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利用墨与彩的调配变化与宣纸特征画有趣味的儿童彩墨画,体验彩墨游戏的乐趣。
2、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彩墨画中水分的控制及笔和墨的运用,培养学生的彩墨表现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运用彩墨大胆表现,体验乐趣,表达感受。
教学难点:
合理运用点、线、面,使画面具有节奏感。
教学准备:
水彩、墨、毛笔、宣纸、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教师检查学生的绘画材料和工具。
2、复习旧知;上半学期我们玩了一堂彩墨游戏课,大家还记得需要使用什么材料和工具吗?
3、师语:今天,我们再来玩一玩彩墨游戏。
(板书课题)
二、尝试、探索、感知
1、学生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尝试作画。
2、说一说,你有没有什么有趣的发现?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要点:(1)水分的多少。
(2)用笔的变化。
3、说一说,在画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探讨解决的方法。
4、 师语:想不到一张薄薄的宣纸能产生出那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是好玩极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师们玩的游戏吧!
三、欣赏、深化认知
1、出示张桂铭的《觅》。
(1)介绍这幅画的作者及画题。
(2)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你觉得那代表什么?
(师引导学生体会画面上墨色的变化以及用笔的手法。)
(3)播放幽雅、轻快的音乐,让学生想想这幅画上表达的内容。
(4)交流想法。
(5)师语:画家运用了点、线、墨块和色块,使这幅画显得既有层次又有节奏感,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2、出示学生范作,欣赏、研究、讨论都用了哪些特别的技法。
四、学生作业
1、学生自由创作,教师鼓励并指导。
2、展示自己的作业,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画面。
3、学生自评、互评。
五、课堂总结
教学后记:
彩墨画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在上学期学生已接触过一堂彩墨游戏课了,所以,已有了一些经验。只是有的用水份还太多,有的干脆全是彩墨。不过,由于是一堂带着游戏性质的课,重在让学生得到一个彩墨的体验,能够悟出点什么来。有的学生的作品无意中产生的效果还是不错的。总之,通过这堂课的练习,学生都得到了锻炼与愉快的体验。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2】
教材分析:
树叶、草、豆类、纽扣、石子等等都是孩子生活中容易找到的材料,孩子们虽然经常接触它们,但很少刻意去观察它们,甚至根本没有想过可以利用它们来制作精美的工艺品。在学生收集接触这些材料的基础上,渗透利用拼贴、剪、折、卷、插等基本制作方法来制作成精美的装饰作品。通过这节课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启发他们发现身边周围的美好事物,从中懂得体验生活和美术学习的乐趣。
学生分析:
孩子们是非常喜欢美术课的,他们在课堂上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是很强烈的。本课中学生对材料的认识程度是不容置疑的,使用单件材料进行拼贴、剪、折、卷、插等方法基本能掌握。但是对于同时运用几种材料组合设计,把几种制作方法混合使用,以及色彩、作品造型的搭配等方面还是会有一定困难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设计和引导。
设计理念:
以轻松自由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并且通过“比赛招聘”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激发和引导每一位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培养他们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和获取新知的能力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确认哪些材料是可利用的材料。
能力目标:收集可利用材料,用拼贴、剪、折、卷、插等方法制作成装饰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变废为宝的道理,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和体验设计制作作品获得成功的喜悦。
知识要点:
⑴ 学生了解并认识材料的来源和途径。
⑵ 利用拼贴、剪、折、卷、插等方法制作成装饰作品。
⑶ 引导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要有“求新求异”的创作精神。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利用拼贴、剪、折、卷、插等多种方法制作成装饰作品。
教学难点:
多种材料制作作品。
教学方式:
以比赛、闯关方式,进行探究式课堂教学。
教学场所:
⑴ 第一课时,带着学生到校园里走一走,让学生与大自然有个亲密的接触,然后请他们仔细观察一下,哪些是可利用和值得收集的材料。
⑵ 第二课时,着重在教室共同探讨研究。
教具选择:
课件、(注:有条件的地区可利用网络查找更多、更全面的图片。如有困难可利用投影仪播放书上的范图让学生讨论)图片、各种各样可利用的材料、硬纸板作背景、美工刀、剪刀、双面胶。
材料分类:
⑴ 纸质类:挂历纸、包装纸、糖果纸、牙膏盒、烟盒、牛奶盒、纸杯、纸卫生纸纸筒等。
⑵ 塑料类:果冻壳、不同颜色的塑料片、塑料瓶、塑料盆、塑料杯等。
⑶ 木质类:冰棒棍、木条、不同质地的木板等。
⑷ 金属类:易拉罐、牛奶罐、各类废旧金属类物品等。
⑸ 布质类:不同质地的废旧布块等。
都是我们身边随处可以收集的,还有石子、树叶、豆子、火柴棒等等。另外一类可以是各地区特色的地方材料:如:棉花、瓦楞纸、高丽纸、蜡染、泡沫、尼龙线、麻绳、贝壳、麦秆等等。
学具准备:
各类可利用材料、硬纸板作背景、美工刀、剪刀、双面胶。
教学评价:
⑴ 学生是否能根据这些材料的质地、颜色、形状等进行制作。
⑵ 学生之间是否有评价的能力。
⑶ 学生对其他废旧材料的拓展构思。
教学建议:
各地区可以根据当地特色材料,因地制宜,进行开放特色课程。例如:棉花的粘贴制作、瓦楞纸的制作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谜语导入:一棵小树五个叉,不长树叶不开花,能写会算真聪明,团结合作本领大。(老师讲述的时候结合手部的动作)学生应该能猜出谜底是手。板书:手
2.大家真棒。我这儿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校园环保社和校园巧手社团联合举办一台擂台赛。听说他们要在我们当中招聘一部分人才呢。走,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还真热闹。“大家伙想参加吗?”“想”那首先我们要先来看看擂台赛的要求和规则。
出示擂台赛的要求:利用环保社提供“百保箱”内的各类材料来进行工艺制作,(注:百保箱里的材料应事先让学生收集好了放在里面)通过我们同学的巧手来制作,谁能将它们赋予更新更美的生命,谁就将获胜,即获得“巧巧手的荣誉称号,和精美礼品一份。板书:擂台赛的项目:比赛过程中共有“三关”,必须闯过前两关后才能进入第三关。“一、二两关均为智力知识类:包括1.比眼力2.比口才3.比智力,这两关比赛中知道答案的同学可以抢答。这样你就将顺利进入“第三关”:能力测试设计关。
(设计意图:通过“比赛选拔”的方式,通过智力“闯三关”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图片来吸引学生的眼球,并且激发他们探知的欲望。)
二、发展阶段
想参加的选手赶紧入场了啊。“大家都要参加?”好的,大家都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我们马上就要进行擂台赛了啊。
1.出示图片,进入“第一关”
(注:除了给学生看书上的范图以外,可多找一些图片,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拓宽他们的设计思路。)
2.大家看看这些制作精美的工艺品漂亮吗?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成的。(范图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3.联系实际说说这些材料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
4.说说这些精美的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这一环节学生之间的讨论比较热烈,各自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和异想天开的想法,对后面制作阶段有很好的帮助。)
5.你认为还有那些材料也可以拿来利用。(这一环节更实际的落实到制作的设想)
(设计意图:通过这几个回合的比拼,让学生从本质上来认识原材料、了解原材料的来源,了解一些基本制作方法,才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思路和想象。为后面的设计制作做铺垫。)
三、欣赏阶段
欣赏范作:音乐起:巧巧手……
过渡语:同学们,你们想过自己动手制作吗?我们可以先用一件单一的材料来实际制作一下。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描述来进行示范。
根据学生说到的方法,拼贴:用火柴按一定的方向拼成太阳的形状;剪:把纸杯的上口剪开后,可折成花篮的形状;折:例如手工纸的一些折叠方法(千纸鹤等);卷:通过剪、折的方式以后,再用卷的形式表现(表现人物的头发和裙子的褶子花纹等)
(设计意图:用较单一的方法给学生演示一下,让学生有一个制作基础平台。)
请学生上来用这些材料来进行演示,让学生对材料有一个更直接的接触和了解。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制作过程
1.祝贺你们,进入第二关。请大家打开你们桌子上的“百保箱”
⑴ 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说说这些都是什么材料?
⑵ 说说他们原来的用途是什么?你现在有什么新的想法?
⑶ 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你还能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并使他们有更多更大的用途。
⑷ 学生根据百保箱里的材料。一一分析,并且说说自身的设计意图。根据实际,教师给予一定的肯定并加以补充。
2.恭喜你们,“闯关成功”,进入第三关,加油!
⑴ 学生根据实际材料动手制作。
下面我们先来和我们的手指兄弟一起来运动运动,来做做《手指操》:大拇指见面点点头,食指见面挥挥手,中指见面鞠个躬,无名指见面碰碰头,小拇指见面拉拉钩,大家都是好朋友。
注意:制作时,你可以找朋友一起来制作,也可以自己制作完成。大家要大胆想象,人人动手,互帮互助,共同完成任务,比赛时间一到立即停手,不得再做。
要求:要知道做什么?用什么方法做?除了刚才几种方法以外,你还能用其他更好的方法来完成,希望你能用自己创造的方法来制作。
提醒:告诉学生在使用剪刀和小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
⑵ 学生制作开始,(配乐巧巧手和图片循环放映供学生参考。)(学生作品可用各类材料单件或多种材料混合制作,鼓励学生利用混合材料来制作,这样作品的效果会更好。)
⑶ 学生进行创作,师以朋友身份与学生一起探讨如何制作,并辅助学生完成作业。
⑷ 教师在辅导过程中,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请小作者自己简单地介绍一下,同时可以让其他的学生来评价一下他使用的材料运用是否恰当。
(设计意图:使学生发现自己手中的材料经过自己的制作变的美丽了,拓宽设计思路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五、评价阶段
1.评奖:要做到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学生只能为其他小组作品投票(插小旗)。
(每一组把做好的作品都放到黑板前的展示台上,学生下去参观完再评)
⑴ 互评: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作品插上小旗。
⑵ 自评:请获小旗最多的学生说说自己作品的创意和设想,并评价自己作品的优点和不足。
⑶ 他评:请投票的同学说说自己喜欢这幅作品的理由。
⑷ 师评:在学生互动评价中适时介入评定,最后看哪一组的小旗最多,质量最高为获胜组(根据团结性、合作性、创意性,根据色彩的搭配、造型、创意等进行综合评定)。
(设计意图:把更多的表决权都交给学生,给学生创造了能够展示自己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做到倾听别人的评价和学会自己如何去评价)
2.颁奖:根据每一组做的质量、数量和团队合作性等评出最终优胜奖,并授于“顶呱呱巧巧手”荣誉称号。
3.参赛选手每人均可获得一份礼物:巧巧手,大眼睛,细心观察,聪明屋。
六、总结
同学们,你们都是好样的,(师竖起大拇指)你们真了不起,你们把一些别人认为没用随手丢弃的废旧材料制作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老师真的佩服你们。你们每个人都是“巧巧手”。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生活中用这些废旧材料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美化我们的生活。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画一张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游乐园的活动情景的记忆画,想象画出自己理想中的幸福乐园。
2.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游乐园吗?你参加了什么样的活动呢?生答(只去过少年宫)
你们喜欢少年宫的活动吗?那就来画一画我们在少年宫活动的情景吧。
板书课题:幸福乐园
二、回忆、想象
1.回忆和想象:少年宫的都有哪些活动?你最喜欢少年宫的哪项活动?你是怎么玩的?和平常上课有些什么不同?
2.出示学生在少年宫活动时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
3.欣赏书中学生作业,教师及时加以指导。
三、学习活动一
1.回忆:少年宫的活动项目这么多,你能都画下来吗?
2.讨论:你准备表现哪项你最感兴趣的?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评议,作品展示
1.同桌评。
2.小组评。
3.集体评。
五、教师总结。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4】
课题与教学内容
十五、小旗手课时安排1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副棋。
过程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预设教学路径
预计学生活动
备择方案
一、激趣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爱玩棋吗?
你们所玩棋的名称叫什么?
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前自己动手利用多媒体制作一副新奇的棋,出示个学生,让学生发现不同之处。
二、体验探究:
(一)玩棋
1、教师说游戏规则,请几名同学到前面来和老师下棋。
2、教师介绍一些国际象棋大师,比如中国的谢军。讲关于下棋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棋的制作方法:
1、欣赏课本中的游艺图,说说是怎样做的,有什么不同?
2制作游艺棋时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让学生每人提出一个设想,并勾画草图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如果采用个人制作的形式,则可以按自己的设计意图制作。如果采用小组分工的形式可以大家共同筛选设计方案,协调安排,共同分工制作。
3、可以是平面绘画也可以是立体作品。
4、还可以想象更多的制作方法,如全班同学在操场上用粉笔来制作一副大棋,同学们可以当棋子,大家共同来我玩下棋的游戏,这样的方式既健身,又益智。
三、实践操作:
1、学生制作,教师辅导,教师随时提醒学生协调好合作关系。
2、作品制作完成后从中体验玩棋带来的快乐。
四、展示作品:
让学生将自己有特色的作品介绍给大家,并谈一谈玩棋的感受和收获。
学生:爱玩!
学生:军棋、象棋、跳棋、五子棋――――――等等。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及时补充。
学生观察老师做的棋,自由说出区别。
学生自由到前面来下棋。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自由讨论并说出自己知道的象棋大师。讲知道的小故事。
学生自由制作游艺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制作立体或平面的均可。
小组合作时要协调安排,共同制作。
学生在玩棋的过程中都很投入,也很开心。
通过欣赏范例,激发学生自己动脑筋设计一副新颖别致的棋的愿望。
通过介绍一些国际象棋大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的游艺图,并说说他们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区别,可以先小组讨论。
为学生提供多种棋的玩法。
学生操作过程中,无论采用哪种活动方式,都要学生的活动和美术学习紧密结合,这样才能达到美术课的训练目的。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大胆的运用自己喜欢的颜_进行涂_练习。
2、能用多种方法包扎“糖果”。
3、能进行积极、健康的交流活动,表现出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的品质。
教学难重点:
重点:大胆的涂_,尝试多种包扎“糖果”的方法。
难点:包扎的各种方式。
教学具的准备:
糖果实物、包装纸、各类_笔、各类_纸、范品、各__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规范绘画习惯
二、导入新课。
1、让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各类糖果,上台介绍自己的糖果。
(1)自己说说糖果的形状?
(2)糖纸的颜_?
(3)包装的特点?
2、介绍完,分糖果给同学吃,最后轮到教师拿出“糖果”范品介绍,同样分给同学吃。
3、学生发现假糖,揭题。
三、欣赏感知。
1、说说刚才看到假糖的感觉?
2、你知道我是怎么做的?
3、我里面包了什么?还能包什么?
4、学生尝试练习:
合作小组尝试包扎“糖果”
5、交流:
(1)学生介绍尝试成果。(尝试肯定包法比较单一,颜_比较少)。
(2)教师小结:
出示范品,你知道为什么老师的能把你骗了?
(小结:颜_涂的认真,鲜艳,均匀)
6、除了这种包法外,还有不同的包法吗?
7、教师简单概括,还有什么办法能使“糖果”更漂亮?
(小结:添加_带等装饰品)
四、学生作业。
学生以合作小组的形式,完成包糖。
五、教师巡回辅导。
1、及时反馈、纠正。
2、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3、参与其中。
六、课堂小结。
1、“糖果”展示、交流。
2、模拟交易。
3、教师小结:
(1)你把最漂亮的“糖果”给谁?
(2)节日可以送“糖果”。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6】
课题:
前前后后
施教时间:
9月14日——9月22日
课时:
2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近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近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2.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一些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课件。
学生:剪刀、胶水、彩色纸、绘画工具。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
课件展示小朋友站上课队、气球升空、兵马俑、林间小路等有明显透视效果的图片、影视资料。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在前,什么在后。这些图片中的景象都有些什么共同的规律?(近大远小)
可别小瞧前前后后,其中还有不少的奥秘,来,让我们一起去发现!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以前看没看到过类似的现象,并举例说明。
教师举例:
1.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活动二:
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表现前后关系的?
知道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找一找语文、数学等课本、课外读物的插图上是如何表现景物的前后关系的,有哪些画法值得我们学习?
教师在黑板上画升国旗时前面的旗台和升旗手,请两位同学上来分别添画两队升旗的队伍,并请大家讨论、分析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先画前面的)
活动三:
小组讨论,选定一个主题,以绘画形式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
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评价与总结: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布置下节课带剪贴工具。
札记:刚讲完课,一个调皮的孩子就抗议:我这么高,为什么让我坐在前面!这不符合“前前后后”的规律!其他同学纷纷指责:谁让你上课不听讲,老师不看着你能行!我鼓励他说:“别灰心,只要你努力进步,老师就会让你坐回原位,那时候就符合前后规律了!”这下大家都高兴了。
第二节
活动一:
出示几件粘贴作品,请同学们比较:哪件运用了近大远小的规律,用了的和没有用的有什么不同效果。如果画面中的物品大小都一样,又没有前后遮挡关系,这样的画面又会给人什么样的感受?
把这些作品发到各小组,请学生们仔细看看:在剪制各物品时哪里的应该大些,哪里的应该小些。粘贴的时候先粘前面的还是先粘后面的?
总结:
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就会产生在后面的感觉。
只有先贴后面的,再贴前面的才能正确的表现出前后遮挡以及近大远小的规律。
活动二:
小组讨论,从“风景、”“静物”“场景”中任选一个主题,小组集体进行剪贴创作。
提示:除了大小以外,还要考虑到不同颜色带给我们的远近感觉。
学生分组制作,教师指导。请学生随手将剪下来的纸屑放进自备的塑料袋中,这样课后收拾比较方便。
活动三:
“前前后后”粘贴作品展,请同学们以参观画展的形式进行互相评价,评价标准是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课后拓展:
寻找、收集与本课有关的世界名画,并用简单的语言加以书面评论。
札记:
我们今天做了一个抢答游戏,请五名学生站成一排,教师快速提问:“刘洋在万蕾的前面还是后面?万蕾在高朋的.前面还是后面?……”通过三轮快速抢答,决出了三位优胜者。我请这三位同学谈谈自己取胜的诀窍,最后得出结论:观察力和口头表达力。我告诉学生们,今天我们就要靠观察力和表现力来学习,在后面的学习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格外集中,观察力自然很棒。
三年级美术上册教案【篇7】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在此基础上搜集各种废旧材料。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废旧材料加工成各种物品。
3.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评价建议
1. 是否在课前仔细观察了物体的颜色,外形收集了相关废旧材料。
2. 能否合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组合和创造,制作立体造型。
3. 能否体会到变废为宝和保护环境的乐趣。
4. 能否在活动结束后进行合理的回收和整理。
5. 在美术教学在如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物的研究。
6. 如何合理运用各种材料开发新的教学内容的研究。
教学实施议
一、课前准备
1. 启发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并能对各种物体的外形,颜色等特征进行简单的描述。
2.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如旧挂历,易拉罐,吸管等。
二、课堂教学
1. 引导阶段
引导学生在上节课的基础上,更仔细地观察各种物体,根据其外形,颜色等,讨论用那些废旧材料可以将它表现出来,并使其具有立体感。
可适当分析几种物体的立体造型,示范几种基本制作方法,如卷,插,支撑等,教师还可通过半立体的圆等较特殊的立体造型,让学生领会多种立体造型表现法。
2. 发展阶段
“奇思妙想阶段”,启发深长在现有事物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打破物体的原有形态,充分发挥身边废旧材料的作用,进行组合或创造,制作一伯立体的工艺品。
“情感升华阶段”,引导学生懂得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发挥自己的创新意识,制作出立体的工艺品来美化身边的环境,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环保好方法。
3. 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先回收可再利用的材料,再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来整洁。
三、课后拓展
1. 我们是否可以用更多的材料的方法来表现各种物体的立体造型。
2. 在生活在,我们应仔细观察,将各种废旧材料变废为宝。
教学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生活美劳DIY》全套十本。吉林美术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