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英国人的日常生活,我想有这几件事物不得不提:三明治、传统的pub、primark和满口的“thank you”。
先说三明治。在来英国之前,我便听法语课外教说起过英国的蹩脚饮食。当时他激动地对我们说:世上有法国料理,有中国料理、日本料理、泰国料理,没有英国料理!他们只有三明治!
但是,等我来到英国,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全球化的今天,只要身处大城市,我们总能体味到各国的特色食品——至少是那些颇具“国际化色彩”的。尽管如此,英国人对三明治的偏好仍然是不可抵挡的。在超市、便利店中,我们总能看到人们在买三明治。在食堂、餐馆中,三明治一定是最常见的。我的房东,我们的指导老师Mark,他们都习惯在家里自制三明治。
再来说说英国传统的pub。这个词儿总是会被翻译成酒吧或者酒馆,但是它和当下杭州人熟知的酒吧却大不相同。事实上,在英国,这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场所。人们在这里可以吃到相对廉价却又地道的英国菜,喝到品质纯正的当地啤酒。这里既没有喧嚣吵闹的迪斯科,也没有只求“醉生梦死”的不良青年。传统上,英国人喜欢在闲暇的晚上,约几个好友一起去pub喝一杯,畅谈许久。这显然是与我们黄龙体育中心一带的酒吧(club)大相径庭的。
然后是Primark。这是一家在英国流行到不行的爱尔兰时装公司。它的超级走红归功于两点:极低的价格+时尚的款型。其实,那些国际知名品牌的服饰在英国的卖价也是颇为高昂的。对于多数英国人来说,去Primark买些物美价廉的服装是最实际的做法了。毫不夸张地说,八成英国人都去过Primark买衣服,它就是英国人挑选衣物的“大仓库”。
上面这些都是关于英国人的饮食衣着的。而“thank you”则是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其出口的频率之高令人咋舌。买东西找零时要记得说“thank you”,前面的人为你让道时要记得说“thank you”,导游为你讲解完毕,不论讲得精不精彩,你都要记得说“thank you”,服务员为你服务时、即使这是他应该做的,你也要记得说“thank you”,甚至每次下公交车也都要记得对司机说“thank you”。以至于最后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没事儿就说“thank you”,真的被帮忙了就说“thank you very much”。事实上,许多时候一句“thank you”只是一种礼貌,但却让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尊重和亲切;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说“谢谢”,我想这是很好的,这就是精神文明,不是吗?
说到语言,这次英伦之旅着实让我们好好体验了一把英式口音——原来英语还有这么多腔调啊!刚到曼彻斯特,我们就发现了一个特殊的发音:人们把 []发成[],于是乎“bus”听起来就像是“boss”——这就是典型的曼彻斯特口音。
在英国,人们总是以自己的家乡口音为傲。无论是曼城人、利物浦人(两者都属于英格兰的“西北人”),还是伦敦人、巴斯人(都算是“南方人”),抑或是苏格兰人,都以自己的纯正乡音为傲,宣称自己说的才是“女王英语”(Queen English)。
这一有趣的现象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之前,英国也有它的“标准音”,就好比我们的普通话。在那个时候,人们以BBC电台主播的发音为标准,称之为“BBC英语”。这其实是一种英国南部的口音,盛行于中层阶级,曾一度广为推崇。可是到了六十年代,一支神奇的乐队崛起了——那便是披头士!
这支由四位来自西北的利物浦小伙子组成的乐队,在英伦三岛内掀起了一股巨浪。一时之间,人们都以模仿他们为时尚,从服装造型到处事风格,当然还有说话的口音。于是,长期被认为是“土得掉渣”的北方口音倒成了流行时尚,打败了不可一世的“BBC口音”。如今,虽然披头士的时代早已过去,人们也不再认为北方口音有多么的可爱,但曾经的“英语普通话”也不复存在了。各地不同的口音,有时候还为我们带来了一些麻烦。尤其是在口音极重的苏格兰,那一口浓厚的“高地口音”实在让人疑惑到底是自己学得三脚猫,还是他们讲的并非英语。
最后,谈谈我对英国及英国人的总体印象吧。首先,他们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非常呆板。事实上,英国人很喜欢讲冷笑话(据说还很喜欢讲有关厕所的笑话),会欣赏那些有幽默感的人;他们也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讲规则——能走捷径的地方不妨小小地违规;但他们确实很绅士,习惯于谦让,习惯于说“谢谢”、“劳驾”和“对不起”;他们的物价高得有点离谱,即使是对本国民众来说亦是如此,量贩变成了他们最大的购物偏好;他们的商店总是早早地关门,人们在周末绝不轻易“加班加点”……
英国,无疑是个美丽的国度。在这里,我体验了异国风情,感受了别样的生活,更学到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知识,这无疑也将是我人生中一笔珍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