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建设是改革的源头,必须要优化民生制度,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提供申论范文欣赏:让获得感激荡改革大潮,一起来看看吧!
申论范文欣赏:让获得感激荡改革大潮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朝代更迭,大浪淘沙,民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主人,人民始终是国家的根本。民众的获得感是衡量政治昌明与否的试金石,也是观察历史前进与否的放大镜。随着改革进程的加快,改革程度的加深,改革力度的加大,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面临“蛋糕”分配不均的困扰,长此以往,不利于改革步伐的推进,因此,必须让民众的获得感激荡改革的大潮。
让获得感激荡改革大潮,必须优化民生制度。李克强总理指出:“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抗在肩上。”社会各项保障制度与民生息息相关,只有多措并举,才能夯实执政之基。如果没有国家对于医改政策的优化,“看病难、看病贵”的痼疾就难以破解,“大病看得起,重病有保障的”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如果没有国家在优化教育结构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就难以打破农村教育中“年轻教师不愿来、优质教师留不住”的困境;如果没有国家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探索,就难以解决养老服务需求与经济支付能力不足的矛盾。民生建设乃改革的源头活水,必须优化民生制度,增强民众的获得感。
让获得感激荡改革大潮,必须自觉简政放权。政府施政要义,在于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然而,曾几何时,民众却为“懒政怠政”所累,为“推诿搪塞”所困,不仅没有切实满足群众的需求,而且也损害了政府的权威。“奇葩证明”是对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亵渎,“四拍干部”是对切切实实为人民考虑的罔顾,“繁文缛节”是对真心实意为人民负责的践踏。在推进简政放权的过程中,政府需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去除家长制观念,倡导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让获得感激荡改革大潮,必须满足精神需求。李克强总理提出“我们既要让人民的物质生活更加殷实,又要让人民的精神生活更丰富”。然而,当孔子画像被穿上西装、打起领带,成为服装品牌代言人;当杜甫的肖像被拎起机枪、抱起吉他,成为“杜甫很忙”的调侃代表作。如此种种,不一而举,“戏谑”、“审丑”、“颠覆”等与主流价值观相背离的“娱乐秀”屡见不鲜,暴露了公众对崇高的精神要素缺乏基本尊重和有效判断。决胜全面小康,既需要提高物质文明,也需要加强精神文明。“仓廪食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在全社会积极宣扬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才能使文化自觉日渐绽露。
“雄关漫道真如铁”,近四十年的改革历程见证了我国当下举世瞩目的成绩;“人间正道是沧桑”,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唯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方能跨越重重关卡;“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有锲而不舍,抓住“最大的机遇”,挖掘“最大的潜力”,才能释放更多的获得感,推进新一轮的改革开放。
申论范文欣赏:默默无闻 赫赫有功
——向无名者致敬
有这么一群人,为国建功,舍一己之名;有这么一群人,为民谋福,舍一己之利;也有这么一群人,为成大业,舍一己之荣。而他们,正是对建千秋之功、立万世之业,而无个人功名之求的最生动、最完美的诠释。在面临个人利益荣辱与集体国家利益荣辱之间的考验时,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他们就是无名英雄。他们在默默无闻中既彰显着赫赫功勋,也辉映着远大的理想抱负和崇高的价值追求。
无名者,淡泊名利、无私奉献。无名的人并非是其不出名,而是其从未因追逐名利而工作。无名者不求被他人铭记,但求奉献自己无愧人生。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便是这样一个人。因成功提取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进而被国人、乃至世界人所认识。在此之前,作为一名“三无”科学家的她从未停止过医学研究,将自己的所有精力用于为病人减轻痛苦,换来千千万万百姓的健康。在生活中,不仅仅是科学家,还有更多平凡岗位的人,他们无不在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贡献己力。他们,就是我们美好生活背后的奋斗者,他们就是这样一群淡泊名利、奉献自己的人。
无名者,坚持不懈、孜孜以求。试想,如果没有前人的不懈坚持、执着探索,今天的我们如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走向更远的远方。在一项技术成熟之前,也会出现很多失败,正是一次次试错之后,才有了后来的成功,而成功者被世人称赞为英雄、巨人,失败者却被遗忘在角落里。可被遗忘不代表没有探索和追求,没有不懈努力。在科学技术发展的背后,绝不仅仅只有那些为世人所熟知的英雄人物在努力,还有背后的团队在默默支持,还有前人在上下求索。伟大事业的成功亦是如此,不能只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还要不断探索、坚持向前。伟大的无名者们,终将成就不朽的事业,让凝聚着大家心血的技艺、作品、关键人物为世人所铭记。
无名者,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祖国的繁荣富强,百姓的安居乐业,离不开一代代为之奋斗不息的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训诫言犹在耳,正是这样的一种担当精神,激励了一代代中国人不畏艰难、奋勇向前。回望历史长河,不难发现,每当民族危亡、国家危难之时,总有仁人志士振臂高呼,总有千万人为之奔走。从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到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从闭关锁国落后挨打到改革开放兼容并包;从百姓饥寒交迫到大众安居乐业……种种背后,都离不开为之奋斗的人。除了那些我们能记得的领袖,还有那些生命不止奋斗不惜的无名者们。
光阴荏苒,岁序更新。过去在中华大地上默默奋斗的英雄们,以及正在奋斗着的英雄们不一而足。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姓名,但我们要向他们致敬,更要传承他们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坚持不懈、孜孜以求,勇于担当、舍我其谁的无名精神。弘无名之精神,扬社会之正气,促国家之发展。
申论范文欣赏:从“一带一路”看个人与国家
国家仅仅是其统治边界内的组织混合物的一种,即国家是构成社会的诸多社会组织之一。在社会中,国家为谋求强势地位以社会控制权为核心,与其他社会组织进行广泛的竞争,进而对整个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从改革开放四十年到如今的“一带一路”,我们不难看出,家国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不同的特征,而贯穿始终的便是在大国复兴之路上市民阶层不断走向独立、完整,而这一过程中,国家的力量将不断“外溢”,个体与国家这一纽带的维系将日益紧密与重要。
“一带一路”能够推动社会资源的高效整合。国家在国内扮演的角色和有效性与其在国家体系中所处的位置高度相关。国家在产生时并非处于孤立状态,他与其他众多政治体一起构成了一个国家体系。在国家体系内,不同国家之间存在广泛的竞争,一个国家的强大会对其他国家的安全产生潜在的威胁。为了应对境外国家体系的威胁,国家不断强化其对社会成员的控制力,进而使其在社会中处于强势地位。因此,“一带一路”所推进的过程中,社会资源将进行高度整合,而这种整合所涉及的范围也将更为深入,也更为高效,与周边的联系也将更为多元。
“一带一路”能够优化国际组织的多边联系。联合国作为一种国际组织,将国家目标、职能,及其在社会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一种标准化定义,从而使国家这种政治形态神圣化,并把这种观念作为一种国际共识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进而影响了其他地区对政府的定位。但其中,我们也应看到社会环境与国际环境还有诸多问题,例如周边矛盾、民族冲突以及经济体系的疲软等,而“一带一路”所构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纵然在实践的道路上荆棘丛生,还要面临传统强势国家的霸凌与挑战,但我们必须正视与承认“一带一路”对于周边环境改善、经济关系走向良性、国际资源不断集约、文化认同趋于多元与认同以及国际组织功能改良的重要意义。
然而,国家追求强势地位的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面临诸多社会组织的竞争与挑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社会控制的不集中,即社会权威的碎片化分布。所谓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通过制定社会规则进而对社会成员进行管控。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对社会规则制定权的竞争。在社会中,国家在各个领域制定了大量的社会规则以期对社会成员进行控制。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许多社会规则制定权掌握在其他非国家社会组织手中。这些能够制定社会规则的组织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导向有着更大的影响。由于这种社会组织的存在,使得国家对社会的控制力大大削弱,进而阻碍了其强势地位的获得。
因此,社会是由包括国家在内的众多社会组织所构成的,国家仅仅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而非社会的主人。处于这一伟大构想与局势之下的个体,更应看到历史所赋予的重要机遇与责任,在走向个人成长的路上,也要更为明确对于社会发展的认知,不负青春,迎难而上。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申论真题 | 申论答案 | 申论热点 | 申论范文 | 申论答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