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充分的改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的完成自主学习过程,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离不开教案。及时更新教案能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编写一篇优秀的教案,你需要做到这几点由此,出国留学网小编为你收集并整理了关于小学数学加法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关于小学数学加法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在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对四则运算已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一些实例,学习加法的运算律。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在加法的计算中和演算中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加法交换律的基础。教材安排这两个运算律都是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答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找到实际问题不同解法之间的共同特点,初步感受运算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分析、比较,发现规律,并先后用符号和字母表示出发现的规律,抽象、概括出运算律。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的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知识。
想想做做先安排了一些基本练习,以填空、判断等形式巩固对加法运算律的理解;接着通过题组对比和凑整等练习,为学习简便计算作适当渗透。
教学目标:
1、教学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通过对熟悉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
教学准备:配套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有牛顿因为看见苹果落地,进行思考,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后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这个伟大的成果。引导学生得出:要注意观察、思考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问题,并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
设计意图:由科学家从一个平常的现象得出伟大的发现,引导学生应注意观察身边的一些平常的、习以为常的现象,并从中的出一些规律,对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随着气候渐渐转凉,从下个月开始,同学们都将投入到冬季锻炼中去了。电脑出示第54页的例题,这是某个班级进行冬锻的情况,提问:从这张图片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几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依次出示:①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②参加活动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③跳绳的男生和踢毽子的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④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设计意图:从创设的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学生自由地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符合新课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理念。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其中的这两个问题:
在黑板上张贴: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参加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3、你们能马上口头列式并口算出结果吗?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8+17=45,追问: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解决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完成板书:17+28=45(人)
为什么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
4、你们能用一个符号把它们连接以来吗?教师继续板书:28+17=17+28
仔细地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在等号的两边,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
5、你们能够自己模仿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算式,并追问:这样的算式能写几个?
6、我们再仔细的观察这几个算式,从中你们有什么发现?你们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你们的发现吗?
教师巡视,并作相应的辅导,在学生交流后板书出示: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并板书学生回答的一些符号表示的算式。并追问:你这样表示,每个符号分别表示什么?
7、同学们都自己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表示了你们的发现,那你们想不想把这些算式都统一呢?国际上一般用字母来表示这些规律,假如我们用a来表示第一个加数,用b来表示第二个加数,那这些算式能够怎样来表示呢?板书:a+b=b+a。
8、教师小结知识点:在很平常的一些四则运算中包含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把这些规律叫做运算律。板书:运算律。教师指着板书指出: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学生齐读一遍。
小结研究方法:刚才我们在研究加法法交换律的时候,我们是怎样一步一步开展研究的?引导学生能得出:列式计算观察思考猜测验证得出结论。
9、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前面两小题。
设计意图: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不仅仅是解题指导者。本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紧密围绕并运用好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积极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并学会用字母表示,最后还归纳出了研究方法,都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
三、学习加法结合律。
1、刚才通过解决第一题,我们得到了加法交换律,现在我们再来研究问题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看看我们有没有新的发现?
2、你们会自己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列式?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回答,教师有意识地板书:
(28+17)+23=68(人)
28+(17+23)
(28+23)+17
28+(23+17)
(23+17)+28
23+(17+28)
让回答的同学说说这么列式是怎么思考的?
下面,我们就来针对这两个算式开展研究:(28+17)+2328+(17+23)
设计意图:本环节又是用教材教的一个很好体现,比较好地注意了关注学生的生成与教师预设之间的联系,并很好地引导到需要的算式。
4、根究研究方法,接下来我们应该进行哪一步?(观察思考)那你们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呢?(参与运算的数相同,运算结果一样;运算顺序不同)你们能用什么符号连接?教师板书:
(28+17)+23=28+(17+23)
5、电脑出示:下面的里能填上等号吗?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6、看着黑板上的板书,你们从中有了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小组交流后大堂再交流,教师张贴: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7、这样的描述太长又难记,你们从第一个运算律中能得到启发,用简便的方法来表示你们的发现吗?自己尝试写一下。
板书:(a+b)+c=a+(b+c)
教师揭示: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第二个运算律加法结合律(板书:加法结合律)。
8、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的后面两个小题。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得到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由扶到放,初步培养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第4小题引导学生发现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第1行。
3、插入朝三暮四的故事,让学生通过故事得出:猴子很愚蠢,因为总量不变,只是老头采用了加法交换律。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使学生初步感受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内容丰富,提供了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使全体同学都参与到有趣的数学学习中,从验算中明白了其理论依据,从故事中分析出了其中蕴涵的运算律,既体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又复习巩固了全课的内容。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设计意图: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的整理总结中再次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板书设计: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28+17=45(人)17+28=45(人)(28+17)+2328+(17+23)
28+17=17+28=45+23=28+40
(学生说的算式)=68(人)=68(人)
(28+17)+23=28+(17+23)
(45+25)+13=45+(25+13)
(36+18)+22=36+(18+22)
a+b=b+a(a+b)+c=a+(b+c)
关于小学数学加法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两个运算定律,你能说出是哪两个吗?你能举出例子说说吗?
2、导入新课(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课件出:题目中有哪些已知条件?求的问题是什么?
2、你能列出算式吗?
3、你能很快算出此题的答案吗?你是怎样计算的?与同桌交流。
4、在此题中,你运用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
115+132+118+85
=115+85 + 132+85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
5、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425+14+186 75+168+25
6在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46+( )=75+( ) ( )+38=( )+59 24+19=( )+( )
a+57=( )+( ) 要求学生说出根据什么运算定律填数。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换律。
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 a+400=400+a
3、P20做一做1、2
五、全课总结。
板书设计 加法的简便运算
115+132+118+85
=115+85 + 132+85 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 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
关于小学数学加法教案 篇3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朋友(出示咖啡猫图片,语音播放:小朋友,你们好,我是咖啡猫,如果你能完成下面的题目,我就带你们去参观星星幼儿园)
出示:2分成()和1,3分成()和1,~~~~~~
那9加几等于10呢?(生答:1)
引导:9加1等于10,我们可以说成9和1凑成10。--------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出示:9+1+2=```````请你们直接说出这几个算式的得数。(抽其中的两题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指着9+1+5,9+1+2你怎么算的?)
二、新授
(一)创设情景:教师出示学生打扫的全景图。
1、咖啡猫就带着进入了星星幼儿园,那儿的小朋友打扫得可真起劲,学校就给他们送来了一些水。你知道一共送来了多少杯水吗?(12杯)
提问:12杯水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想学生的答案:```````请两个学生回答)
提问:我们想知道一共送来了几杯水怎样列式?(生答:9+3=12)[师板书:9+3=12]
过渡:9+3等于12是怎样计算呢?我们来听听电脑老师是怎么想的?(语音:盒子外有3杯水,盒子里有9杯水,看到9想到1,把3杯分成1杯和2杯,9杯加1杯等于10杯)[听完后,再请学生说一遍]
2、小棒演示:我们用小棒来试一试,9+3是怎么算的?
师述:左边摆9根代表盒子里的9杯水,右边摆3根代表盒子里的3杯水,接下来
怎么移动呢?每个小朋友自己试一试,并悄悄告诉你同桌你是怎么移的。(看到9
根想到1根,3根分成1根和2根,9根加1根得10根,10再加2得12)。[请好的小朋友说,再请一般的小朋友说,3个小朋友说好,就一起说。]
(二)、揭示凑十法
1、如果没有杯子和小棒的帮助,9+3=12怎么想呢?同桌讨论一下。
师生共同归纳算理:
(9+1)问:为什么要加1,(9+1=10),我们就可以说,看到9想到1,1是哪里来的呢?(3可以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完成板书:]
师完整地说一遍:看到9想到1,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谁能像老师一样说一遍,他就是我们班聪明的孩子。
[请四个小朋友说,同桌说,一起]
2、揭题:像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这节课,我们就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板书:9加几的进位加法]
3、学校一共送来了多少杯水,你还能怎样列式?(3+9=12)
提问:你是怎样想的呢?
(因为9+3=12所以3+9=12)------请两到三个学生说一说
4、[媒体演示:咖啡猫说你们真聪明!]
咖啡猫送给你们一些三角形,左边有9个,右边有7个,要算9+7等于几可以怎样移动三角形呢?(从右边移一个到左边),也就是看到9个想到1个,把7个分成1个和6个,9个加1个得10个,10个加6个得16个。(配合媒体演示)
请学生完整地说一遍。
方块和括号里的填写完。打开书本第76页,找到像屏幕上的题目例2,方块和括号里的填写完。
要求一共有几个三角形,还可以怎样列式呢?(7+9=16)
三、巩固练习
1、咖啡猫又带我们去看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他们正在摆圆片,我们用小棒试着摆。第一题男同学摆左边摆9根,右边摆2根,9+2怎样算?2+9呢?第二题女同学摆左边摆2根,右边摆9根。
2、(卡片出示)下面我们进行卡片口算抢答,看谁回答的既对又快!
[抽两题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9+6=9+8=9+4=9+3=9+2=
2+9=8+9=4+9=3+9=2+9=
3、找朋友。
咖啡猫又带我们到操场上去玩找朋友的游戏,先仔细观察每个式子,再找朋友。
师小结:我们发现,9加几的算式中,较小的数拆成1和几,9先和1相加得10,10再和几相加得十几。
9+79+1+3
9+49+1+5
9+39+1+7
9+29+1+2
9+89+1+1
9+69+1+6
4、小结:你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5、抢小红旗,看谁写的多
填写9+()=()()+9=()
四、布置作业
关于小学数学加法教案 篇4
课题: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八册)
授课教师:王晓华(六里坪镇财神庙小学)
教学内容:教材第48、49页的例1和例2,练习十一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已有加法知识的基础上,理解并概括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加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概括出加法的意义和归纳出加法交换律。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方法:启发式
教学过程
一、课题提示
我们学了几年数学,几乎每天都与加法打交道,谁能说说什么是加法吗?今天我们学习加法的意义。(板书课题:加法的意义)
二、教学新课
(一)、教学加法的意义。
1、出示例1。学生读题,指名说已知条件和问题,老师画线段图。
2、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自己所列的算式及其得数(在图下板书)然后问:为什么要用加法算?
3、引导看线段图,老师辅以手势说明,我们用加法把137和357合并成了494这一个数,可见加法是一种运算。加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呢?
4、说出式中的各部分的名称。什么是加数?什么是和?
5、刚才的加法中,加数中不含0;如果含有0,得多少呢?举例:7+0=7,0+7=7,0+0=0。,得出结论,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二)教学加法交换律。
1、看例1线段图,刚才我们求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如果要求济南到北京的铁路长还可以怎样列式?
2、为什么用加法算?
3、比较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板书:在两个算式间画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如果其他任意两个数相加时,交换一下两个加数的位置,相加的和是不是也不变呢?
5、出示例2两组式子,引导学生比较。讨论:两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归纳并板书加法交换律。
6、加法交换律除了用文字语言进行叙述外,还可以用字母写成的式子来表示。如果用字母a和b分别表示两个加数,怎样表示加法交换律?
说一说a和b分别表示什么?比较一下文字叙述和字母表示的式子,哪一种简明好记。
7、巩固练习:教材第49页的做一做。(
关于小学数学加法教案 篇5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计算得数是4的加法和4减几的减法。
教具、学具准备:4的组成卡片,小汽车图(1)、(2),熊猫图(1)、(2)。学生准备4个梨和4个三角形的卡片,硬纸板做的虚线圈。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卡片让学生口答:
二、新课
1.教学得数是4的加法。
(1)出示汽车图(1)只出示3辆汽车,稍停一会儿,再出示1辆汽车。边出示边问:这里有几辆小汽车?又开来几辆?一共有多少辆?(同时在小汽车的外面画一个圈)
让同学仔细观察图,然后找一个同学叙述图意。
提问: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
边指图边问;要算几加几?
学生回答后板书:3+1。
边指算式边问:3+1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板书:=4。
带领学生读算式:3+1=4。
边指算式边问:3+1=4表示什么意思?指一名中上学生回答。
教师继续提问:刚才我们看着图知道3+1=4,如果没有图,怎样想3+l等于几?教师将卡片放到算式旁边,说明可以想3和1组成4。
(2)分步出示汽车图(2)。边出示边提问,并在小汽车的外面画一个圈。
让同学仔细观察图后,找一个同学叙述图意。
提问:原来有1辆汽车,又开来3辆,求一共有几辆汽车,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板书:l+3。
指着汽车图(2)问:1+3等于几?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4。
指着算式问;1+3=4表示什么意思?谁能回答?指名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
请一个同学读算式,然后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没有图,怎样想1+3等于几?学
生回答后,教师将卡片出示一下。说明可以想1和3组成4。然后让学生把得
数填在书上的□里。
(3)引导学生结合黑板上的两幅图观察相对应的两个算式的异同点。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两幅图提问:这两幅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然后指着黑板上的两个算式提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并提问:对,这两个算式只是加数的位置交换了,得数是一样的,都是4。那么看到3+1=4,还会想到什么呢?
(4)学生操作。
摆梨卡片,先摆2个梨,再摆2个梨。教师提问:
你们先摆了几个梨?又摆了几个梨?一共是几个梨?
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后,让学生把得数填在教科书的方框里。然后指一名学生说说2+2=4的含义。
之后继续提问:
如果不摆梨卡片,可以怎样想?学生回答后出示卡片,说明可以想2和2组成4。然后让学生把3个加法算式读一遍。
2.教学4减几。
(1)分步出示熊猫图(1)。指4只熊猫的集合图,问:这里有几只熊猫?再用虚线圈上
1只熊猫,提问:用虚线圈上一只熊猫,表示什么意思?请一个同学说说图意。
要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后板书:-。
指图问:跑掉的1只熊猫,是从几只里面跑掉的?几减几?学生回答后板书:4-1。
边指图边问:4-1等于几叩学生回答后板书:=3。
带领学生读算式:4-l=3。
指着算式提问:4-1=3表示什么意思?指一名学生回答。
教师继续提问:如果没有图,怎样想4-1等于几?教师将卡片放到算式旁边,说明可以想:1和几组成4?1和3组成4,
4减1就得3。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出得数。
(2)分步出示熊猫图(2)。(先出示有4只熊猫的集合图,再用虚线圈上3只熊猫。)
请一个同学说图意。
提问:用什么方法计算?板书:-。
关于小学数学加法教案 篇6
一、材料提供丰富化
数学教材只是一种范本,很多地方还需要我们的数学教师去发掘教材的意图,让材料丰富而生动。如本节课设计时,首先让学生自己提供丰富的生活材料,其次老师提供残缺的学习材料,既突出某一知识点,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此时残缺胜完美的效果。
二、教学过程研究化
整个新知识获得的过程就是从发现规律到验证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体现了一个假设、验证、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思想。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就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这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将对学生研究能力培养大有裨益。
三、重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整节课中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注意做到不仅巩固新知,而且培养数学素养,如符合感的培养、有序思维方式的渗透、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等。
[教学目标]
1、通过摆一摆、算一算,让学生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2、让学生初步感受观察可以多角度。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学具: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出规律
(一)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请学生例举几个生活中的加法问题。(先独立想,后小组交流,而后指名汇报。)
汇报一道,请全班学生一起解决一道。
[说明:让学生自己提供学习材料,学习材料会更开放,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
(二)教师设疑:
(猜一猜)1、老师左手有1颗糖,请问老师两只手上一共有几颗糖?
2、我们教室里前面有2台电风扇,后面有2台电风扇。
[说明:教师出的这2道题目都是不完整的,学生无法解决。通过教师故意设疑,学生发现问题,直到学生补充完整等环节,让学生初步感知简单的加法应用题的一般结构。]
(三)学生解决上面2道题目。
老师左手有1颗糖,右手有3颗糖,老师手上共有几颗糖?
我们教室里前面有2台电风扇,后面有2台电风扇,一共有几台风扇?
1、针对第1题,肯定有学生列出2个算式:1+3=4、3+1=4。让学生说两种列法的想法。从而引导学生发现1+3=3+1。
2、比较第2题与第1题,为什么第2题只能列1个算式:2+2=4。
[说明:1、1+3=3+1的引出,尽可能把机会让给学生。
2、比较两题,主要为加法交换律一般要求两个加数不同埋下伏笔。]
二、总结规律
(一)1+3=3+1,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学生举例)
(二)验证例子。
1+2=2+13+2=2+31+4=4+1
引导学生通过算一算、摆一摆等方法验证例子中等式成立。如果学生举出数较大的例子,如10+11=11+10,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着说一说。
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说明:举出例子,让学生验证例子的正确性,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法。]
(三)描述规律
刚才同学们举出这么多例子,也就是说同学们发现了加法的一个秘密,谁来说一说,什么秘密?谁能来给这个秘密取个名字。
揭题:加法交换律
[说明:这里不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说出加法交换律。]
(四)字母式子
老师发现用语言来讲比较麻烦,谁能用一个式子将这个规律表示清楚?
a+b=b+a为什么刚才我们举了那么多例子都没举完,而这个式子就能表示清楚?
[说明:1、如果学生不能直接讲出a+b=b+a,师可以引导a+b=。
2、让学生发现数学具有简洁美。
3、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三、巩固规律
(一)基本练习
1、看图写两个不同的算式,注意引导学生清楚地表达图意,直观地理解加法交换律。
2、找朋友
1+3(3+1)2+3(3+2)4+1(1+4)1+0(0+1)☆+●(●+☆)
1+1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为什么?
3、整理算式
上一节课我们记住了那么多算式的得数,现在谁能说一说得数是5或5以下,只要记住几道就行了?为什么?谁能有序地排一排?
1+11+21+31+42+22+3
[说明:1、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一个用处,如记住1+3=4,就记住了3+1=4。
2、有序排,可以按加数大小排,也可以按得数大小排。]
(二)发展练习
1、请一排学生上来,请学生们说出某一同学排第几个?
[说明:这题答案不唯一的,可以从左边数起,也可以从右边数起,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观察时可多角度的。]
2、出示一幅生活场景图,让学生理解图意,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的问题,列出算式。
[说明:1、这是一道开放题,材料开放、信息多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引导学生再一次运用加法交换律解决。]
四、总结学习质疑问难
关于小学数学加法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汁算法则,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小数加、减法。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意义、复名数与小数的改写、求未知数J等知识,初步了解简单的现金日记账的记账方法,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法则。谁来说一说,小数加、减法的汁算法则是什么计算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什么(小数加、减法:小数点对齐)
这节课,我们就按照小数加、减法的法则,重点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练习。(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好计算方法,提高小数加、减的熟练程度,并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意义、复名数和小数的改写等知识,能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基本题练习
1.做练习三第5题。
用小黑板㈩示,指名学生口算,结合选择34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提问:计算小数加、减法特别要注意什么
2.练习笔算。
(1)14.2十8.453.86+0.248.43+1.57
指名3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重点说一说最后一题是怎样算的。
(2)12.429.323.47.3610-8.61
指名3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重点说一说最后一题怎样做的。
(3)12.4+3.58+7.63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说一说其中的简便算法。
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要把几个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整数加、减法计算,然后刘齐横线上的小数点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三第7题。
(1)我们学会了小数加、减法,就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请同学们把下面的复名数改写成小数。
3千米40米1米25厘米2吨350于克
让学生口答,结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指出:复名数改写成小数,要把高级单位的数写在整数部分,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小数里的小数部分。
掌握了复名数改写成小数的方法,就可以把复名数的加、减计算,改写成小数再计算。
(2)做练习三第7题。
①出示第一题,说明第步的书写格式和汁算过程,并板书出来。
②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做的。注意说明书写格式。
2.做练习三第8题。
学习小数加、减法,除了可以把复名数加、减改写成小数计算,还可以把分母是10、100、1000这些分数的加、减法,也改写成小数计算。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三组,每组题,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重点讲评第一、二道题。
3.做练习三第10题。
让学生看第10题,说明下面是现金日记账的个月的账目,并用小黑板出示。
请大家先看前面的月、日和摘要,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后面三个项目各是什么名称谁知道每个项目是什么意思
这三个项目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板书关系式)
横着看,上十月结存了多少元(说明这个小学七月份结余下348元7角)
8月5日记的是哪一笔账,结存金额里应该怎样算为什么要加240元?请同学们算一算结存金额要填多少。(学生计算后口答,老师板书)
8月l0日付出多少元结存金额要怎样算请大家算一算填在日记账上。(学生计算后口答,老师板书)
让学生接下去一直算到8月27日,填在课本上。
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
提问:本月合计中收入金额和付出金额要怎样填写?结存金额要怎样算出来?
让学生计算填在日记账上。
学生口答结果,老师板书。
追问:本月合计中的结存金额的数就是哪天支出后的结存金额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练习了什么内容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是什么
[说明:学会小数加、减法之后,复名数的加、减法和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加、减法,也可以改写成小数加、减法来计算。]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6、9题。
关于小学数学加法教案 篇8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48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八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投影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学例1
谈话:这是同学们在文具店购物的画面,你能从中了解哪些信息?学生交流后提问: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些用加、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相应的问题算式:
(1)、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2)、小明比小丽多了多少元?
(3)、小明和小方一共用了多少元?(4)、小方比小名少了多少元?
2、揭示课题
提问:同学们不但提出了许多的问题,还列出了很多的算式。请大家观察这些加、减法单位算式,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算式中都有小数)
谈话:怎样计算小数的加、减法呢?着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问题。(板书课题:小数加法和减法)
二、探究
1、探究问题(1)
提问:你能用竖式来计算4吗?先试一试,再在小组内交流。
讨论:你是怎样计算的?把你的想法说一说。
围绕学生采用的算法进行比较,要求学生具体地解释思考过程。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这两个小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探索问题(2)
提问:我们刚才一起探索了小数的加法,那么怎样计算小数的减法呢?
试做:
学生独立计算,说一说自己的想法,追问: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呢?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3、教学试一试
提问:这里还有两道计算题,你能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来计算吗?
学生计算后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提出把计算结果进行化简的要求,让学生说说化简的结果和根据。
4、总结和归纳
提问: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有什么不同吗?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小组内交流。
归纳: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法都要把相同计数单位上的数分别相加、减,都要从低位算起。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都要把小数点对齐才能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三、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计算中要注意的地方。
2、完成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题目中错误的地方,再分别改正,并组织交流。
3、完成练习八的第1题。
4、完成练习八的第2题。
5、完成练习八的第3题。
指导学生联系线段图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再让学生自由提出问题并解答。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你今天学得怎样?
五、延伸
同学们在开始上课的时候,提出了许多用小数加减法计算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很有价值。其中,有些问题我们已经解决,剩下的问题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在课后先试一试。
关于小学数学加法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能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常见问题,体会小数加、减法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这节课我们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练习。(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要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并能应用小数加、减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计算练习
1.口算练习二第10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一组组口算,老师板书出每道题的得数。
提问:每组里两题中加数或被减数和减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为什么算式里数字相同而得数不一样
指出:虽然算式里数字相同,但由于一个加数或减数的小数点位置不同,所以得数也不一样。从这里可以看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这是小数加、减法计算的关键。
2.做练习二第11题。
小黑板出示,让学生观察每题的计算对不对(或让学生通过验算判断)。
让学生在课本上改正错题。
依次提问错题错在哪里,怎样改正的,老师在小黑板上改正。
结合错题的改正,强调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3.做练习二第12题第一行。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做的。
指出:计算小数加、减法,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小数减法里当被减数小数部分位数少时,可以把末尾的数位上看做。去减。如果得数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按小数的基本性质化简。
三、应用题练习
1、做练习二第13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提问:这道题是怎样想的
2.做练习二第14题。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关于小学数学加法教案 篇10
3找规律——“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第一组算式
让学生观察讨论,猜测出小规律。
(加号前面的数不变,加号后面的数慢慢变大,得数也慢慢变大。)
(2)学生独立完成,验证猜想。
(3)运用规律,独立完成剩下的两组算式。交流汇报。
4小游戏
师:邮递员叔叔想请小朋友帮忙分信,把不同的信放到相应的邮箱里,谁来做做小邮递员?(“信”就是加法算式)
请小朋友上讲台贴算式,我再将算式有序的排好(一个算式,一个好朋友的形式)。
小结: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其实呀,“6的邮箱”下面的加法算式都是得数是6的,“7的邮箱”下面的加法算式都是得数是7的。请同学们齐读这些算式,看看这些算式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一个算式,一个好朋友的形式)这样有序的记忆,我们就不会有遗漏的了。
关于小学数学加法教案 篇11
课题:用数学本课初备
课时
共10课时,本课第1课时
个人复备栏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仪,苹果图片。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小刺猬跟妈妈去捡果子,小刺猬捡了3个苹果。(教师在黑板上出3个苹果),刺猬妈妈捡了5个苹果(教师在黑板上出示5个苹果)二、新课教学1、例题教学。教师在3个苹果与5个苹果下面板书大括号。师: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学生大胆地发言,对说出大括号的学生,应予以肯定和表扬。师:我们的新朋友叫大括号,他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起来。师: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生:一共有几个苹果。(教师板书:?个)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就代表我们同学提出的问题。谁能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自己先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再分小组讨论研究一下,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研究后把答案写在课本上。学生完成后交流:3+5=8。2.教学“试一试”。(1)教师出示“试一试”的图,引导学生观察。师:看这幅图与第一幅比较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寻找出:第一幅画大括号下面是?个,求一共有几个。第二幅画大括号下面是10个,?个在篮子里。(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那大家能为第二幅图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一共有10个苹果,外面有3个,篮子里有多少个?(3)教师组织学生独立解答。(4)交流算式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三、完成“想想做做”1.“想想做做”1。(1)学生根据两幅图说说图中的信息及所求问题。(2)学生列式解答,集体交流。2.“想想做做”2。(1)引导学生弄清两幅图要求的问题。(2)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3.“想想做做”3。(1)说说图中的信息。新课标第一网汽车上原来有9人,下车了3人。(2)根据问题列式解答。(3)交流想法。4.“想想做做”4。(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四、全课小结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五、布置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练习设计:看图列式解答。1、2、3、4、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