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题目一般比较多,那就需要大家掌握一定技巧!出国留学网小编为大家提供怎样阅读行测数量关系题干?一起来看看吧!
怎样阅读行测数量关系题干?
很多考生在做行测数量关系时出现了一种令人头疼的状态,一道题目需要反复阅读三四次才能将题干条件梳理清楚,并且还不一定能会做,这也是很多考生放弃数量关系的原因,即浪费时间又不一定解出来,下面,小编将通过题干阅读快速抓住数量关系的解题方法,让你的数量不再难解。
一、数量题型非常多,划分清楚才能做
数量关系虽然简简单单四个字但是却包含了众多题型,工程问题、行程问题、浓度问题、
利润问题、排列组合等等等,所以数量关系难也有道理,题型很多而且灵活,每个题型又有不同的突破口和解题方法,所以大家在做题时要用最短的时间锁定题目类型,才能更快做好。
二、读题不要光读字,数字才是关键词
大家在读题时经常采用扫视的方法,但是在做题过程中还并不能像言语理解一样抓住关键词,在数量题目中的关键词就是数字,当然并不是让大家在读题时将数字圈出来,而是在出现数字的句子中重点阅读。
三、题干给的不直白,需要翻译解题干
数量关系题目的数字显而易见,大家都能抓住,但是有很多考生并不知道条件怎么用,所以我们在读题干时需要站在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考官给这个条件究竟是想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大家要理解题干间接像我们传达出的意思,这就好像解密一样,数学题并非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当你把背后的隐身含义理解好就会发现并不难。
四、条件固然很重要,读懂问题头脑清
题干条件能帮助我们梳理清楚思路,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得知道题目想考察我们什么,所以问题一定要认真看,并且贯穿题目分析的始终。
五、题目文字无废话,一句不落更易答
上述三点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解题的全部,有很多考生在做题时花了很多时间做出来,但是发现最后结果不对,这就是在阅读题干时没看全,落下了重要信息导致落入考官的陷阱里。
六、条件问题分不开,搭建桥梁最关键
条件问题都阅读完就需要我们根据现有的所有信息找出题目的缺口也就是突破点,搭建起条件和问题之间的桥梁。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题目来套用一下我们的解题方法。
例:甲、乙两位师傅加工一批零件,甲师傅24天能完成,乙师傅15天能完成,若甲师傅单独做了若干天之后,乙师傅接替甲师傅完成工作。已知两位师傅都工作了整数天,且二人总用时不到20天,问乙师傅比甲师傅多做了多少天?
A.2 B.3 C.4 D.5
解析:这道题目一共有三行,数字只有三个,通过题干扫视或者阅读第一句话“两位师傅加工零件”我们很容易知道这是一道工程问题。在锁定好题型之后我们仔细阅读题干中带数字的条件,此题里含数字的条件包括“甲师傅24天完成,乙师傅15天完成,二人总用时不到20天”,那么大家在阅读这个条件的时候,不要纠结数字是几,而且要明白题干给的“数学”条件是什么,也就是将条件信息转化为题型信息,24天对应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时间,条件给了我们甲乙分别完成此工程的工作时间,除此之外,还给了两个人合作不到20天,有的考生看到“不到”这种不确定性的条件心理就发慌,大家需要明白为什么题干会这么给,出题人想向我们传递的是两个人合作的时间界限,所以大家不需要纠结20的条件到底要怎么用怎么计算,它只是当我们有答案时看看是否符合要求。接下来我们再继续分析题干,刚才带数字的部分我们已经读完了,但是我们会发现有一行文字没有阅读,这行文字也要仔细看,因为题干没有废话。“甲师傅干了若干天后乙师傅继续干”,最后题干问乙比甲多多少天。我们手头只有这些条件,那就带着问题去分析,发现若想弄清乙比甲多多少天,根据题干信息我们会发现题干给了两人总共不超过20天的限定条件,而且问题问的是两者时间差,就说明我们可以求出两个人分别能用多少天,那这个时间怎么得来,就需要进一步加工题干。现在还没用的条件是甲24天、乙15天,甲乙合作甲先做乙再做,并且二人用了整数天完成。那么我们如何根据这个就能求出甲乙的合作时间呢?这就需要大家具有工程问题的解题技巧,24天和15天就是两个人的时间,若两个人合作,就相当于是甲的一部分工作不做了,转而给乙做,那么按照这种思路,甲乙两个人都是整数天,说明二人时间可以按份分,甲乙都可以分成3份,甲工作8天等同于乙工作5天,因此甲的8天可以换成乙的5天,那么两个人时间和为16+5=21不符合要求,那么我们继续代替,甲16天换成乙就是10天,两个人工作时间总和为10+5=15天,符合题干要求,那么甲是8天,乙是10天,所以二人相差2天,选A。
这道题目我们没有应用太多技巧,纯粹深入分析题干发现突破口解决了一道行程和不定方程双考点的问题,所以大家之后在备考数量关系时要注重加强对题干的解析训练。
国考行测答题技巧:联系生活领悟最不利问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使用最不利问题。比如计算乘车时间我们会想到最坏的情况下多长时间;去商场购物时候考虑到物价变化我们会想到最坏情况下带多少钱等等。生活中虽是处处可见最不利问题,然而在考试中遇到最不利问题为什么让考生手无举措呢,究其主要原因是考试的最不利题目源自生活、高于生活。今天小编在此就来谈谈如何联系生活领悟最不利问题。
第一层:早餐的稀饭有三种分别是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糊糊,如果每位同学只喝一碗粥,请问至少来多少同学喝粥就一定有2位同学喝的粥是一样的?
理解:要想有2位同学喝的粥一样,最不利的情况是让每种粥都有1位同学在喝了,再来一位同学就能保证有2位同学喝的粥是一样的。所以最不利就是“差一点”就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达到最不利,然后+1保证。
第二层:早餐的稀饭有三种分别是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糊糊,如果每位同学只喝一碗粥,请问至少来多少同学喝粥就一定有5位同学喝的粥是一样的?
理解:要想有5位同学喝的粥一样,最不利的情况是让每种粥都有4位同学在喝了,再来一位同学就能保证有5位同学喝的粥是一样的。所以最不利3×4=12,然后+1保证。
第三层:早餐的稀饭有三种分别是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糊糊,如果每位同学只喝两碗粥,请问至少来多少同学喝粥就一定有2位同学喝的粥是一样的?
理解:要想有2位同学喝的粥一样,最不利的情况是让每种粥都有1位同学在喝了,再来一位同学就能保证有2位同学喝的粥是一样的。所以问题变成要找出粥的喝法有多少种?题干没说两碗一样还是不一样,那就是都可以。所以喝两碗一样的有3种;喝两碗不一样的有3种,一种6种。最不利6×1=6,然后+1保证。
第四层:早餐的稀饭有三种分别是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糊糊,如果每位同学只喝两碗粥,请问至少来多少同学喝粥就一定有5位同学喝的粥是一样的?
理解:要想有5位同学喝的粥一样,最不利的情况是让每种粥都有4位同学在喝了,再来一位同学就能保证有5位同学喝的粥是一样的。而粥的喝法有6种,最不利6×4=24,然后+1保证。
经过我们四层的联系生活领悟了最不利问题,我们来看一道考试真题:
某单位组织党员参加党史、党风廉政建设、科学发展观和业务能力四项培训,要求每名党员参加且只参加其中的两项。无论如何安排,都有至少5名党员参加的培训完全相同。
问该单位至少有多少名党员?
A.17 B.21 C.25 D.29
行测数量关系:高效解决排队取水问题
在公务员考试行测中,有一类题目看似很复杂,但实际分析的时候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难以理解,就是统筹问题。这是我们平时工作生活都会遇到的问题,那解决统筹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安排能够把元素安排的更合理,更好更快的办事。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认识统筹问题的其中一个题型—排队取水问题。
例题:甲、乙、丙、丁四人去水房打水,4人打水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分钟、5分钟、8分钟、10分钟。若水房中只有一个水龙头,要使甲、乙、丙、丁他们四人打水的时间与等待的时间之和最短,则这个最短的时间是多少?
解析:看这个题目,我们首先需要注意的第一个问题,问题所问的是打水时间和等待时间之和最短,并不是从开始打水至打水结束至少需要多长时间,这是我们一些同学在做排队取水问题的时候容易错的地方,忽略了等待时间。而要使四人的打水时间和等待时间之和最短,因为打水的时间是固定的,只需让等待的时间最短即可。那题中已知只有一个水龙头,要使等待时间短,应该使打水时间短的人先打,打水时间长的人后打。因此四人打水的顺序是甲、乙、丙、丁。
此时所求的时间之和最短是2×2+5×2+8×1+10×1=32分钟。
因此,总结来说,我们在做排队取水的问题的时候,那为了方便我们记忆,可以直接以从大到小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序,然后再按照从1开始的自然数与排好的顺序依次相乘,具体乘几个数由水龙头的数量决定。这样,那排队取水的问题是不是就简单了许多呢。
小编精心为您推荐:
行测真题 | 行测答案 | 行测答题技巧 | 行测题库 | 模拟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