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不轻松
在两所大学的调查研究发现,美国学生的课堂学习需要完成三个环节:课前阅读、课堂讨论、课后作业。无论理工科还是人文学科,美国老师在一堂课结束前通常都要为下一节课布置大量阅读文献,而不是一本指定的教材。
美国大学的课堂以互动讨论式教学为主,而课前的大量阅读正是课堂讨论的必要知识基础。笔者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旁听本科生课程时发现,课堂上主要是学生在发言和讨论,而老师只作一些引导性讲解,学生发言争先恐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很少使用PPT或板书。我问任课老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很少,能够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吗?”老师满怀自信地回答说:“学生课前的阅读大都可以解决学知识的问题,除了学习知识外,我们还特别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的教学方式要比老师课堂讲授好很多。”
课后,学生需要对阅读和课堂讨论后的所思所想以论文的形式写出来,重点是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此外,课后作业还包括做题、提交各种研究性方案,也包括很多需要动手实践的作业。如此看来,美国学生选修一门课程要花费大量时间。学生每学期选课的数量一般是3至4门。学生要想拿到学分并非易事,大多数学生学习十分用功。
考试测验不轻松
原以为美国大学考试少,但事实并非如此。美国大学注重对学习全过程的考核,目的是促使学生必须认真对待每个教学环节,从而确保教学效果。美国大学不仅有期中和期末考试,课堂小测验也不少。这些小测验的成绩也是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在课上进行的小测验一般10分钟左右,通常是对一节课或一个单元学习内容主要知识点的检测。学生作答很认真,时间到了之后,交给老师,由老师或助教评分后再发给学生。
即使是平时作业,学生也认真对待。因为老师对平时的作业也会认真评阅与打分,同样作为整个课程成绩的一部分。有一次在课前,我看到老师刚刚走进教室,还没有停下脚步,学生就纷涌而至地围上来,争相取回自己的作业,仔细查看作业得分。有的学生还与老师讨论作业的情况。可见学生对平时作业及其得分的重视程度。
课外实践活动不轻松
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尤其是以学术为基础的社区服务活动。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古特曼就明确提出,积极参与当地社区服务作为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促进所在地区的教育、医疗和经济发展。2009年,该校被评为全美社区服务最佳邻居大学。学校设计了一些课程,使大学生既能够学习和运用学术领域的知识,又能够服务社会、树立形象、锻炼能力。学校还从制度安排上要求和支持大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设置了专门的社区服务学分。例如,该校教育学院就把为当地中小学提供教师培训与咨询服务作为学院的一项常规工作。
由于美国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学费昂贵,许多学生家庭都面临学费上涨的压力。因此,学生通过勤工助学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不少的勤工助学岗位,比如在图书馆编目、还借图书、图书咨询服务,担任校内导游(负责接待学生家长参观校园和回答有关问题),研究生担任助教和助研等。许多学生,除了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兼职,几乎没有其他休闲的时间。
此外,大学生还积极参与大学的管理。在学校管理方面,学校董事会里有学生代表的董事席位。在学生管理与服务方面,各高校的“学生事务办公室”都聘有一批高年级学生作为学生工作助理住进新生公寓,协助校方开展学生工作。另外,大学生还参加各类学术、体育等社团组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显而易见,要参加学校如此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
由此可见,想轻松获得美国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的学位几乎是不可能的。这样既自由而又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当前我国在大力倡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美国大学的教学经验值得我们很好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