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系列

字典 |

2023-02-04 16:46

|

推荐访问

人教版教学设计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与人合作交流时,我们经常需要亲自撰写文档,高效写作的基础是阅读过一定数量的范文。参考优秀范文的亮点运用到我们的写作里,你感觉对写范文毫无头绪吗?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总结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2、适时渗透法制、德育教育,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法制哩念。教学重点:能系统地总结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⒈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将前几节课学习的混合计算进行练习,比一比谁练习得最好。(板书课题)

  ⒉口算

  90÷3012×578×2270÷903×1557÷3200÷5027×396×12280÷40

  4×1960÷15

  二、整理混合运算顺序

  ⒈运算顺序。

  ⑴出示:280+120÷10280+120×10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⑵出示:30÷6×530-6+5

  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⑶出示:(120+150)÷9017×(78-29)请同学们算一算,说说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⑷提问:刚刚计算的几道题可以分成几类?应该怎样计算?

  ⒉完成练习五第2题

  ⑴出示:480-180+6031+2×30240÷4×20480-(180+60)(31+2)×30240÷(4×20)请同学们分组分别进行计算。

  ⑵比一比。

  提问:每组中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呢?

  三、实际应用

  ⒈完成练习十一第5题。

  ①出示题目列表。提问: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要求的是什么问题。请同学们列综合算式来计算。

  ②指名请同学们说说解题思路,并相应地说综合算式为什么这么列式。

  ⒉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

  ①出示第6题的3小题。提问:这3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②同学们独立完成。

  ③分析、比较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四、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十一第1、3、4题。

  练习十二。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2

  五年级教案数学上册人教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说出2的倍数有哪些,3的倍数有哪些?

  二、 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一)探索公倍数

  1.观察刚才同学们说的2的倍数和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2.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得出公倍数的含义。

  (二)探索最小公倍数,引出课题。

  三、探索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一)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

  1.列举法

  2.分解质因数法

  3.短除法

  (二)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方法

  1.找出下面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7和14 8和24 9和18

  5和6 2和7 9和4

  2.观察每横数据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3.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得出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方法。

  四、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习题。

  五、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 …

  6的倍数有:6、12、18、24、30、… …

  4和6公倍数有:12、24、… …

  最小公倍数: 12

  五年级教案数学上册人教版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理解分数的意义,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4.理解公因数与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的意义,能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地约分和通分。

  5.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重点难点】

  1.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

  2.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学指导】

  1.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用好直观手段。

  本单元教材在加强教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上做了不少努力,同时,教材还运用了多种形式的直观图式数形结合,展现了数学概念的几何意义,从而为老师与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发挥形象思维和生活体验对于抽象思维的支持作用。

  2.及时抽象,在适当的水平上,构建数学概念的意义。

  为了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在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还要重视及时抽象,不能听任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直观水平上。否则,同样会妨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在充分展开直观教学,让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由实例、图式加以概括,构建概念的意义。

  3.揭示知识与方法的内在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

  在本单元中,假分数化为带分数或整数,约分与通分,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都是必须掌握的。这些方法看似头绪较多,但若归结为基础知识,就是揭示相关知识与方法的联系,就比较容易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方法。以约分与通分为例,它们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因此,教学时不宜就方法论方法,而应突出方法的过程,使学生明白操作方法背后的算理,这样就能依靠理解掌握方法,而不是依赖记忆学会操作。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17课时

  1.分数的意义3课时

  2.真分数和假分数2课时

  3.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4.约分4课时

  5.通分4课时

  6.分数和小数的互化2课时

  五年级教案数学上册人教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谈话:我们每个学期都要召开家长会,如果是你爸爸来参加家长会了,你用什么方法告诉他你在教室里的位置呢?

  2、指名学生汇报,预设回答:(①我坐在第一组第二张桌子;②我坐在教室中间的位置;③我坐在第五行靠墙的位置)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一点评

  指出:要确定自己的位置,一个条件是不够的,至少需要两个条件。

  3、谈话:今天我就要学习一种简洁、新颖的方法来确定位置,想知道是什么方法吗?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题图,提问:这是某个班级的座位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继续追问:谁能说说小军的位置?

  预设回答:(小军坐在第4竖排第三个;小军坐在第三横排的第4个)

  指导学生数的时候是从哪向哪数。

  提问:如果我们不知道小军的位置,听了刚才同学的发言,能顺利地找到小军的位置吗?

  谈话: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你觉得用这样的方法描述小军的位置有什么不足之处吗?

  预设回答(不够清楚,比较麻烦)

  (2)用数对表示位置。

  出示抽象图,谈话:我们把刚才例题图转化为抽象图,你还能找到小军的位置吗?

  第5行 ○ ○ ○ ○ ○ ○

  第4行 ○ ○ ○ ○ ○ ○

  第3行 ○ ○ ○ ○ ○ ○

  第2行 ○ ○ ○ ○ ○ ○

  第1行 ○ ○ ○ ○ ○ ○

  第 第 第 第 第 第

  1 2 3 4 5 6

  列 列 列 列 列 列

  谈话:实际上,在确定位置时,竖排叫列,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

  横排叫行,确定第几行一半从前往后数(指图板书)。

  小军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从左向右数第4列,从前向后数第3行)

  像这样的位置我们可以用一个数对来表示(4,3)

  让学生说说对(4,3)的理解

  小结:(4,3)表示第4列,第3行,这样的数对包含两个数,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外面加上小括号。

  (3)用数对表示位置。

  课件出示问题:在抽象图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让其他学生点评

  继续出示问题:( 6,5 )在上图中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位置。

  指名学生回答,让其他学生点评

  回到例1教学用图,谈话:小军还有几个好朋友,你能用数对表示出他们的位置吗?

  指名学生回答,并让他们说出表示什么

  2、情境教学

  (1)谈话:我们刚才学习了用数对来表示位置,那么家长会之前你能这个方法告诉你家长的位置吗?我们规定从讲台开始,从前向后分别为第一行、第二行……;从教室的门开始,老师的方向从左向右分别为第一列、第二列……。请大家每个人都想想自己的位置怎么用数对表示。

  (2)同桌互相交流,说说自己位置表示的数对

  (3)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位置和表示的数对,然后点评

  (4)活动:出示数对,请相应的同学起立 (1,4) (4,3) (2,2) (5,1) (7,5) (9,6)

  点评:为什么

  2.完成“练一练”。

  (1)学生在书上完成1.2题。

  你能找到第2列第4行的位置吗?有数对怎样表示?

  (2)(5,5)表示什么呢?是图上的哪个圈?

  两个“5”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1题。

  教室里的座位共有几列几行呢?第1列第1行是哪个同学的座位?用数对怎样表示你能说说自己的座位在第几列第几行吗?用数对怎样表示?

  在小组中互相说说,并互相指其他座位说数对。

  2.完成练习三第2题。

  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用数对确定位置。

  你能悦纳嘎数对表示这四块瓷砖的位置吗?

  追问:第3列的两块瓷砖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第4行的两块瓷砖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写出的两个数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同一列的两块瓷砖,数对中的第一个数相同;

  同一行的瓷砖,数对中的第二个数相同。

  3.完成第3题。

  (1)独立完成用数对表示每一块花砖的位置。

  (2)在小组中交流花砖位置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3)汇报交流结果。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学习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对你以后有什么指导作用呢?

  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数对中的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两个数的外面用小括号括起来。

  五年级教案数学上册人教版篇4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96页的例1、例2,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八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会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使学生在学习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在认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中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老师把一个红色乒乓球和一个白色乒乓球放入黑色袋子里,让你摸一摸,它们的可能性相等吗?

  生:相等。

  师:如果放入两个红球和一个白球,可能性相等了吗?

  生:不相等。

  师:我们这节课来研究用分数来表示它们的可能性的大小。(板书课题:可能性的大小)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学例1

  谈话导入:同学们喜欢打乒乓球吗?如果让你来当裁判,你会用什么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

  出示例1场景图,提问:裁判在做什么?(猜球。场景再现)

  师: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小结: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指出: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时,每个运动员猜对的可能性都可以用1/2来表示。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里的1

  /

  2?

  (评析: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从“猜左右争夺发球权”的活动展开,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又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使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思考和交流。)

  2、同步练习

  拿出装有一个红球和一个白球的袋子,问: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生:1

  /

  2

  师:如果口袋里再放入一个红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

  生:1

  /

  3

  师:袋子里都只有一个白球,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怎么会不同呢?

  生:第一次口袋里只有两个球,第二次口袋里有三个球。

  追问:如果再往袋里放入一个白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又是几分之几?如果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是1

  /

  5,口袋里该怎样放球?

  小组讨论,学生汇报:放5个球,其中白球1个。

  (评析:通过学生熟悉的摸球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有几个球,摸到其中一个球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一,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思考方法。)

  3、教学例2

  出示例2中的实物图,让学生说说这6张牌各是什么牌,帮助学生区分“红桃”与“黑桃”。

  师:把这些牌一下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讨论后明确:一共有6张牌,红桃A有1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1

  /

  6。

  一共有6张牌,摸到每张牌的可能性都是1

  /

  6。

  师:你还想提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

  生1: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生2:摸到方块2的可能性是1

  /

  6,摸到草花2的可能性是1

  /

  6,摸到“2”的可能性是1

  /

  3。

  生3:一共有6张牌,“2”有两张,摸到“2”的可能性是2

  /

  6,也就是1

  /

  3。

  生1: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生2:这6张牌中,红桃有3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3

  /

  6,也就是1

  /

  2。

  对比练习:红桃A、红桃2、红桃3、黑桃A、黑桃2五张,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请学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说可能性。

  汇报1:摸到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汇报2;摸到红色牌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汇报3:摸到黑桃3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评析: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从6张牌中任意摸到一张,每一张牌被摸到的可能性都是1/6,从而为解答下面的问题奠定认识基础。教学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以促使学生更加透彻地把握问题的实质,丰富学生对基本思考方法的体验。)

  4、同步练习

  ①学生口答第(1)题中的几个问题

  ②学生讨论:如果指针转动80次,可能有多少次停在红色区域?

  指出:由于停在红色区域的可性是1

  /

  8,所以指针转动80次,可能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是80次的1

  /

  8,也就是10次。

  ③追问:如果把转盘上的指针转80次,停在红色区域的次数一定是

  10次吗?

  生:可能是10次,也可能多于或少于10次。

  (评析:通过练一练,让学生先用分数表示指针转动后,停在每种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再根据可能性推算指针转动80次,可能停在各种区域的次数。进一步加深对用分数表示的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三、综合练习,实践运用

  1、做练习十八第一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连一连,再指名说说思考的过程。

  追问: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2、做练习十八第二题

  ①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列表整理题中的条件。

  红色正方体6个面上的数:1、2、3、4、5、6;

  绿色正方体6个面上的数:1、1、2、2、3、3;

  蓝色正方体6个面上的数:1、2、2、3、3、3。

  ②组织比较:正方体都是6个面,为什么抛红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6,而抛绿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3?

  ③学生完成第(2)小题后,组织比较:抛蓝色正方体,落下后1、2、3朝上的可能性为什么不一样?

  3、摸球比赛

  师:红球4个,黄球3个,如果摸到红球算老师赢,摸到黄球算你们赢,你们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为什么?

  生:摸到的红球可能性是4

  /

  7,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3

  /

  7,比赛不公平。

  (评析:通过练习,让学生判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使学生进一步积累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经验,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通过计算可能性的大小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总评: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学生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先从“猜左右争夺发球权”的游戏活动展开,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又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对可能性定性描述的基础上,有意义地接受“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都是1

  /

  2”。然后借助摸牌游戏情境,让学生收集数据,并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并通过练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学习过可能性的知识解释一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所增强。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88、89页。

  教材分析:

  梯形的面积是在学生认识了梯形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里给出一辆小汽车,一个男生说:车窗的玻璃是梯形的!还有89页例题3是三峡水电站大坝,大坝横截面也是梯形,它的面积是多少?体现梯形在生活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仿照探究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让学生在数学的再创造过程中实现对新知的意义建构,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剪、拼、摆等操作学具的活动,运用转花的思想,通过寻找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3.通过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使学生能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同学面积公式,并能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设计:

  (一)复习回顾,铺垫孕伏(课件)

  1、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3、什么叫做梯形?梯形各部分名称(学生同时在梯形卡片图上分别标上各部分名称)。

  4、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请你们回忆一下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生: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在学生说的同时,教师配以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注意到图形的转化。)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课件呈现实际情景(例题3)、感受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师:这是三峡水电站大坝,大坝横截面是梯形如下图,它的面积是多少?

  师:梯形的面积到底怎么计算?今天,让我们共同来研究梯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梯形的面积。

  师:你认为我们该怎样研究呢?

  (学生思考片刻可能会回答:可以先转化为学过的图形)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梯形,而且需要我们计算它的面积。那么到底该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我建议,发挥小组的力量,共同合作探究。

  2、提供材料,提出合作的要求

  师:下面我们共同来研究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小组合作的要求如下

  a.利用梯形学具,先独立思考能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

  b.把你的方法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共同验证。

  C.填写:小组讨论内容。

  3、自主探究,合作参与

  学生小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教师巡视并给以适当的指导。

  4、集体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已经用不同的方法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图形,哪一个小组先派代表给同学们介绍转化的方法和转化的图形?

  生1:我们小组的方法是用两个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边动手演示,边说转化过程。)

  生2:我们小组是把梯形沿两腰中点的连线剪开,变成两个小梯形,再旋转拼接转化成平行四边形。

  生3:我们取了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因此,拼成的图形是长方形。

  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低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三)探索、归纳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同学们介绍了各种方法,现以第一种转化为平行四边形为例(实物投影出示),这一个梯形和转化后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课件出示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

  1、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

  2、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

  3、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

  4、每个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

  5、因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6、所以梯形的面积等于()。

  生:梯形上、下底的和等于拼成后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生:梯形的面积是所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4生: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板书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师:为什么用上底+下底?一个梯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生:因为上底+下底等于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

  生:因为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有两个梯形,求一个梯形就需要除以2.

  师: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b和h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应怎样表示?

  板书:S=(a+b)h2课件重新演示,加深记忆。

  (四)联系实际,巩固运用

  1.回应前面问题,进行解决。

  求三峡水电站大坝横截面的面积。(学生先计算,再用课件演示)

  师:梯形的用途很广泛,在很多物体中都经常看到梯形。下面我们再来解决一些问题。

  2、课件出示练习题

  练一练

  (1)判断对与错。

  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一定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②梯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

  (2)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2分米,高是5分米,每个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3)选择正确的列式

  (1)(13+10)8.52

  (2)(8.5+12.5)132

  (3)(13+10)12.52

  (4)(8.5+12.5)102

  (4)计算梯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5)出示第90页练习十七第四题。

  3.思考题

  我们经常见到圆木,钢管等堆成下图的形状(出示课本第28页第4题),求图中圆木的总根数,你有几种解答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低高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30厘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2、使学生加深对方程及相关概念的认识,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理解字母表示数,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并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乘法交换律。

  (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让学生写出字母式子,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指名学生说说每个式子表示的意思。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

  2、做“练一练”第x题。

  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口答结果,老师板书,结合提问怎样求式子的值。

  3、做练习第x题。

  指名学生口答。选择两道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复习解简易方程

  1、复习方程概念。

  提问:什么是方程?你能举出方程的例子吗?(老师板书出方程的例子)这里用字母表示等式里的什么?指出:字母还可以表示等式里的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叫方程。(板书定义)

  2、做“练一练”第x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提问:5x—4x=2里未知数x等于几,x=2是这个方程的什么?7×0。3+x=2。5里未知数x等于几?x=0。4是这个方程的什么?那么,什么叫做“方程的解”?(板书定义)它与“解方程”有什么不同?(强调解方程是一步一步完成的过程)你会解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吗?根据什么解方程?

  3、解简易方程。

  (1)做“练一练”第x题第一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解第一个方程是怎样想的,检查解方程时每一步依据什么做的。第二个方程与第一个有什么不同,解方程时有什么不同?指出:解方程时先看清题目,根据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不能算的就看做一个未知数。我们现在解方程是一般根据加减法之间、乘除法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结合板书:解方程:能先算的要先算,再按各部分关系来解)追问:这两题可以怎样检验方程的解对不对?

  (2)做“练一练”第x题后两组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做其中的一组题。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说每组两题有什么不同,解方程的过程有什么不同。强调一定要先看清题,按运算顺序能先算的就先算出来,然后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求出方程的解。

  (3)做“练一练”第x题。

  让学生列出方程。指名口答方程,老师板书。提问列方程的等量关系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复习了哪些知识?你进一步明确了什么内容?

    五、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完成“练一练”第x题解方程;练习第x题,第x题后x题,第x题。

  家庭作业;练习第x题前x题、第x题。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掌握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出2的倍数有哪些,3的倍数有哪些?

  二、教学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一)探索公倍数

  1.观察刚才同学们说的2的倍数和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2.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得出公倍数的含义。

  (二)探索最小公倍数,引出课题。

  三、探索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一)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一般方法

  1.列举法

  2.分解质因数法

  3.短除法

  (二)找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特殊方法

  1.找出下面几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7和148和249和18

  5和62和79和4

  2.观察每横数据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

  3.师生共同观察分析得出特殊情况下的特殊方法。

  四、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习题。

  五、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找最小公倍数

  4的倍数有:4、8、12、16、20、24、28

  6的倍数有:6、12、18、24、30、

  4和6公倍数有:12、24、

  最小公倍数:12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能用字母表示数。

  2、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必要性,向学生渗透符号化思想。

  3、通过数学活动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用字母表示数时省略乘号的简便写法及建立符号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学。

  1、师:同学们吃过肯德基吗?

  生:(。。。吃过。。。)

  师:那你们谁能说出肯德基的字母表示?看谁平时能用心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举手回答。

  生:(一个老头,KFC)

  师:非常好,看来你非常善于观察。

  2、师:平时有同学玩过扑克吗?你知道它们中的J、Q、K是什么意思吗?

  生:(玩过。。。。代表11、12、13.。。)

  师:还有,生活中我常常听见有同学说这样的话:我都讲了N遍了,你怎么还不会!N遍是什么意思?

  生:(很多遍)

  3、师:以上这些字母都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语文上的鲁迅写的小说《阿Q正传》,英语上UK是英国的简写,等等非常之多。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些字母在生活中的应用有什么好处呢?

  生:(简洁,方便,便于记忆)

  4、师:比如我们以前学习的交换律a+b=b+a等,这些字母表达式,非常简明易懂的把数学中的规律给表达出来了。字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数学领域里应用也是很广泛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板书课题)

  二、探究数量和数量关系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

  师:摆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摆2个三角形用23根小棒,那摆3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3呢?摆4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3呢?依次类推,照这样说下去能说的完吗?(生:不能)

  师:那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三角形的个数与所用小棒的根数有什么关系吗?

  生:①摆几个三角形,小棒根数就有几个3.

  ②小棒的根数总是三角形个数的3倍。

  ③可以用三角形的个数3表示小棒的根数。

  师:如果用a表示三角形的个数,小棒的根数是()()

  板书:摆a个三角形所用小棒的根数是a3

  师:追问,a个三角形究竟是指几个三角形?这里的a可以表示哪些数?可以表示小数吗?指出:这里的a可以是任意的自然数,但不能表示小数。

  师:像这样的数量关系不仅可以用a表示,还可以用其他的字母表示,但这些字母表示的数是有一定限制的。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

  师:听懂题目的意思了吗?用什么数量关系来列示呢?

  师:课件出示,依次表示行驶50千米,74.5千米,b千米后所剩的千米数。

  追问:这里的b可以表示哪些数?b能大于280的数吗?

  师:小结,这里的b不仅可以表示整数,也可以表示小数,但都因是不大于280的数。并且如果知道b的数值,就可以求出剩下的千米数。课件出示。

  3、练一练第2题。

  课件出示,指明读题,独立填表,学生填表后追问:这里的a可以表示怎样的数?a=10,妈妈多少岁?如果a=15呢?

  4、教学例3

  师:大家还记得正方形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吗?

  生:。。

  师:课件出示,如果a表示正方形的边长,C表示周长,S表示面积,你能写出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吗?

  生: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a4.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a

  师:板书正方形周长、面积公式。

  直接指出:具体的数与字母相乘时,通常采用简便写法。如a4或4a都可以把简写成。。写成4.a;或者省略乘号,写成4a.在省略乘号时,一定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两个字母相乘时,通常也采用简便方法。如aa既可以写成a.a,也可以写成,读作a的平方。反之a的平方表示aa,那b的平方呢?mm呢?

  生:。。。。

  师:指出,刚才大家写出的C=4a和S=a,这里使用的字母都是数学里已经规定的,一般不用其他字母替代。

  师:如果a1或1a怎样简便书写?

  指出,一个字母与1相乘时,写法可以进一步简化,直接写a。

  三、实际应用,内化拓展

  挑战一

  课件出示练一练1

  教师强调简写方法,学生审题,举手回答。

  挑战二

  课件出示练一练3

  独立完成,交流讨论。

  挑战三

  练习十八第一题

  师:这里的a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呢?b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呢?

  指出:这里的a表示的是单价,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b表示的是本书,只能是整数。

  挑战四

  练习十八第二题

  先说说题目中x,y分别表示什么路程,再独立完成填空。

  挑战五

  练习十八第三题

  学生读题,举手填写,师生共同分析。

  四、回顾总结,感悟延伸

  1、课大家掌握了什么?(举手回答)

  2、介绍代数之父韦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2、并会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在积的前面补0。

   教具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数乘小数(2)。(师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师:那么,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

  1、 理解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2、正确进行小数乘小数的计算,会在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在积的前面补0。

  (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生齐读)

  过渡:要想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同学们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三、自学指导(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师读)

  认真看课本第5页的例4,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底色部分的内容。思考:小数乘小数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

  5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相类似的题。

  四、先学

  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自学效果。

  1、看一看

  生看书自学,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教师在巡视过程中不宜辅导学生)。

  2、做一做

  3.74.6=  0.481.5 =

  0.290.07=  0.0560.15=

  过渡:看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 有信心挑战吗?

  (1)师抽三名后进生上台板演第6页做一做,其余同学在练习本上写。(时间3分钟)(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大一些,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

  (2)生独立完成,师在巡视过程中收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五、后教

  1、更正

  师:做完的请举手?(确保全部都做完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答案的可以举手上堂补充或更正。(提示:用彩色粉笔把出错的部分划掉,再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2、讨论( 议一议)

  过渡:下面我们共同来看一看板演的同学写的对不对,比一比,看谁观察的最仔细。

  师:认为对的请举手?并追问:

  (1)小数乘小数时,首先我们应该怎样想?( 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都去掉,使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

  (2)当把因数的小数点去掉,两个因数都扩大了一定的倍数,那乘出来的积发生了什么变化?(两个因数都扩大了一定的倍数,乘出来的积也扩大了两个因数扩大的倍数的积。)

  (3)要想得到正确的积该怎么办?(再把扩大后的积缩小一定的倍数。)

  (4)小数乘小数我们应该怎么算?(师板书: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4)评议板书和正确率,全对的打100分,书写好的画小红旗。

  (5)对照堂上答案,同桌互改,有错误的订正。

  3、拓展练习(做一做2)。分别比较积和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能发现什么?

  小结: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 )。

  下面的等式不成立。猜猜看,两个因数的小数点有可能各在什么地方?

  73*146=10.658 把所有的可能都写一写!

  六、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谁想来说一说呢?(学生说对,教师不必重复。)

  七、当堂训练(练一练)

  列竖式计算。

  6.7*0.25  3.5*0.3

  2.56*0.32  0.37*2.9

  0.56*0.18  0.18*2.5

  过渡语:同学们在这节课中表现的真棒,下面,大家就运用新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

  八、板书设计

  小数乘小数,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乘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积的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4613405.html
延伸阅读
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出局,这就是人生。晚安。每个人每天都在进行信息分享,我们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句子分享,好的句子会一定程度上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你有读到过让你耳目一新的句子吗?请你
2023-02-04
出国留学网相关专题:“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此时你或许正为写应急预案而烦恼吧,为了将事故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我们需要提前布置好应对的相关措施,经过搜索整理,出国留学网编辑为你呈现
2023-02-04
“孬子,快点。我要归野。”。“妈,产去世什么事了?为何要用抹布?”。下面是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兔年谐音祝福语”,相信你能从本文句子中找到需要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要用
2023-02-04
“跟随生活的节拍,迈着整齐的步伐,抛开假期的愉快,收心努力地工作。”在我们平淡如水的生活工作中,我们的情感都通过句子表达。这些句子往往精悍短小,意蕴丰富,有哪些让人记忆深刻的短句?
2023-02-04
放下匆忙,把微笑挂在脸庞;卸下繁忙,将轻松留在身旁;撇下急忙,将从容留在心房。芒种节气,愿你能赶走慌忙,毕露锋芒!乐观向上!如意吉祥!~~好句子总是可以触动心灵,为此,出国留学网花
2023-02-04
作为一名教育引导学生的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接触到教学设计的撰写。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可以更好的让学生们学习到知识。想要写出一篇教学设
2022-12-18
作为一名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师,一般都会被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可以提高教师的能力,变得更加的优秀。究竟
2022-11-29
作为一名传播知识的教师,教学时需要撰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确定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可以更好的传授给学生们相应的知识。优秀的教学设计要怎样写才能写出来呢?为此,我们特意呈
2022-12-03
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每个老师在上课演讲时都要用到教案。教案可以帮助老师让学生更为轻松地融入课堂中。对于写教案是否依旧感到烦恼呢?以下是栏目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上
2022-12-29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中的榜样,教学时需要撰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可以减轻教师们的负担,更加的轻松。究竟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设计呢?以下由出国留学网的编
2022-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