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国各个院校对新生的偏好不同,审核标准也不一样,比如耶鲁注重全面发展的学生,斯坦福喜欢学生的领导力,而普林斯顿则侧重录取比较美式风格的学生,一般来说,美国每个名校除了common application中相通的essays外, 都有自己的自主命题supplemental essays to common application,题目方式也各不相同。大部分申请者因难以掌握写作准则,导致申请全军覆没。另外,由于中国思维方式的障碍,许多申请者自认为“动情”的好文章, 在审核中获许被定义为没有足够意涵的“流水帐”,不能有效的向美国人诠释经历中的“亮点”,难以呈现自身的特质。”sunsam - 误区三:唯有自己最了解自己
一些DIY留学申请者经常会说,“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自己写出的东西才能赢得学校的肯定”。此种说法存在一定逻辑上的错误,学生了解自己,但并非熟悉美国名校的招生政策,所以了解自己与如何依照学校的要求和学校的招生偏好来呈现自己却迥然相异。而各名校的录取标准、奖学金发放,以及审核委员的口味等,毫无申请经验的学生更容易陷入认知上的误区。
大多申请者会认为哈佛比较难申请,而美国二三十名的学校相对较容易申请,事实却并非如此,经常得到哈佛青睐的学生却常常被美国二三十名院校拒绝。申请成功与否要看学生如何呈现自身的综合素质,也要看与学校之间的“缘分”。比如,受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追捧的奥数冠军未必能获得哈佛、耶鲁的认可。
虽然自己最了解自己,但是自身写出来的文章,与有经验的留学专家在了解申请者后,根据多年经验所写出的文章是有很大差别的。留学顾问对学生充分了解后,他们能找出经历与奖牌背后的“意涵”,同样的材料完全可以挖掘出背后不同的“Story”, 在审核委员面前呈现出一位完全不同的申请者,当然也就会产生完全不一样的申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