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精选专题推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位合格的教师会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在上课之前准备好一份完整的教案,是每位老师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教案是一种书写的文书,我们要如何才能写出一篇特别的教案呢?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2、使学生能熟练说出5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初步的自学能力,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做练习的良好学习习惯,积极动脑思考的学习品质,及合作互助、创新意识和评价意识。
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
书P19P20页内容:学习5以内数的组成方法,理解数的组成表达方式。
三、教具准备:
数字卡片、5根小棒、每生每根小棒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前面我们学了哪些数?谁能数给大家听?
2、复习比较大小。
(二)、新知:
1、创设游戏情景,小组学习5的组成
(1)、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兴趣:
把5根小棒分成两份,看谁方法多。(师巡视指导)
(2)、交流展示:
让分法不同的学生汇报,得出5的组成,写出分合式,领读。
(3)、归纳小结:
按顺序提出5的组成。
(4)、引导观察,发现规律:
2、做一做:
同桌玩手指游戏:如我说3,我说2,3和2组成5。
3、课间活动:
手指操。
4、自学4、3、2的组成
(1)、分别把4根小棒、3根小棒、2根小棒分成两份,有几种方法?边分边说4、3、2的组成。
(2)、学生依次汇报,师分别板书4、3、2的组成,领读。
(3)、玩猜数游戏。(同桌间玩)
5、做一做:
书第20页:用5的组成连线。
学生做,互相检查、汇报、订正。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
(四)、巩固练习:
1、玩找朋友游戏:如两个数字合起来是5的小朋友可以当好朋友。
2、拍手游戏:如师拍2下,生拍1下,合起来3下。
教学反思
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最大的优点是:创设情境,以动促思。教师向学生多方面创设实践活动机会,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主要缺点是游戏过多、教具不够丰富。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的书写0。
二.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三.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教具、学具准备:
1.课件。
2.数字卡片1~5和可以写0的空白卡片。
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电脑出示0的卡通形象)0自我介绍说:小朋友,我的名字叫零,我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我呢?[让学生尽情地说。]
2.演示生活中有关0的图片。
3.(电脑出示0的卡通形象)0说:那么,你们知道我可以表示哪些意思呢?(让学生说说自己对0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教学含义
含义一:―――什么都没有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朋友,看看它是谁?看它的表情是怎样变化的?猜猜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出示三幅表情各异的猴子图)
让学生描述三只猴子表情及其原因,可以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只要合乎情理怎么说都可以。并适时的揭示谜底:猴子吃桃子,你们猜对了,但要吃几个桃子呢?数数看。
指导学生看图:1、盘里有两个桃子,用几表示?(2)
2、小猴看了很谗先吃了一个,盘里还剩几个?用几表示?(1)
3、小猴吃了还想吃,又吃了一个,现在盘里还有几个桃子?用几表示?
出示空盘子,没有表示没有的卡片,学生产生疑问。教师提问:用哪张卡片
表示,有吗?――没有。什么也没有用数几表示呢?0
教师小结: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这个数字读作0,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板书课题:0的认识。
教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了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你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说说看,还有什么可以用0表示的呢?(教室里一个人都没有的时候,可以用0表示,)
含义二:―――起点
师:0除了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同学们拿出你的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它还表示什么?(0在这里表示起点)
师:0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为0表示起点)指直尺上的数,按顺序读出0~5各数。看尺子读出0~5,5~0
说说看,还有哪些地方的0也是表示起点的?
温度计上的0,时钟上的0,起跑线上的0,
(三)教学0的书写
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0了,你们看这个0象什么?你认为0应该怎么写呢?
2.教师示范书写(在格子里写出数0),学生观察。
3.学生先书空练习,你能写得更好吗?请你也来试一试,把书打开,写在书上。
4.请个别学生到黑板上书写,其他学生给他们加以评价,对比优点和缺点。
(四)多样练习、巩固新知
书本第三十页,练习四第一题:
1、学生依次数出每个鱼缸里各有几条鱼,用数来表示。
2、学生在书上填写,注意书写规范整洁。
练习四第二题:
1、请戴有0、1、2、3、4、5卡通形象头饰的同学按一定的顺序排队,并说说是怎样排的?
2、小游戏:小青蛙要回家,谁来帮帮它?图片或者电脑显示都可以。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包含第29─31页的内容。
教学背景分析
数0的含义比较宽,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就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所以教材采取了认数、写数相结合的编排方式把数0的教学单独安排成这一段。并注重通过多种素材,创设为学生所熟悉、感兴趣的数学题材,经历从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在教学0的加法时,我创造的使用教材,将课间休息的小游戏成为贯穿加法教学中的阶梯。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在探索研究活动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有关0的计算方法。
课程资源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首要的是课程资源的挖掘和运用。《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活用教材,努力结合学生特点充分开发课程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艺术资源等,通过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分析、观察、体验、收集、处理各种信息,用灵活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体验数学过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探索数学规律,努力实现过程性教学目标,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所以,根据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占优势阶段的特点,为了发挥直观教学效率,在本节教学中,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物品和符合教学实际的板画教学,通过这些资源的合理运用使学生感受着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更会加强获得新知的密度和效度。
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1、动起手来乐趣多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
2、在矛盾中我要探索
本课注重揭示和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激趣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矛盾,把知识和能力溶为一体,激发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在故事中体验0
1.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结合学生回答板画小猴子)
2.教师讲一个关于小猴子的故事:小猴的妈妈留下一个盘子,里面装着他最喜欢吃的水果做午餐。估计妈妈可能给它留下几个桃子?
3.估计一下盘子子最后能剩下几个桃子?(1、2、0贴图片)
4.哪个数字没学过?0它代表什么?
板书课题: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在生活中寻找0
1.0像什么?教师范写,一起书空,然后描红,再独立写。
2.生活中哪儿见过0?
三、在情景中体会0的计算
1.课间休息,游戏猜小棒
2.在游戏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观察教师双手拿的小棒描绘一下,再列式。
3.出示小鸟图,
⑴提出数学问题。
⑵怎样列算式?
⑶再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4.帮老师解决难题,5-0怎么算?
四、在活动中练习与应用
1.游戏:排数序
2.讲述20xx年奥运会中国骄人战绩,从中找出有关数字0的生活常识:
⑴110米栏世界冠军刘翔站在跑道的哪个位置可以用0来表示?
⑵我国台湾省金牌总数0的突破,总获2枚,了解生活中0的突破的实际意义。
3.课后延伸
吃饭分碗筷,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4
【总课时数】: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1~5各数,并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会正确读写
1~5各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1~5的写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1~5的基数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
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引趣
出示主题画:
问:这么多可爱的动物中,你喜欢哪一种?数出你喜欢的动物的数目,用同样多的小圆片表示出来。
板书课题:1~5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摆一摆
你能根据摆出的圆片的个数,找出相应的数字卡片吗?
2、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数的顺序: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再摆1个呢?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出示点子图,你来给他们5个排队。
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2的后面一个数呢?……
(3)数一数:让学生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见过1~5这几个数?
师小结: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周围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游戏
一个数在2的后面,这个数可能是几?也可能是几?……
3、写一写
刚才我们认识了1~5,你们愿意写一写吗?在书上第16页描写,比一比谁写得最好。写得好的上台展示。
(4)练一练
完成练习三的1~2题。
4、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同桌互相说说,再告诉大家。
【板书设计】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地数数,读数和写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组成,会比较大小,学会用计数器表示数,认识个位和十位。
发展性目标:通过11-20各数的认识的学习,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中获得有关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让学生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能正确读写。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认识个位、十位
教学准备:课件、每人20枝铅笔、皮筋、水彩笔、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先来考考咱们班小朋友的眼力。
师抓5枝铅笔,问:你看到了什么?
再抓5枝,合在一起:现在有几枝?
师再抓一把:估计一下,现在老师的手上会场有多少枝铅笔呢?你是怎么估计的?
二、引导探究,建立模型
1、11-20的数数
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谁猜估计的比较正确呢?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根一根的数)
你还能接着数吗?(数到20)还能接着数吗?今天我们就数到20,后面的数以后再来学。
你还会别的数法吗?
(两根两根的数,五根五根的数,10根10根的数。)
突出10根10根的数快。
老师拿掉6根。
用最快的速度数出有几根?
你是怎么数的?(前面的10根不用再数)
2、动手操作,经历过程。
刚才咱们用数的方法知道了铅笔的枝数。老师在想啊,咱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人不用数也能一下子就看出有多少枝呢?
每人拿出信封,里面装着一些小棒和一个橡皮圈,请你悄悄地用好办法数一数有多少枝,然后想个办法在纸上摆一摆,看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有多少根。想想看,这橡皮圈是不是可以帮上你什么忙。
老师展示学生的方法。
小朋友们真会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方法,你们比较一下,觉得哪种摆法最好,让人一看就能知道有多少枝铅笔?
(把10枝捆成一捆的好。)
为什么把10枝捆成一捆,就能很容易看出有几枝呢?
根据学生回答师点示:一捆就是1个十(板书:1个十),再数数旁边有几个一(板书: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了。
那黑板上的铅笔怎样摆比较好?
师把铅笔10枝捆成一捆。
现在来看:几个十?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谁能连起来说?
看来这种方法真的挺好的,那你能用这种办法把你的小棒再摆一次吗?
看着自己的小棒说说()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指名几个学生说。
我相信每个小朋友都能说了,我还想请小朋友把这个数写下来,你会吗?
用水彩笔写在放大的田字格中。注意把字充满格。看谁写得又快又漂亮。
3、认识计数单位,理解数的组成。
老师展示学生写的字。
小朋友们写得可真漂亮,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们。
我发现这些数字都有两部分组成,前面都有个1,你能说说1表示什么吗?后面这个数呢?
是的,小朋友们想的都很对,其实数学上早已对写数作了规定,让我们来听听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智慧老人介绍:其实数学上早已规定了数位顺序(出示数位筒),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出示1捆小棒),个位上的1表示1个一(出示1根小棒)。比如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15(在数位筒中出示1捆和5根小棒),就在十位上写1,表示1个十,个位上写5,表示5个一。在数学中,人们还经常用计数器来帮助我们记这样的数。(出示计数器),计数器上有好几个档,从右边起,第一档是个位,第二档是十位。。。。。。。,个位上的一个珠子就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一个珠子就表示1个十。如15就是在十位拨一个珠子,在个位拨5个珠子,表示15是由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小朋友,你们听明白了吗?明白了什么?
看着黑板上的14,说说个位、十位,怎么写,1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
智慧老人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计数器)
在计数器中认识个位、十位。14在计数器中怎么表示?看着计数器说说14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学生拨11、19,并说说组成。
20在计数器中会怎么表示呢?
创设笑笑考小朋友情境:
周老师,周老师。。。。。。谁在叫我呀?是我,笑笑!呀,笑笑,你怎么来了?我呀,想替智慧老爷爷考考你们班小朋友,行吗?行啊,你出题吧。
请看第一题:有一个数,十位是1,个位是6,你们知道它是几吗?
再看第二题: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
18是由()个十和()个一组成的。
你能说出下面的数吗?
(用计数器表示的数13,16)
小朋友们,你们可真能干。好了,你们继续上课吧,我呀,还要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呢。小朋友们,再见!
课中操。
4、数的顺序和大小
黑板上的这些漂亮的数字都是小朋友们刚才写的,现在让我们来把它们整理一下。谁来让它们变得有顺序?
你是按什么顺序排的?他排对了吗?
你们手上还有不一样的数字吗?把你的数也排到队伍中去。
你能找一个你喜欢的数来说一句话吗?
三、小结
自己评价一下你觉得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
四、学习应用
现在让我们用我们今天学的知识来帮帮森林里的小动物。
1、帮小动物找房子。
2019111217
十位是1,个位是9比11大11个十和7个一2个十
请你设计符合11的门牌号。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8页的内容。
教具学具:
电脑、投影仪、图片、铅笔、纸货架。
教学设计:
一、从生活中引入分类,初步理解分类的意义
师:同学们都去过超市吧!
你们在超市里都看见什么了?
那么这些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说明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要想把物品摆放整齐,就要像同学们说的那样一类一类(分类)摆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类。(板书课题)
那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二、初步学习分类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马大哈超市,你们想去看看吗?这样摆好不好?怎么不好?
那么咱们来帮他整理整理,这个超市的左边是一个冰柜,这是冰柜上的广告画,右边是一个货架。
谁来整理一下?(学生对货架上的物品进行整理)
为什么把乒乓球拍和羽毛球拍摆在一起?(强调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通过同学们的帮助,货架上的物品摆放得既整齐又美观。
三、动手操作,巩固分类方法
如果让你当一名超市里的售货员,你打算怎样摆放货架上的物品?
1.小组创作将物品分类。
下面咱们亲自动手摆一摆。
你们要摆放的物品都在纸盒里,先把所有的物品倒出来,分一分,看哪些物品放在一起比较合适,再摆一摆,看摆在哪一层比较合适,确定后再贴一贴。每个物品的背面有一个双面胶,把上面的小白纸撕下来,就可以贴在这个纸货架上了。
下面4个人一组,看哪组合作得最愉快。
2.学生汇报。
师:有哪个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组货架摆放的情况。
还有哪个组?(学生介绍小组分类的情况)
还有这么多的组愿意展示,下面咱们请各组长拿着自己组的货架到前面来展示。
3.小结:我们参观了超市,又自己亲自动手摆了摆,知道了商店中物品的摆放可以分为蔬菜类、水果类、服装类、文具类、鲜花类等。这样摆放既方便了顾客的购买,又减少了混乱,提高了效率。分类这种做法在以后的数学课上也经常出现,所以说它是重要的数学思想。
4.联系生活,巩固分类的意义。
师:那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你的家里有没有分类摆放的情况呢?
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那么我们一定要认真地学好数学,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练习六的第1、3题。
四、扩展思路初步尝试不同标准分类
1.尝试。
刚才我们都是把不同的物品进行分类,现在看你们每个桌子上都有一把铅笔,都是铅笔,看看你们能不能把这把铅笔再分一分。(同桌讨论)
2.汇报。
3.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把许多不同的物品进行了分类,现在又把一种物品进行了分类,而且有这么多种分法,说明分类的标准是不同的,有的按形状分,有的按花色分,有的按有橡皮头和没橡皮头的分,有的按削过和没削过的分。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7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加减法及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一幅图写出四道算式、加法交换律的渗透和加减法的关系。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对本节课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1.独立操作,理解“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体会计算方法。
充分利用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从学习者转变成参与者,从图中两位小朋友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一图两式”和“一图四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再借助算式的对比,通过观察和探究,进一步感受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四基”在教学中得以强化。
2.建立表象,由具体操作到看图列式。
儿童的认知特点是由形象直观到抽象具体,教学中必须要遵循学生的这个认知规律,使学生由感知到理解再到概括提炼。本教学设计就是由这一观念出发,先让学生观图,阐述列式,分析“一图两式”的特点,感悟计算方法,由看图计算到根据组成计算。接着延伸到“一图四式”,对加减法进行对比,感知加减法计算的互逆性,对计算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发现和探究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小棒 圆形纸片 三角形纸片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3+1= 4-1= 2+1= 5-2=
1+4= 3-2= 1+3= 5-3=
2+3= 4-2= 5-4= 5-1=
2.复习6和7的组成。
3.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6和7的组成,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是6和7的加减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及6和7的组成,让学生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为学习6和7的加减法做好铺垫。
⊙观察、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5+1和1+5。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主题情境图左图(去掉图中的算式)。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图中的两个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图中的两个小朋友相对而坐,正在摆圆片写算式,圆片被分成两份,一份有5个,一份有1个)
(2)如果把图中圆片的摆放情况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你能做到吗?(学生观察,写出算式5+1和1+5)
(3)交流:根据同一组圆片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为什么不同?
预设 生1:从女孩的角度看:左边有5个圆片,右边有1个圆片,所以我写出来的算式是5+1。
生2:从男孩的角度看:左边有1个圆片,右边有5个圆片,所以我写出来的算式是1+5。
小结:由于两个小朋友坐的`方向不同,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写出的两道加法算式就不同。
(4)先让学生计算5+1和1+5的得数,然后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5+1=6 1+5=6)
(5)引导学生比较5+1=6和1+5=6。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两道算式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师引导学生得出:在这两道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相同,得数相同,相加的两个数在算式中的位置不同)
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根据一幅图通常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2.教学6-1和6-5。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主题情境图右图。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这幅图中一共有6个圆片,被分成了5个和1个两部分)
①从女孩的角度看,6被分成了哪两部分?从6里面去掉被小棒分出去的一部分,还剩多少个圆片?怎样列算式?(学生观察,写出算式:6-1=5)
②从男孩的角度看,情况又是怎样的?你能列出算式吗?(6-5=1)
(2)想一想,同一幅图,为什么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呢?(因为观察的方向不同,分析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列出两道不同的减法算式)
(3)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6-1”和“6-5”比较简便呢?(6可以分解成1和5,所以6减5等于1,6减1等于5)
小结:从这幅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从总数中拿走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借助圆片图,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体会“一图两式”的列式思路和方法,在观察、比较中继续深化对加法和减法意义的理解,初步感知6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教学4+2、2+4、6-2和6-4。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中间笑脸图。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中一共有多少个笑脸?从左往右看,你能列出什么算式?从右往左看呢?(4+2=6 2+4=6)
(2)如果不看图,怎样计算4+2等于几呢?怎样计算2+4等于几呢?(引导学生从6的组成进行理解)
(3)根据笑脸图,你能列出减法算式吗?(学生小组交流后写出算式:6-2=4,6-4=2)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 生1:我是这样想的,从6个笑脸中去掉2个笑脸,就剩下4个笑脸了。
生2:我的想法和你的想法类似,从6个笑脸中去掉4个笑脸,就剩下2个笑脸了。
(4)如果不看图,你想怎么计算这两道减法算式?(引导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关系,利用联想推出两道减法算式的得数)
小结:同一幅图,观察的角度不同,不仅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出两道减法算式。
4.学生合作学习5+2、2+5、7-2和7-5。
(1)教师提出合作学习的要求。
师:刚才同学们很聪明,根据笑脸图列出了四道算式。那你们有信心根据这幅小棒图也列出四道算式吗?(课件出示小棒图)
(2)学生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
根据摆和算的过程,观察、比较5+2=7和2+5=7、7-2=5和7-5=2,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3)汇报,全班交流。
(5+2=7 2+5=7 7-2=5 7-5=2)
(4)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小结:根据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5.学习3+3和6-3。
课件出示教材42页三角形图。
(1)让学生摆三角形,边摆边写出加法算式。
(3+3=6)
(2)让学生根据摆三角形的过程写出减法算式。
(6-3=3)
(2)想一想,为什么这幅图只能列出两道算式?小组内交流一下。(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因为这幅图分成的两部分相等)
小结:当两部分的数量相同时,根据同一幅图只能列出一加一减两道算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教师引导、自主合作学习等方式,理解“一图四式”的列式方法,促进学生对加减法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有利于学生根据算式之间的关系,利用联想推出某些算式的得数,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8
2号车排在最前面,3号车排在4号车的后面,1号车在最后面。
请各小组同学根据短信的内容,利用手中的卡丁车图片在小组内说一说,摆一摆。小组交流汇报,然后请一组同学到前面利用图片边说边摆。这里我会给说的好的学生给予评价。学生汇报后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回放,让学生对照自己摆的对不对。
卡丁车大赛的情境新颖时尚,同学们团结合作,认识字的同学读信息,其他同学摆图片,在小组内观察与交流中,解决了这样一个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结合实际,启发思维
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让中间一横排同学起立,说说前后分别是谁,向后转再说一说前后分别是谁,让学生发现问题,明确方向发生了变化,前后顺序就变了。然后我继续问学生:前在哪儿?后在哪儿?方向转一转,前后怎么办?学生可能会说(小脸)对着就是前。(后背)对着就是后。方向转一转,前后就(改变)。最后根据问题和学生的回答编出下面这首儿歌:
小朋友们告诉我,前、前在哪儿?
老师老师告诉你,(小脸)对着就是前。
小朋友们告诉我,后、后在哪儿?
老师老师告诉你,(后背)对着就是后。
123、321方向转一转,前后怎么样?动脑想一想。
123、321方向转一转,前后就会(改变),就会(改变)
这样的设计,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前后的意义,体验到前后的相对性,同时更深一层理解到以什么为标准,确定前后的重要性,既考查了学生是否掌握“前后”概念意义,又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空间概念,使学生再次获得愉快、成功的数学情感体验。
(四)拓展应用,培养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小明和同学们去儿童乐园买票的情境图。在此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一共有多少个人在买票?
之后,我出示了一道排队的思考题作为这节课的拓展延伸。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五、说板书设计
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少,对直观的事物感兴趣。因此,我采用了这种图文结合的板书,使教学内容更加美观实用,学生更加容易理解。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页6和7的数数和认数以及序数和书写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掌握6和7的组成。
4.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
教具准备:
主题图、点子图、数字卡片、计数器、直尺图、鱼图。
学具准备:
数字卡片、小棒、三角形、课件、投影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复习旧知
1.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你们瞧,它是谁?(电脑演示)出现可爱的数字娃娃,这些数字娃娃依次出示,并让学生根据数字的出示练习认数、读数。
2.复习旧知:瞧,这些数字娃娃队伍都没有排好,谁能帮他们排排队?
3.(指着1、2、3、4、5)问:5后面的数字是几?出现数字6、7。今天我们就来和它们作朋友,学习6、7的认识。
板书课题:6、7的认识
二、新授
(一)数一数,说一说
1.课件演示主题图,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
师:(出示主题图)图上有些什么?
生:图上有人、桌子、椅子、黑板等。
2.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它们各有多少?你是怎么数的?
展示学生的各种数法。
师: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指名回答)
同桌互相数一数。
3.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板书:6
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板书:7
师(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7比6多1,6比5多1。
4.根据6、7的基数含义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1).数一数主题图下面的人数和点子的个数。
(2).请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两数表示。
(二)拨一拨,比一比
1.教师用计数器演示
请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拨珠子,先拨5颗,再拨一颗,请小朋友们说一说我们刚才一共拨了几颗珠子,是怎样拨的?
问;再拨一颗是几颗?
2.在直尺上认数。(课件演示)
请小朋友们一起帮助老师在直尺上标出刻度数。
师:(用直尺图)只写出0、1、2、3、4、5、()、(),你知道填什么?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
学生活动:6、7、6抢答。
3.引导学生比较6和7的大小。
学生从学具袋里先数5个图片,再数6个图片,最后数7个图片。
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学生可能出现5比6小,6比7小或6比5大,7比6大。
板书:5○66○76○57○6
师:它们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填空完成5<66<76>57>6。
(三)数一数,填一填
1、教师奖励学生红花,先发5朵,再发1朵,问学生一共几朵。
2、指6名学生到前面。
师:从左数6个同学指的是谁?从右数第6个同学是谁?(指名回答)
3、(出示图)左数第6瓶有□条鱼,有6条鱼的是第□瓶,第7瓶有□条鱼。
学生数一数,并填在书上,集体订正。
(四)分一分,涂一涂
1.数出6根小棒。
6根小棒我们可以怎样将它分成两个部分呢?请同学用自己桌子上的6根小棒摆一摆。
2、汇报结果。
3.学习7的组成。
(1)四人一组为单位研究讨论7的组成。(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结果。
(五)写一写,做一做
1.学习6和7的写法。
引导学生观察6、7的字形。
教师示范写6、7,学生先书空,再在格子里练习
三、巩固练习
1、小刺猬送给小朋友7个苹果,每个苹果中都有一个问题,让学生任选一个号码出示一道题目。
①号23()5()();
②号5○66○7;
③号()()5();
④号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
⑤号6○57○6;
⑥号从左数第6朵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做以上题目。
四、全课总结
用6、7的数字说一句话。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学生熟识的玩具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2.学会书写数字。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
正确书写数字。
教学准备:
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内数一数,说一说图上都有些什么?
2.小组汇报。
二、写一写
1.师示范,生书写。
2.生描红,师巡视。
3.同桌互相比较、评比。
三、练一练
1.写数
(1)生独立看图完成,师巡视。
(2)小组内交流,分别说一说每幅图中各个数所表示的意思。
(3)小组内评比,对于优胜者给予奖励。
2.看数画线
(1)理解题意。
(2)生独立完成。
(3)同桌交流。
(4)集体订正。
3.数一数、填一填
(1)理解题意。
(2)小组讨论。
(3)小组汇报。
四、小结
板书设计:
玩具
12345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教科书9页,做一做及练习一5、6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教、学具任务:
1.十二袋不同的物品。
2.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
教学过程:
一、感知物体有长、有短
1.引导观察
谈话:每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什么东西吗?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
2.交流、汇报
(1)问: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说出:三支铅笔,一支是红色,一支是白色,一支是绿色;两把尺子,一把是白色,一把是蓝色;三根毛线,一根是红色,有扣儿,一根是粉色,一根是蓝色等。
(4)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chángduǎn
板书:长、短
教案设计频道小编推荐: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