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就是漫漫学习路上的铺路砖,一名优秀的教师对教案的准备是肯定会花心思的。教案必须要具备高度的可操作性。如何写出具体详细的教案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出国留学网的编辑为你整理的中班健康课教案反思,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
中班健康课教案反思 篇1
创设背景:
对于低幼的儿童,数概念的培养一直是件令教师和家长头痛的事。从幼儿喜欢的故事入手,借用故事的外壳将数概念的培养溶入到生动、有趣的故事欣赏中,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教学模式。小班阶段数概念的学习重点是认识基数1~4,学会点数并选用正确的数字来表示数量。在小班阶段引入序数的概念,既是笔者的大胆尝试也是笔者一贯的教学主张:知识经验的学习应该注重其自身的完整性和不可割裂性,基数和序数的有机地结合才是完整意义的数概念学习。活动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班故事《煮蛋?煎蛋?》(选自朱家雄主编《幼儿主题式课程》),故事中爷爷、奶奶外出散步捡到了一篮子蛋,分大大的、不大也不小的、小小的三种,三种蛋的数量呈倍数递进,故事内容与卵生动物有关。笔者班上的孩子恰好也刚学会了一首与卵生动物有关的儿歌《蛋蛋圆溜溜》,正契合故事的情节,故萌发了把该故事移植到小班,利用讲故事、念儿歌的方式进行数概念学习的教学念头。
教学目标:
1、复习基数1~4,初步感知序数1~4;
2、认识卵生动物。
教学准备:
1、图片:10个蛋(从中间剪开,背面粘贴动物图片),分别是1鸟2鸡3鸭(红、黄、蓝3色)4鱼(红、黄、蓝、绿4色),老爷爷、老奶奶各一;
2、音乐磁带《小鸡走》、《乌龟爬》,磁性数字卡1~4两套(红、黑两色)、1~3(黑色)一套,白纸四张;
3、一个乌龟玩偶,将其翻转整理成蛋的形状。
4、板书设计:(各部分均用白纸蒙住,逐一掀开。)第1天,捡到个蛋。第2天,捡到个蛋。第3天,捡到个蛋。第4天,捡到个蛋。
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音乐《小鸡走》进场。
2、基本部分:欣赏故事《蛋蛋圆溜溜》,复习基数1~4,初步感知序数1~4。
⑴出示老爷爷和老奶奶,讲述故事《蛋蛋圆溜溜》。“老爷爷、老奶奶经常外出散步。”
⑵“第1天,他们捡到了1个蛋。”复习儿歌《一个蛋蛋圆溜溜》,学习什么是卵生动物并用数字“1”表示数量。
⑶“第2天,他们捡到了几个蛋?猜猜蛋蛋里藏着什么宝宝?”幼儿自由回答,列举常见的卵生动物,目测并用数字“2”来表示。
⑷“第3天,他们捡到了几个蛋?猜猜蛋蛋里藏着什么宝宝?”“红色的小鸭藏在哪个蛋里,请告诉大家。”创设问题情景引出序数的概念,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实际应用价值。
⑸“第4天,他们捡到了几个蛋?猜猜蛋蛋里藏着什么宝宝?”要求幼儿给蛋标上序号并回答第几个蛋里藏什么颜色的小鱼,巩固对序数1~4的认识。
⑹通过提问复述故事,进一步感知数1~4和卵生动物。
①老爷爷老奶奶外出散步捡到了什么?
②从蛋蛋里生出来的动物宝宝叫什么?你知道有哪些卵生动物吗?
③第1天,他们捡到了几个蛋?蛋蛋里分别藏着什么宝宝?第2、第3、第4天呢?
④第4天捡到的蛋中,第1个蛋蛋里藏着什么颜色的小鱼?第2、第3、第4个呢?
3、结束部分:“老师也捡到了一个大蛋蛋,里面藏着什么宝宝呢?”复习儿歌《一个蛋蛋圆溜溜》,展示蛋里藏着的乌龟玩偶,全体幼儿模仿乌龟爬出教室,活动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1、本次活动设计精巧,手法新颖,教学环节衔接自然流畅,活动趣味十足。活动方案对“教”的内容的完备性较为重视,所预设的教学行动目标与所选择的方式、载体浑然一体。
2、操作要点:
⑴故事、儿歌是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兴趣的关键手段,要灵活运用好,注意花费在这上面的时间不应太多,以免喧宾夺主。
⑵活动的难度及综合的知识方面多寡可根据所在班的孩子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中班健康课教案反思 篇2
设计背景
在用餐时我发现孩子有挑食的坏习惯 不爱吃蔬菜 我设计了这一活动 激发孩子对蔬菜的了解 从而纠正孩子的偏食挑食行为。
活动目标
1 了解蔬菜特点作用 培养幼儿对蔬菜的热爱及喜爱之情。
2 知道常见蔬菜的食用方法和营养价值 做到不挑食的习惯。
3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 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 让幼儿知道蔬菜有益于身体健康。
重点难点
通过猜谜 多媒体 实物等课件 认识各种蔬菜。
明确蔬菜营养 教育幼儿不挑食。
活动准备
西红柿 黄瓜 萝卜 胡萝卜 每人一份 展示各种蔬菜图片的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 猜谜导入活动。
1 小朋友猜一猜 它是谁 你认识么。
颜色绿黄 瘦长的身体 坑多刺多 清香脆凉 (黄瓜)。
出示黄瓜的图片 请小朋友观察 看看黄瓜是什么颜色?(绿黄)。
请小朋友说说黄瓜都能做哪些美味食物呢?
2 出示实物 问问这是什么(萝卜)
请同学说一说它的形状和用途。
3小朋友 再猜猜这个谜语
好像柿子没有盖 好像苹果逗人爱 味道酸甜营养多 能当水果能做菜(西红柿)。
小朋友你知道么 西红柿不仅酸甜好吃 他的抗癌作用居蔬菜首位 我们要多吃哦。
二 老师向幼儿介绍 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 和对人体的好处 鼓励幼儿吃饭不挑食
三 让幼儿说说喜欢吃哪些蔬菜 不喜欢吃哪些蔬菜 为什么
四 小朋友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蔬菜 也知道了营养价值 要懂得节约 做个不挑食多吃蔬菜的好孩子
五 用多媒体展示各种蔬菜的图片及蔬菜的用途和营养价值。
延伸
我们身边还有好多蔬菜 你如果不知道用途和做法回家后问问父母亲。
教学反思
我通过采取猜谜语 多媒体 实物等形象的手法 为幼儿创设学习环境 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生活 由于所学的内容 是幼儿通过实践思考后自主认识的 所以幼儿能较快理解并掌握 与此同时 也激发幼儿的感知认识 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 所以我们每一位老师在一日工作中 一定要改变观念 努力贯彻《刚要》的精神 以幼儿为主体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
中班健康课教案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鼻子可以呼吸和嗅气味。教育幼儿要保护自己的鼻子。
2、培养幼儿积极运用感官的习惯。
3、了解生病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学会预防生病的方法。
4、了解生病的症状,知道生病后身体不舒服要及时告诉家长和老师。
活动准备:不透明的容器,分别装有大蒜、麻油、醋、酒。
活动过程:
1、讨论哪些动物鼻子用处大?如大象的鼻子能卷东西,狗的鼻子最灵等。
2、讨论人鼻子有什么用处。
3、动物的鼻子有这么大的用处,那么我们人的鼻子有什么用呢?(呼吸、嗅气味)4、桌上有许多小瓶子,用我们的小鼻子来闻闻,看瓶子里装的是什么。5、说说你最喜欢什么气味,不喜欢什么气味。为什么?你以前还闻过哪些气味的东西?
教师小结: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气味,鼻子能告诉我们各种各样的气味,帮助我们辨别不同的东西。
讨论怎样保护鼻子启发幼儿回忆以往碰伤鼻子或感冒的 感觉,进行讨论,谈谈保护鼻子的方法。
知道不挖鼻孔,不把异物塞入鼻孔,活动时注意不撞击鼻子,积极参加锻炼,增强体质等。
教学反思:
从这堂课,我们也看出一堂教学活动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不放任自流,还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顺其自然。不管哪种占主导,都应该处理好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感觉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场游戏活动。教无定法,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必须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发挥作用。
中班健康课教案反思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由于本班幼儿普遍是农村孩子,爸爸妈妈不在家,交给爷爷奶奶照管,爷爷奶奶又溺爱孩子,造成孩子养成饭来张口的坏习惯;生活习惯也不好,孩子的手很脏,指甲长了也不剪。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双手。
2、丰富幼儿的词汇:大拇指、小指、中指、手掌、手心、手背、手指甲、粗细、长短、一双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与仔细观察的习惯。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手的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手的功能。
活动准备
水彩笔、每人一张白纸、指偶图案每人两个、一段《我有一双小小手》音乐
活动过程
一、用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引出课题。
1、教师引导幼儿做游戏:“请你照我这样做”,最后让幼儿把一双手藏在身后。
2、教师:咦!你们把什么藏在身后啦?哦,原来是你们的小手,伸出来看看,我们每位小朋友有几只手?(两只手)对了,两只手还可以怎样说?(一双手)对了,两只手又称为“一双手”.
二、观察手的外形特征。
1、引导幼儿一起数一数,一只手上有几个手指?(老师带领幼儿一起数)
2、让幼儿把手指并拢,比一比,5个手指头是不是一样长,找出5个手指的不同点。
教师:我们看看每只手的5个手指是不是一样长?(不是)哪一个手指最长?他在 5个手指中的哪个位置?(在中间的手指最长)对了,因为他最长又在5个手指中间,所以叫它“中指”。那么5个手指中最小最细最短的手指在什么位置?它教什么名字?(因它最小最细最短在5个手指的最后一个,所以叫它“小拇指”,又可叫它“幺指”)那么哪 个手指长得最粗最短呢?它叫什么名字?(因它最粗最短,很有力,所以叫它“大拇指”)
3、引导幼儿再观察,每只手指头都长着什么?(手指甲)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很坚硬)什么颜色?(白色透明)手指上是不是都有手指甲?(教师让幼儿观察自自己的小手,同时告诉幼儿指甲长要交到的原因。)
教师小结:带上指偶图案,教师和幼儿做手偶游戏,《聪明的手指》谁会表演。我们每个人都有两只手又称为“一双手”。每只手上都有5个手指,这最粗又有力,并在五指的前头的是大拇指(指偶图案是大哥),这个最长又在5个手指的中间,它叫“中指”(中指和食指做小白兔蹦蹦跳);在5个手指中最后又小又短的叫“小拇指”,又可叫“幺指”(指偶图案是小妹妹,还可以和同伴做拉拉勾)。这5个手指都长着坚硬透明的“手指甲”。手指甲长长了就要剪掉,不然脏东西、细菌就会藏在里面,我们就很容易生病。
4、 引导幼儿再观察手,知道手掌、手心、手背各指什么?
老师:每只手上除了5个手指以外,还有什么?(手心、手背)老师叫幼儿将水彩笔放在手心和手背,水彩笔在手心这面稳,而手背没那么稳,在这里叫幼儿仔细观察,手背上手指上有什么?(指甲)手心、手背合起来叫手掌。(每天都要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洗手方法在语言课《小手洗得真干净》中学过了。)
三、认识手的功能用途
老师放一段《我有一双小小手》的音乐,老师和幼儿一起表演.
老师:我们都有一双小小手,你的小小手能做什么?(让幼儿自由讨论)
老师小结:我们的小手本领可大了,能做好多好多的事情。我们以后要自己做(写字、绘画、折纸、系鞋带、扣纽扣、洗脸、曡衣被等),还可以用我们得小手帮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也可以帮助小朋友做好事。
四、通过绘画加强幼儿对手的认识
教师:把你们课桌中间水彩笔和白纸拿好,把左手放在白纸上,右手持笔缘画下来。并涂上颜色。
活动延伸:
1、 把自己画得小手送给老师,并说出自己画的小手,画了些什么;
2、 在早上晨检时让幼儿互相检查手指甲是否剪掉了,手洗干净了没有;
3、 板上开展“小能手”的好人好事比赛;
4、 除自己外,其它人的会做什么事.
教学反思
一、 《认识手》是幼儿园中班健康的认识内容,根据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思维是直观形象,而且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幼儿能够通过伸出自己的双手来认识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从而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善于观察和发现的好习惯。又结合教育幼儿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还要帮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劳动和动手动脑的好习惯。《认识手》人人都有一双手,幼儿能通过从自身的认识,幼儿对自己的手既熟悉,又直观形象,幼儿容易接受。
二、从本次活动的教学法来看,本班孩子在三到五岁阶段,游戏是幼儿喜爱的一项活动。因此,我在引出课的内容时,我采用了“请你照我这样做”的模仿游戏,引出了课题,每个人都有一双手。
1、活动以师幼互动式探究性学习贯穿始终,教师与幼儿平等合作相互作用,共同研究教材,一起探讨问题。“教师是活动的主导、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来认识手的外形特征。第一通过数手指来认识一只手有五个手指头,其次比较手指的长短、粗细,最小的是小指,最粗短的是大拇指。
2、根据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因此必须把认识渗透到具体形象,有趣的活动游戏之中。还需要通过游戏形式加以巩固练习,于是我采用手偶游戏《聪明的手指》,让幼儿巩固认识手指的名称,还让幼儿实际拿水彩笔,让幼儿知道手分为手心、手背和手掌。
3、通过幼儿实际操作,知道手的功能。
三、从本次活动的整个教学过程来看,根据中班的年龄特点和本次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以做模仿游戏,激发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玩:“请你照我这样做”的模仿游戏,最后把双手放在背后,启发诱导,你们把什么放在背后去啦?伸出来看看,每个人有几只手?两只手也叫做一双手,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这样设计,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这样可以轻松、愉快、自然引出课的内容,幼儿又感兴趣。
2、通过观察认识手的外形特征。
根据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我采用直观教学,让幼儿把自己的小手伸出来观察,同伴间又可以互相观察、讨论,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头?让幼儿比较手指的长短、粗细、最长的叫什么?最粗短的又叫什么?每只手指头还长着什么?为幼儿创设宽松的探究氛围,又体现了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3、采用手偶游戏《聪明的手指》,幼儿根据老师所讲的手指名称,幼儿伸出相应的手指,以达到对手指的认识。教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手,每只手上都有五个手指头,手指头上有指甲,指甲长了就要剪掉,因为指甲长了里面容易藏细菌和脏东西。
4、引导幼儿再观察:每只手除了手指外,还有什么?(手心、手背、手掌)。
5、让幼儿操作巩固练习:让幼儿拿水彩笔放在手心和手背上。
6、师幼共同小结:人人都有一双手,每只手有五个手指头,手指头上长着指甲、手分为手心、手背和手掌。
7、听音乐表演、深化主题
根据中班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的稳定性差、新异、强烈以及活动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兴趣,我运用幼儿喜爱的歌表演《我有一双小小手》,激发学习兴趣,又达到巩固练习让幼儿实际操作,感知手的功能。你们的小手真能干,能用自己小手做很多的事情,以后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教育幼儿要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样设计让幼儿知道手的功能,感受成功的喜悦、又结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8、活动延伸
采用这活动延伸的形式,培养幼儿从小认真观察和扩散性的思维,又达到巩固认识手的功能。
四、活动评析
本次健康活动以幼儿亲身体验,逐步渗透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选材贴近幼儿生活,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其动手动脑的能力。本次活动符合本班幼儿的能力发展水平,克服了以前的说教方式,本次活动调动了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
五、本次活动成功之处: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本次活动流程清晰、紧凑、能够一环扣一环。本次活动不足之处:可能在家长的引导下了解了这方便的内容,教学起来没有我想像的那么新颖。
六、本次活动需要改进之处:在介绍手的功能时,过于简单,只知道自己生活的一些方便,没有让幼儿观察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电视上叔叔阿姨的手的功能,如果让我重新上,我会采用多媒体教学,列举几个行业让幼儿了解我们的手还有那么多功能,从而要求幼儿要保护自己的双手。
中班健康课教案反思 篇5
设计思路:
有次餐后我听到班里有些幼儿在谈论,说看到电视里用蛋壳制作的小动物很漂亮,有青蛙、企鹅、小兔等等,大家谈论得很热烈,而本月的主题正好是“奇妙的蛋”,所以我想何不满足幼儿一下,让他们也来用蛋壳或完整的蛋来动手做他们喜欢的造型呢?活动之前我先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搜集蛋壳,带来煮好的蛋,然后和幼儿一起阅读了幼儿用书“好玩的蛋”画面,让他们了解到蛋壳可以变出好多好玩的东西。此外,我还和幼儿一起玩过“怎样让蛋宝宝站立”的游戏,为本次活动结尾时的蛋蛋秀做了准备。
活动目标:
1.体验制作活动的乐趣。
2.在做做玩玩中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蛋壳、熟鸡蛋和熟鸭蛋、双面胶、彩色纸、毛线、各色颜料、彩泥、剪刀和魔术棒。
活动过程:
1. 教师手持魔术棒,以变魔术的形式导入活动。(用棒点击托盘,让个别幼儿上来看看变出了什么?)
2. “你们想不想做魔术师呢?”“那好,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有各色彩纸、颜料、彩泥,还有毛线等等,希望你们把这些蛋变成新的东西,并且你要告诉好朋友或者客人老师,你是怎样变的?用的什么东西变的,好吗?”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帮助并鼓励幼儿。
幼儿向客人老师或和同伴介绍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在新《纲要》中的艺术领域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通过艺术活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感,体验成就感, 本班为大班幼儿,他们已经建立起初步的美感,对于画面已经具备一定的欣赏水平,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技巧,对于各种物体的形态掌握较好。
中班健康课教案反思 篇6
设计背景
“洗手歌”,这首儿歌是中班的语言活动,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平时幼儿不太注意手的卫生,通过此项活动,可以让幼儿从小养成爱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并理解儿歌的基本内容。
2、学习正确洗手的方法。
3、培养幼儿爱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
4、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重点难点
学习朗读儿歌,并能边做动作边读。
活动准备
挂图、香皂、毛巾、自来水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老师:小朋友们,小手脏了怎么办?
幼儿:用水洗。
老师:你们会不会洗?
幼儿:会。
老师:那你都是怎样洗手的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幼儿回答各自各的洗手方法。
2、老师:(出示挂图)
老师:图上有谁?在做什么?
幼儿:小朋友,在洗手。
老师:我们在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幼儿:吃饭前、上厕所后、玩耍后、从外面回到家里或教室里,等等。。。
老师小结:宝贝们说得都很好,先搓手心,再搓手背,然后关水,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小手,现在让我们来把这些步骤编成一首好听的儿歌吧。
3、学习儿歌。
(1)教师示范朗读儿歌,边读边做动作。
儿歌:小肥皂,手中拿,手心手背搓搓。
冲冲水,冲冲水,小手干净了。
(2)幼儿配合动作跟读。
实践练习洗手一次
1、幼儿洗手,教师指导个别幼儿,提醒幼儿不玩水,并能按一定的步骤边读边做洗手的动作。
2、表扬正确洗手的幼儿。
教学反思
洗手是幼儿每天都要做的事情,活动中,我先让幼儿来示范如何正确洗手,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做到先卷起袖子,然后手心搓搓,手背搓搓,并告诉老师不能玩水。结合动作,幼儿较容易地学会了儿歌,而且能边唱念边表演,效果很不错。但在之后的实践环节中,有的幼儿没有老师的提醒就又开始了玩水,可见,不玩水的行为个别幼儿还是不能控制好自己,需要老师的随时提醒。当然,在一次活动中就想改变幼儿玩水的坏习惯,确实不可能,这需要老师在平时对引导多提醒,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使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