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一词最早出自《周礼》中的“泽草所生,种之芒种。那芒种节气的习俗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下面由出国留学网小编带大家了解 芒种节气的习俗,希望大家喜欢,仅供参考。
芒种节气习俗——煮梅
芒种习俗里名气最大的便要属至今尚存的“青梅煮酒”。在江南地区和日本,每逢初夏时节,梅子次第成熟,但酸涩滋味却令人难以入口。于是妇孺孩童先采摘青梅进行清洗,再加水烹煮至酸味尽除。煮熟的青梅或是入缸加糖腌渍,或是投入黄酒中煮制。比如在《三国演义》之中,刘备与曹操“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芒种节气习俗——安苗
当然,芒种作为农业节气,自然也与其他节气一样,有着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习俗。从唐朝开始,百姓们逐渐自发组织起名为“安苗仪式”的活动,以祈求风调雨顺、稻谷丰收,这一习俗到清朝道光年间时达到鼎盛。在芒种当天,村中各家族长推举数名德高望重的长辈负责吉时选定,然后每家居民都用新收割的小麦磨粉和面,然后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的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装在竹箩中作为供品,集中在村社前举行仪式,然后相互交换面饼食用。随着现代宗族观念日益淡薄,这一习俗也基本消亡。
芒种节气习俗——送花神
最后则是流行于文人群体及贵族之间的风雅习俗——祭祀花神。古人相信有专门的神祇管理人间百花,俗称为“花神”。花神在春季下凡安排百花开放,过了芒种以后,人间进入暑天会越来越热,不适合花朵开放,所以花神就在芒种这天回天庭,百姓就要在这一天为花神饯别,以感谢花神对人间的眷顾,期待明年再会。明清时期这一习俗曾非常流行,但现代人基本已经废弃不知。
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曹雪芹曾记载道:“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在这一天,贵族和富家女子常用花瓣和浸泡一夜的柳枝缠绕编织车、马、抬轿等,或者用锦绣绫罗叠成旌旗幢幡,然后再用彩色丝线系在树木枝梢和花朵根部。一阵风飘过,只见花枝招展、绣带飘摇,煞是好看。民间偶有效仿的,则是采花瓣捣汁以浸染宣纸,用染色宣纸叠成相应形状系在树梢,倒也别有况味。
不过整体说来,这段时间正是农忙季节,百姓们更加关注于农业生产,自然也就没有闲心来参加这些民俗活动,所以自清朝灭亡后,“送花神”的习俗也就不复存在。
芒种节气习俗——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当天,新婚夫妇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体插秧,边插秧边打闹,互扔泥巴。活动结束,检查战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欢迎的人。
芒种节气习俗——接嫁树
芒种节气到来,果农会将不同的果树进行嫁接,使之结出的果实在形状和质量上得以互补。也有的简单地用刀在果树上划出几道口,让其吸收外面空气,增加果实产量。
芒种节气习俗——晒虾皮
在这时候,沿海一带的渔民即忙于晒毛虾。因到了芒种季节,毛虾正值产卵期,体质正肥,肉质正实,营养价值更好。人们将芒种期间晒成的虾皮称之“芒种皮”。
虾皮分生晒虾皮和熟晒虾皮两种。生晒虾皮指淡晒成品,其鲜度较高,不容易返潮和霉变;熟晒虾皮加盐煮沸,沥干晒燥,虽然保持鲜味,但是其口感略逊于生晒虾皮。
推荐阅读:
立春 | 雨水 | 惊蛰 | 春分 | 清明 | 谷雨 | 立夏 | 小满 | 芒种 | 夏至 | 小暑 | 大暑 |
立秋 | 处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 立冬 | 小雪 | 大雪 | 冬至 | 小寒 | 大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