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鸦片战争教案3000字通用8篇

字典 |

2022-12-09 11:19

|

推荐访问

鸦片战争教案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出国留学网内容专辑推荐:“鸦片战争教案”,敬请浏览。

  老师,我们身上散发的智慧之光,永远闪烁着您亲手点燃的火花。每位教师都有着编写教案的心路历程。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学校也鼓励老师在备课本上手写教案。如何让自己的教案看起来更加优秀呢?为满足你的需求,编辑特地编辑了“鸦片战争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鸦片战争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鸦片输入的危害,掌握虎门销烟的时间和意义;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性质;掌握《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主要内容。

  2.能力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和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鸦片的危害,自觉拒绝、远离,奋发自强;体味林则徐深刻的民族情怀。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教学过程:

  1.导入:

  谈话创设情境:

  近年来,公众人物涉毒丑闻屡见不鲜,同学们了解的危害吗?请谈一下对危害的认识和感想。

  那么,同学们知道是在什么时候在我国大规模蔓延的吗?同学们知道因为直接导致的一场近代战争吗?(同学们回答:中英鸦片战争)

  提出质疑,由此导入新课:这场战争真的仅仅是因为鸦片吗?战争又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后果呢?本节课就来一起学习这一内容。

  2.新课教学:

  虎门销烟

  (1)背景:清朝统治的危机,西方的兴起以及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思考:英国为什么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引导学生从英国、中国两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切入思考。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状况,解释“出超”概念。英国的鸦片,概况。

  (3)林则徐虎门销烟:通过启发式引导学生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从而让学生认识林则徐,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介绍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4)再次思考:虎门销烟损害了谁的利益?那些会善罢甘休吗?为什么?

  鸦片战争

  (1)起因:运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根本)。强调:交往中,英国人发现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及清朝官员的_、军队的废弛,因此不远万里发动战争。

  (2)经过:指导识别历史地图的方法,了解战争经过,正确认识战争的性质和中国战败的原因、结果。

  中英《南京条约》

  (1)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的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2)影响:请同学们总结分析其中危害(领土完整被破坏、主权受损害、白银外流、市场被强占、资源被掠夺、人民负担日益加重。)当然,我们也要正确认识到鸦片战争在客观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积极变化。(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3.小结巩固:

  重点强调林则徐虎门销烟以及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鸦片战争教案(篇2)

  教学目标

  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天津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取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又一次侵华战争,美俄是英法侵略中国的帮凶。这次战争实质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次战争不仅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而且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通过对战争影响,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通过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及其部分官员、将领腐败无能表现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同时也要看到在近代中国个人的悲剧往往是时代的悲剧。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它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被迫先后签订了十来个不平等条约,不断地出让国家主权,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地位分析:鸦片战争后,英国以《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大门,但中国这个广阔市场却不及洪都拉斯对工业品的消费。英国侵略者为了扩大中国市场,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最终自然经济再难抵御新一轮的经济侵略,中国终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重点分析:⑴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导致6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这根源于英法美发动战争的动机。⑵《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是重点。资本主义列强所获取或扩大的侵略权益正是通过这些条约而得到的。(3)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近代的大片领土丧失于沙俄之手,沙俄是最凶恶的侵略者之一。

  难点分析:⑴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难点。学生还缺乏足够的世界近代史知识的储备和一定的哲学、政治理论。⑵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入侵者是事实上的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是难点。我们不能只看到英法两国是直接组成联军出兵侵华的国家,而忽视了美俄两国对中国的侵略。因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俄两国在事实上与英法组成了四国侵华联合阵线,美俄两国是不折不扣的侵华的帮凶。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⑴通过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其根本原因和实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2)教师指导学生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危害,从而提高学生评价历史的能力。(3)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锻炼其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比较能力。

  2.教法分析:

  关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建议教师应通过讲授、研读史料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亦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相关历史知识。

  关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应指导学生通过比较、推理的方法,分析条约的内容,弄清列强又获取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关于“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和激情的语言等信息的刺激,让学生认识这一历史事实。教师结合数据、地图等材料,进行讲解。

  关于“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应帮助学生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性要求的角度去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对比说明两次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使学生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认识。突破此难点,其它知识层面上的“继续”亦不难解决。

  关于“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入侵者是事实上的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并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重点: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入侵者是事实上的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讨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板书设计: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

  2.“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英法的两个借口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6.10)

  二、法联军进攻天津

  1.大沽、天津沦陷

  2.《天津条约》(1858)

  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1.大沽之战

  2.北京沦陷和火烧圆明园

  3.《北京条约》(1860.10)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150多万平方公里

  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建议教师可以先放一段编辑好的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影像,直观地让学生回忆起旧知识。然后教师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法、美等国虽然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是它们并不满足,决定利用中国爆发人民起义、清政府忙于镇压之机,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新的侵略战争。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

  1854年、1856年,英、法、美等国利用清政府正在倾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时机,根据1844年中国未加思索就轻易答应的《望厦条约》第34款的规定,先后两次提出“修约”要求。其主要内容是:要求中国全境开放,至少是长江自由航行和沿海各城市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教师要指出这实际上是要订立一个内容极为广泛的新的不平等条约。为使清政府答应他们的要求,许以帮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交换条件。“修约”要求的实质是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攫取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这就是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

  2.“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英法的两个借口

  教师强调这是英法两国侵略者为发动侵略战争,蓄意制造的无耻的借口,同时此时英法美俄四国形成侵略中国的联合阵线。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6.10)

  1856年10月下旬,以英国派兵舰突然闯进珠江口,炮轰广州,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师在这里可以突出两广总督叶名琛这一历史人物,他不作战守准备,在衙门里梦想请神仙下界的主意,临战又不肯抵抗,甚至下令“敌船入内”也“不可发炮还击”,以至广州很快失陷。叶名琛也作了俘虏,被解往印度。时人讥讽他为“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如此疆臣,如此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到此再深入思考,叶名琛是旧制度下培养出来的杰出的人才,他误身误国的悲剧,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是中国的悲剧。

  二、法联军进攻天津

  1.大沽、天津沦陷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随即攻占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在这个事件中,可以充分体现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的特点。4月,英法联军到达大沽口外,美俄公使也随英法联军同往。英、法、美、俄四国公使分别照会清政府。英法两国通过照会,向清政府提出侵略要求。美俄两国借“调停”之名,伪装“中立”,掩护英法联军做好战争准备。俄美两国不但和出兵的英法两国一样与中国签定了《天津条约》,而且签约在英法两国之前。

  2.《天津条约》(1858)

  教师一一讲解条约内容及影响。关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问题需要强调公使是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的外交代表,驻节于该国首都,应是正常情况。但在当时条件下,西方列强要求公使进京,其目的在于更便于影响和控制清政府,使这项原本平等的外交惯例,具有了不平等的实际作用。关于增开通商口岸问题要强调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除数量上增加了一倍多以外,其明显的危害还有:①中国的东部沿海从南到北都被迫开辟了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向北方地区扩展;②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迫开放4个口岸,侵略势力得以深入长江流域经济最发达地区;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中国的国门被进一步打开,在新开埠的城市中建立的租界,成为以后扩大侵略的基地。同时,侵略者取得了军舰、商船在长江各口岸的自由航行权和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的权利。这样,中国的通商、航运等主权进一步地丧失了。

  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1.大沽之战

  英法第二次大沽之战首战受挫,英法侵略者叫嚣要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俄国公使更是在表面保持“中立”,暗中却向英法提供了“北塘毫无戒备,尽可进攻”的情报,协助英法的军事行动。

  2.北京沦陷和火烧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进逼北京。咸丰逃避承德,奕訢任议和大臣,议和不成,洗掠圆明园,占我北京城。此处可以思考:为什么英法在《天津条约》后并没有结束本次战争?——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冲击,英法是为转移危机,因此卷土重来。

  结合法国文豪雨果的论述痛斥英法两国的侵略暴行。

  历史再次证明,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的特点。在战前就是英、法、美三国共同提出“修约”要求。在战争中美俄公使随联军同往,借“调停”之名,伪装“中立”,实际上俄、美是利用其扮演的“调停人”角色从中渔利。在战争中,俄国人一方面其公使透露北京城防的部署,更是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加紧对中国北方领土的侵占,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事实上受益的侵略国。

  3.《北京条约》(1860.10)

  教师一一讲解条约内容及影响。指出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最终通过战争——条约模式实现了。强调强迫天津开埠,列强打开了通向北京的门户。至此,二鸦战结束,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第二次鸦片则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尽管英法两国对华战争中取胜并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但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收益者是俄国,因为俄国借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趁火打劫,侵吞了我国北方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19世纪后半期共侵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讲述时应注意:俄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英法的欧洲国家,但同时又是一个扩张性极强的军事帝国,其对中国的领土野心远大于占领市场的欲望;俄国利用其与中国相邻的便利条件,一般采用趁火打劫的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俄国是近代时期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并不满足于既得利益,还要进一步强占领土和控制中国,由此引起了中国社会与国际关系格局的一些重大变化。

  五、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危害

  回顾、归纳一下条约内容造成的影响。再着重分析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和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这两个现象的出现。资本主义列强通过战争征服了腐朽的清政府,获取了一系列的权益,认识到清政府的可利用价值;而清政府也在内忧外患的经验教训中发现,可以依靠列强维持自己的统治。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这就在政治上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一大批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准许华工出国,使列强从更广、更深的范围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便于他们的经济侵略,使中国传统经济受到冲击,中国经济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从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鸦片战争教案(篇3)

  一、三维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① 识记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② 理解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

  2、 过程与方法:掌握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运用问题进行探究,学会运历史比较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和价值观:深刻认识西方列强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对中国带来的殖民主义灾难,并体会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斗争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难点:鸦片战争的原因及影响。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导入新课

  利用罂粟花、罂粟果的图片引入本课的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我们分别从国际和国内这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鸦片战争爆发的国际背景是什么?

  国际背景:英国此时怎么样呀?英工业革命完成,需要原料和市场。 18世纪60年代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到19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取代手工操作,机器生产出来了更多的商品,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原料,而英国的市场比较狭小,原料也不足,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对外扩张,抢占别国市场,掠夺其他国家的原料。

  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原料和市场。而这时的中国的社会状况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一下国内背景

  国内背景:

  首先从经济上来说,中国是什么经济?对,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主要还是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传统农业的关键在于什么呢?土地是吧,小农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而在清朝统治时期,土地大部分掌握在谁的手中呀?大部分掌握在地主手中,所以土地高度集中,广大农民处于少地、无地的状态。土地高度集中的结果,必然导致什么矛盾比较尖锐?阶级矛盾比较尖锐。这是从经济上来说的。

  从政治上来说,清朝的统治怎么样?政治腐败,战前的中国,已经处于清朝末年,政治非常腐败:贪污成风—— 正所谓“三年清知府 十万雪花银”。另外,军备废弛,当西方国家用长枪大炮作战时,清朝的军队装备还处在以戈矛为主的冷兵器时代,船还是木制的帆船,少数船上装有一两门明朝时候发明的“红衣大炮”,发射时效果和扔铅球差不多,而且只能向前打。

  政治腐败,军备废弛,但是清朝统治者有没有意识到自己落后了呢? 没有,此时的清政府仍然自我感觉良好。以“天朝上国”自居,长期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虚骄自大、做着“天朝上国”“万邦来朝”“四海宾服”的美梦,使中国隔绝于世界潮流之外

  外交:闭关锁国、妄自尊大

  同学们看一下,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想要市场和原料,而中国地大人多,市场大,自然成为英国的目标,英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但是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为通商口岸,两者会不会产生矛盾呀,会,所以战争的爆发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英国想要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成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强烈需要原料和市场。

  好,弄清了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接下来我们还要知道是什么事件直接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对,虎门销烟,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线,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3.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我们都知道,虎门硝烟的领导人是谁?林则徐。林则徐为什么要领导禁烟运动?因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要知道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请看这几个问题。

  (1)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有哪些?销售情况及其原因如何?

  (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但是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什么叫出超?就是出口的比进口的多。所以英国的大量白银流入了中国。

  (2)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采取了什么方法?(向中国走私鸦片。) (3)英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材料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林则徐集·奏稿中》(白银大量外流,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等。)

  造成兵弱银荒,加深清政府统治危机

  过渡:面对大量鸦片走私,作为当时皇帝的道光帝采取什么了行动? 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过渡:虎门硝烟的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决定以此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所以虎门硝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那么鸦片战争的爆发真的是林则徐惹的祸吗?

  不是,禁烟运动只是借口,

  中英之间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市场和原料,中国的禁烟运动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和导火线,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必然会寻找其他借口挑起战争。)

  2、经过

  战争的过程不是我们所要了解的重点,我们只需要简单的了解战争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840年战争开始——琦善同英军谈判为第一阶段,

  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扩大战争——1842年8月战争结束为第二阶段。 1842年8月,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中国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3.结果

  中国失败,签订不平等条约。我们来看一下《南京条约》的内容 条约主要有四个内容,我们分别来看,

  第一,割香港岛给英国,简称为割地,这损害了中国的什么主权。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第二,赔款2100万银元,简称为赔款:这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

  第三,开放五口通商口岸,哪五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 开口通商给中国造成了什么危害?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是清政府在列强的威逼下开放的,因此它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便利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第四个内容,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协定关税:这使中国开始丧失什么权?关税自主权。这一条款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便利西方国家的经济掠夺

  《南京条约》是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主权遭到破坏。除了《南京条约》之外,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攫取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等特权。这里面有几个名词大家注意一下,

  领事裁判权,也称“治外法权”,就是外国公民在中国犯了罪,中国的法律不能制裁,只能由他们国家的领事去裁判,中国政府不得过问。破坏了中国的什么主权?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

  片面的最惠国待遇:近代中国与外国所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享有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并无对等的权利,故称“片面最惠国待遇”。这充分体现了条约的不平等性。

  通过《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签订,英国获取了很多特权。看到英国获得如此之多的好处,美国和法国也趁火打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以攫取在华特权。

  3、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和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使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半殖民地:国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半封建: 国家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 破坏,既存在资本主义,又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在华利益

  ②直接原因:英联络美法两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扩大侵略权益的要求,但遭到清政府拒绝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一阶段 1856年—1858年

  1856年

  英军炮轰广州城(爆发)

  1857年

  英法联军攻陷广州

  1858年

  攻陷大沽,进逼天津,签定《天津条约》

  第二阶段(1859年—1860年)1860年

  占领津、京,火烧圆明园,签定《北京条约》

  3、结果: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定 1858《天津条约》 1860《北京条约》

  4、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1) 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更加严重的侵害。 2)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了。

鸦片战争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英国向中国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汲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_到”,讨论回答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鸦片?

  (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鸦片。)

  2.英国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_;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

  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_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中国战败,清政府_签定《南京条约》。)

  3、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4、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_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_

  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课后小结

  小结

  英国为开新市场,鸦片危害广。

  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国强。

  一八四零鸦战起,《南京条约》丧权益。

  赔款通商又割地,半殖半封近代始。

鸦片战争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史实,识记《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内容。

  (2)理解英国悍然发动鸦片战争、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认识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3)通过讨论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能否避免”,帮助学生认识到清政府失败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

  两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及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教学难点】

  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如何理解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的社会性质。 【教学过程】

  在学习本课内容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中国近代史的分期。

  大家在初中都学过吧?中国近代史从哪一年开始到哪一年?以前初中没有学过吗?鸦片战争(标志着)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就是说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一直到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这一百多年都属于中国近代史。那中国近代史又分为2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的分界线以19xx的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旧和新呢?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领导阶级的不同。我们说五四运动后,什么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也就是说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近代史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下面开始本课内容的学习。

  放出四幅图片,让学生在历史史实的情景再现中,步入本课鸦片战争的学习。 图片中中战火喧嚣的场面,反映的就是发生在160多年前的鸦片战争。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很想知道:

  中英两国远隔重洋,一个在亚欧大陆东端,一个在亚欧大陆西端。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咋一听好像有点道理,那么鸦片战争的爆发真的是林则徐惹的祸吗?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进入本课的学习,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背景。

  一、 虎门销烟 背景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的内容,看后回答下列问题:1.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中国分别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学生回答】……

  看图表

  概括指出:战前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呈现出严重的社会危机。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政治腐败:康乾盛世以后,清政府开始走下坡路,政治日益黑暗,吏治腐败,贪污贿赂成风。经济:此时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你耕田来我织布”,主要还是男耕女织的传统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军事:清政府军备废弛,军队装备还处于以戈矛为主的冷兵器时代。外交:此时的清政府,军备废弛、财政困难、整体上呈现出衰败景象,走到了穷途末路,却还没有自知之明,仍然自我感觉良好。以“天朝上国”自居,长期奉行“虚骄自大、闭关自守”政策,做着“天朝上国”“万邦来朝”“四海宾服”的美梦,使中国隔绝于世界潮流之外,远远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

  而同一时期的西方世界,特别是英国处在怎样的历史发展时期?

  学生回答后,概括指出:战前世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迅速崛起;前一单元我们已经学过,英国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自18世纪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并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不断开辟和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因而不断加紧对外扩张,在东方建立自己的殖民体系。古老而又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必然成为他们侵略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国地大人多,市场大,而英国的胃口也大。英国要求打开中国市场,而清政府实行虚骄自大、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两者矛盾纠结,战争必然爆发。

  得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强烈需要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二、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前,英国最初试图用商品打开中国的大门。但是,鸦片战争前,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英国输入中国的“呢绒、棉纺织品、金属制品”等工业品,而中国的自然经济能够自给自足,不太需要这些工业品,加上清政府闭关政策的限制,其产品成为了典型的“滞销品”“破鞋”,没有人要。相反,英国从中国购买的“茶叶、生丝、药材”等物品,尽管有些是奢侈品,价格昂贵,但在西方却是“香饽饽”“畅销品牌”! 这样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大量白银流入中国(1813——1831年中英贸易的图表反映)。

  通过正当贸易不能打开中国的大门,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1799——1838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那 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鸦片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 在看这个问题之前,先来回来我一个简单的问题。

  (1) 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有哪些?销售情况及其原因如何?(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那自然而然的,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出口鸦片。(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英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清政府财政困难,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等。)

  学到这里,我们来回顾一下前面的学习内容。

  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不断开辟和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英国把侵略的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而那时候的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腐败,财政困难,仍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以为是天朝上国。

  过渡:面对大量鸦片走私,作为当时皇帝道光帝应该会采取什么行动?作为最有见识封建大臣林则徐有何表现? 多媒体显示 林则徐

  道光皇帝看到林则徐的奏折,认识到放任鸦片走私,将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于是任命主张严禁鸦片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组织禁烟工作。于是林则徐到 广东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大量鸦片。这就是虎门销烟运动。

  三、 鸦片战争 过渡:不法英商非法鸦片贸易扭转了正常贸易中逆差所带给英国损失,但中国 禁烟运动不从根本上断绝了这条罪恶的“商路”,英国遂决意以此为借口诉诸武 力,因此有人说:“若没有林则徐禁烟运动,就不会有中英鸦片战争”,对此有何 看法? 要分析这个问题,就要回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上来看。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所以这场战争不是打不打的问题,只是早和迟的问题。禁烟运动只是借口, 中英之间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由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打开中国大门,变中国为它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中国的禁烟运动仅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和导火线,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必然会寻找其他借口挑起战争。) 经过

  利用ppt动态展示图展现介绍鸦片战争的主要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战争的过程略) 地图动态显示 鸦片战争两个阶段:

  1840年战争开始——琦善同英军谈判 1841年英军扩大战争——1842年战争结束 结果

  1842年,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8月29日,中国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内容

  割地:损害中国的主权。

  赔款:不但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困难,也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更为严重的是它开创了侵略者勒索赔款的恶例。

  开口通商:使东南沿海门户大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东南沿海一些城市是清政府在列强的威逼下开放的,因此它损害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协定关税:这表明关税税则中国自己不能做主决定,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翻PPT,清政府除了《南京条约》之外,还与哪些国家签订条约? 把书发到52页,看历史纵横

  先讲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再讲补充条约。

  看到这里,我想问,鸦片战争的失败可以避免么?来看鸦片战争的原因。 影响

  鸦片战争后,英、美、法三国强迫中国套上了这不平等条约的枷锁,给中国带来了灾难和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变化?教师概括为: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不再是封建社会,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原来的封建社会开始转化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出现了两对矛盾: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不但包括地主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还有经济的、政治的、当权的各种封建半封建的反动势力以及后来的官僚资产阶级。“人民大众”不但包括农民阶级,还有近代新生的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正是由于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革命任务也会有所改变。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从此,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正是由于社会性质的改变,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由此革命任务也会有所改变。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从此,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xx五四运动前的79年,即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思想领域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变化的同时,思想领域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抛弃“夜郎自大”的腐朽观念,注目世界,探索新知,中国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战火再燃

  1856年,英法借口修约,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为什么?结果?影响?比较。

鸦片战争教案(篇6)

  【教学目标】1.能说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概况和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林则徐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

  2.能归纳出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从多角度分析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原因。

  3.能正确复述出鸦片战争的主要经过、关天培的抗英事迹。

  4.能准确说出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5.通过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对中国社会危害的分析,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6.认识到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 7.体会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愿意向他学习。 8.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生发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 难点: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老师课前在实验室里找到的两朵花的标本,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学生观察、回忆、回答是大烟花。 教师问学生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学生可能说是在“中华五千年的光碟”里或者师大地里看到的。 教师问学生谁能说说它能做什么用的?

  学生思考回答经过加工可以制成药材,这种药材叫鸦片。 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有什么药用价值吗?

  学生可能回答少量服用可以减轻身体疲劳;能治腹泄;能使人精神振奋。„„ 对同学们的表现教师给与充分肯定,然后指出鸦片是一种强调的麻醉剂,中国原来确实把它作为安神止痛的药材使用,称为洋药。但鸦片含有大量的吗啡和尼古丁,毒性很大。谁能谈谈鸦片都有什么毒副作用?

  学生可能回答大量吸食对人的身体特别有害。它能使人面容憔悴,骨瘦如柴,无精打采;鸦片很贵,使那些吸毒的人都倾家荡产;有的人为了吸毒,甚至是杀人抢劫。„„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同学们能把鸦片的危害说得这么透。是的,鸦片确实是一种毒品。大量吸食不仅对人体有害,而且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的因素。然而,就在十九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为了牟取暴利,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那么,鸦片在一百六十多年前,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怎样的痛苦回忆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相关内容--鸦片战争。

  (点评:本部分导入,教师注意激活学生进一步探究所需要的先前知识和经验,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课程理念。)

  二、感知历史,感悟历史

  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请同学们提出希望在本课探究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走私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林则徐都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虎门销烟的经过如何?学习本课我们应该受到什么思想教育?„„

  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整理如下:

  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措施;虎门销烟。 2.能从多角度分析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的原因。 3.能被林则徐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愿意向他学习。

  (点评:这部分的设计主要体现的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课程理念,学习目标由学生自己制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表现,这样就使学生明确了学习方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一目 “林则徐虎门销烟”

  为了便于学生对这一内容的了解和把握,教师播放一段音像资料,同时用幻灯打出以下两个问题:

  1、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出鸦片?请说明理由。

  2、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灾难?

  学生看完录像后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究。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汇报,师生、生生互动得出第一个问题的结论:英国向中国输出鸦片主要目的是占领中国市场。英国当时正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急需开辟国外市场,尤其看好中国这个广阔市场。清朝中期的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为英国侵略中国提供了客观条件。所以英国用贸易的手段未达目的之后,就开始偷运鸦片。在鸦片贸易中尝到了甜头。从教材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激增表中可以看出,到1838年已达到40200箱,获利白银519万两。鸦片的输入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加剧了中国的贫弱。第二个问题归纳出鸦片的危害有三方面: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腐蚀清朝的统治机构;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点评:这部分体现了教师将教学目标问题化,通过探究性问题涉及,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教师提出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如此深重的灾难,面对这种灾难,中国应该怎么办? 学生可能说禁烟;把鸦片贩子杀死;严惩吸食的人等等办法。

  接着教师先让学生阅读两则材料。学生从材料中得知林则徐的上书打动了道光皇帝,于是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教师然后 提出“林则徐到广州后都采取了哪些禁烟措施?结果怎样?”问题提出后,先让学生自己看书,独立归纳,这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当学生个体有了想法后,又迅速组织同桌交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想法,又经过全班的交流,进一步归纳出林则徐禁烟的五项措施:①缉拿烟贩;②整顿海防;③派人翻译外国书报;④停止中英贸易、封锁商馆;⑤虎门销烟。)

  教师让学生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

  学生讲完故事之后老师提出问题:“林则徐这种销烟办法能不能破坏环境?你们是怎么看的?”

  学生思考讨论,说出各自的见解,教师也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让学生读虎门销烟的过程被一位美国传教士记录下来的资料。再看一段音像资料,师生共同感受一下虎门销烟的壮观场景。

  教师提出通过上段史料的阅读和观看音像资料,同学们有什么想法? 学生们谈各自的感受。

  (点评:这部分反映了教师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中感知历史,感受历史。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培养,情感得到升华。)

  第二目 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提出问题:有人说鸦片战争时有林则徐的禁烟引起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 经过学生的辩论,最后师生达成共识: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是要这样做的,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点评:本部分设计是想通过探究性问题的设计,启发学生思考,在讨论中使学生学会客观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在鸦片战争示意图上找到英军入侵路线。

  2、归纳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

  教师在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产生见解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研究探讨问题。 教师让学生到大屏幕前指图讲解鸦片战争的两个阶段。 小组派代表阐述第二个问题的答案。

  教师提出讨论题: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学生思考讨论,纷纷发表各自的想法和观点。

  (点评:本部分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畅谈感受,借鉴历史

  教师用大屏幕出示学习结果自我总结问题训练单。 学习结果自我总结问题训练单

  1.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2.本节课我有什么体会吗? 3.我对本节课的学习经历有什么感受?

  4.本节课的问题解决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5.本节课的学习对我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教师让学生先对照这个问题训练单自己想一想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然后与同桌交流意见,再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

  学生看书、回顾所学内容,然后谈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

  (点评:这部分设计反映了教师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评价学习结果。体现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监控自己的学习结果,同时借鉴历史,关注现实,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鸦片战争教案(篇7)

  人教课标版历史学科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教案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掌握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认识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揭露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汲取取鸦片战争“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

  教师:图中的人在做什么?由这样的事件引发了中国历史上重大的事件是什么? 学生:抽大烟(吸食鸦片);鸦片战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完全正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观看视频:鸦片贸易的危害,虎门销烟。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学生: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

  教师: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教师: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 学生: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教师: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 学生: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教师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让学生观看动画:鸦片战争的经过,演示英国入侵中国的过程。

  师生共同归纳,然后出示: 爆发:1840年6月,英舰开到广州海面,进行挑衅。

  占领: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 结束:1842年8月,英舰到达南京长江江面。

  签定:中英《南京条约》。

  耆英、伊里布、牛鉴与璞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国军舰“皋华丽”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教师: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不是。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德国着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马克思也说过:“英国用大炮强迫中国接受一种名叫鸦片的麻醉剂”,因此,这场战争被称作“鸦片战争”。

  教师: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 学生: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定《南京条约》。

  教师:《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

  1、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

  2、赔款2100万元;

  3、开放通商口岸: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4、贸易:英商进出口货物徼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教师: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主权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师讲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教师提问:中国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社会的一系列活动和运动都在促进它的成长。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而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鸦片战争教案(篇8)

  教学目标

  英、法、美三国提出“修约”要求。的爆发:英军炮击广州。英法联军攻陷广州。英法联军进攻天津,《天津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签订及其主要内容。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是英、法两国为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取得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又一次侵华战争,美俄是英法侵略中国的帮凶。这次战争实质上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次战争不仅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而且促成了中外反动势力的勾结。

  通过对战争影响,激发学生对非正义侵略行为的憎恨情感,从而增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通过中清政府及其部分官员、将领腐败无能表现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趋势,同时也要看到在近代中国个人的悲剧往往是时代的悲剧。火烧圆明园不仅是侵略者的暴行,也是中华民族的国耻,它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奋发图强,振兴中华。

  教学建议

  1.教材分析:

  知识分析:期间,清政府被迫先后签订了十来个不平等条约,不断地出让国家主权,使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地位分析:鸦片战争后,英国以《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大门,但中国这个广阔市场却不及洪都拉斯对工业品的消费。英国侵略者为了扩大中国市场,攫取更多的侵略权益伙同法国发动了。最终自然经济再难抵御新一轮的经济侵略,中国终于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重点分析:⑴英法发动的根本原因是重点。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导致6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这根源于英法美发动战争的动机。⑵《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是重点。资本主义列强所获取或扩大的侵略权益正是通过这些条约而得到的。(3)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近代的大片领土丧失于沙俄之手,沙俄是最凶恶的侵略者之一。

  难点分析:⑴分析是鸦片战争的继续是难点。学生还缺乏足够的世界近代史知识的储备和一定的哲学、政治理论。⑵理解的入侵者是事实上的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是难点。我们不能只看到英法两国是直接组成联军出兵侵华的国家,而忽视了美俄两国对中国的侵略。因为在中美俄两国在事实上与英法组成了四国侵华联合阵线,美俄两国是不折不扣的侵华的帮凶。

  对学生发展的影响:⑴通过对英法发动的目的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其根本原因和实质,从而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2)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中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危害,从而提高学生评价历史的能力。(3)要求学生比较两次鸦片战争中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锻炼其对历史知识的归纳,比较能力。

  2.教法分析:

  关于“英法发动的根本原因”,建议教师应通过讲授、研读史料等方法,使学生认识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亦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相关历史知识。

  关于“《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应指导学生通过比较、推理的方法,分析条约的内容,弄清列强又获取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关于“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表和激情的语言等信息的刺激,让学生认识这一历史事实。教师结合数据、地图等材料,进行讲解。

  关于“分析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应帮助学生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性要求的角度去分析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对比说明两次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使学生得到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认识。突破此难点,其它知识层面上的“继续”亦不难解决。

  关于“理解的入侵者是事实上的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并指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英法发动的根本原因、《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分析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理解的入侵者是事实上的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

  教法设计:教师讲解,学生就部分问题进行讨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板书设计:

  一、英法发动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

  2.“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英法的两个借口

  3.爆发(1856.10)

  二、法联军进攻天津

  1.大沽、天津沦陷

  2.《天津条约》(1858)

  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1.大沽之战

  2.北京沦陷和火烧圆明园

  3.《北京条约》(1860.10)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150多万平方公里

  五、的危害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建议教师可以先放一段编辑好的有关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影像,直观地让学生回忆起旧知识。然后教师指出:在鸦片战争中,英、法、美等国虽然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但是它们并不满足,决定利用中国爆发人民起义、清政府忙于镇压之机,扩大侵略权益,对中国发动了一次新的侵略战争。因为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史称“”。

  讲授新课:

  一、英法发动

  1.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

  1854年、1856年,英、法、美等国利用清政府正在倾全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时机,根据1844年中国未加思索就轻易答应的《望厦条约》第34款的规定,先后两次提出“修约”要求。其主要内容是:要求中国全境开放,至少是长江自由航行和沿海各城市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教师要指出这实际上是要订立一个内容极为广泛的新的不平等条约。为使清政府答应他们的要求,许以帮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作为交换条件。“修约”要求的实质是扩大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攫取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这就是英法发动的根本原因。

  2.“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英法的两个借口

  教师强调这是英法两国侵略者为发动侵略战争,蓄意制造的无耻的借口,同时此时英法美俄四国形成侵略中国的联合阵线。

  3.爆发(1856.10)

  1856年10月下旬,以英国派兵舰突然闯进珠江口,炮轰广州,挑起了。

  教师在这里可以突出两广总督叶名琛这一历史人物,他不作战守准备,在衙门里梦想请神仙下界的主意,临战又不肯抵抗,甚至下令“敌船入内”也“不可发炮还击”,以至广州很快失陷。叶名琛也作了俘虏,被解往印度。时人讥讽他为“六不”总督:“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如此疆臣,如此抱负,古之所无,今亦罕有。”到此再深入思考,叶名琛是旧制度下培养出来的杰出的人才,他误身误国的悲剧,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是中国的悲剧。

  二、法联军进攻天津

  1.大沽、天津沦陷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随即攻占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在这个事件中,可以充分体现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的特点。4月,英法联军到达大沽口外,美俄公使也随英法联军同往。英、法、美、俄四国公使分别照会清政府。英法两国通过照会,向清政府提出侵略要求。美俄两国借“调停”之名,伪装“中立”,掩护英法联军做好战争准备。俄美两国不但和出兵的英法两国一样与中国签定了《天津条约》,而且签约在英法两国之前。

  2.《天津条约》(1858)

  教师一一讲解条约内容及影响。关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问题需要强调公使是一国元首向另一国元首派遣的外交代表,驻节于该国首都,应是正常情况。但在当时条件下,西方列强要求公使进京,其目的在于更便于影响和控制清政府,使这项原本平等的外交惯例,具有了不平等的实际作用。关于增开通商口岸问题要强调与中英《南京条约》相比,除数量上增加了一倍多以外,其明显的危害还有:①中国的东部沿海从南到北都被迫开辟了通商口岸,外国侵略势力向北方地区扩展;②长江中下游地区被迫开放4个口岸,侵略势力得以深入长江流域经济最发达地区;随着通商口岸的增加,中国的国门被进一步打开,在新开埠的城市中建立的租界,成为以后扩大侵略的基地。同时,侵略者取得了军舰、商船在长江各口岸的自由航行权和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的权利。这样,中国的通商、航运等主权进一步地丧失了。

  三、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1.大沽之战

  英法第二次大沽之战首战受挫,英法侵略者叫嚣要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俄国公使更是在表面保持“中立”,暗中却向英法提供了“北塘毫无戒备,尽可进攻”的情报,协助英法的军事行动。

  2.北京沦陷和火烧圆明园

  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攻占天津,进逼北京。咸丰逃避承德,奕訢任议和大臣,议和不成,洗掠圆明园,占我北京城。此处可以思考:为什么英法在《天津条约》后并没有结束本次战争?——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冲击,英法是为转移危机,因此卷土重来。

  结合法国文豪雨果的论述痛斥英法两国的侵略暴行。

  历史再次证明,英法美俄的四国侵华联合阵线的特点。在战前就是英、法、美三国共同提出“修约”要求。在战争中美俄公使随联军同往,借“调停”之名,伪装“中立”,实际上俄、美是利用其扮演的“调停人”角色从中渔利。在战争中,俄国人一方面其公使透露北京城防的部署,更是乘人之危,趁火打劫,加紧对中国北方领土的侵占,成为中事实上受益的侵略国。

  3.《北京条约》(1860.10)

  教师一一讲解条约内容及影响。指出英、法、美提出“修约”要求最终通过战争——条约模式实现了。强调强迫天津开埠,列强打开了通向北京的门户。至此,二鸦战结束,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第二次鸦片则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尽管英法两国对华战争中取胜并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但是在中的收益者是俄国,因为俄国借之机趁火打劫,侵吞了我国北方1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19世纪后半期共侵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讲述时应注意:俄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英法的欧洲国家,但同时又是一个扩张性极强的军事帝国,其对中国的领土野心远大于占领市场的欲望;俄国利用其与中国相邻的便利条件,一般采用趁火打劫的手段,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割让领土;俄国是近代时期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俄国并不满足于既得利益,还要进一步强占领土和控制中国,由此引起了中国社会与国际关系格局的一些重大变化。

  五、的危害

  回顾、归纳一下条约内容造成的影响。再着重分析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和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加剧这两个现象的出现。资本主义列强通过战争征服了腐朽的清政府,获取了一系列的权益,认识到清政府的可利用价值;而清政府也在内忧外患的经验教训中发现,可以依靠列强维持自己的统治。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起来,这就在政治上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一大批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准许华工出国,使列强从更广、更深的范围进一步打开了中国市场,便于他们的经济侵略,使中国传统经济受到冲击,中国经济逐步被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从而加深了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4445136.html
延伸阅读
出国留学网相关栏目推荐:“祝福语”。最新微信简短祝福语(篇1)1、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茶叶树大多长在山谷里、小溪旁,
2022-12-09
今天是感恩节,也叫火鸡节。你吃过火鸡吗?我不记得!谢谢你,祝你好运,祝你好梦!网络的诞生培养了人们喜欢用文字分享生活的习惯,传播高情商有深度的句子是一件常见的事,好的句子能够扣人心
2022-12-09
明白人生道理很容易,但要实践却很难。在毕业后,很多大学生会被学校安排去实习,当我们实习结束之后,我们会被要求写岗位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能够使我们发现工作中的亮点与不足,改进自身的缺点
2022-12-09
对婚姻不抱希望的丈夫,对任何人都不抱希望的人,就不会有失望。没有人会永远和我在一起,他今晚的所作所为对我是个警告。~~朋友,你也想分享这方面的句子吗?我们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很失
2022-12-09
我们在平日的生活过程中,每天都会发布到网上,记录和分享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不管我们此刻心情如何或许都能找到自己所需的句子。你可能正在寻找一些句子。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24节气简短祝
2022-12-09
出国留学网内容专辑推荐:“大学迎新年晚会策划书”、“迎新年晚会策划书”,敬请浏览。为了公司的项目顺利有序地进行着,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份策划书。策划书是从思想到书面的梳理过程,能否
2022-12-02
审计实习报告篇1本人从xx年X月8日开始在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于xx年X月27日结束实习,返校。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家具有审计、资本验证、资产评估、工程造价咨询、基建财务预决算审核、工程
2022-12-07
地税局实习报告篇1在实习期间,我严格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指导人员的安排,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尊敬领导,虚心学习,注意观察,独立思考,不耻下问,学问结合,基本上达到了实习要求
2022-12-09
圣人无常师。教案和老师都是课堂上缺一不可的。教案揭示学科相关基础理论和方法的本质和价值,明确应用方向。您是不是不太清楚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编辑精心为你整理的“认识以内序数教案”,不
2022-11-30
  父爱是一本书,书写浓浓关爱。父亲的爱,每一点、每一滴都值得我细细品味。人的一生父爱无处不在,如江水滔滔不绝。关于父爱如山的文章你知道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
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