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3月20日电 据南京市侨办消息,跳蚤通常寄生在哺乳动物或鸟类身上,靠吸食血液为生。最近,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迪颖研究员科研团队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最大的跳蚤化石,这是我国首次发现跳蚤化石。这一研究成果将于近日登上世界顶级期刊《自然》上。
此前,世界上发现最古老的跳蚤距今1.25亿年,仅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一例。而黄迪颖及其团队发现,它们中最古老的来自1.65亿年前,最大身长是现代跳蚤的10多倍大。将跳蚤的起源记录至少向前提前了4000多万年。
从2008年以来,黄迪颖科研团队在内蒙宁城“中侏罗世道虎沟动物群”和辽宁北票的“早白垩纪热河动物群”陆续发现9块“巨型”跳蚤化石,其中最古老的来自与恐龙同一时代的侏罗纪,距今1.6亿年。
黄迪颖介绍,现代跳蚤一般寄生于哺乳动物,但中生代哺乳动物的个体通常很小,最大的也就相当于现代猫的大小,古老跳蚤如果长期寄生在寄主身上很容易被发现,因此,当年的这些巨型跳蚤很可能躲在寄主的巢穴中择机吸血。与现代跳蚤不同,跳蚤是在进化过程中才学会了跳跃,它们很可能寄生于带毛恐龙的体表。
黄迪颖博士,1975年生于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员。1997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2005年1月获法国里昂第一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澄江动物群、中生代昆虫化石及其他特异埋藏无脊椎动物化石研究。2000年参加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的化石发掘,8次到法国里昂第一大学及法国国立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研究,在瑞典海洋工作站采集并研究了现代曳鳃动物标本,访问了德国、丹麦、法国、西班牙、美国等多所博物馆及大学,发表论文50余篇。(出国留学网 liuxue8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