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有一些收获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心得体会重点的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因此在分享师德师风学习心得前就可以先把自己的所感所悟写下来。想要写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我们整理的“2022年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2022年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篇1
近日,学校利用政治学习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系列教学片《师德启思录》中的第七集《廉洁从教,以身作则》。我看了以后,感慨颇多,心情很不平静,特别是胡安梅、包全杰等农村教师身上表现出的高尚道德风范,更使我感动不已。
湖北山区的胡安梅老师,她在父亲病逝后,继承父亲的遗愿,义无返顾地当上了民办教师。她一家住在四面透风的土房中,没有条件改善生活。她虽然家境贫寒,但她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极少的工资捐献出来,为学生交学费、买书本。长期以来,她有无数机会走出大山,到大城市里去挣钱,但是她舍不得孩子们,她不想让山里娃世世代代都是文盲!孩子辍学,她就跑遍大山的每一道山梁,每一个角落,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让孩子们上课,用一片赤诚之心换来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默默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辛勤地浇灌着下一代。
当全国各地的达三万多元的捐款寄来后,胡安梅没有只想到自己脱贫,而是毅然把这笔钱全部捐献给乡教育站,设立“胡安梅教育基金”,以奖励那些扎根山村教育的老师们。
全国优秀师德标兵、辽宁丹东凤城东方红小学校长包全杰,从教几十年如一日,尽职尽责,呕心沥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坚持不懈地改善办学条件,把一所普通小学建设成享誉八方的示范学校;他生活简朴、廉洁从教、克己奉公,言传身教地培养出了一支思想好、业务精、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把自己毕生的精力无私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包全杰同志的崇高品格和师德不仅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敬仰,而且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像胡安梅,包全杰等这些诚实质朴的人民教师,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顽强的意志,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把自己一生的心血和力量献给教育事业,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师德的绚烂光辉。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
江泽民同志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教育实践证明,师德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献身教育,重在实践师德。怎样看待学生,怎样教育学生,怎样当好教师,这一课题是涉及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2022年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篇2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
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别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
江泽民同志也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通过近阶段对师德师风的学习,本人深刻地体会到,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师的职业有苦也有乐,平凡中见伟大,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二、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师德的核心
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不歧视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德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爱学生,怎么爱才是真正的爱,近来一些舆论批评某些教师是“制造自卑者的教师”。好多教师都认为,学生的优点,不夸跑不了;
学生的缺点,不批改不了。因此,他们总是批评、训斥、否定学生,而很少鼓励、表扬、肯定学生。其实,在老师的眼里不应有教不好的孩子,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用简单粗暴的做法对待学生或歧视学生。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师爱最受公众期待。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来爱护,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话,那么离开了理解和尊重同样也谈不上教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态度来要求学生的,希望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能力,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质,达到他们所期望的目标。这都是教师为学生着想,学生应该正确地理解教师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学生的尊重的。反之,教师也应该理解和尊重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当做下级,当做可以随意训斥的无知小儿。时下某些老师可能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往往自以为尊贵无比,维护师道尊严,不顾学生的颜面。其实这种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语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师对学生不要体罚,不要训斥,不要高高在上,而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一个堪为师范的人。学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强烈的。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恰当的,就是一种激励;
不恰当的,就会成为一种伤害,甚至还会导致逆反心理产生。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批评时挖苦、损伤学生,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应把握批评的“度”,变“忠言逆耳”为“忠言悦耳”。
三、更新观念、努力创新是师德的新发展
要让学生从分数的奴隶变为学习的主人。要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变为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教不是统治学生学、代替学生学,而是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用武之地,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训练能力、发展智力以及思想情操受到良好熏陶的场所。教师应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要让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去学习、去实践。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师德的人格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育工作者,其知 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教师。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这一切都基于教师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
、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以良好的师风师德感召和熏陶学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
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提高文明程度,特别要培养对学生的爱心;
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五、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
总之,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
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
2022年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篇3
经过学习,我深深的明白,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对一个教师异常的重要,因为,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江泽民同志也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职责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本事的竞争。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本事的基础,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没有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就无法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就无法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就难以提高全民族素质,难以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难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兴、民族兴。正因为这样,中央决定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体此刻两个主体地位:一是教育要以育人为本,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二是办学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教师在传播人类礼貌、启迪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关键的作用。教师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没有高质量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首先就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的发展,重视教育队伍的建设。我们党的几代领导团体对教师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伟人说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提高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必须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才能真正为人师表。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广大教师要为人师表,注重师德修养,以高尚的情操教书育人,注重素质教育和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其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重温和学习我们党几代领导人的讲话精神,我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教育事业发展,关键在于教师。
2022年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篇4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当然很重要。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
2022年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篇5
前不久,曾读过资深学者余秋雨先生的一篇文章《一个庭院》。余先生在文中提到的一个庭院指的是湖南省岳阳的岳麓书院。南宋的大哲学家朱熹曾经在这里统领、执掌教务。朱熹曾对于学院教学的最终走向有系统的思考。“他说,人性皆善,但在社会上却分成了善的类别和恶的类别。因为每个类别里风气和习惯不同,熏染而成。只有教学,能够从根本、从大道上弘扬善的风气和习惯,让人们复归于善。他又说,教学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使他能够从修身出发,齐家、治国”(摘自余秋雨《摩挲大地》第140页)。当时看过之后,因觉朱熹对于教学的言论确实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便在此折了一个角,以待日后重看时加以体会和揣摩。今天,写师德心得体会,因这几句话有了体会的灵感:从教学中修身,从修身中提升。
1、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有如泉涌。我们常说“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随着年岁的流逝,我们的知识储存越来越少,而知识又以无比迅猛的速度在发展,在更新。如果我们不时时学、处处学,就会掉队落伍,跟不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从教这么多年来,虽然我一直阅读,有时也动笔,但阅读的种类太单一,基本上是教学技巧类书籍居多,为了上课、教书而读。现在看来,我觉得这类阅读只是饮食中的“快餐”,起填饱肚腹之用,没有多少营养可言,吃多了对身心健康并无多大裨益,近几年,随着教育科研的兴起,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化,发觉自己在教学中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这感就源于自身学识的不够。观摩了几次名、特师的课堂教学之后,隐隐觉得这些教师的课上得挺有“味”,这“味”来源于教师自身的语文功底和语文素养。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说过:“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不断学习,加强阅读,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精华,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滋养自己,从而承担起母语教学的重任。信息时代,教师仅有“桶水”是远远不够的。要使自己成为一泉清亮、甘醇的活水去润泽学生的心田,让他们热爱祖国的文字、语言,同他们一道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2、修炼自己的行为,让它规范专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学之路漫漫,有书陪伴,有生同行。如此的人生应是富足而快乐的,也应是充盈而有意味的。为了使自己常教常新,为了寻求职业生涯的精神愉悦感,走在教学行程中,如履薄冰,不敢有懈怠。我总想使自己能超越些,我总想让自己的课堂灵动,我总想唤醒学生的生命活力,我总想让自己与学生共筑快乐的精神家园……太多的“总想”促使我在拿到新教科书后,马上学习,及时充电,查阅资料,指导教学;临上讲台前,反复阅读,把握文本本义,找准重、难点,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计划,设置教学环节,精简课堂结构,让学生学得活而主动。课后,及时记下课上的点滴:或得或失,或短或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有积累才有成长,有成长才会有规范,有规范才会有专业。
3、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超凡脱俗。“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这些崇高、耀眼、质朴的赞誉,承载了社会对教师的无限敬仰和热爱。如今,这些称谓已逐渐失却其光环和热度。环顾四周,我们发觉学生的灵性止于课堂上老师的谆谆教诲;学生的天性凐于书桌上摊 开的道道习题。孩子们的休息时间让位于听课、作业、考试;孩子们的娱乐空间,留给补习、学琴、abc ……是谁缚住了孩子们灵动的手脚,是什么让孩子们失去了欢快?为了考试、为了分数、为了升学、为了竞争,有偿家教,招生搭伙,相继滋生,三令五申,屡禁不止。学生与学生、学生和家长、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社会与学校时有怨气、时有误解、时有对立、时有冲突……我们的教育是引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领学生奔向理想之门;我们的校园是培养孩子保持善良本性、富于幻想天性的场所。苏霍姆林斯基说:“为每个人培养起善良、诚挚、同情心、助人精神,以及对一切有生之物和美好事物的关切之情等品质,是学校教育基本的起码的目标。学校教育就要由此入手。”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精神品质的塑造对孩子的终身幸福却是至关重要的。
4、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在我们看来,实现自己的梦想,达到自己的理想,这就是幸福。记得有首唱幸福的歌:“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睡梦里。它在辛勤的耕耘中,它在知识的宝库里……。”于丹在解读《论语》中孔子关于理想的言论时说:孔子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越远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于丹进一步说: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是的,在辛勤的耕耘中,在探寻知识的宝库时,在追寻教育理想之路途中,我们自身的感受才是通往幸福之门的“钥匙”。
新课程的实施将我们引向一个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新世纪要求我们对自身的职业价值重新认识和定位:从平凡的教学活动中体验着愉悦和崇高;从忙碌的工作中塑造自身美的职业形象;从繁琐、复杂的教育现象、问题形成富有个性风格的教学艺术、教育智慧。当我们能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中,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倾听他们的喜怒哀乐时;当我们能在课堂上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思考,让学生学会利用知识发展自己时;当学生仰起天真的笑脸,向你表达他(她)对你的纯真的谢意时;当你和学生能融进那充满欢乐和光明的知识海洋,享受着人类文明和智慧之光的点醒时,那么,作为教师,我是成功的,我是幸福的!
2022年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篇6
教师肩负着培养青年一代的神圣使命,承担着人类科学文化的传承任务。当前新形势下,作为教师,需要遵守宪法、法律和教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认真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透过对开县教师们在井喷事件中关心爱护学生的先进事迹的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适应时代的发展,做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新型教师,尚需艰苦的努力教师是一种职业,是一种专门性的职业,同时是一种谋生手段,但它却又是一种从事培养人才并实现文化继续与发展的连续性活动。在新形势下,教师主角在发生悄然改变。从教师的社会作用看,教师是社会的代表者,是道德的实践者,是道德的化身和道德规范的训诫者。开县各校的教师们在关系生命的紧要关头,舍小家顾大家,宁愿自己的孩子挨饿,也要把仅有的一点食品给其他的孩子,宁愿把自己的家人放在家里,也要把其他的乡邻先转移出去,这样的牺牲精神孩子们将终生受益。而童话家郑渊洁的儿子郑亚旗的小学教师,虽说是在北京的重点小学,是优秀班主任,但年年期末考试给他们漏题,学生总能够提前拿到考卷,为的是考第一。在我们那里,不也有过学校出题漏班里的事吗若干年后,他们也会骄傲地说“桃李满天下”了,可这样的“桃李”,我们又怎敢期盼社会的“诚信”呢从教师的教育作用看,教师又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班群众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但在这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知识信息的范文网[***]来源已经多元化,学生可从网络、报刊、各种书籍等方面获得知识,因为如此,郑渊洁才能将孩子带回家,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加上自己参考各种书籍编写教材,最终孩子一样成才。但我们不可能不要学校,不可能人人都自己教孩子,因此,过去我们要“传道、授业、解惑”,这天我们要“传道、授渔、激惑”。
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这天,开县教师们的行为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关爱学生,对学生真诚的爱,既是教师良好素质的表现,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是进行教育教学的情感基础。研究证明,学生对教师态度方面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教师知识的要求。
作为新型教师,还就应热爱自己所教学科,只有深爱自己所教学科,才能焕发出深入钻研教材的浓厚兴趣和传授知识的丰富情感,从而激发起学生的相应体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并理解教材,教师满腔热情,情绪高昂地教,学生情绪饱满、饶有兴趣地学,才能使学生逐渐热爱这一学科。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这是自然界发展永恒的法则,做一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新形势下要求教师要具有必须的心理品质,身体素质,职业道德,务必重视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新认识,对于教师主角,教师地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务必给自己重新定位。
小编精心推荐
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 | 师德师风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