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语文试题中,修辞是一项重要的测试内容。常考的修辞方法主要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和反问。考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能准确判断修辞的类型,二是能正确理解修辞的作用,三是能灵活地运用修辞手法。2006年高考的各套语文试卷对修辞的考查多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综合性,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重能力、重运用、重综合的特点。本文结合2006年高考的有关试题作如下分析,希望能对同学们复习备考修辞有所帮助。
一、 语言表达题型中,考查运用修辞的能力
【命题剖析】
与语言表达题型结合起来考查得最多的修辞是比喻、排比、对偶、拟人等。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看清要求,然后分析修辞特点,弄清有关内容、句式、用词、色彩、语气等方面的情况,进而展开必要的联想,最后按要求加以表达。
【高考真题】
例1 (安徽卷第19题)请围绕“节约”这一话题,用“少一点……,多一点……”的句式写三句话,每句话的前后要整齐匀称。
解析 本题考查的修辞是排比。解题时首先要仔细分析所给的句式特点:一是上下句要构成对比;二是写成后要组成排比句;再从内容上来看,前面部分应该是抑,表贬损,后面部分是扬,表赞扬;最后展开联想,选择语句,注意用词要简洁凝练。
参考答案
少一点大手大脚,多一点精打细算。
少一点取用无度,多一点细水长流。
少一点铺张浪费,多一点勤俭节约。(符合要求即可)
例2 (全国卷二第20题)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比喻和排比的运用。解答此题,比喻的本体应是一样的,但喻体的选择要不同并尽可能新鲜;三句话要构成排比,突出其气势;同时,要把握句式特点,注意内容连贯。
参考答案 和谐是音乐家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
例3 (四川卷第19题)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例句: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比喻这一修辞格。解题时要先看清例句由两个比喻句组成,然后仿写时要注意形似和神似。这里特别要注意前面暗喻和后文的逻辑联系,同时,还要注意内容有意蕴。
参考答案 生活是一杯酒,品出人生滋味的酸甜苦辣;事业是一面镜,照出生命价值的大小高低。
友谊是一条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信任是一缕阳光,驱散了怀疑的迷雾。
例4 (辽宁卷第24题)请以“爱护动物”为主题,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公益广告词(20字以内)。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用比拟的手法撰写句子。句子要符合公益广告词的有关特征,即简明扼要,内容具体,构思新颖,优美生动,富有创意,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
参考答案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
例5 (重庆卷第21题)从A句或B句中任选一句,仿照例句完成喻体部分。要求:两个喻体的内容构成对比关系。
例句:济南与青岛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济南是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么青岛便是着摩登时装的美少女。
A句: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现实世界是_______,那么网络世界便是_______ 。
B句:语文与数学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语文是________ ,那么数学便是________ 。
解析 这道题主要考查比喻手法的运用,仿写时,关键要注意两个喻体的内容能构成鲜明的对比关系,体现出两者的不同。同时,在选择喻体时,既要具体、形象,又要新颖、有意蕴。
参考答案
A句:真实的山川草木 缥缈的海市蜃楼
B句:滋味甘醇的美酒 索然寡味的开水
【备考策略】
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语言表达题几乎都有对修辞的考查,考生复习备考时应注意三点。一是辨清异同。在掌握常考的八种修辞的基础上,考生还应该仔细辨别易混淆的修辞间的异同(如排比与对偶的区别,对偶与对比的异同等),也应了解其他非常用修辞的特点(如通感、回环、移用等),这是“正确运用”修辞的前提和基础。二是明确作用。只有掌握修辞的作用,才能适时、恰当、合理地加以运用。三是善于运用。考生在平时的写作中要有意识地多使用修辞,只有平时多用多练才能在考试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二、在诗歌鉴赏题型中,考查对修辞作用的理解
【命题剖析】
在诗歌鉴赏中,试题往往会涉及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辨析及其作用的理解。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修辞方法和抒情方式,其中试题对修辞方法的考查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解答这类试题首先要整体把握诗歌的内涵,然后重点关注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高考真题】
例6 (全国卷二第12题第2问)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 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2)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参考答案 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例7 (广东卷第13题第2问)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以下问题
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 谭敬昭
江上青山山外红,远帆片片点归艭①。
横空老鹤南飞去,带得钟声到海幢②。
(2)简析诗中“带”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 “带”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老鹤”人的动作,不说钟声远播,而说老鹤带钟声到海幢,使画面具有动感。
例8 (江苏卷第12题第2问)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元]魏初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
*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2)“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参考答案 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例9 (天津卷第16题第2问)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凉州词(其一) 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
(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
例10 (江西卷第14题第2问)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注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全诗围绕“交情”展开描写,诗人采用对比、比喻以及象征等手法,用“溪水将桥不复回”与“不管风波去又来”进行对比,以“山溪渡”比喻“交情”,赋予“山溪渡”“风波”象征意义,从而表达了友情恒久不变,能经得起风浪考验的主旨。
【备考策略】
古诗鉴赏中的修辞复习备考要紧紧扣住常考的八种修辞手法,掌握其特点及构成要素,并将它们分类:描绘类有比喻、夸张、借代、比拟(生动形象),结构类有对偶、排比(突出强调),表达类有反问、设问(增强语气)。这样有利于分析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和根据要实现的特定表达效果而确定所要使用的修辞方法,做到有的放矢,灵活运用。
三、在现代文阅读题中,考查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
【命题剖析】
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能“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和行文结构等,其中对修辞方法的考查方式主要是要求考生能准确理解修辞方法在具体语境中的作用,这种题型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做这类题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回答它的表达作用,回答时要有针对性,切忌空话、套话。
【高考真题】
例11 (安徽卷第17题)阅读黄秋耘的《行吟阁遐想》。
且说我那天来到了行吟阁畔,东湖两岸,积雪茫茫,素裹红装,江山如画,四顾无人,万籁俱寂,连几里外水鸟振翅的声音都听得到。
……
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1)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特征:秀美,宁静。(2)作用: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意思答对即可)
例12 (四川卷第14题)阅读冯杰的散文《乡村的瓦》。
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参考答案 “瓦是童年的底片”这是一个暗喻的句子,“瓦”成了生活底片,自然记录了生活。所以,“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例13 (天津卷第19题)请赏析“心的边疆,可以造得很大很大,像延展性最好的金箔,铺设整个宇宙,把日月包涵”这句话。
参考答案 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说理,以光辉、阔大的意境来感染读者。
例14 (福建卷第13题)阅读梁遇春的散文《泪与笑》。
文中“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使用了暗喻(或比喻)的修辞手法。 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意思答对即可)
【备考策略】
在现代文阅读中考查修辞手法,大多是考查其表达效果,所以我们在备考过程中,重点是理解并掌握不同修辞手法的不同的作用。如:说明比喻的作用时,可用“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等词语;说明夸张的作用时,可用“突出特征,感情强烈”“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创造气氛,增强想象力”等词语;说明拟人的作用时,可用“化物为人,亲切自然”“形象栩栩如生,语言生动活泼”等词语;说明对偶的作用时,可用“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概括凝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说明排比的作用时,可用“文思贯通,语气强劲,抒情强烈”等词语;说明反复的作用时,可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感染力强”等词语;说明反问的作用时,可用“加重语气,加强语势”“激发感情,加深印象”等词语;说明设问的作用时,可用“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加深理解”等词语。
总之,同学们只有在了解并明确修辞的作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具体内容来对症下药,才能在高考中对有关修辞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解答。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 | 高考数学复习资料 | 高考英语复习资料 | 高考文综复习资料 | 高考理综复习资料 |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高考数学模拟试题 | 高考英语模拟试题 | 高考文综模拟试题 | 高考理综模拟试题 |
高中学习方法 | 高考复习方法 |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 | 高考饮食攻略 | 高考励志名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