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点点击】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2.日地关系(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4.宇宙探测;
5.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重点难点突破】
一、天体系统的层次性(见右图)
二、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是目前人类发现的唯一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其形成的条件如下。
1.地球的宇宙环境
(1)稳定的宇宙环境:太阳光照条件稳定,使地球上的生命可不间断的得到进化;
(2)安全的轨道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安全有序;
(3)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发生和发展。
2.地球自身的条件
(1)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均匀的接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不至于过于剧烈;
(2)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地球具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地球内部物质的运动,使地球上产生了液态水。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2)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如图所示。
(1)各层太阳大气的特点:光球层:厚度最小,温度最低,亮度最高;日冕层:厚度最大,温度最高,亮度最低;色球层的厚度、温度和亮度都介于光球层和色球层之间。
(2)主要的太阳活动类型:太阳黑子,出现于太阳光球层上,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活动周期11年;耀斑发生于太阳色球层,爆发时释放大量能量,影响地球,所以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太阳日冕层常会抛出大量带电粒子流,形成太阳风。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降水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相关;②产生“磁暴”现象,威胁地球上的交通安全;③扰动电离层,影响地面短波通讯;④在极地上空形成“极光”。
四、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
本部分内容包括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及其两种运动形式之间的关系——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
1.自转和公转
运动方式 |
自转 |
公转 |
||
绕转中心 |
地轴 |
太阳 |
||
方向 |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
自西向东 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
||
周期 |
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
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
||
速度 |
角速度 |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为15°/小时 |
平均角速度约为1°/小时 |
|
线速度 |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两极无角速度和线速度 |
平均线速度约为 |
2.黄赤交角及其地理意义
五、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主要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三个。
1.昼夜交替
晨昏线的特点:①晨昏线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②晨昏线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③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④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跟经线圈重合,且平分所有纬线圈;⑤晨昏线在二至日时跟极圈相切;⑥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跟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2.地方时和区时
(1)地方时及产生原因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即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
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靠东的地点比靠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产生了时间差,靠东的地点比靠西的地点时刻早。
(2)时区的划分
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向东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在零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即十二区。
(3)地方时与区时的区别与联系
一般从光照图上读到的时间,均是地方时,一个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一定是地方时12时,由于区时从地方时而来,区时即为一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二者关系密切。两个地点的地方时,可以相差时、分、秒,而两个地点的区时之差只能是整数个小时。
(4)日期界线
日期界限有两条:自然日界线和人为日界线,这两条日界线把地球分为两个日期。日界线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起点和旧的一天的终点,地球上日期的更替,都从日界线开始的。
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点(或24点)的经线,自然日界线的东侧为新的一天,西侧为旧的一天。自然日界线在地球表面是不固定的,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
人为日界线:原则上规定180°经线为日界线,但实际的国际日期变更线线是曲折的,这是为了附近国家和地区居民生活的方便,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这条日界线在地球表面是固定不变的。人为日界线的东侧,为旧的一天,西侧为新的一天。
由于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24小时,即一天。因此,自东十二区向东进入西十二区,日期要减去一天;自西十二区向西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增加一天。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但日期相差一天。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原因:地球自转形成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气流、水流等无动力作用的物体上体现得较明显。
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处不发生偏转。判断偏移方向时须面向物体的运动方向,否则会出错。
六.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每年的春分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南半球的冬半年),北半球各纬度昼弧>夜弧,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6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夏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地昼最长,夜最短。在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每年秋分日到春分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南半球的夏半年),北半球各纬度昼弧<夜弧,昼短夜长。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12月22日前后为北半球的冬至日,这一天北半球各地昼最短,夜最长。在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春、秋分日,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此时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全球昼夜等长,各12小时。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随纬度的变化: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90°,从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对称分布。即: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从赤道向南北递减;夏之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次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随时间的变化:一年中,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时最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夏至日时最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何时直射,何时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3.四季和五带
产生的原因(如图)。
五带的范围与黄赤交角的关系:若黄赤交角变大,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扩大,则温带的范围扩大,寒带的范围扩大,温带的范围减小;若黄赤交角变小,直射点移动的范围缩小,则温带的范围缩小,寒带的范围缩小,温带的范围扩大。
【思路方法技巧】
本专题学习中的几个关键点分别是:基本地理概念的理解与把握、基本地理计算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基本图形的判断与绘图,以及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实际运用四个方面。
1.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读方法
一是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
2.地方时的计算
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B地的地方时=A地的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若B地位于A地的东侧,计算时取“+”号,若B地位于A地西侧,计算时取“-”号,可概括为“东加西减”)。
3.区时及其计算
B时区的区时=A时区的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计算某地所在的时区:用该地经度÷15°所得商四舍五入取整数,即为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其所在经度来确定;时区差的计算:若两地同属于东时区或同属于西时区,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差,若两地分属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时区差为两地时区数之和,可概括为“同减异加”;“+”、“-”号的取舍:若B时区位于A时区的东侧,用“+”,反之用“-”);
4.昼夜长短的计算
先找出欲求昼夜长短地点的纬线;后找出此纬线与晨昏线相交的点和昼弧;再计算出昼弧的弧度数,并换算成时间。其它的方法:任何纬线的昼长和夜长之和为24小时;正午12时减去日出的时刻乘以2等于昼长;日落的时刻减去正午12时乘以2等于昼长;某纬线的昼长等于另一半球同纬度纬线的夜长。
5.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
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90°-直射点与该地的纬度差。纬度差的计算:若直射点与该地同在一个半球,纬度差即为两地纬度数之差;若直射点与该地分别位于南、北半球,则两地纬度差等于两地纬度数之和。
【高考经典回眸】
(2008年全国文综卷I)图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1~4题。
1.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
A.北半球、10月 B.南半球、5月
C.北半球、5月 D.南半球、8月
2.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 )
A.30°~40° B.45°~55° C.5°~l 5° D.60°~70°
3.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
A.12月、17时 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
4.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 )
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
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 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解析:本题以局部日照示意图作为材料,考查学生调用并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对日照图的判读能力、基本的时间计算(估算)能力、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对思维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要求极高,对知识的熟练程度要求也较高。通过材料和图示可知,当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此日昼长夜短,Q点应和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半球(或此日为Q点的夏半年);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这一天的昼长可达19小时,根据昼长的纬度分布,可知Q地的纬度很高,接近极圈;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越向高纬,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所以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不大;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的位置应位于极点和某点(不包括赤道)的区间之内,且这个时刻越接近0点或12点,Q点的最低纬度越接近极圈,当时刻为0点或12点时,Q点的位置应分布于极点和极圈之间,综合分析,Q点在该经线上的位置应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
答案:1.C 2.D 3.A 4.D
【综合能力提升】
读右图,A、B在北半球同一纬线上,PA、PB是晨昏线的一部分,A点区时为19时20分,回答1~2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A.20°S 35°E B.20°S 145°W
C.20°N 35°E D.20°N 145°W
2.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0°,则B点可能位于何处附近( )
A.北京 B.华盛顿 C.罗马 D.墨西哥城
3. 某学校测得的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当记录太阳在a位置时,北京时间为12:40。该学校所处的经纬度位置是( )
A.19°N,110°E B.19°S,110°E
C.19°N,130°E D.19°S,130°E
下图中大圆为晨昏线,M点在东西半球分界线上,P点线速度为Okm/h,图中阴影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完成4~5题。
4.M点纬度可能为( )
A.77° B.66° C.55° D.44°
5.若图中日期为3日和4日,则北京时间是( )
A.3日2时40分 B.3 日21时20分 C.4日2时40分 D.4日2l时20分
下图所示是四地一年中昼长最大差值和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据图完成6~7题。
6.四地按纬度由低到高的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 B.③②①④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
7.有关四地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最大昼长小于12小时 B.②地在回归线上
C.③地一年只有一次太阳直射 D.④地四季分明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四地白昼长度变化。完成8~10题。
8.若该图表示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则①、②、③、④四地纬度依次是( )
A.66.5°N、66°N、40°N、40°S B.66.5°S、66°S、40°S、40°N
C.66.5°N、66°N、0°、40°S D.66.5°S、66°S、0°、40°N
9.根据图中各地的白昼长度变化可知( )
A.a月内①—④各地的夜长均长于昼长
B.b月内①—④各地的昼长均长于夜长
C.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大
D.③地与④地之间的某一纬度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10.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与Pb的关系应符合( )
A. B. C. D.
11.图中a为纬线,P、Q两地经度相同。若P地19时太阳已落,Q地仍夕阳西下,这一季节( )
A.长江流域油菜花盛开 B.美国大平原麦翻金浪 C.潘帕斯草原绿野千里 D.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参考答案]
1.C A点区时为19时20分,即A点位于昏线上,可确定PA、PB之间的区域为夜半球,P点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145°W的时刻为0时,直射点位于35°E;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与直射点所在纬线的度数相等。因此可确定直射点所在纬线的度数为20°N。
2.B 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0°,可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计算出B点纬度为40°N,且位于145°W以东,据经纬度可确定该城市的位置。
3.A 太阳在a位置时,为北半球夏至日,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此时A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85°34’,可计算出该地纬度为19°N,此地正午时刻背景时间12:40,则该地位于北京西侧,经度差10°,即110°E。
4.A 据题意,P点为极点,图中大圆为晨昏线,则PM之间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因此M点的纬度应介于66°34’-90°之间。
5.B 阴影区和非阴影区为不同的日期,则PN一定为自然日界线(0时线),PQ为180°经线,PM为20°W经线,据经度的变化可确定图示P为北极点。根据日界线两侧的日期差异特点,阴影区为4日,非阴影区为3日,PN(160°E)为0点,则北京时间为3 日21时20分。
6.D 纬度的高低可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来确定,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即昼长的差值越大。
7.D 根据一年总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最大差值,①地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大差值小于46°52’,所以其位于回归线之间,②地位于极圈以内,③地位于赤道上,每年两次太阳直射,④地位于中纬地区,四季分明。
8.A 根据上半年a、b两月(a月早于b月)昼长的变化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①、②、③三地的昼长逐日增加,④地昼长逐日减小,因此①、②、③均位于北半球,④地位于南半球,且变化幅度①>②>③,据此可得出正确答案。
9.D 仔细分析图示信息,a月内①—④地中,④地的夜长短于昼长,b月内①—④也只有④地的昼长长于夜长③地较②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幅小,③地与④地之间的赤道上昼夜长短变化为零。
10.A ①地在a月与b月的平均昼长变化Pa <Pb,因此。
11.C 若P地19时太阳已落,Q地仍夕阳西下,说明此时Q地位于昏线上,而P地已经在夜半球了,根据昏线的分布,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冬半年,因此A、B、D均错误。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