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为你整理了高考作文素材:公、仁、和,更多相关资讯本网站高考栏目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高考作文素材:公、仁、和
中华文化天下观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治天下理念,诸子百家多有阐释,于今天的全球治理或多或少皆有裨益。其中有以下三大核心理念,尤其有借鉴意义。
一是公。如孔子云“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讲的是“公”的理念源泉。《吕氏春秋》云“公则天下平矣。平得于公”,讲的是以公治世的理念。《尚书》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讲的是以公行王道的法则。《列子·杨朱》云“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讲的是圣人处世以公的信念。凡此,皆极言“公”之于治天下的极端重要性。
二是仁。儒家言道论政,都建基于“仁”。如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曰“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中华文化把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心、同类意识、爱类观念等,视为“仁”的基石,一切以此为出发点,又一切可以推己及人、及国、及天下、及全人类。儒家构建的“仁”的世界,即是“大同”,如《礼记·礼运》所说的大同太平世,便是仁的天下,由仁而化。古人关于以仁得天下的论断更是相当多,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圣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类度类。”由“仁”这一元概念,古人推衍出诸多修齐治平之道与术,认为使仁心大明,仁道大行,便达大同太平、天下一家、中国一人之境界。
三是和。这是中华文化的一大基石,是古人关于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处之道。体现于宇宙,即是“天人合一”;体现于国际,即是“协和万邦”;体现于社会,即是“和而不同”;体现于人际,即是“和为贵”;体现于自然,即是“和实生物”。这些关于“和”的认知与感悟,相互渗透,可以说构成了中华民族“和”的文化体系,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影响至深至远,正如最高领导人所言:“爱好和平的思想深深嵌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今天依然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推荐阅读:
高考作文题目 | 高考作文押题 | 高考作文预测 | 高考作文素材 | 高考英语作文 |
高考记叙文 | 高考议论文 | 高考满分作文 | 高考零分作文 | 高考作文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