵魂的悸动。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390843.html
延伸阅读
孩子们毕业了,作为毕业班的班主任,你是否给孩子们一个合适的评语了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毕业班主任评语”,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
2020-07-21
这个学期已经结束了,作为班主任的你,是否应该给学生一句评语呢?那么有哪些评语呢?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对学生评语2020”,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班主任对学生
2020-07-21
早安的问候标志着一天的开始!快快准备起床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早安问候一句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早安问候一句话【一】1. 把昨天的疲惫让梦带走,
2020-07-20
美好的一天总是从一句正能量的早安开始的,快快准备好迎接新的一天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早安短语正能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2020早安短语正能量【一】
2020-07-20
简短的早安问候,可以带来一天的快乐!快准备好你的早安问候吧!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早安短语一句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早安短语一句话【一】1. 明白的
2020-07-20
关于立秋的习俗你又知道多少?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立秋啃秋是什么意思”,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立秋啃秋是什么意思“啃秋”在有些地方也
2018-08-01
当我们思念某个人的时候会通过短信表达自己的问候,现如今中秋节到来了,我们应该对远方的家人和朋友寄去自己的问候。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中秋问候语短信”,仅供参考
2019-09-10
对于节气的知识你又知道多少?下面是出国留学网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立秋贴秋膘是什么意思”,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出国留学网查看。立秋贴秋膘是什么意思民间流行在立秋这
2018-08-01
对教学能力的评价是对教师的工作做的的全面概括,同时也是对老师工作的评价。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评价(一
2020-04-20
大学生要想自己走出学校,来到社会能够更好的找到工作吗,明确自己的道路,一份职业生涯规划书一切都能帮你解决,下面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室内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书”,仅供参考
20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