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但是,“水浒”一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因为不知道其真正的含义,在翻译成外文时,也是闹出来了不少笑话,不能真正表达《水浒传》的准确含义,出国留学网小编整理了“《水浒传》中的“水浒”原来是这个意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水浒传》、《红楼梦》、《三国演义》和《西游记》个个都是经典之作,它们的书名也是点睛之笔,与内容相辅相成。
《西游记》和《三国演义》都很好理解,《红楼梦》就有点不明所以了,但是如果你知道它的原名《石头记》,可能就会恍然大悟了。
《石头记》中的石头指的就是贾宝玉生来带着的那块通灵宝玉,也是女蜗补天剩下的那块石头。
所谓“开辟鸿蒙,谁为情种”,是整个故事的一个引子。
《石头记》这部书,据说影射了当时朝廷的一些人和事,为雍正皇帝所忌讳,因而无法出版。
后来,这本书被和珅看到,认为内容非常精彩。
为了使故事完整,结局不至于太惨,他找来当时的著名文人高鹗,续写了后四十回,并且对部分细节进行了修改,使之更适合出版。
然后他将书献给了乾隆,皇帝看后果然非常欣赏。
最后,这本书在乾隆朝得以用《红楼梦》的名字出版,名扬天下。
这就是《红楼梦》的来历,那么,四部书中最令人费解的书名《水浒传》的又是怎么来的呢?
简单来说,《水浒传》讲的是108好汉上梁山的故事,按理说应该叫《梁山传》。
为什么要取这样拗口的两个字,而且书中根本就没提“水浒”呀!
这里面涉及到中国人的一个传统命名方式——用典。
也就是套用古籍中意思相关的名句或典故,来隐晦地表达想要说明的内容。
“水浒”来自周朝先祖太王亶父,是一个非常古老而神秘的故事。
该词最早出自《诗经·大雅·緜》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
大约在商朝武丁盛世的时候,常年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周部族,不仅四邻有彪悍的戎狄部落对他们虎视眈眈,时常进犯抢掠,而且贫瘠的土地也所收无多。
每天面临强敌和却粮食的困境,周部族的生存异常艰辛。
所幸他们的领袖亶父非常英明,他审时度势之下,决定离开这个危机之地,率部迁徙到了周原这个地方。
周原是今天的陕西宝鸡,这里土地肥沃,周无强敌,非常适合部落繁衍生息,发展壮大。
在亶父的带领下,定居于周原周部族日渐强盛,终于在多年后打败了商朝,建立了绵延800年的周王朝。
《诗经·大雅·緜》就是用来讴歌亶父的伟大功绩的,诗中的“水浒”指的是就是周王朝的发祥地周原。
后来,人们将“水浒”一词引申为“发祥地”、“安身之处”以及“出路”等意思。
知道了这个词的来历,是不是突然明白了《水浒传》背后的深意?
梁山好汉们上梁山,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无法生存,而被迫开辟的另一条“出路”。
但是,“八百里水”梁山不可能是他们的最终安身之所,因为既然能被逼上梁山,就会被官方势力逼得无法在梁山上立足。
这部书就是在为他们寻找新的出路。
真的有更好的出路吗?理想中的忠义两全与现实的尔虞我诈怎么能调和呢?
作者施耐庵似乎也拿不出更好的办法,所以他在征方腊时,让好汉们死掉了一大半,以一种大悲剧结束了寻找出路的使命。
但是,他心中对改造现实的渴望,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却惊醒了无数梦中人。
他让人们看到,虽然《水浒传》的结局是悲剧的,但是水泊梁山的好汉们都曾经努力寻找过。
你我都曾是那寻找的人,只是很多中途人放弃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坚持到了最后,找到了身心的安居之所。
但愿,这些人里能有你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