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2018新课标高三语文模拟冲刺卷

【 liuxue86.com - 高考语文 】

  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新课标高三语文模拟冲刺卷,更多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新课标高三语文模拟冲刺卷

  2018新课标高三语文模拟冲刺卷答案>>>点击查看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它一方面蒙蔽、麻痹人们于虚幻幸福之中,另一方面,广大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中如醉如狂地吸食它,又经常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或逃避。。

  宗教艺术也是这样。一般说来,宗教艺术首先是特定时代阶级的宗教宣传品,它们是信仰、崇拜,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它们的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为其宗教内容服务的。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并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是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北魏与南梁先后正式宣布它为国教,是这种统治的法律标志。它历经隋唐,达到极盛时期,产生出中国的禅宗教派而走向衰亡。它的石窟艺术也随着这种时代的变迁、阶级的升降和现实生活的发展而变化发展,以自己的形象方式,反映了中国民族由接受佛教而改造、消化它,而最终摆脱它。清醒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的华夏传统终于战胜了反理性的神秘迷狂。这是一个重要而深刻的思想意识的行程。所以,尽管同样是硕大无朋的佛像身躯,同样是五彩缤纷的壁画图景,它的人世内容却并不相同。如以敦煌壁画为主要例证,可以明显看出,北魏、隋、唐(初、盛、中、晚)、五代、宋这些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神的世界。不但题材、主题不同,而且面貌、风度各异。宗教毕竟只是现实的麻药,天上到底仍是人间的折射。

  佛教传播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之后,统治阶级便借雕塑把他们这种理想人格表现出来了。信仰与思辨的结合本是南朝佛教的特征,可思辨的信仰与可信仰的思辨成为南朝门阀贵族士大夫安息心灵、解脱苦恼的最佳选择,给了这批饱学深思的士大夫以精神的满足。这也表现到整个艺术领域和佛像雕塑(例如禅观决疑的弥勒)上。今天留下来的佛教艺术尽管都在北方石窟,但他们所代表的,却是当时作为整体中国的一代精神风貌。印度佛教艺术从传入起,便不不断被中国化,那种种接吻、扭腰、乳部突出、性的刺激、过大的动作姿态等等,被完全排除。连雕塑、壁画的外形式〔结构、色、线、装饰、图案等〉也都中国化了。其中,雕塑——作为智慧的思辨决疑的神,更是那个时代、社会的美的理想的集中表现。

  (摘编自《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宗教是异常复杂的现象,它用虚幻幸福蒙蔽、麻痹人们,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又如醉如狂地信奉它。

  B.宗教艺术是为宗教内容服务的,它们是信仰、崇拜,而不是单纯观赏的对象。

  C.敦煌壁画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神的世界,这是因为宗教毕竟只是现实的麻药,天上到底仍是人间的折射。

  D.佛教传播之后,统治阶级便借雕塑这种艺术形式将其理想人格表现出来,佛教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宗教和宗教艺术相辅相成,宗教蒙蔽、麻痹人们,宗教艺术则是让世人信仰、崇拜宗教的特殊宣传品。

  B.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时期,北魏与南梁先后正式宣布佛教为国教,是佛教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标志。

  C.佛教历经隋唐,达到极盛,但最终走向衰亡,充分说明了清醒的华夏传统能够战胜反理性的神秘迷狂。

  D.今天留下来的佛教艺术尽管都在北方石窟,但他们所代表的,却是作为整体中国的一代精神风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奉宗教,经常是对现实苦难的抗议或逃避,但并不意味着宗教信封者都是不满现实或逃避现实的人。

  B.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主要是佛教石窟艺术,这是因为在频繁战乱的南北朝时期,其他艺术形式不如石窟容易保留。

  C.从整个艺术领域和佛像雕塑上,后人能够看出“可思辨的信仰与可信仰的思辨”给了南朝门阀贵族士大夫以精神的满足。

  D.印度佛教艺术从传入起便不断被中国化,连雕塑、壁画的外形式也都中国化了,可见,艺术要符合当地人的审美取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鲁宾逊·克鲁索补遗

  米歇尔·杜尼叶(法国)

  “它原来就在那儿!就在特立尼达岛上的洋面上,北纬9.22度。不可能弄错!”醉汉用又脏又黑的手指敲着一张到处浸染着油渍、残破不堪的地图,他急切的声音引得渔民和码头工人哄堂大笑。大家都认识他,他是本地民间传说的一部分。

  四十年前,他在大海中消失了。人们将他的名字和其他船员的名字一起刻在教堂里;尔后,大家就忘却了。但还不至于认不出他来。二十二年后,他和一个黑人一起出现了。他信口道来的故事就足以使人目瞪口呆。他的船在海上遇难后,他是惟一的幸存者,孤身漂落到一个只有山羊和鹦鹉的荒岛上;据他说,他从吃人的蛮族那里救出这个黑人则是后来的事了。终于,一艘英国双桅杆帆船收留了他们,他重归故里。在这之前,他还靠各种买卖积攒了一小笔资财,所有人都为他的归来庆贺。他娶了一位足以当他女儿的年轻姑烺,此后,似乎有某种隐约的基因像霉菌一样从内部侵蚀着鲁宾逊的家庭生活。首先,黑仆人星期五屈服了。他循规蹈矩、安分守己地过了几个月,而后便喝上酒了——开始是偷偷地喝,接着便越来越不拘形迹,吆三喝四地喝起来了。终于,他们邻居的几笔巨款失盗了,人家还没有怀疑任何人,星期五却先失踪了。

  此后,人们总看到他在港口的小酒店里或在码头上盘桓,一次比一次阴郁,有时嘴里反复念叨:“他回那儿去了,是的,我敢肯定,他此时就在那儿,这个流氓!”原来,的确有一个不可磨灭的隐秘把他和星期五联系在一起,而这一隐秘,便是他归来后立即让港口的地图绘制员在加勒比那湛蓝的海域增添的某个小绿点。不菅怎样,这个小岛便是他的青春、他奇妙的历险、他明媚而孤独的花园!在这多雨的天空下,在这座粘糊糊的城市里,在这些批发商和退休者之中,他有什么可希冀的?他年轻聪慧的妻子第一个猜出了他那奇怪而又致命的抑郁的症结。

  “你很苦恼,得了,承认你仍然留恋它吧!”“我留恋谁?留恋什么?”“当然是你那个荒岛啦!我还知道是什么让你明天就走。”“我知道!是我!”他叫得越凶,她就越明白自己言中要害。她溫情脉脉地爱着他……她死去了,于是,他立刻卖掉他的房屋田地,租了一艘帆船,驶向 加勒比海。又过了许多年,人们又渐渐把他遗忘了。但当他再次归来时,显得比他第一次旅行回来时变化还大。他是在一艘破旧的货轮上充当厨师的助手才得以漂洋还乡的。这已是一个苍老、衰竭的人,一半已被酒精淹死了。他的话引起了哄堂大笑。找——不——到!尽管他毫不气馁地苦苦寻找了好几个月,他的小岛居然就是找不到。他被这绝望的狂怒和徒劳的搜寻耗尽了精力,把他的钱财和气力都花在了找回这块幸福、自由的,但似乎永远被泯没了的土地上。

  “可它原来就在那儿丨”今晚他又一次进复道,并用指头敲打着地图。这时,一位老舵手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鲁宾逊,你那荒岛呀,它肯定一直就在那儿。甚至我可以肯定你曾完完全全地找到过它! ”

  “找到过? ”魯宾逊喘不上气来了,

  “可我跟你说过……”

  “你找到了!也许你曾在它面前经过了十次。但你没认出它来.”

  “没认出来? ”

  “没有,因为你那孤岛也跟你一样:老了,可不是吗,你瞧,花儿变成了果子,果子又变成树木,而绿树又变成枯枝。在热带一切都变得很 快。你自己呢?到镜子里照照自己吧,笨蛋!你倒是告诉我,你从它面前经过的时候,你那孤岛认出你来了没有?”……小酒店里一片深深的沉默。

  4.下列对文草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鲁宾逊在笛福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中是一个乐观进取、热爱生活、 不惧困难的硬汉形象,而在本文中却是一个留恋过去、安于现状、自甘堕落的醉汉。

  B.文章多处运用对比手法,如人们将鲁宾逊第一次“重归故里”视为“民间传说的一部分”;而第二次回归故土,他却“一半被酒精淹死了”。

  C.黑仆人星期五开始循规蹈矩、安分守己,后来变得墮落不堪,暗示了当时欧洲社会的堕落和腐败。文中“屈服”和“变”两个词正说明了这一点。

  D.加勒比海上的那个小岛,与其说是鲁宾逊的青春、奇妙的历险、明媚而孤独的花园,还不如说是他当年冒险、奋斗的象征。

  5.文章第二段关于鲁宾逊第一次冒险的介绍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文章结尾,老舵手说鲁宾逊“找到过”那个加勒比小岛,而鲁宾逊却说 “找不到”。你认为哪一个有道理呢?请根据文本分析探宄。(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梁启超的寂寞身后事 刘再复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告别了这个曾给他带来许多烦恼又让他恋恋不舍的世界,享年五十六岁。

  古人云“盖棺论定,入土为安”。但梁启超却是例外。

  梁启超对国民政府侧目而视,国民政府对梁启超自然也不肯放过,北平市党部做了一个针对“三一八”惨案的议决案,认为梁启超与此案曾有牵连。当时,梁启超正在协和医院治病,为说明真相,以正视听,梁启超的侄子梁廷灿指出:“家叔自民国十五年〔1926年)入春以后,忽罹重病,于三月八日入协和医院,……(十六日手术〕十七、十八两日皆昏迷,不省人事,十八日下午五六时始渐苏醒……以十六日正受麻药剖腹卧病之人,是否可以参预十八日上午发生之任何事件,此真不值一辩矣。”

  梁启超逝世后,京沪两地公祭现场,都见不到国民党方面的人,也少有他们送的挽联。当时,杨杏佛曾对徐志摩说,国府对于梁启超不能没有表示,并准备去南京找蔡元培等人商议,要在国府会议上正式提出。但是,由于国民党立法院院长胡汉民等人的坚决反对,此案也只能不了了之。直到梁启超去世13年之后,国民政府才颁布了褒杨梁启超的明令。

  这是因党见、政见分歧而导致的对于梁启超的轻视和冷落,虽然涉及到很少一部分人,但其影响却是长久深远的,尤其当国民党本握话语权之后,在以叙事建构晚清民国历史时,故意贬低梁的作用和贡献,甚至用忽 略和遗忘的方式,使他不存在,这些都是梁启超身后遭遇中最令人痛心的。

  同为清华教授的吴宓对于梁氏身后的寂寞大为不解:“梁先生为中国近代政治文化史上影响最大之人物,其逝也,反若寂然无闻,未能比于王静安先生之受人哀悼。吁,可怪哉!”说怪其实不怪,王国维先生只在书斋里讨生活,与社会几乎不发生关系;梁启超则不同,几十年风雨进退,几度出入政治、学术间,无论人事还是国事,都牵扯到方方面面,各色人 等,说好说坏都不容易,很多人说他“善变”,也不是一点根据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要对梁启超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确实很难。

  谭人凤是老同盟会员,他在《石叟牌词》中指责梁氏“惜乎反复无 常……人格、天良两均丧尽”。这是来自敌对阵营的看法。

  湖南名士李肖聃曾是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时的秘书,他也认为梁氏“巨人长德,曲学阿世……不惜低首于群儿,逐响于众好。而中国之文气日衰,圣风愈塞矣”。他的意见大约代表了一部分人的看法。而胡适就从另一面指责他的“善变”,在一篇日记中胡适写道:“他晚年的见解颇为一般天资低下的人所误,竟走上卫道的路上去……此皆林宰平、张君劢一班庸人误了他。”

  这种言人人殊、各持己见的情形,只能说明梁启超太庞大了,以至于人们站在各自的立场,从某一角度出发去认识他的时候,看到的可能都是一个侧面。郑振铎与上述几位就完全不同,他说:“梁任公最为人所恭维的——或者可以说,最为人所诟病的——一点是“善变”。他如顽执不变,便早已落伍、退化了,与一切的遗老遗少同科了;他如不变,则他对于中国的贡献与劳绩也许要等于零了。他的最伟大处,最足以表示他的光明磊落的人格处便是他的“善变”,他的“屡变”。郑振铎与梁启超不深,却可以说是梁的知音。

  梁启超身后的寂寞寥落,又似乎和他的门生故旧往往早夭有关。蔡锷过早去世,已是很大损失;范源濂等亦先于他过世,徐志摩、丁文江、蒋百里更在其死后不久便陆续辞世。

  梁启超身后所受冷遇的根本原因,就隐藏在这里。也可以这么说,他的思想和主张在那个时代让很多人感到隔膜,不可避免地采取疏离的态度,而且,他的救国方案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不合时宜的。因此,与其说他受到某些人的冷落,不如说那个时代冷落了他。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启超逝世后,北平、上海同时举行公祭活动,但是见不到国民党方面的人,也少有他们送的挽联。这也正是梁启超身后寂寞在政府方面的表现。

  B.梁廷灿关于梁启超生病住院的说明,有力地证明了梁启超没有参与 “三·一八惨案”,结合《纪念刘和珍君》一文可以看出,当时的梁启超是站在执政府立场上的。

  C.王国维逝世后备受哀荣,梁启超身后事寂然无闻,与二人的性格、社 会生活参与度、人事关系及对国事的热心度不无关系。

  D.无论是敌对阵哲,还是梁氏故旧,均对逝世后的梁启超有所贬损,可见,历史上的梁启超确乎在伟大之中略有瑕疵。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5分)

  A.山于梁启超对国民政府的侧目,国民政府对梁启超也不肯放过。在针对“三一八"慘案的议决案时,故意指摘梁启超与此案曾有牵连。

  B.作为梁启超任司法总长时的秘书,湖南名士李肖聃对梁氏的指责代表了当时并不少见的固守传统文化不肖妥协的那一部分人的看法。

  C.郑振铎和梁启超交往并不深,伹却对梁启超的“善变”做出了比较客观的评价,由此可以看出,只有郑振铎才算是梁启超的知音。

  D.梁启超逝世后,出现各种正面、负面的评价,其原因在于他太丰富, 太复杂,人们无法全面认识他,只能从某一侧面、某一角度去认知。

  E.国民党在建构晚清民国历史时,故意贬低梁启超的作用和贡献,甚至用忽略和遗忘的方式,使他不存在,这是因为他的救国方案是不合时宜的。

  9.阅读全文,请概括梁启超身后寂寞和备受冷落的原因?(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息夫躬之阴

  息夫躬,字子微,河内河阳人也。少为博士弟子,受《春秋》,通览 记书。容貌壮丽,为众所异。

  哀帝初即位,皇后父特进孔乡侯傅晏与躬同郡相友善躬繇是以为援交游日广先是长安孙宠亦以游说显名免汝南太守与躬相结俱上书召待诏。是时哀帝被疾,始即位,而人有告中山孝王太后祝诅上,太后及弟宜乡侯冯参皆自杀,其罪不明。是后无盐危山有石自立,开道。躬与宠谋曰:“上亡继嗣,体久不平,关东诸侯,心争阴谋。今无盐有大石自立,闻邪臣托往事,以为大山石立而先帝龙兴。东平王云以故与其后日夜祠祭祝诅上, 欲求非望。而后舅伍宏反因方术以医技得幸,出入禁门。霍显之谋将行于杯杓,荆轲之变必起于帷幄。事势若此,告之必成;发国奸,诛主雠,取封侯之计也。”躬、宠乃与中郎右师谭,共因中常侍宋弘上变事告焉。上恶之,下有司案验,东平王云、云后谒及伍宏等皆坐诛。上擢宠为南阳太守,谭颍川都尉,弘、躬皆光禄大夫、左曹、给亊中。是时,侍中董贤爱幸,上欲侯之,遂下诏云:“躬、宠因贤以闻,封贤为高安侯,宠为方阳侯,躬为宜陵侯,食邑各千户。赐谭爵关内侯,食邑。”丞相王嘉内疑东平狱事,争不欲侯贤等。嘉固言董贤泰盛,宠、躬皆倾覆有佞邪材,恐必挠乱国家,不可任用。嘉以此得罪矣。

  躬既亲近,数进见言事,论议亡所避。众畏其口,见之仄目。躬上疏历诋公卿大臣。

  董贤贵幸日盛,孔乡侯晏与躬谋,欲求居位辅政。后数日,收晏卫将军印缓,而丞相御史奏躬罪过。上繇是恶躬等,下诏曰:“左曹光禄大夫宜陵侯躬,虚造许谖之策,欲以诖误朝廷。皆交游贵戚,趋权门,为名。其免躬、宠官,遣就国。”

  躬归国,未有第宅,寄居丘亭。人有上书言躬怀怨恨,候星宿,视天子吉凶,与巫同祝诅。上遣侍御史、廷尉监逮躬,系雒阳诏狱。欲掠问,躬仰天大呼,因僵仆。吏就问,云咽已绝,血从鼻耳出。食顷,死。

  (《后汉书·卷四十五》)

  【注】霍显之谋,霍显是霍光之妻。霍显一直想让她的小女儿霍成君成为皇后,便买通御医淳于衍,在汉宣帝即位三年之后毒死了已经怀孕的许皇 后,由此被宣帝记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皇后父特进孔乡侯傅晏与躬同郡/相友善/躬繇是以为援/交游日广/先是/长安孙宠亦以游说显名/免汝南太守/与躬相结/俱上书/召待诏/

  B. 皇后父特进孔乡侯傅晏/与躬同郡相友善/躬繇是以为援/交游日广/先是长安孙宠亦以游说显名/免汝南太守/与躬相结/俱上书/召待诏/

  C. 皇后父特进孔乡侯傅晏/与躬同郡/相友善/躬繇是以为援/交游日广/先是长安孙宠亦以游说显名/免汝南太守/与躬相结/俱上书/召待诏/

  D. 皇后父特进孔乡侯傅晏与躬同郡/相友善/躬繇是以为援/交游日广/先是长安孙宠亦以游说显名/免汝南太守/与躬相结俱/上书/召待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河内,古代以黄河以北为“河内”,这个地方因位于黄河凹处北岸以东,且位于殷商畿内,故称“河内”。

  B.光禄大夫,是指汉代掌管宫廷宿卫及侍从的长官。魏、晋以后有其名而无其职。唐、宋以后成为官阶的称号。

  C.食邑,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邑、釆地。

  D.诏狱,就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高官案件,意为此监狱的罪犯都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如唐代的刑部、明代的锦衣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息夫躬年轻时博览群书,仪表堂堂,因为与皇后父亲的关系,交游范围越来越大。

  B.息夫躬和被免职的孙宠谋划获取封侯的妙计,通过宋弘向朝廷密告东平王谋反,致东平王被杀。

  C.丞相王嘉怀疑东平王的案子不实,上书争论,不想封董贤等人为侯,因此而获罪。

  D.息夫躬免官后心怀怨恨,观察星象以预测天子的吉凶,与巫师一起诅咒皇帝。最后被拷打得血从鼻、耳流出而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东平王云以故与其后日夜祠祭祝诅上, 欲求非望。(5分)

  (2)上恶之,下有司案验,东平王云、云后谒及伍宏等皆坐诛。(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4?15题。

  北庭作

  岑参

  雁塞通盐泽,龙堆接醋沟。

  孤城天北畔,绝域海西头。

  秋雪春仍下,朝风夜不休。

  可知年四十,犹自未封侯。

  初至犍为作 岑参

  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

  草生公府静,花落讼庭闲。

  云雨连三峡,风尘接百蛮。

  到来能几日,不觉鬓毛斑。

  【过】雁寒,北方的边塞;龙堆,白龙堆的略称,古西域沙丘名,犍为,今四川犍为县,唐代宗时,作者得罪权贵,出为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当时的嘉州治所在犍为。

  14.下面是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首诗中,前四句直接描绘了北庭这座孤城远处异域的地理环境,第五、六句则写出北庭这个地方冬季漫长、寒冷异常、风大不休的恶劣的自然环境。

  B.“孤城”一词既写出北庭远在边塞之孤单,也暗含了自己远赴北庭的孤独之感,又与末句“犹自未封侯”相照应。

  C.第二首诗题目中的“初到犍为作”表明作者写此诗时刚到犍为任职,与尾联出句中的“几日”相呼应。

  D.第一首诗中的“通”“接”与第二首诗中的“连”“接”均为“接壤、直达”意,可见这些地方都是相通的。

  E.“山色轩槛内,滩声枕席间”两句造语新奇,不仅写出了作者初到犍为的悠闲情调,也体现了岑参边塞诗人雄浑豪迈的风格。

  15.两首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郦道元的《三峡》中,作者用夸张的手法反映三峡水流之急的语句是“ , ”。

  (2)韩愈的师生观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他认为,老师和学生可以互相学习,教师未必比学生贤明,学生也未必事事不如老师,其理论依据在《师说》中是这样说的“ , , ”。

  第II卷(表达题 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卡塔尔遭到各国断交且海陆空被全面封锁,运送食物的卡车无法进入该国,导致国内出现民众抢购物资的恐慌潮,许多超级市场万人空巷,商品被抢购一空。

  ②中国历来高度重视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创新,愿一如既往地加强同国际社会的合作,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让航天探索和航天科技成果为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力量。

  ③医疗体制改革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剑走偏锋,其改革思路充分体现了我国医疗卫生发展的辩证法,是针对药价虚高、医患矛盾的治本之道。

  ④目前银行业整体流动状况良好,主要商业银行负债资金来源稳定,银行存款利率不存在非理性的大幅上浮,“存款大战”的说法难免危言耸听。

  ⑤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经济利益的纷争,中东一些国家战乱不断,大量难民只好毁家纾难,逃往他们认为有安全保障的国家。

  ⑥各部门之间不但要通力合作,还要有全局观念,不能为了一己之私而损害总体利益,那种目无全牛、只顾自己一亩三分地的想法是要不得的。

  A.①③④B.②③⑤C.①⑤⑥D.②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增多不仅给多边合作带来新契机,而且使上合组织的人口、面积、经济总量大幅增加,使该组织当之无愧地成为世界上“体量“最大的区域组织。

  B.据权威媒体报道,在2017年3月25日新交规实施的当天,仅上海市就有116辆机动车因一次性变换两条车道而被处罚,

  C.阿里云正在不断扩大其在中国和亚洲市场的领先地位,己有超过100 家中国软件企业跟随阿里云的全球基础设施布局走向全球。.

  D.由于工资分布是典型的偏态分布,即少数人工资水平较低,多数人工资水平较高,所以多数人的工资水平会低于平均工资。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 自与兄台金陵一別,转眼间已十余年了,小弟甚是垂念,然天高地迥,只能与兄梦中一晤,甚憾!

  B.这是我前几天才更换的手机号,敬诸惠存,以前的那个号码从明天开始就不用了,以后有什么事打这个电话^

  C.李女士的外子和我丈夫均在同一所大学教授古代文学,因为这个线故,我和李女士也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D.不要过于客气,咱们是啥关系啊,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既然你找到我,我一定鼎力相助,请放宽心吧。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栀子是常绿灌木,原产中国。 :它只适合种在疏松、肥沃和酸性的沙壤土中,植株附近不能有积水,既要有充足的阳光,又不能接受暴晒。栀子叶四季常绿,梔子花芳香素雅, :栀子的花、叶和根均可入药,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效, 。

  21.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推断错误,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驴友”失联,一是不可抗力因素,二是个人一意孤行、明知危险而冒险的因素。所以,只要“驴友”们不冒险,不一意孤行,就能避免失联或遇险。一个“驴友”失联,一定会牵动许多亲友的心,失联地也一定会调配大量的警力搜寻。在搜寻失联“驴友”时,只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有的放矢,也才能找到失联“驴友”。

  “驴友”们不冒险,不一意孤行,也不一定能避免失联或遇险。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国高中生鲍勃·比尔将来中国交流学习,他想先了解一下中国高中生的学习、生活。请你写一篇文章,向鲍勃介绍一些中国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可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两三个作为写作对象并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共青团、早恋、自主招生、微信、升国旗、成人礼、高考、校园霸凌、手游、追星、文言文、抢红包。

  请你从以上词语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了解的中国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规律和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拿高分的答题技巧

  2018高考语文科学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推断想象

  高考语文选择题满分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高中学习方法 高考复习方法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高考饮食攻略 高考励志名言

  想了解更多高考语文网的资讯,请访问: 高考语文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3704328.html
高考院校库(挑大学·选专业)
高校搜索
专业分数线
延伸阅读
掌握高考资讯,有助提前准备好考试,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文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天津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07-11
掌握高考资讯,有助提前准备好考试,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文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07-11
一年一度的高考已经结束了,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全国卷2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图片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全国卷2高考语文试卷及
2020-07-11
掌握高考资讯,有助提前准备好考试,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全国卷1高考语文试卷及参
2020-07-11
掌握考试考点有利于大家更好的了解考生,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高考语文高频考点:高考语文答题公式”,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高考资讯!2020高考语文高频考点
2020-07-01
高考语文频道为大家提供新课标高考语文必背篇目:诗词曲40首,快来看看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新课标高考语文必背篇目:诗词曲40首小编精心为您推荐: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汇总
2018-09-14
高考语文频道为大家提供新课标高考语文必背篇目:文言文32篇,一起来看看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新课标高考语文必背篇目:文言文32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汇
2018-09-14
在考查形式上,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导向,希望广大考生可以参考一下参考小编为你提供的信息进行复习,希望能帮助大家,高考越来越近了,考生们也要赶紧复习了,欢迎阅读。
2019-02-08
距离高考真的越来越近了,想必考生也越来越紧张了。其中备考的科目当中,语文的难度不是很大,但考生想拿高分也并不容易。那冲刺阶段语文的复习攻略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出国留学网小编一起来
2020-06-09
朋友,高考已经结束,在考高中无论考得怎样,请放宽心态。出国留学网高考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全国卷3高考语文试卷点评,想咨询更多高考内容,请关注我们网站更新!2019全国卷3高考语文
2019-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