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结出一条贯穿志愿填报所有环节的一条基本规则,就是前面顺序的任何志愿必须是比后面填报的更喜欢。
有这样一个案例,提前批次一志愿填报香港中文大学,提前批次二志愿填报国际关系学院,一批次一志愿填报清华大学。他的提前批次的二志愿填报了一个比清华大学更不喜欢的,正常思维的肯定认为更喜欢清华大学。为什么这么填?我很理解这位家长,因为他找不着别的了,他觉得高考志愿表总不能空着一个格,否则很亏。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概念,高考志愿表不是要求你全部填满,全部填满对你有好处才全部填满,如果某一个空对你没好处你就不要填。由于提前批次的二志愿是在一志愿之前录取,你就必须填比一批次一志愿更好的,找不出来宁愿空着。
有两个典型填报就是遵循了这个原则。一批次的一志愿填报首都经贸大学,一批次的二志愿不填,二批次的一志愿填报首都经贸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一二批次都招生,这个同学一批次填报首经贸,首经贸服从调剂的提档线非常低,大概一本线上几十分。这样他填报二志愿的空间非常小,只能选择一些不太喜欢的二志愿学校。他选择了不填不喜欢的学校,而宁愿去二批次的首经贸。还有类似的另外一个选择,就是一批次的一志愿填报北医,即北京大学医学部,一批次的二志愿空缺,二批次的一志愿仍然填北大医学部。这也是因为这个学校在一二批次都招生,只不过二批次招生的专业以护理专业为主。这样填报的孩子显然是特别希望学医,想被北大医学部录取。如果录取不了,一批次二志愿那些可填的他又无法接受,那就不如全都空着,直接掉到二批次。这也是符合前面顺序的任何志愿比后面的更喜欢。
高考之前大家都会得到一份草表,填草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这个原则。草表上有很多格,其实有一个填报志愿的法则就是:有一种选择叫放弃。放弃表面上看是没有选择,实际上它就是一种选择。在某一个局部放弃也许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