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已经逐渐接近了,为了帮助考生在最后的备考阶段更好记忆知识点,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高频考点汇总【一】”,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高频考点汇总【一】
风热犯肺、燥邪伤肺、痰热壅肺区分方法
(1)风热犯肺
风热犯肺可见的症状有:咳嗽气粗,咯痰黏稠,色白或黄,咽痛,声音嘶哑,或兼发热,微恶风,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燥邪伤肺
燥邪伤肺可见的症状有: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并见鼻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3)痰热壅肺
痰热壅肺可见的症状有:咳嗽气粗,痰多黄稠,烦热口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 | 症状区别 | ||||
咳嗽 | 痰 | 口鼻咽 | 舌象 | 脉象 | |
风热犯肺 | 气粗 | 黏稠,多黄 | 口微渴 | 舌边尖红 | 浮数 |
燥邪伤肺 | 干咳 | 无痰,不易咳 | 鼻燥咽干 | 舌红少津 | 细数 |
痰热壅肺 | 气粗 | 黄稠 | 烦热口干 | 舌红苔黄腻 | 滑数 |
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高频考点【二】
盐炙法
“盐炙法”是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炮制学需要掌握的知识,具体内容如下:
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食盐水溶液拌炒的方法。 [盐的用量通常是每100kg药物,用食盐2kg]
目的
①引药下行,增强疗效【杜仲、巴戟天、韭菜子;小茴香、橘核、荔枝核;车前子;益智仁】
②增强滋阴降火作用【知母、黄柏等】
③缓和药物辛燥之性【补骨脂、益智仁等】
方法
先拌盐水后炒药:将食盐加适量清水溶化,与药物拌匀,放置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凉。
先炒药后加盐水:先将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再喷淋盐水,炒干,取出晾凉。含粘液质较多的药物一般用此法【知母、车前子】
注意事项
①加水溶化食盐时,一定要控制水量。加水过多,则盐水不能被药吸尽,或者过湿不易炒干;水量过少,又不易与药物拌匀。
②拌匀后充分闷润:文火炒干。
③含粘液质多【车前子、知母等】,不宜先用盐水拌匀。
酸枣仁、磁石的功效
酸枣仁、磁石的功效是执业药师考试常考知识点。
试题:
酸枣仁、磁石的功效。
A.朱砂
B.远志
C.磁石
D.合欢皮
E.酸枣仁
(1)功能镇惊安神、明目、平喘的药物是
(2)功能养心安神,敛汗的药物是
答案:C、E
解析:
(1)磁石的功效: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2)酸枣仁甘的功效:养心安神,敛汗。
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高频考点【三】
安神药记忆口诀
安神药是执业药师考试常考知识点,为了帮助广大执业药师考生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记忆口诀:
(1)重镇安神药
中药 | 功效 | 记忆/特殊点 |
朱砂 | 镇心安神,清热解毒 | 朱砂“镇死神” |
磁石 |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 磁石-黑色-肾-聪耳明目,纳气平喘 |
龙骨 |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收湿敛疮 | 与磁石对比记忆。 骨头需收拾(湿)、收敛 |
琥珀 | 安神定惊,活血散瘀,利尿通淋 | 琥珀里鱼(瘀)鳞(淋)惊(定惊)现 |
珍珠 | 安神定惊,明目除翳,解毒敛疮,润肤祛斑 | 珍视明滴眼液:明目; 珍珠面膜:润肤祛斑; 珍珠粉:敛疮 |
代表药记忆小口诀:磁石琥珀朱砂龙,镇心安神又定惊。
(2)养心安神药
中药 | 功效 | 记忆/特殊点 |
远志 | 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 | 志(智),益智; 远大志向-开窍(开动脑子); 去谈(化痰)志向 |
酸枣仁 | 养心安神,敛汗 | ×润肠通便 |
柏子仁 | 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 | 酸枣仁敛汗;柏子仁止汗 |
夜交藤 | 养心安神,祛风通络 | 藤-通络 |
合欢皮 | 解郁安神,活血消肿 | 欢乐-解郁 |
代表药记忆小口诀:柏子远志酸枣仁,夜交合欢养心神。
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高频考点【四】
中药制剂新技术中固体分散体的特点
中药制剂新技术中固体分散体的特点是执业中药师考试的常考知识点,具体内容如下:
固体分散体的特点:
①达到不同的释药目的:利用亲水性高分子载体材料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和溶出度,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利用难溶性高分子载体材料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利用肠溶性高分子载体材料控制药物于小肠或结肠定位释放。
②延缓药物的水解和氧化。
③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和刺激性。
④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⑤主要缺点:久贮可能出现药物晶型改变、重结晶、结晶粗化和药物溶出度降低等老化现象,影响应用。
2019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高频考点【五】
常考药物用法用量的总结
很多考生都在咨询小编常考药物的用法用量,为了帮助广大执业药师考生了解,小编为大家总结如下:
(1)细辛:汤剂,1~3g;粉末,0.5~1g……
(2)巴豆:入丸散或装胶囊,0.1~0.3g,不入煎剂。
(3)朱砂:研末冲,或入丸散,0.1~0.5g,不入煎剂。
(4)全蝎、蜈蚣:研末,每次0.6~1g.
(5)麝香:入丸散,0.03~0.1g,不入煎剂。
(6)雄黄:内服:入丸散,0.05~0.1g.
(7)硫黄:内服:炮制后入丸散,1~3g.
(8)轻粉:内服:入丸剂或装胶囊,每次0.1~0.2g.
(9)白矾:内服:入丸散,0.6~1.5g.
(10)斑蝥:内服:炮制后入丸散,0.03~0.06g.
(11)蟾酥:内服:入丸散,0.015~0.03g.
(12)马钱子:内服:炮制后入丸散,0.3~0.6g.
(13)儿茶:内服:煎汤,1~3g,布包;或入丸散。
(14)砒石:内服:入丸散,每次0.002~0.004g.
(15)硼砂:内服:入丸散,每次1~3g.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