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边“当家”才知柴米贵
今年3月,在广西民族学院学习旅游管理的李艳焱和她的22名同学一起,来到柬埔寨金边皇家大学留学,完成大学里最后一年的学业。由于在国内已经学过一年的柬语,所以尽管学校的老师不会讲中文,他们也很快便适应了。
事实上,即便完全不懂柬语,在金边生活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里的华侨很多,走在大街上,随便就能听到有人讲汉语,就连当地市场的小贩,也能用简单的汉语交流。
柬埔寨的学校没有住宿的地方,她便和同学一起在学校附近自己租房安家,自己去市场买菜做饭。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当家”后的李艳焱发现,尽管经济水平不比南宁高,金边的物价却高得惊人,国内一元钱一包的“康师傅方便面”,在金边卖到两元。遇上过节,青菜更是贵得离谱,买一斤豆角都要4元人民币。后来她知道,由于本土工业较少,柬埔寨的日用品大多需要从中国、泰国等周边国家进口,这正是物价偏高的原因。
课余打工遇到同胞老板
留学的学业负担并不重,每天上午上课,下午便可以自由活动。4个月后,李艳焱开始在一家制衣厂打工,想通过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柬埔寨社会。每天中午12时半,她骑自行车要花半个小时,才能到市郊一家港资制衣厂做工。
制衣厂的老板是一个精神矍铄的香港老人,是她在第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做志愿者时认识的。
老人知道她是来学习柬文的,便安排她和女工们一起熟悉不同程序的工作,与工人们自由交流。工厂共有2000多名女工,她们来自柬埔寨不同省区,每月靠五六十元美金的收入,支撑自己和全家人的生活。工作简单而辛苦,但她和这些年龄相仿的工友们相处得很好,大家互相谈笑,讲述各自的经历和家乡的文化。
除了普通女工外,指导工也是制衣厂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特别的是,她们大多是来自中国各省,有着一手制衣的绝活,在每条生产线上担当着指导和管理柬埔寨工人工作的重任。
指导工每月可以领到400到500美元的薪金,是工厂里的小“白领”,由于都来自中国,李艳焱不管走到哪里,总能得到指导工姐姐们的“特殊照顾”,感受到家乡般的温暖。
节日里见到柬埔寨国王
柬埔寨特有的民俗节日和风俗习惯也让李艳焱着迷。传统的柬埔寨人大多信奉佛教,因此这个国家到处都有寺庙和穿着僧服的和尚。
每逢节日,城市中随处可见穿着传统国服、捧着斋饭去寺庙的妇女。柬埔寨人4月过新年,这时城市中的商店都关门停业,居民们举家大小开车回到乡下,感受别样的田园生活。
柬埔寨人5月里过御耕节。这一天,皇宫旁边的广场上会举行隆重的过节仪式,国王和农业部长都会亲自参加。在那天,李艳焱幸运地见到了柬埔寨的西哈莫尼国王。
9月底10月初,“亡人节”又到了,这个节日主要是为了纪念死去的人,与我们广西民间过的“鬼节”类似。柬埔寨人很重视这个节日,一共要过15天。
11月的“送水节”和过年时的习俗相反,这时农村的人都会来到金边,观看在四面河上举行的龙舟赛,这是金边最热闹的时候。
想把柬埔寨介绍给中国
由于在大学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李艳焱特别对柬埔寨的旅游资源感兴趣。神秘的吴哥窟,古树包围的大吴哥群,精细雕琢的女王宫,还有孕育柬埔寨文明的洞里萨湖……所有的这些,都让李艳焱留连忘返。
在李艳焱的眼中,柬埔寨是一个充满了生气的积极向上的国家,柬埔寨人民勤劳而善良,整个国家正在大踏步地迈向新时代。
还有3个月的时间就要毕业回国了,李艳焱的心里有些伤感。她一有机会便告诉柬埔寨朋友:“我爱这里的一切,我会再回来,我要让更多的人了解柬埔寨,让柬埔寨成为中国人向往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