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用这残损的手掌》教案

字典 |

2017-10-06 13:03

|

【 liuxue86.com - 初中教案 】

  体会诗人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盼望,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以下是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整理的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我用这残损的手掌》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有感情的诵读全诗,感知诗歌内容,初步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1.资料补充法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诵读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解放区的深情向往,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盼望,培养学生坚强的性格,增强学生对现在生活的珍惜和对祖国未来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感知诗歌内容,初步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教学难点: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内容,体会诵读之美。初步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含的情感。

  突破方法:通过补充资料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进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多种层次的朗读把握诗歌内容,通过联想和想象再造诗歌意象,进而理解诗歌思想感情。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导航:情境创设法、资料补充法、朗读法、合作交流法等。

  学法导航: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法、朗读法、欣赏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及代表作品。

  2.教师筛选有关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的资料及相关录音、视频等。

  3.对课堂充分预设,积极寻找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4.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查找戴望舒、现代诗的相关资料。

  2.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3.课前熟读诗歌,课堂上赏析、朗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2010年的5月1日,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这一天不仅是劳动节,还是上海世博会胜利开幕的日子(屏显图片)。这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时刻!这是中国人兴奋欢乐的时刻!中国展现出青春而富有活力的面庞。今年也是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诗,现代诗人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再次走进那段烽烟岁月,感受切肤的沦亡之痛,表达我们对耻辱过去的纪念,也表达我们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无比珍惜!

  二、其人其诗:

  1.学生相互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作家作品的资料。

  2.资料助读:(投影显示)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县人,中国现代着名诗人。1928年后成为水沫社和其后的《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军以抗日罪名下狱,在狱中保持了民族气节,4月27日,在监狱中写就荡气回肠的诗作《狱中题壁》。在潮湿、阴暗、寂寞而烦闷的地牢里,望舒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他的情绪开始变得有点反复无常,要么不发作,一发作,就显得不可收拾;这给他的婚姻关系带来了阴影,使他在不久后经历了两度离婚的惨痛。本来就有一点的哮喘病急剧恶化,这导致他没过几年就英年早逝了。1949年3月11日,望舒怀着“就是死也要死得光荣一点”的意愿,冒充押货员,乘船北上。他死在刚刚解放的生机勃勃的北京。

  1950年3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望舒逝世的消息和胡乔木亲自赶写的《悼望舒》一文,说:“我为中国丧失了一个决定为人民服务的有才能的抒情诗人而悲悼。

  篇二: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学习目标】

  1、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

  2、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

  3、品味诗歌语言,深层体会变幻多姿的抒情风格,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4、把握诗歌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增强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

  1感情诵读,品味语言,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学习难点】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自主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锦幛(zhàng ) 荇藻(xìng zǎo ) 蓬蒿(Péng hāo)

  蘸着(zhàn)轻抚(fǔ)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蝼蚁((lóu yī):“蝼蛄和蚂蚁,用来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文学常识填空。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9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赴法留学回国后,1936年与卞之琳、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在副刊上编发了不少动员抗战的诗歌。1941年日本占领香港后曾被捕入狱,在狱中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并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诗集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等。他是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无论理论还是创作实践,都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3、预习质疑:读了这首诗后,你还有哪些疑问?试写在下面。

  【课内探究案】

  情境导入,目标明确

  还记得我们学过的《土地的誓言》吗?还记得我们看过的日本侵略我领土,屠杀我人民的惨不忍睹画面吗,如果大家忘却了,就请再看一遍,(多媒体显示画面),对我们每个中国人来说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亿万中国人被魔掌蹂躏,大好河山被铁蹄践踏,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的抗争,“雨巷”诗人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潮流中,不久,被捕入狱,受尽了非人的折磨。

  篇三: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龙口这片英雄的土地上,有一位赫赫有名的抗日英雄——任常伦(屏显图片)。当日寇的铁蹄,给五千年的文明古国,烙上了灾难和耻辱的印痕,无数中华儿女奋起抗争!其中有任常伦这样拿起枪杆子的抗争,也有拿笔杆子的抗争。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颗倔强抗争的灵魂,走近身陷日寇囹圄的戴望舒。看文弱的他,怎样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听诗人的他,怎样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一曲——游子吟。(屏显:听游子吟)

  一、听游子吟

  1、首先,请允许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朗读这首诗,也请同学们用心倾听诗人蕴含的情感。(在音乐声中范读。)

  2、(谢谢同学们鼓励的掌声。)对老师的朗读,请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下面,请同学们激情地,大声朗读一遍这首诗。注意,自己读自己的。请珍视你的朗读体验。开始!

  3、同学们读得很投入,很有激情。老师要补充一点戴望舒的资料:戴望舒,民国四大才子之一,被称为“抒情才子”。(屏显:戴望舒,民国四大才子之一,抒情才子,《民国四才子》张红萍著)

  下面,我们就要品一品这位“抒情才子”在这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也要学一学这位“抒情才子”怎样来抒情。

  (屏显:品才子情)

  二、品才子情

  (一)我们从字面可以看出,诗人摸索到的内容有这些:

  (板书:摸索 屏显:摸索 这一角 那一角 家乡 长白山 黄河 江南 岭南 南海;那辽远的一角)

  老师想知道:红色字体的内容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北到南)

  你能看出什么呢?(中国大部分国土沦陷。)

  (二)老师还想知道:通过这些内容,透过诗的字里行间,你看出诗人还摸索到了什么呢?(板书:摸索)

  让我们再次和这首诗的语言亲密接触,轻轻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分享,最后请每个小组将你们小组的一个最佳答案派一位代表写在黑板上“摸索”二字的周围。老师讲清楚了吗?开始!

  (预计答案:悲伤、悲愤、耻辱、希望、信心。)

  篇四: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一)整体感知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他受尽折磨,但始终没有屈服,写出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中华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在诗中,诗人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

  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无形的手掌”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而“抚摸”则是思绪和联想的展开,心理和情感的流动。

  (二)学法引导

  这首抒情诗,诗人由“残损的手掌”展开想象,让它去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随着“手掌”的移动,作者的情绪也发生了变化。诗作通过一个个具体可感的形象,表现出诗人对解放区的申请向往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热切盼望。朗读本诗,应努力把握它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并仔细品味诗中描写的具体形象所寄寓的诗人的主观情感。

  (三)审美鉴赏

  坚贞不屈的意志美

  这首诗是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母亲的歌。诗人的手掌是残损的,祖国的土地也支离破碎,诗人与祖国有着共同的命运。在敌人的黑牢里,诗人用 “残损的手掌”,摸索心目中的祖国地图。诗中“广大的土地”,实际象征的是祖国。“残损的手掌”既是写实,又是写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所产生的种种感觉,其实是发自诗人内心的爱于恨,怜与悲,愁苦与希望。“残损的手掌”是诗人一颗“赤诚的忠心”的物化。

  (四)重点难点突破

  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具体形象?作者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析]这道题旨在引导学生从诗歌中的形象入手,整体把握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诗中描写的形象有“残损的手掌”“广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等。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天气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2、《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前后通过对比的手法,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请从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角度,结合原诗作具体分析。

  篇五:我用这残损的手掌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诗歌。

  2.学习品味诗歌中的具体形象,理解作者通过形象化的手法(意象)来抒情的特点。

  3.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运用形象化手法来抒情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屏 戴望舒图片)戴望舒与徐志摩、郁达夫、邵洵美被誉为民国时期“四

  大才子”,可见其卓尔不群的才气。戴望舒之才在于其天才的印象派现代诗,他的一首《雨巷》广为传颂,曾经醉倒过亿万中国人的心,成为现代诗坛上不朽的力作,叶圣陶先生曾经这样高度评价《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1942年,诗人戴望舒因为在报纸上编发宣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阴暗潮湿的地牢里,诗人被毒刑拷打致残,他抚摩着被日本侵略者践踏的寸寸国土,满怀着无限的忧愤与对新中国的热望写下了一首著名的现代诗《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师板书)。

  问:作者是谁?

  生:戴望舒。(找一生写在黑板上,其余的同学写两遍)

  二、预习展示

  师:老师想看看大家的预习情况。(屏)

  (一)、正确读出下列词语

  残损 灰烬 锦幛 荇藻 蓬蒿 蝼蚁 憔悴 蘸着 掠过

  将自己认为还不会写的字写几遍。

  (二)、解释下列词语

  1、残损: 2、灰烬: 3、蓬蒿: 4、憔悴:

  (三)、这是一首 (表达方式)诗,作者是现代诗人 。

  (四)、通过预习你有什么疑问或是能提出什么有价值的问题?分小组讨论问题。

  生:提问题。

  师相机板书,并在后面打一个问号,以提醒不忘。(预设:可能是有关于写作背景,有关于诗句的问题)

  大家提的这些问题不错,说明都能认真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这是最难能可贵的。

  三、读诗歌

  要学习诗歌,第一步是要朗读好。朗读诗歌就要把握诗歌的节奏、语气、语调、重音等,(当然关于这些,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内都研究好)。

  一般来说,在诗句中起主要作用的词语要重读;要通过恰切的语气、语调来读诗歌,最重要的是要把握诗歌的情感。古人云:“诗言志。”白居易说:“诗,根情。”都是说诗歌是用来抒发作者的情感的。通过你的预习,你发现本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结合预习任务四)

  生:对日寇极端的痛恨,对国土沦陷,沦为殖民地的忧愤。——痛楚忧愤。

  生:对祖国(中国)真挚炽热的爱,坚信祖国必胜的信念,热烈盼望祖国和平统一。

  师:相机板书 忧愤 挚爱 (或其它相近的词语)因此我们在读课文时一定要读出这种感情。

  教师范读一遍课文。(配乐《大漠敦煌》伴奏)

  生自由朗读诗歌。

  下面我找一名同学来读课文。(可推荐一名同学来读,配乐朗读)。

  生评价朗读情况。

  四、悟诗意

  为了更好地读好本诗,首先要理解全诗的大意。思考:

  (结合预习任务三)

  1.作者用残损的手掌“摸索”到哪些地方?(整体感知)

  生答:这一角 那一角

  (1)这一片湖——我的家乡 (2)长白山的雪峰(3)黄河(4)江南(5)岭南(6)南海

  (7)那辽远的一角

  2.师:通过读诗歌的这些语句,你有什么发现吗?除了先写了自己的家乡以外,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生:基本上是按照中国的土地由北向南的顺序来写的。

  师:你知道“那辽远的一角”是指哪里吗?

  生:未被日寇侵略的地区或者指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经解放的地区,即解放区。

  师:那么,前面所写到的这些“这一角,那一角”指什么?

  生:沦陷区。(生记下来)

  师:请大家快速把本诗划分为两部分。

  生:一类写沦陷区,另一类写解放区。

  3.师:作者写这些富有代表性的地域各是通过哪种具体的事物来抒发感情的?

  生:

  师:诗人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能表达作者的情感,表现出诗人抽象心绪的具体形象,在诗歌中叫意象。诗人就是通过在一连串的意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的。

  五、品诗情

  为了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情感,我们还要抓住诗歌的语言文字,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抒发感情的。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九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

  想了解更多初中教案网的资讯,请访问: 初中教案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409908.html
延伸阅读
母亲节到来以后,我们应该要通过主题班会的召开让学生明白母亲节的意义,毕竟母亲为了照顾我们付出了很多,又怎能不感动。以下是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仅供
2020-05-07
秦王朝此时空前的强大,并且秦始皇还希望自己创下的基业能够传承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但是强大的秦王朝仅存在了短短的XX年就遭到覆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教案,供大
2018-10-01
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关系,让学生掌握利用顶点坐标解决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的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上册数学“二次函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初三上册数学“
2018-10-01
通过反复吟咏作者观舞后的感受,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舞记》学案,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观舞记》学案设计学习目标
2018-10-01
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诗歌的思想内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在山的那边》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8-09-20
人们夸赞最多的是母爱,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赞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七年级语文
2018-10-01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深受学生的喜爱,从两个设问导入,引发了学生对童话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童话故事中的所得,也正是学习童话故事的主旨所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皇帝的新装教案,
2018-10-01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时候,应该多结合实际情况,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七年级开学第一课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七年级开学
2018-08-21
了解制作动画的常用软件,了解gifanimator5软件及其特点,会用uleadgifanimator制作简单的gif动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欢迎阅读!《制作GI
2018-10-01
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一短文两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一短文两篇教
2018-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