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时间的到来,我们的备考时间已经所剩不多了。下面是留学吧网站小编为大家准备一套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的考前模拟题,有需要在考试之前自我检测的考生可以做一做,做完之后要及时记得巩固做错的知识点哦!
2022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题(2)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新课程的课程评价强调()。
①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
②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③课程评价的对象是课程内容
④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
⑤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A.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③④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课程评价的对象不仅仅是课程内容,应是多元的,故③说法错误。
2、第斯多惠有句名言:“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老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提醒我们在教学过程应注重()。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这句话体现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将知识呈现给学生。反映的教学过程规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
3、老师带领学生去贫困地区的学校看望当地学生,并为他们捐献衣服,这体现了()的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践锻炼
D.品德评价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即为实践锻炼法。
4、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A.教育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B.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C.教育目的的确定不应从个人出发
D.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人的发展受社会的制约,教育要兼顾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表现在教育目的的制定等方面既要满足个人的发展需求,又要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要为社会生活做准备”也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观点,因此是片面的。
5、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技能本质上是()。
A.习惯性动作
B.陈述性知识
C.程序性知识
D.经验性知识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技能本质上是程序性知识。
6、“教学是教儿童,不是单纯教教材,要展开真正的学习,儿童必须参与教学过程。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在教材同学生自身的目的发生关系,由学生去认知时,才能产生。”持这一主张的是()。
A.建构主义课程理论
B.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C.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D.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是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它的主要观点:(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人”;(3)主张平行与并行课程;(4)组织意义学习。
7、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A.自学法
B.读书指导法
C.练习法
D.参观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读书指导法是指教师指导通过阅读教材和其他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方法。指导学生读书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和课外书籍两个方面。
8、《爱弥儿》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代表作,该书核心思想与观点是让儿童接受()。
A.顺其自然的教育
B.泛智教育
C.绅士教育
D.教育心理化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卢梭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自然主义教育”,故答案选A。
9、小泽听到妈妈说姐姐在上次全国英语大赛中获奖的消息以后,认为平时自己与姐姐的英语成绩差不多,因此自己在这次英语大赛中也能获奖。那么影响小泽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是()。
A.替代性经验
B.言语信息
C.情感状态
D.成败经验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姐姐成功的经验增强了小泽的自我效能感,因此是替代性经验。
10、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而开设的课程是()。
A.必修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选修课程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的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11、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发展的人,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①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③学生的发展都有自身独特性④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新课改提倡学生是发展的人,主要体现在学生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和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而题干③体现的是学生是独特的人。
12、关于上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教师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活动
B.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C.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D.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
13、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讨论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最后得出原理的方法。它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所倡导的。教师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
1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是()。
A.读书指导法
B.讨论法
C.练习法
D.实验法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题干所述即是练习法的定义。
15、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是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卯学制
D.癸寅学制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
16、下列不属于教学的意义的是()。
A.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B.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C.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
D.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教学的意义有:(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和教育的基本途径。D项为教学的任务。
17、让患者自我放松,减轻焦虑、恐惧,用放松反应代替焦虑反应,通过练习消除恐惧和焦虑的做法即为()。
A.深入共感法
B.系统脱敏法
C.行为契约法
D.模仿学习法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系统脱敏法能让患者自我放松,减轻焦虑、恐惧,用放松反应代替焦虑反应,通过练习消除焦虑和恐惧。
18、下列不属于教学的任务的是()。
A.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与创造才能
C.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D.关注学生学业成绩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教学的任务包括: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与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9、某学生既想参加舞蹈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跳不好,被人耻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趋避冲突是指个体对于同一目标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这一目标可以满足人的某些需求,但同时又会构成某些威胁,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使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
20、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不包括()。
A.备课
B.组织教学
C.复习过渡
D.讲授新教材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一般来说,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复习过渡、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等。
21、如果要对一个教学班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首先确定学生的学科学习为评价内容,然后收集学生的考试分数,以统计的方法检验其成绩的优劣。这种评价属于()。
A.定量评价
B.定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自我评价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定量评价是对评价材料作“量”的分析,运用的是数理统计、多元分析等数学方法,从纷繁复杂的评价数据中提取出规律性的结论来。
二、辨析题
22、根据皮亚杰论,在良好的外界环境作用下,学生的认知发展可以从前运算阶段直接跨越至形成运算阶段。
参考答案:
此说法错误。
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从低到高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四个阶段都有对应的年龄阶段,毎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年龄特征,是具有不可逾越和不可逆性。
在良好的外界环境下,可以缩短四个阶段的年龄时间,但是不可以跨越,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23、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参考答案:
此说法正确。
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因此,从教育的本质出发,可以知道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24、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参考答案:
此说法错误。
它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中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
25、教学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参考答案:
(1)常规管理
(2)平行管理
(3)民主管理
(4)目标管理
三、简答题
26、简述富勒等人提出的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福勒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①关注生存阶段。这是教师成长的起始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一般是新手型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会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处理人际关系或者管理学生。
②关注情境阶段。当教师认为自己在新的教学岗位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后,会将注意力转移到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上来,如关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关心班集体的建设,关注自己备课是否充分等。
③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在这一阶段,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存在不同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情感和社会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
27、简述班级管理的模式。
参考答案:
这句话是正确的。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授之以鱼”是指传授给学生知识,而“授之以渔”是指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重视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符合新课改教学观的要求,因此是正确的。
28、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教材是直接反映教学内容的,所以在内容上一定要准确无误。同时各学科教材还必须体现一定思想性,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各科教学中,力求结合本学科特点和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对学生进行具体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2)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教学法要求的统一。教材体现为传授知识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所以编写教材时既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顺序,还要符合知识的逻辑顺序。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教材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3)易懂性。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理解能力不同,所以教材内容的叙述要简明、准确、生动,标题、结论要醒目,字体大小、用词要适当。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容易读懂教材。
(4)理论与实践统一。教材既要有理论,又要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教材要结合实际材料来论证理论。使学生通过教科书的学习既学会了理论,又能较好地应用理论。
(5)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观察、实践、资料搜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和反思活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6)教材应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倾向。
29、简述建构主义学习观。
参考答案:
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建构者。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通过对某种社会主义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
(3)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四、材料分析题
30、材料:
小李、小张都是刚工作一年的小学语文老师,两人工作很努力,但也存在很多困惑。小李对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新课改的知识,意识到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特别注意营造课堂氛围,我的课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的很热闹。上周公开课学生个个都很开心,可听课的老教师们都说我的课没有语文味,缺乏深度,只注重形式。难道一堂课热热闹闹不好吗?”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也没少花功夫。我专门买了特级教师教学录像,细心模仿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课几乎就是把录像中教师的教学复制到我的课堂上。可为什么同样的上课方式,我的课效果就不好呢?”
(1)你是否赞成小李的教学观,结合教学理论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我不赞成小李的教学观。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要相结合。小李仅仅关注学生,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缺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这样的教学缺乏深刻性。
其次,上好一堂课除了气氛热烈,还应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这样才能使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任务和重难点,使学生巩固每节课学到的知识。
(2)小张上课的问题在哪里?请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小张在选用教学方法时没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尤其是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没有从教学目的和任务出发,机械照搬特级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因此,必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其次,教学方法的选用要求综合性、灵活性和创造性。小张在课堂上仅仅采用学来的特级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结合实际大胆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因此,课堂效果不好。
31、材料:下面是有关中学生的几个生活情境
情景1:一天放学后,高一学生张欣因送生病的同学,回家时间比平时迟了一个多小时,当张欣一推开家门时,着急的妈妈便过去说了她几句,话里没有任何指责的意思,只是嘱咐女儿不要回来太晚了。但是,张欣顿时暴跳如雷:“你不相信我!”她叫道:“你们总是告诉我该做什么,你们根本就不相信我!”她的情绪非常激动,头也不回地走出家门。
情景2:初二学生王芳丰非常喜欢好朋友丽丽,在她眼里,丽丽简直就是个完美的人,她不容同学说丽丽的坏话。可是有一天,当王芳听说好朋友丽丽把自己告诉她的秘密告诉了别人,便匆匆找到了丽丽,对着她大声呵斥,指责她是一个骗子,再也不信任她了。
情景3:初三数学模拟考试试卷发下来,岳勇取得了他上初三以来最好的成绩,他非常高兴,兴奋不已,真想大声欢呼。但当他得知本次考试中大多数同学都考的不好时,他控制了自己内心的激动,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
问题
(1)结合材料,分析中学生的情绪发展的主要特点。
(2)如何引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参考答案:
(1)青少年情绪体验跌宕起伏、剧烈波动。具体表现在:①爆发性和冲动性。情景一中的张欣在妈妈表达了关心之后“暴跳如雷”,情景二中的王芳对好朋友“大声呵斥”,都是情绪外化的表现,体现出了爆发性、冲动性的特点;②外露性和内隐性。一方面中学生乐于表达自己的情绪,当同时由于自控能力的增强而表现出一定的内隐性。情景三中的岳勇成绩满意很想大声欢呼是情绪外露性的表现,但在同学面前能表现出“若无其事”体现了情绪的内隐性。除此之后,中学的情绪还具有不稳定性和两极性、心境化和持久性的等特点。在开展教育活动时,要关注青少年的阶段性特征。
(2)采用正确恰当的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情绪调节:①敏锐觉察情绪;②平和接纳情绪状态;③正确调整情绪;④有效表达情绪;⑤保持和创造快乐的情绪。
推荐阅读:
教师资格证题库 | 教师考试备考辅导 | 教育学资料 | 教育心理学资料 | 综合素质资料 | 教育知识与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