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农家女爱玛的故事。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包法利夫人的作者及社会背景”,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
包法利夫人的作者及社会背景
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谁
《包法利夫人》的作者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福楼拜,福楼拜的全名叫做居斯塔夫·福楼拜,福楼拜在法国文坛历史上享有这十分崇高的地位,其超时代、超意识地写作方式与观念对于现代小说的审美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福楼拜通过文学创作,试分析之且生动地为我们展现出19世纪法国社会风俗人情的同时,对于巴尔扎克式的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融合与创新,影响了许许多多的后代文学创作者,19世纪自然主义的代表作家左拉将福楼拜奉为“自然主义之父”,法国“新小说”派也将福楼拜视为“鼻祖”。
福楼拜的一些十分著名的代表作品有《包法利夫人》、《纯朴的心》、《圣安东尼的诱惑》、《竞选人》、《萨朗波》等,其中《包法利夫人》是福楼拜耗时五年的时间创作出来,于1857年发表的一部世人公认的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包法利夫人的社会背景
《包法利夫人》从1851年开始写作,1857年问世;故事背景放在七月王朝。小说刻画了一八四八年资产阶级取得全面胜利后的法国第二帝国时期的社会风貌。作者抓住了时代特征:法国资产阶级引以为自豪的英雄年代过去了,一八四八年的革命风暴也已平息,随之而来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庸的时代。目光深邃的思想家、叱诧风云的领袖人物、在生活中奋力拼搏的斗士,仿佛都一齐销声匿迹,而今活动在历史舞台上的,只剩下一群群资产阶级的庸夫俗子,浪漫主义激情已成过去,现存的只是鄙陋,可厌的实际生活。《包法利夫人》所揭示的矛盾,正是浪漫主义的追求和庸俗鄙陋的现实生活的矛盾。
拓展阅读:包法利夫人的主要内容
书中主角爱玛·鲁奥是一位农庄的女孩,美丽但不文静,因为父亲腿骨折受伤而认识了平凡的小镇医生夏尔·包法利,包法利为她的美貌而倾倒,向她求婚,在成为包法利夫人后,平淡的婚姻生活让爱玛大失所望,她沉浸在追求炙热爱情的美梦中,先后结识了才华洋溢的年轻人赖昂和俊朗的贵族鲁道夫,并发生了越轨的行为,忽略了丈夫和新生的孩子,使她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鲁道夫只是一个逢场作戏的花花公子,在厌倦了爱玛的肉体之后,他决定抛弃爱玛而到卢昂去找另一个情妇。爱玛知道后气得大病一场,病好以后,她想痛改前非,开始重新生活。包法利医生带她去卢昂看戏解闷,凑巧在剧场里遇到了爱玛曾为之心动的赖昂。
于是两人旧情复燃,她借口学钢琴之名义,偷偷跟赖昂幽会。陷入热恋的她,从服装商人勒内那儿赊购了大量的服饰打扮自已,累积大量债务。迫使爱玛瞒着丈夫把房产权抵押了债务,不断的借债与不断的典当,使得爱玛陷入困境,法院限定爱玛在二十四小时内,把全部八千法郎的借款还清。她求助于情人赖昂,暗示要他盗用公款,赖昂却对她冷漠以待。
最后爱玛在绝望之余吃下砒霜,痛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包法利先生受到严重打击,不久也死了,爱玛遗下的女儿寄养在姨母家里,因姨母家穷,后来进了纱厂。
包法利夫人的赏析
如同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是对骑士小说的清算一样,《包法利夫人》在一定意义上是对浪漫主义与浪漫派小说的清算。女主人公爱玛·包法利(“爱玛”是个浪漫的名字,“包法利”Bovary这个姓氏的词根Bov-包含“牛”的意思:福楼拜煞费苦心选定的这个姓名,本身就意味着想入非非的浪漫与平庸的现实之间的反差)。
故事很简单,没有浪漫派小说曲折离奇的情节,无非是一个“淫妇”通奸偷情,自食恶果。作者的本意也不是讲故事,他为小说加了一个副标题:《外省风俗》。作品展示了十九世纪中叶法国外省生活的工笔画卷,那是个单调沉闷、狭隘闭塞的世界,容不得半点对高尚的理想,乃至爱玛这样对虚幻的“幸福”的追求,而以药剂师郝麦为代表的所谓自由资产者打着科学的旗号,欺世盗名,无往而不胜。妇女在这个社会中更是弱者。
小说描写包法利夫人爱玛为摆脱不幸婚姻,追求不正当爱情而导致堕落毁灭的悲剧。它批判了消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不良影响,尖锐地抨击了外省贵族、地主、高利贷者、市侩的恶德丑行,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腐朽堕落的社会风习及小市民的鄙俗、猥琐,真实地再现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在表面繁荣掩盖下的残酷现实。将现实和幻想都作为批判对象,是福楼拜这部小说的独创之处/在理想的对照之下,现实是多么庸俗丑恶;在现实的反衬之下,理想又显得多么空虚苍白可笑。幻想与现实的强大反差,消极浪漫主义的不良影响和丑恶残酷现实的腐蚀,是造成爱玛悲剧的原因。
小说女主人公爱玛为追求浪漫而理想的爱情,终于与现实发生冲突,走上了毁灭的道路。拜伦说过,男人的爱情是男人生命的一部分,女人的爱情是女人生命的全部。爱玛悲剧命运的根源就在于她作为一个女性,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全部感情和生命都奉献给了爱情,追求完美、理想而又浪漫的爱情,成了束缚她一生的镣铐。
此外,小说也阐释了一个人生普遍存在的困惑:人在追求完美、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往往会陷身欲望与现实的冲突,恰如戴上镣铐或落入陷阱,无法解脱,不能自拔,最终可能会导致失败或毁灭,尽管在挣扎过程中或许也有暂时的成功,但总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爱玛·包法利,没法使她的充满热情的浪漫主义屈从于世俗的现实。她的通奸行为是为了满足她不切实际的愿望。她过着一种与她读过的小说中描述的那样的时髦的生活方式。她的悲剧结局是她逃避现实的结果。她看不到自己是个失败者,也不愿承认自己沉迷于过分的浪漫之中。她随后自杀也属于逃避现实的表现。这说明了浪漫主义幻想的破灭。
福楼拜在小说中客观地揭示了酿成包法利夫人自杀的前因后果,陈述了社会所不能推卸的责任。爱玛的堕落是命中注定的,在劫难逃,并不是她本人的错,是当时的社会造成的。爱玛自杀后,郝麦得到了十宇勋章,把爱玛逼得自杀的奸商兼高利贷者勒乐却发了财。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
在一个不显眼的日子,当我无意间翻到《包法利夫人》这个书名时,不禁怦然心动,似乎,心中某条隐秘的河流被牵引而出。这是讲述了一个平庸的人的一段平淡无奇的生活,但却可以把这段生活写成一两个人作为主角的浪漫主义故事,化腐朽为神奇。
包法利夫人艾玛,在我看来,她只是一个为追求爱情的女人,我们正在上自习,忽然校长进来了,后面跟着一个没有穿学生装的新学生,还有一个小校工,却端着一张大书桌。正在打瞌睡的学生也醒过来了,个个站了起来,仿佛功课受到打扰似的。书中的开头这样写到。这是一种多么另人难以忘怀的节奏。我想想,我还能说什么呢,后来我想起自卡夫卡以降的小说家都奉福楼拜为祖师。这么说来,他就是现代主义小说的源头的源头。当然,这对于福楼拜并不重要,对包法利夫人不重要,对《包法利夫人》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改变了自巴尔扎克以来现实主义就是一切的小说的写法。为小说提供了另一种实际上的可能。小说技巧的革新为小说的重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存在这个词在程度上已经不是现实所能替代。一个好看的故事仅仅是小说的一件华丽的外衣。因此我在读到《包法利夫人》的时候,那是在一个天气阴沉的下午,五月,屋外的世界绿意汹涌。我想起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欢喜雀跃不知所谓的情形。其中除对女主人公悲惨命运的悲叹,想必也包含着一种对奇异的语言之美的欢跃。
我现在似乎可以这样说:《包法利夫人》在小说的原本意义上,开拓了小说语言所能带来的更大的阅读空间和审美愉悦。它借助提炼语义、复述的手段让意义--小说本身的存在,始终保持充盈、在场,它以丧失小说本体为代价而获得语义和快感。这似乎让我在更大程度上获得了对小说阅读体验和写作的可能。因此,我想,如果第一次的阅读愉悦是一场经历。那现在,很明显的,是一场冒险。
对于艾玛,我并不认为她是哪里做得不好,或者对不起夏尔。她也只是为了追求自己所谓的爱情。她有思想有欲望但似乎却得不到上帝的眷顾,其实她也是属于一个悲惨的可怜人物了。这也让人侧面看到了人情的冷漠和束缚,和当时的世界观、某些人的人生观。
或许我们很幸运,由于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我们没能象爱玛那样不幸地可以去随意做自己所喜欢的事情。否则或许我们中许多人也。同样会经历、相类似的遭遇。
包法利夫人的好词好句有哪些
好词
1、厌倦:意思是对某种活动失去兴趣,不愿继续做。
2、欢愉:意思为欢乐愉快。
3、陶醉:沉浸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忘记了周围的存在。
4、纯洁:(形)纯粹清白;没有污点;没有私心。纯洁的心灵。
5、消逝:意思是慢慢逝去,不再存在,随着时间的消逝。
6、高枕无忧:垫高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思想麻痹,丧失警惕。
7、惊涛骇浪: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8、默默无闻: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指无声无息,无人知晓。
9、连根拔起:砍伐树木将树木的树根都清除掉,表示清除得很干净,没有后患。
10、狂风暴雨: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11、噼里啪啦:拟声词,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的声音。
12、模模糊糊:事物表达的不清晰或看不清。
13、人影幢幢:形容人影子摇晃的意思。
14、捉摸不定:估量不透。捉摸:猜测,预料。
15、默不作声:一句话也不说。
16、哆哆嗦嗦:因受外界刺激而身体不由自主的颤动,牙齿上下打架也为哆嗦的表现。
17、畏畏缩缩:胆小的样子就是形容说话或者做动作,吞吞吐吐,犹豫不决。做事不果断。
18、颠鸾倒凤:比喻顺序失常。旧小说用来形容男女交欢。
19、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20、闪闪发光:指一样东西发出光芒。
好句
1、每一个微笑背后都有一个厌倦的哈欠。
2、大艺术家糟蹋起身体来,就好比两头烧的蜡烛。
3、他觉得自己活像一所搬空的房子,好不凄凉。
4、她自以为在屋子里可以高枕无忧,殊不知墙壁上已经出现了裂缝。
5、她并不因而就中止给他写情书,因为她认为一个女人应当永远给她的情人写信。
6、她睁大一双绝望的眼睛,观看她生活的寂寞。她像沉了船的水手一样,在雾蒙蒙的天边,遥遥寻找白帆的踪影。
7、在经历了悲痛的场面后,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兴奋感。
8、结婚以前,自以为就有了爱情,可是,婚后却不见爱情生出的幸福。欢愉、激情、陶醉,这些当初在书本中读来的美好字眼,生活中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她渴望答案。
9、她爱海只爱海的惊涛骇浪,爱青草仅仅爱青草遍生于废墟之间。
10、生活凄凉得有如天窗朝北的顶楼,而烦闷却是一只默默无闻的蜘蛛,正在她内心各个黑暗的角落里结网。
11、他不是说谎。不用说,他要是有钱的话,他会给的,一般说来,虽然急人之难,并不愉快:摧残爱情的方式很多,不过借钱确实连根拔起的狂风暴雨。
12、他的主顾多得吓人,当局不敢得罪他,舆论包庇他。他到底得到了十字勋章。
13、他(罗道尔弗)觉得爱玛仿佛退到遥远的过去,好像是他们被他刚才的决心隔得老远。
14、他反责备自己不该忘了艾玛,仿佛他的思想只属于这个女人,一刻不思量,就等于偷了她的东西一样。
15、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有时候看书,模模糊糊,遇见你也有过想法,或者人影幢幢,遇见一个来自远方的形象,就好像你最入微细腻的感情陈列出来一样。
16、怎么!难道你不知道,有的人没有一刻不深陷在苦恼之中?他们一时需要梦想,一时需要行动,一时需要最纯洁的热情,一时需要最疯狂的欢乐,人间就是在熙熙攘攘的社会里过着百般的荒唐、怪诞的生活。
17、她的知心话也许想对一个什么人说。可是这种不安的心情,捉摸不定,云一样变幻,风一样旋转,怎么出口呢?她不知道怎么去描述,也没有机会和胆量去说。
18、大会开完,群众散去;现在,演说词读过了,人人回到原来地位,又开始了旧生活:主子谩骂下人,下人鞭打牲畜;得奖的牲畜,犄角上漠不关心地拉着绿冠,又回槽头去了。
19、可是她呀,生活好似天窗朝北的阁楼那样冷,而烦恼就像默不作声的蜘蛛,在暗地拉丝结网,爬过她的心的每个角落。
20、她故意认真地说着这些话,她心里充满了被诱惑的愉快,却又必须防止被他诱惑,连自己也不晓得该不该认真。他(赖昂)的手畏畏缩缩,试着抚摸她;眼里充满怜惜,她望着年轻人,轻轻把他的哆哆嗦嗦的手推开。
21、夏尔谈起话来,像一条人行道一样平淡无奇;他的想法,也和穿着普通衣服的过路人一样,引不起别人的兴趣;笑声,更不会使人浮想联翩。
22、他表示的感情成了例行公事;他连吻她也有一定的时间。拥抱不过是一个习惯而已,就像吃了单调的晚餐之后,猜得到的那一道单调的点心一样。
23、在一个解冻的日子,院子里的树皮渗水了;房顶上的'雪也融化了。
24、她站在门槛上,把阳伞拿来,并且撑开。阳伞是闪色绸子的,阳光可以通过,闪烁的反光照亮了她面部白净的皮肤。
25、天气乍暖,她在伞下微笑,听得见水珠点点滴滴落在绷紧的波纹绸伞上。
26、阳光穿过板缝落在石板地上,成了一道一道又细又长的条纹,碰到家具就会折断,又在天花板上摇曳。
27、从这时起,对莱昂的回忆仿佛是她忧郁的中心,回忆在忧郁中闪闪发光,好像漂泊的游子在俄罗斯大草原的雪地里留下的一堆火。
28、她又看见田庄、泥泞的池塘、穿着工人服的父亲在苹果树下;她也看见自己,像往常一样,在牛奶棚把瓦盆里的乳皮揭掉。她的过去生活,虽然像在眼前一样,但也完全消逝于现在的灯红酒绿之中,她几乎不相信自己这样生活过。
29、剩下的世间生活她也不知在哪了,就像不存在一样,而且事物越接近日常生活,她也越怕去想。
30、啊!他走了,她的生命的唯一的欢乐、唯一可能实现的幸福!幸福当前,她怎么就不抓住!
31、可是怎么样才能把他甩掉?她虽然很鄙视这种幸福,不过习惯成自然,也正因为竭泽而渔,幸福的池水也干了。
32、她不去想依顺他是值得后悔的,还是相反,她不希望爱他再爱下去。她嫌自己软弱;羞愧慢慢变成怨恨;癫狂又使怨恨减轻。这不是热恋,倒像一种长远的诱惑。他制住了太。他简直令她害怕。
33、假如夏尔是一个有心的人,假如他会察言观色,假如他的眼睛能够接触到她的思想,哪怕只有一次,那她也会觉得,千言万语就会立刻源源不断地从她心头涌出来,好像用手一摇墙边的果树,熟透的果子就会纷纷落下一样。
34、旅客在俄罗斯大草原雪地上留下来的火堆,噼里啪啦,也比不上她的回忆中,他的光彩闪亮。
35、天真无邪的女人腮边挂着一个泪珠,给哥特式鸟笼里的斑鸠喂食,或者歪着脑袋微笑着,用翘头鞋似的纤指摘取一朵雏菊的花瓣。
包法利夫人的创作特点
1.在典型的塑造上,福楼拜更注重精神气质的描绘,而不是性格特点的刻画。爱玛的耽于幻想,包法利的浑浑噩噩,郝麦的讲求实利,都是从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特点去表现的。这种精神气质的形成同环境存在密切关系,换言之,这是环境的产物。
2.在遣词造句上,福楼拜不愧为大师。《包法利夫人》文字的精美在法国小说中可以说首屈一指,名句不胜枚举。比喻贴切,声音铿锵,都是不易之句。福楼拜还十分重视段落的安排和前后文的配搭关系,
3.在叙述角度上,福楼拜力求变化。比如在上卷第9章中有一段包法利夫妇用餐的描写,这对夫妇用餐的场面表现得较为特殊,读者只面对爱玛一个人,仅仅通过她的眼睛才看到这个场面。读者看到爱玛的心灵,并进而看到餐桌上所发生的情况。这一段叙述不同于一般的第三人称的写法。文字从白描转到人物感受,再回到白描,叙述角度几经变换。这样描写非常客观,作者隐没不见,只是描写角度不断变换而己。评论家将这种角度变换称之为电影手法。
4.在小说结构上,《包法利夫人》全书分成基本对称的两部分,按女主人公的经历来安排,她的发展至农业展览会形成高潮,然后走下坡路,直到结尾。这种十分均衡的配置使得全书的结构非常稳固,有别于其他小说。
5.倡导“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福楼拜不主张作家对现实生活直接进行阐释和评价,反对作家个人的主观愿望和情感爱憎干预作品的构思、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塑造。为了追求客观的叙述效果,他采用了克制、中立的方式讲述故事,在叙述角度上进行了大胆创新,打破了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权威叙述人全知叙事的模式,而采用了多种视角叙述,并在其中进行灵活转换。在语言上,大量运用自由间接引语,模糊叙述人语言和人物语言的界限,取得了客观而又含蓄隽永的独特效果。
6.侧重描写日常生活的平庸和恶浊。在描写的对象上,福楼拜更多地侧重于描写日常生活的平庸和恶浊,现实主义文学中具有进取心的英雄人物形象从其小说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形形色色的卑劣角色。其中,“谈吐就像人行道一样平板”的包法利先生,是迅速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造就的浑浑噩噩社会风气的形象体现。
小编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