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内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心得”为小编收集整理,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心得(篇1)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关系,认识到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支撑,从而深刻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战略布局的科学性和必然性。
前进道路上,要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坚定不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我国已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的重大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心得(篇2)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始终注意处理好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及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进入新时代,“共享发展”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发展与共享统一”成为现代化发展的价值导向。推进了“五大文明”全面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维护社会弱势群体利益,扩大了中等收入群体。不断补齐民生短板,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脱贫攻坚战,消除了绝对贫困,共同富裕水平逐步提升。
“共享的现代化”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具有正义性的现代化,以强大的制度合理性、优越性超越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心得(篇3)
“中国式现代化”是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任重而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共享发展”是发展基础上的共享,与共享规导下的发展的辩证统一;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富裕,也不等于同时富裕,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
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直面我国的贫富差距和不平等问题,让共享发展共同富裕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长期化的“中心课题”。
首先要做好“驾驭资本”的“大学问”。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不动摇的前提下,整体推进财税、金融、收入、房地产、社保、教育、人口、医疗、慈善等制度改革,推进化解贫富差距问题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二次分配和三次分配的作用,加强兜底性普惠性民生保障,发展社会慈善事业。其次要做好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大学问”。
促进城乡、区域、行业协调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解决共同富裕的短板。最后要做好“示范引领”的“大学问”。共享发展共同富裕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宏大课题,要推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和上海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建设,探索实现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引领的制度设计和实践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心得(篇4)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规模巨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全体14亿中国人民共同迈进的现代化,这无疑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目前,世界上除中国外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全部人口加起来约为10亿人,而我国就拥有14亿多人口,其现代化的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彻底改写人类现代化的世界版图,深刻影响人类历史进程,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这无疑昭示世人,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通向现代化的道路不是唯一的,只要找准正确的方向,沿着正确的方向驰而不息,走好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要实现的现代化不是部分人和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涉及14亿多人口的全民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仍面临城乡差距、地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不平衡等难题。在现代化进程中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防止资本无序运作,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扎实前进。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我国现代化发展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串联式”,而是“并联式”的过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叠加发展的,要求不仅实现“衣食无忧”的物质富裕,更要实现“安居乐业”的精神富裕,推动协调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始终重视物质文明的发展,牢牢把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发展经济,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党也将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以精神文明助推物质文明,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魂聚力,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支配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绝不走西方现代化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走具有绿色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新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生命共同体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优美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坚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为推进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绝不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老路”,而是建立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基础上的“新路”。这条道路是和平之路,是融入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道路。中国民族的血液里从来没有欺负他国的基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一直以来的坚持。后疫情时代面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难题,中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全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胸怀天下”,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不断实现全世界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为世界作出更大的中国贡献。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心得(篇5)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之所以是中国的,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成功开创出来的,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之所以说是世界的,是因为中国式现代化又是“开源代码”,对于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而言,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示范。
进一步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全面系统阐释。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五个方面重要特色,反映了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九个方面本质要求,指明了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着力点和主攻方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五个坚持重大原则,既阐释了“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指引,又提供了“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遵循。
科学回答现代化的“人民之问”。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要整体迈入现代化,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伟大的创举,必然要付出艰辛努力,克服更多艰难险阻,也必然会产生更广泛的世界性影响,对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当前,我国存在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不同群体居民收入差距,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要自觉主动地解决“三大差距”问题,使全体人民共享现代化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要做大做好“蛋糕”,又要切好分好“蛋糕”。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之一在于分配制度。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品格和根本的政治立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不断奔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要求,也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新时代非凡十年,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摆脱贫困的夙愿。党始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科学回答现代化的“中国之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开始了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规划,提出要将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战略从最初单一的“工业化”逐步转变为“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指导思想。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境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虽然在探索中遭遇过一些困难和挫折,但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意志和决心始终没有动摇。在这个过程中,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认识不断深入、战略不断成熟、实践不断丰富,加速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独特的中国国情、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历史进程,决定了中国必须坚定不移独立自主推进适合自己特点的现代化,必须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既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科学回答现代化的“时代之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许多发展中国家眼中的现代化就是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单纯追求经济、政治等单一向度的、非均衡的现代化,最终难以持续;即使已经实现现代化的国家,也会因为忽视某一方面的发展不均衡而导致国家衰落。世界现代化的历史特别是拉美、中东地区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历史表明,通过“跨越式”发展追赶世界现代化前沿的过程,必然会牵动整个社会发生剧烈变革,这就需要国家现代化所涉及的各个方面统筹协调、重点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心得(篇6)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的中国共产党注定了她的不平凡,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建党1xx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无数坎坷的道路。1xx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由落后走向繁荣,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我国生产力进一步发展,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国家经济正在又好又快的发展。1xx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正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认真追溯党的发展历程后,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近几年,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我们面前逐步绘就。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树起了一座里程碑;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上了新的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展现新的前景。
小编精心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