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ia艺盟拥有丰富的申请经验和来自顶级艺术院校的培训教师,并和许多海外艺术类院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而艺术家郭盈光则是备受关注的一个,接下来就和出国留学网来了解一下这位艺术家吧!
【活动】
分享线下有趣的艺术活动
本期:郭盈光 - 当代摄影实践线下分享会
艺盟老师郭盈光
将跟设计师小伙伴们一起分享
如何用艺术的方式看到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30岁的设计师,如何避免被P掉
如何用创意改变自己的生活,找到真实的自我
郭盈光34岁、海归女艺术家、未婚。
30岁出国留学的她,毕业设计关注起了中国当今【剩女、相亲】等现象。2015年她第一次来到上海有名的相亲角体验,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现场人山人海,父母们拿着子女的小广告,上面将子女化成机械的几条信息:男性就是月薪、是否有房有车等;女性则是肤白长相端正,年龄等,宛如商品交易。
郭盈光觉得有趣,于是就开始做调研,拍摄记录,并让自己也融入其中,做了一场行为艺术式的跟踪体验,最终做成了一组系列作品《顺从的幸福》,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郭盈光的「征婚广告牌」是这样写的:独生女,英国高等艺术学府,艺术硕士毕业,一等荣誉学位,性格独立,父母均为知识分子。
优秀的描述,只是刻意隐藏了年龄,而身后隐藏摄像机拍下的相亲家长的反应,让她内心受到万点暴击:
看起来郭盈光的征婚广告非常有逼格,似乎要将一大片阿姨大伯手中的传单比下去,谁知,每个路过的阿姨大伯先问「多大了?」 当听到「34」,大多数人的反应是表情一僵,后退几步,转身离去。
郭盈光站在这个叔叔阿姨做代表的相亲市场里,很快就吸睛无数,成为了焦点,有人说她“勇气可嘉”。
可是大多人的点评则是出奇的相似:「在这里,男的就是银行卡,女的就是房子,你这个房型不错(没结过婚、学历高、相貌好),不过地段差(年龄大),是个郊区房。」
郭盈光再强大,也不免觉得“郊区房”这种形容刺耳、嘲讽、冷漠、想要逃。
相亲角是个神奇的地方,人头攒动,路边摆满了雨伞,上面挂着相亲广告。家长之间互相都很熟悉,因为他们每个星期都会来,也算一种消遣。而很多被相亲的年轻人,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每周来这儿给他们相亲。
郭盈光抓拍了相亲公园的场景、家长的肖像。当她将照片打印出来后,发现代子女去相亲的父母们,脸上都挂满了焦虑。
郭盈光这个行为艺术做了几个星期,每次大概一个多小时。这感觉有点给自己找罪受,还挺受刺激的。
她把这两种摄影结合,做了一本手工书。相亲主题的照片藏在风景照片后面,系上红绳,隐喻被安排的婚姻关系。读者在拉扯红绳的时候,才会看到写实的相亲照片,感受到一种忧虑的情绪。
盈光还做了一组抽象的纸张摄影,描述被相亲、被安排婚姻的这些人,他们之间的关系。纸撕裂、折痕等物理状态,表达一种细微的疼痛。它们可能受伤面积不大,但依然让人有一种不舒服、不自在的感觉。
这组作品,在不同国家展出,得到了很多共鸣。家里也没有人再对郭盈光催婚了,因为怕她回头就做进作品里。
也因为这组作品,34岁未婚的郭盈光,在百度热搜,微博热搜成了大家争相讨论的对象。
▲【顺从的幸福】作品集的最后一页盈光写了一句话
Me, 30 on the shelf, too old for love?
(我,30岁,未婚,对爱情来说太晚了吗?)
令人激动的是这位摄影师、行为艺术家郭盈光正在艺盟任教,并将为大家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当代摄影实践线下分享会:通过她成功转型的典型案例,我们将在这里和你——从事设计或艺术行业的朋友们一起探讨设计师的转型之路,也藉着别人的故事,让你发掘自己的梦想。
事实上,郭盈光本人就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中国传媒大学艺术摄影专业本科毕业后,她就获得了在中国日报和环球时报等媒体任摄影记者的工作。
做了几年,这样的“金饭碗”并没有让她安于现状,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和对摄影的热爱让彼时已30岁的她做出人生中的重要决定,去英国读书,并在iaia艺盟准备了作品集。
▲郭盈光在英国留学期间的作品
在iaia艺盟国际艺术教育准备留学的过程里,她愈加发现是学习艺术,让人生的道路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在国外读书读得时间越久,她就越能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她的外国同学们并不认为年龄会成为女性走进婚姻、得到爱情的限制,更不会用婚姻来衡量女性的人生价值。
郭盈光希望通过她的思考和观察,让更多的人知道,有的时候你可以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甚至如同商品一般被贴上的各色标签。因为你是有自由意志的独特个体,唯一可以评判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