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阅读(58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3分)
(一)默写(10分)
1.江山代有人才出,________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
(一)默写
考点分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要求背诵的基本篇目掌握的情况,也是考查文言文语言积累。解法导言:遵循大纲,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不写错别字,对要求背涌的内容有一定的理解,本题均出自课文内容,平时注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转化为能力。答案:1.各领风骚数百年。
2.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2.山重水复疑无路。
3.《少年中国说》中以龙来比喻中国少年无限生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4.从下列A、B两组中任选一组默写(不能两组都做)
A组:
(1)北风卷地自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3)胡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___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4)虽有至道,弗学,________________。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
B组:
(1)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3)然一沐三屋发,________________犹恐失天下之士。
(4)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组(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曲径通幽处。(3)先苦其心志。(4)不知其善也,教然后知困。B组略(可见课文)。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5.后遂无问津者( )(二)解释
考点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阅读中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解法导引:解析文言文实词词义,一定要结合语境。本题均出自课文,平日学习认真,译文理解且能掌握,答案则易出。答案:5.渡口
6.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6.平民,普通百姓。
7.从下列A、B两组中任选一组(不能两组都做)
A组: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3)何暇论人哉( )
(4)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 )
B组:
(1)弛担持刀( )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3)宴子将使楚( )
(4)策之不以其道理,
7.A组略。B组:(1)放。(2)蕴含。(3)出使。(4)驱赶。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7分)
课内古文——核舟记(节选)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敝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糝之。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8.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i圄
(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考点分析:此题考查文言文阅读中对句子的理解、对内容的理解及表述。解法导引:两题均出自课文,8题只要明确内容,便可准确将句子译出。答案:(1)曾经送给我一个核舟,刻的是苏轼赤壁(的情景)。(2)开窗观望,雕花的围栏相对而望。
9.上文通过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核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赞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9题可通过文段及题干“……说明了核舟的……”得到启示。9.精美、精致,核舟雕刻者技艺之精湛。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0—15题(15分)
读书·养气·写作
①人究竟为什么读书?读书对人到底有什么作用?
②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③古人云:“腹有诗书自华。”读书对于人来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缺少,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毛孔里散发出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补充先天不足,避免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之气,可以养;邪气,戾气,迂腐之气,狭隘之气,也可以养。因此,在读书时,要吸取__________,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所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④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人们平时常说的“回肠荡气”,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体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什么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所谓韩愈文风如潮,柳宗元文风如泉,欧阳修文风如澜,苏轼文风如海,就是指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渗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⑤曹丕说“文以气为主”。韩愈也强调“气盛宜言”——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读书少的人,自身气弱,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位,成为死读书的“两脚书橱”,作文时就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读书多的人,自身气足,学养丰富,不仅读书养气,而且善于融合,善于吐纳,作文时自然就会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⑥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多久,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了。o真正的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辱积而薄发。
10.联系上下文,在第③段横线上填人恰当的词。(2分)
吸取__________,剔除糟粕(一)10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中恰当用词的掌握程度。解法导引:解题的基础取决于对词语的正确理解,取决于对阅读的文段内容理解、把握,学会筛选信息。易做的原因在文段中已给提供了答案。答案:吸取精华,剔除糟柏。
11.第③段中加点词“气”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11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中观点概括的归纳能力。解法导引:解题时要善于在阅读中提取信息,文段中的词“精神力量”、“浩然之气”已明确给了启示。答案:道德修养、个人气质
1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2分)
你读过“韩柳欧苏”的作品吗?请写出其中一位文豪和他的一篇作品。(2分)
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名);《__________________》(篇名)12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修辞中的排比、比喻掌握程度,考查已学过的作家作品知识掌握程度。解法导引:考生可根据语境及平时掌握的常用的修辞知识回答,作家四位文中明确告知,从文段启示中可找出作品。答案:排比、比喻、韩愈《师说》。
13.作者在文中对中学生的读书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要求。(2分)13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中对理解内容、观点提取的能力。解法导引:知识取决于平时积累,能力取决于平时培养,③段的“大量读书”、“读不同的书”等,⑤段中“读书多的人”等都给考生做出了提示。答案:多读书和读好书的要求。
1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4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中对主旨的提炼概括能力。解法导引:现代文阅读主要是考查考生是否读懂文章,通读全文之后,只有整体上把握才能准确概括。信息来源于多方面,例如:信息来源于文题、来源于中心句、来源于文末点题、归纳、总结。答案:读书可以养气,写作可以将气运用自如。
15.第④段中说:“读者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请你从课外阅读中举出一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课外阅读量的积累及表达的能力。解法导引:题干中明确要求一是从课外阅读中举一例,二是对这句话的理解,只有在完成前者的基础上,才能对后者发挥,关键不离“这句话”。
答案:读了沈从文的《边城》,感受到了湘西人民的淳朴、无邪,所以我学会了以心交心,与人为善。
有价值短文——(二)阅读下文,完成16—21题(20分)
亲近自己的双腿
①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上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乘公交车去,下车之后,紧走慢赶,也要40分钟。这么长的路,怎么走啊?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朋友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5元,?不是说3元吗?”我不想坐,可四周只有这辆三轮车。车夫见我犹豫,就说:“上车吧,就收你3元。”
②车夫一面蹬车,一面以柔和的语气对我说:“我要5元其实没多收你的。”我说:“人家已经告诉我,只要3元呢。”“那是因为你下公交车下错了地方,如果在前一站就只收3元。”随后他立即补充道:“当然我还是收你3元,已经说好的价,就不会变。我是说,你以后来这里,就在前一站下车。”他说得这般诚恳,话语里透着关切,使我情不自禁地看了看他。他穿着经营人力三轮车的人统一的黄马甲,剪得齐齐整整的头发已经花白了,至少有50岁的年纪。
③车前行着,我总觉得有点不大对劲,上好的马路,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像坐其他三轮车那么平稳,而是向前一冲,片刻的停顿之后,再向前一冲。我正觉奇怪,突然发现蹬车的人只有一条腿!他失去的是右腿,一截黄黄的裤管,挽一个疙瘩,悬在空中,随车轮向前“冲”的频率前后晃荡着。他的左腿用力地蹬着踏板,为了让车走得快一些,臀部时时脱离坐垫,身子向左倾斜,以便把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左腿上。
④我猛然间觉得很不是滋味,眼光直直地瞪着他的断腿,瞪着悬在空中前后摇摆的那截黄黄的裤管。我觉得我很不人道,我刚30出头,有130多斤的体重,体魄强壮……我的喉咙有些发干,心里被一种奇怪的惆怅甚至悲凉的情绪纠缠着,笼罩着。我想对他说,不要再蹬了,我走着去。我当然会一分不少地给他钱,可我又生怕被他误解,同时,我也怕自己的做法显得矫情,玷污了一种圣洁的东西。
⑤前面是一带缓坡,我说:“这里不好骑了,我下车,我们把车推过去。”他急忙制止:“没关系,没关系,这点坡都骑不上去,我咋个挣生活啊?”言毕,快乐地笑了两声,身子使弓了起来,加快了蹬踏的频率。车子遇到坡度,使倔强地不肯前行,甚至有后退的趋势。他的独腿顽强地与后退的力量抗争着,车轮发出“吱吱”的尖叫,车身摇摇晃晃,极不情愿地向前扭动。我甚至觉得这车也是鄙夷我的!它是在痛恨我不怜惜它的主人,才这般固执的吗?车夫黝黑的后颈上高高绷起一股筋来,头使劲地向前耸,我想他的脸一定是紫红的,他那被单薄的衣服包裹起来的肋骨,一定根根可数。他是在跟自己较劲,与命运抗急!”
⑥坡总算爬上去了,车夫沉重地喘着气。不知怎么,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了。我在为他高兴,并暗暗受到鼓舞。在我面前的,无疑是一个强者,他把路扔在了后面,把坡扔在了后面,为自己“挣”来了坦荡而快乐的生活。
⑦待他喘息稍定,我说:“你真不容易啊!”他自豪地说:“这算啥呢!今年初,我一口气蹬过80多里,而且带的是两个人!”“怎么走那么远?”我问。“有两个外国人来成都,想坐人力车沿二环路走一趟,看看成都的风景,恰巧坐了我的车。途中,他们想换车,以为我会半路出丑的,没想到,嘿,我这条独腿竟然一口气蹬到底!”
⑧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既心酸,又豪迈,是那种近乎悲壮的情感。不由自主地,我又看着他那条断腿。我很想打听一下他的那条腿是怎么失去的,可终于没有问,事实上,这已经无关紧要了。那条独腿已经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这就足够了。
⑨别墅到了。我下了车,给他5元,他坚决不收。“讲好的价,怎么能变呢?你这叫我以后咋个在世上混啊?”我没勉强,收回了他找给的两元钱。
⑩返回时,我徒步走过了那段40分钟的路程。我从来没有与自己的两条腿这般亲近过,从来没有觉得自己的两条腿这般有力过。
16.第③段画线句子“我正觉奇怪”中,“我”“奇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16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中语段的局部感知理解能力。解法导引:细读所给的语段——第③段,才能产生感知,理解的线索可从“奇怪”之前找,文段中已点明。答案:车在上好的马路上前行,车身却微微颠簸,不很平稳,而是一顿一顿的。
17.第④段中的省略号省略的是“我”的心理活动。请联系上下文,把“我”心里想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中语段的感知理解能力。解法导引:题干中“心理想”的内容补出来,补时必联系上下文,这是答题的最好启示。答案:却坐在一个残疾人的车上,要他送我走过40多里的路。
18.第⑤段中加点词语“挣生活”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从语言特点看,在第⑤段中有不少富有表现力的精彩语句;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并陈述理由。(3分)
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中对词义、语句把握的程度。解法导引:解释、理解必须不离语境,文中已明点,答案很易得出。答案:挣钱。根根可数把车夫用力时身体的每个细节都细致刻画出来,鲜明地表现了车夫的用心和他此时蹬车的艰难。
19.第⑥段画线句说“我心里的惆怅和悲凉竟然了无影踪了。”起先纠缠着、笼罩着“我”的惆怅和悲凉,为什么到此时“竟然了无影踪了”呢?(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中对语段的局部感知能力。解法导引:感知的能力来自于平时的培养,来自于对语段信息的筛选,文段中已为答案提供了信息。⑤段中的“……抗争着……”、“……较劲……”、“与命运抗争”,⑥段中的“我受到……鼓舞”。答案:车夫与命运抗争的决心和勇气使我的惆怅悲凉消失了。
20.第③段中说,车夫的那条独腿“支撑起了他的人生和尊严”。从全文看,车夫的“尊严”具体表现在:(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题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整体把握能力。解法导引:现代文阅读整体内容把握的程度来自于对各语段的把握程度。答案在②段③段⑨段中已明显点出。答案:(1)虽然“我”下车的地方不对,但仍收我3元车费。(2)不用“我”帮他把车推上坡,而是坚决地一个人将车蹬上去。(3)到达目的地后拒收“我”额外的2元钱。
21.从全文看,题目“亲近自己的双腿”的含义是(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写作(62分)
22.写作第一题(10分)
读了现代文阅读(二)《亲近自己的双腿》后,请用200字左右的议论性文字谈谈自己的感受。
23.写作第二题(52分)
题目: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提示:“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自豪:也可以用来表示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文中不能出现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
语文试卷 | 数学试卷 | 英语试卷 | 政治试卷 | 物理试卷 | 化学试卷 | 历史试卷 |
语文答案 | 数学答案 | 英语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学答案 | 历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