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脱壳说课稿【篇1】
一、说教材
《金蝉脱壳》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第一段是第一、第二自然段,写叔叔们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段是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很奇特动人。整个过程分脱壳前(第三自然段)、脱壳中(第四自然段)、脱壳后(第五自然段)。脱壳前是蝉自己爬上树,找一个皮裂口处,停着不动准备脱壳。脱壳时,蝉虫身体各部位分先后出来,顺序是背(露)——头(钻)——脚(出)——尾(抽),整个劝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第三段是第七自然段,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本课记叙脉络清楚,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生动,适合引导学生阅读想象,同时又易于学生的迁移运用。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者的意图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结合课文理解生字新词,并能初步学会在表达中运用。
2、默读课文有一定的速度,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重点段的品读感知,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
4、感知课文的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能准确地背诵4、5两个自然段。
5、通过有感情地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
难点:
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2、掌握小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说教法
我的教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阅读,引导学生画出自己感受深刻之处,谈谈感受,同时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想象的能力和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三、说学法 :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我在注重老师主导地位作用的同时,也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在教学中,我尽可能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思考和感悟,通过"读—感知—观(课件)—读—体悟"的过程,让他们畅所欲言,为他们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课堂氛围,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初步感受小作者的写作方法;让学生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同时借助课件,加深体会,让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景,从而对课文内容产生真切感。
四、说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通过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再现的捕蝉场面。
2、然后由问题:你们知道它是怎样脱壳的?
3、板书:金蝉脱壳
4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揭开金蝉脱壳这个秘密的?
二、正确朗读文本,初步感知文本
1、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蝉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脱壳的呢?"默读文本,边读边感知,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同学阅读课文,对蝉的样子,以及是怎样脱壳的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了。
3、大家自由地朗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a、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并句子,结合课文理解生字词。
b、划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和句子划出来。
4、教师巡视,检查学生阅读情况和预习情况。
三、理清文本结构,感知文本内容
1、找出文中描写蝉壳的句子,读一读。
2、交流:看着蝉壳作者有哪些想法?
3、与生简要交流,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内容结构。
四、指导写字,完成习字作业
根据学生的学情引导学生仔细读字,体会生字的间架结构;有重点、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习字。
第二课时
一、直接引入,激发兴趣
1、板书课题,读题质疑,读出形象来。
2、指题设疑,齐读课文第一段。
主要指导学生感知蝉壳的形态和叔叔们告诉我蝉脱壳的过程3、学生简要说说段意。
4、过渡:在强烈好奇心的驱动下,小作者怎么做?
二、整体感知文本,体悟写法
一)感悟金蝉脱壳的过程
1、先提出问题"金蝉刚爬上树的蝉是什么样子的?和这金蝉是怎样从坚硬的壳里慢慢爬出来的"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并快速找到课文描写这情景的小节,初步感知金蝉脱壳的过程。
2、学生要求学生再默默地把第四自然段读一遍,再次感受金蝉脱壳的过程,脑中形成清晰的情景。
3、再读一下这一自然段,感受它的脱壳顺序。
4、交流,让学生说一下或按书读一下。
5、板书:背→头→脚→尾(观看课件,真实感受金蝉脱壳的过程)6、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
7、要求学生感觉在这个脱壳的过程中,哪个部位的出来最有趣,并形象地把这个部位脱壳过程叙述出来。
8、引导学生感觉这个脱壳的过程怎样?强调这一过程是奇特的,揭示大自然的无限奥妙。
9、指导学生体悟写法;讨论:为什么我们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今后我们应如何写习作呢?(在这自然段的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多读和蝉脱壳的动词及课件展示来,加深学生对金蝉脱壳过程的体会)。
二)感悟金蝉脱壳的奇特
1、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带问自读第五自然段感知"金蝉脱壳的奇特".
a、刚出壳的蝉是白色的,翅膀也很小,它是怎样变成能飞的蝉的呢?
找出有关语句再读。
b、它的颜色变化也是非常的多与快。自由再读,体会颜色的变化之快(重点通过:翅膀、颜色、触角等奇迹般的变化,引导学生体会金蝉脱壳的神奇。)2、面对这样一个魔术的过程,作者发出怎样的感叹!(过渡到第六自然段的学习)。
3、小组指派代表说说段意
三)学习第三段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奇特无比的蝉吧!它是那样而留在一旁的蝉壳。"通过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朗读第七自然段,感受蝉儿和蝉壳的美同时,体会作者观察的仔细和文中首尾照应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升华,探究自然
总结课文内容,由学生根据收集有关蝉的资料说说蝉的奇特,让同学们感觉到大自然的无穷奥秘,最后激励同学们好好学本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热爱自然,勇于探索自然奥秘。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背诵主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完成该课教辅练习册的内容,主要掌握学生理解课文的情况和学习的反馈信息。
3、习作是对课文写作特点的迁移和拓展,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五、板书设计
金蝉脱壳
过程 —————— 我
脱壳前:肥肥的 通体发着金黄色的亮光 决心脱壳时:背(露)——头(钻)——脚(出)——尾(抽) 细心脱壳后:翅膀(由小变大 )—颜色(由浅变深)—触角(光环)耐心我以金蝉脱壳的前、时、后及作者的情感活动来设计,一目了然,简明扼要。同时又是课文重点和难点的提炼。
金蝉脱壳说课稿【篇2】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之处。
3、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4、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成语,(一齐读)——金蝉脱壳。
二、对比辨别蝉虫蝉儿。
1、过渡: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金蝉,你们看:
2、(播放音乐)师述:傍晚,下了一阵毛毛细雨,雨过天晴,空气十分新鲜,在一棵高大的柿子树下,我们的目光顺着树干上下搜索着。突然,我们发现了一只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同学们,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蝉虫?课件显示图片。谁来说说?
3、那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样形容它的?
课件显示: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指导读好:肥肥的
看看这幅图,读着这句话,你有什么话说吗?(美、可爱……)你读出蝉虫的美丽、可爱吗?指名读。
4、同学们再看,这又是什么?(蝉儿)你能找出书中描写它外形的句子吗?
5、课件显示:
它是那样的五彩缤纷,好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
6、蝉儿又给你什么印象?(美)一起读,读出蝉儿的美。
三、扣题披文,感悟奇特。
1、过渡:蝉虫是怎样变成蝉儿的?这里面隐藏着什么秘密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4、5自然段看看它的变化吧!
(学生自由读书)
这个过程都看过了吗?谁能告诉老师这个过程给你怎样的感受?(指名答)
2、课件显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3、下面让我们默默地读一读这两个自然段,画出你认为金蝉脱壳最“奇特动人”的情景的句子,反复地读一读,也可以圈出关键词语,写写自己的感受,开始吧!(5—6分钟)
4、同学们,交流的时候,先把你找到的句子读给大家听,然后再抓住关键词语谈谈你的感受,明白吗?
5、交流:
脱壳时:
⑴背的变化:
(我觉得蝉背露出来的情景奇特动人,因为蝉儿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我觉得太有趣了。)(我觉得这是其它动物不会的本领,很奇妙。)
师问:什么叫抽搐?你做个动作看看,你能不能也把背露出来?
从“立刻”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
⑵保护甲颜色的变化:
(我觉得保护甲的颜色变化很奇特,先是极淡的绿色,一会儿就变成了深绿色,变化的太快了。)(我觉得它简直是会某种魔术的魔法师。)
⑶头钻出来的情景:
(我从“钻”字感觉,金蝉非常调皮、灵活。)
⑷尾出来的情景:
课件显示:
你圈画出蝉虫此时的动作了吗?你看,一抖,一伸,腾空向后仰去,又向前扑来,再一抓,一抽,蝉尾就出来了。小作者扣住这些动作,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蝉尾出壳图。同学们,如果刚才读这段话时,你的眼里它只是蝉虫,那么通过评读、细读这些动词,你觉得这里的蝉虫像什么呢?(孩子、运动员、舞蹈家)
师激情引读:
此时这只蝉虫是个天真的孩子,你看它正高兴地嬉戏呢!(生齐读)
此时这只蝉虫是位运动员,你看它高难度的动作完成地潇洒、协调。(生齐读)
此时这只蝉虫更像位舞蹈家,它的舞姿轻盈优美。(生齐读)
六个动作一气呵成,配合得自然协调。
出示(齐读):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怎能不让人兴奋、高兴呢?
补充阅读: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也特别喜欢蝉尾出壳的情景,在《昆虫记》这本书中,他这样细致描绘到:(找一位同学,捧着书读)
最后,蝉虫要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了。它先以尾部为支点,垂直翻一个跟头,让脑袋朝下,身体腾起在空中,这时胸甲胀裂,花纹满布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紧跟著,它又用一种差不多看不清的动作,尽力将身体翻上来,头朝上,前爪钩住它的空皮,把身体的尾端从壳中轻轻拉了出来。
你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感受?
是啊,“蝉尾出壳”就是一门艺术,一种展示,这是
再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齐读)
⑸终于出来了!师引读:脱壳的蝉儿静静地趴在蝉壳上,过了好一阵子,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蝉壳。蝉儿是有灵性的,那你知道此时的它在想什么吗?
请大家结合老师提供给你的补充材料一和《昆虫记》节选,想象一下此时蝉儿的心理活动。
(补充材料一:幼蝉的生活期特别长,最短的也要在地下生活2—3年,一般为4—5年,最长的17年。幼蝉长期在地下生活,经过4—5次蜕皮后,钻出地面,爬上树枝进行最后蜕皮(金蝉脱壳),成为成虫。
补充材料二:《昆虫记》节选——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未发现的秘密,我们所知道的是,只是它在地下生活了许多年。此后,日光中的歌唱却不到五个星期。四年甚至更长的黑暗中的苦工,换来一个月在阳光中的换生活,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要再责备蝉儿发狂般的高声歌唱了,因为它在黑暗中掘土四年,现在忽然穿起漂亮的外套,插上了能与鸟儿媲美的'翅膀,在温暖的日光下沐浴着。因为这是如此难得而又如此短暂的幸福!)
是啊,想到这里,脱壳的蝉儿(引读最后一句)它还会想什么?
是啊,太不容易了,于是蝉儿(再引读最后一句)、
脱壳后:
(1)、那蝉虫脱壳后的哪种情景又最“奇特动人”呢?(出示第五自然段)
(2)、谁来说说?(变化如此之快,真是罕见、奇特!)
(3)、谁想读读这段话的?(想读的同学一起来读。)
(4)、金蝉脱壳是多么奇特呀!难怪作者看完后激动万分、欣喜若狂,感叹道出示生齐读: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6、刚才我们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了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你们想亲眼观赏一下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吗?
播放课件,教师诗意描述:
每个夏夜,都会有蝉虫从土里面爬出来,这个洞,就是它爬出来时留下的生命痕迹。
如果蝉有神经,应该也会有蜕变的阵痛吧?
或许这种阵痛是避免不了的。
你瞧,它用尽全身的力气
一挺腰,再挺腰……
好累啊!先休息一会。
好了,继续努力。
准备好,用力将全部的血液,灌进翅膀……
当清晨的第一道曙光亮起,经历了五次蜕变的它已经爬上高处,准备起飞!
想来,它是快乐的!
为了这一季的飞翔,它在土壤里度过了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的漫长的黑夜!飞了,飞起来了!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7、同学们,学到这里,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对“金蝉脱壳”有着更新、更全面地了解,能用一句词,一句话,一件事或者一份感慨说说你此刻的心情吗?
8、人的长大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树的成长也要三年五载,可是蝉脱壳后的翅膀的长大,颜色的变化都是在瞬间完成的,因此面对这样一个瞬间,千言万语融成了这一句:出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9.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让我们再一次仔细地看看这蝉儿吧,它是那样(引读)——五彩缤纷,就像雕刻家给自己的艺术品涂上了油彩一样。而留在一旁的蝉壳,——透明发亮,闪着金光!
10、至此,整个金蝉脱壳的过程就完美地结束了,而留给我们的印象却是无比深刻的。
四、拓展延伸,活学活用。
1、同学们,其实每个夏天,我们都听到蝉在树上欢快地唱歌,可是金蝉脱壳的情景,我们却很难看到,今天我们有幸跟随小作者,透过他真实而富于感情的文字,领略了大自然给的神奇动人。学完了这篇文章,你有没有想过小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生动的文章?(喜欢蝉、喜欢观察、对事物充满好奇……)
2、作者能将这难得一见的情景描写得如此具体、生动,靠的是有一双慧眼善于观察,那课文中哪些词语能看出作者在“观察”?
出示:搜索——发现——聚精会神地盯着——仔细地看着
3、师总结:对呀!(出示名言)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巴甫洛夫也曾教育我们:“观察、观察、再观察。”
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会像小作者,像法布尔一样发现大自然中许许多多的奥秘。今天我们的作业就以“观察”为训练点,请看
五、作业设计:
出示:
1、制作动物明星卡,进行展示。对你观察的小动物进行细致观察,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描述,配上图片,制成动物明星卡。
2、继续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
3、背诵课文4、5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7、金蝉脱壳
脱壳前
脱壳时 善于观察
脱壳后
金蝉脱壳说课稿【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观、议等方式品味金蝉脱壳的神奇。
3. 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整体把握,温故知新
1.今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金蝉脱壳。
2.在文中,作者感叹道:“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小黑板出示句子)
“这”指的是什么事情?(金蝉脱壳)
金蝉脱壳神奇有趣,再读课题。
文中还有个感叹句也说金蝉脱壳神奇有趣,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这是多么奇特动人的情景啊!”
指名读好两个感叹句。用红粉笔点上“神气有趣”“奇特动人”
3.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课文,来细细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二、精读课文,积累内化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是按照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这样的的顺序来写的。(教师相机板书:脱壳前 脱壳时 脱壳后)
1. 感受奇特动人
脱壳前
下面我们把目光聚焦到金蝉脱壳前的第三自然段,自由朗读,圈画出最让你感到金蝉脱壳时奇特动人的地方,用心体会。
①我们先看金蝉脱壳前有什么神奇动人的地方?
出示小黑板:突然,我发现了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正沿着柿子树往上爬。当爬到一个枝丫上时,它用脚紧紧抓住树皮上的一处裂口,停在那里不动了。
②交流点拨:“我发现一只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亮光的蝉虫。”这句话写出了金蝉脱壳的样子。
预设:我觉得蝉虫脱壳时全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非常漂亮!(因为蝉虫脱壳通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所以被称为——“金蝉”,真漂亮!那请你来读一读)
我从“金黄色亮光”,“肥肥的”这两个词语体会出蝉不仅漂亮,而且可爱。(你来读读蝉的可爱、有趣。)
我从“紧紧抓住”“停在那里不动了。”可以想象金蝉脱壳时一定很用力,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你能加上自己的想象,这是学习语文的很好的方法之一。)
我们一齐来边读边想像,让金蝉脱壳前的情景在你的脑子里“活”起来。
③作者是如何观察这一神奇有趣的情景的呢?
学生自由读文,找出关键词语。
抓住“上下搜索”“轻手轻脚”“躲在”“聚精会神”这些体会作者的善于观察。
脱壳时
(1)品读金蝉脱壳的顺序。
此时的作者已经悄悄地跺在树背后,准备观赏这奇特动人的一幕了。请快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看看金蝉脱壳的顺序。
出示:“蝉的()露出来了,接着()钻出来了,而后()出来了,最后是()脱壳而出。”
背—→头—→脚—→尾
指名回答——齐读。
(2)在这个过程中,你觉得哪里最神奇有趣、奇特动人呢?请同学们再来读课文,可以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①出示:蝉虫整个身体……一会儿变成了深绿色。
预设一: “立刻”写出了蝉露背时很快。“抽搐”“裂开”这些动词把蝉背出壳时情景写得具体。可以用手作蝉虫演示,让学生有个形象感知。
“保护甲颜色的变化从极淡的绿色—深绿色”,我觉得非常神奇。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体会颜色变化很快、很神奇,就像我们前一课学习的变色龙一样。(指导朗读)
②出示:接着,头钻出来了……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
预设:从 “钻“字我感受蝉的灵活、调皮。
“像……一样”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蝉的可爱。
“透明发亮”“大眼睛”写出了蝉出壳后的透明发亮,更美了。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③出示:最有趣的是蝉出壳时的情景。……整个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
预设:抓住未出壳的蝉尾“抖动”、“伸着”,已经出壳的上半身“仰”、“扑”,再用脚“抓” “抽”,感受其动作配合的自然协调,领悟神奇动人。
④作者用一连串的动词将这一过程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和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分不开的,我们一齐来读读这段话,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细细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小结:这真是奇特动人的情景呀!(点击板书)
脱壳后
这只蝉已经脱掉了旧衣,换上了华丽的新装,我们走近去仔细瞧一瞧,它的哪些部位发生了变化?
①重点理解:“奇迹般的变化”:
翅膀、触角的变化。
身上的颜色由浅而深—深绿色—棕褐色
②蝉儿就像一位魔术师。齐读进一步感受“奇迹般的变化”,领悟神奇动人。
③指导背诵。
三、诗意诵读,情感升华
1.刚才我们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了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现在我们亲眼观赏一下金蝉脱壳的完整过程。
播放课件,教师诗意描述:
每个夏夜,都会有蝉虫从土里面爬出来,这个洞,就是它爬出来时留下的生命痕迹。
如果蝉有神经,应该也会有蜕变的阵痛吧?
或许这种阵痛是避免不了的。
你瞧,它用尽全身的力气
一挺腰,再挺腰……
好累啊!先休息一会。
好了,继续努力。
准备好,用力将全部的血液,灌进翅膀……
当清晨的第一道曙光亮起,经历了五次蜕变的它已经爬上高处,准备起飞!
想来,它是快乐的!
为了这一季的飞翔,它在土壤里度过了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的漫长的黑夜!
2.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我觉得蝉脱壳的整个过程是如此艰辛。
虽然出壳时的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没想到蝉在黑暗的泥土中忍受了如此长痛苦艰难的。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蝉创造奇迹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生命的超越。
这是一个奇特而美丽的过程。
3.师引读:我再一次仔细地看着蝉儿,它是那样——五彩缤纷,就像——,而留在一旁的蝉壳——。
四、设疑再读,学法指导
1.设疑:课文除了具体写金蝉脱壳奇特动人的情景外,还写了“我”的活动。有人说,题目是“金蝉脱壳”只写金蝉脱壳就可以了,写不写“我”无所谓,你们怎么认为呢?请大家再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文中的“我”都做了些什么,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2.交流反馈。
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我”细细观察的词句进行通读,领悟没有“我”的细致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就不会如此神奇动人。
3.处处留心皆学问,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观察是多么的重要啊,因为有了作者的仔细观察,我们今天看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过程,一个惊鸿一瞥的绚丽,一个奇特而美丽的过程。送给同学们一些名人名言,明确观察的重要意义。(名言出自本单元练习)
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苏霍姆林斯基
4.本单元的4篇课文都围绕“自然的奥秘”这一主题。其中,《变色龙》和《金蝉脱壳》则给我们提供了两个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范例,使我们知道应该怎样去仔细观察。今天,我们也要来完成一篇观察日记,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要求:观察一种动物的外行、特点,写一篇观察日记。
金蝉脱壳说课稿【篇4】
《金蝉脱壳》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用不同的文学体裁向我们描绘了蕴藏着无穷奥秘的大自然。本文写得也是极其生动的,作者把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写出来了,很是吸引人。本文详细描写了金蝉脱壳的整个过程,记叙脉络清楚,描写细致生动,适合引导学生阅读想象。
我们这堂课是《金蝉脱壳》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学生已经读通了课文,理清了文章脉络,知道金蝉脱壳是按照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的顺序描述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读、观、议等方式品味金蝉脱壳的神奇。
3. 学习观察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尝试将其运用到生活和写作中去。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那么如何将这些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呢?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紧扣“神奇有趣奇特动人”,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圈圈画画,进一步研读课文,思考释疑,逐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在整个过程,学生的朗读训练及学习方法的指导,贯穿始终。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有目的地指引学生咀嚼、感悟、品味文本过程中,使学生文本、学生与与作者进行心灵碰撞,从而实现语言的内化和表达,并且感受到生命的美。
神奇的金蝉脱壳的过程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和冲击,这是任何美丽的语言所无法替代的。
播放课件,背景音乐:
每个夏夜,都会有蝉虫从土里面爬出来,
这个洞,就是它爬出来时留下的生命痕迹。
如果蝉有神经,应该也会有蜕变的阵痛吧?
或许这种阵痛是避免不了的。
你瞧,它用尽全身的力气
一挺腰,再挺腰……
好累啊!先休息一会。
好了,继续努力。
准备好,用力将全部的血液,灌进翅膀……
当清晨的第一道曙光亮起,经历了五次蜕变的它已经爬上高处,准备起飞!
想来,它是快乐的!
为了这一季的飞翔,它在土壤里度过了少则两三年,多则十几年的漫长的黑夜!
学生谈感受,金蝉脱壳创造了奇迹,这是生命的超越。学生情感自然得到升华。板书生命赞歌
这样的设计旨在用诗一般凝练而又富有动感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华美在于不畏苦难、勇往直前。生命的成长过程神奇而美妙,如诗如画,光辉灿烂。
课文学完了,但是教学的任务没有结束,我们的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学到课本中的知识,更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良好素养。
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我”细细观察的词句进行通读,领悟没有“我”的细致观察,金蝉脱壳的过程就不会如此神奇动人。
在这个过程中,送给同学们一些名人名言,明确观察的重要意义。(名言出自本单元练习)告诉学生生活当中也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在学习了别人从观察中获得真知之后,本次作业继续为培养观察精神服务,完成一篇观察日记,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金蝉脱壳说课稿【篇5】
主要目标:
通过品读脱壳的过程,感受自然的神奇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直奔中心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小作者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秘密。(出示填空)因为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事啊!(抓住“多么”“神奇”“!”)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心情。
二、感受“怎样脱壳”
1、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揭示金蝉脱壳这一奇特的秘密的!默读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
①学生自主学习
②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2、检查学习情况,老师相机指导并板书(背→头→脚→尾)
3、播放“脱壳时”课件,加深理解文本
4、抓重点词句品读。重点抓住“抽搐、裂开、钻、抖动、伸着仰、扑、抓、抽”等动词,读出喜爱的感情来。)
5、感知写法。想一想,能把各部分出壳的次序打乱写吗?
讨论交流:这样是按照蝉各部位出来的先后顺序写的,遵循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感受脱壳后的蝉
1、自由读第5自然段,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表格:金蝉脱壳后,各部位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2.指名代表全班交流。这时的蝉翅膀在变——颜色也在变——(根据表格内容总结)
3、总结:这是一个魔术的过程,然后过渡学习最后一段。
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充满神奇色彩的,奇特无比的蝉吧,它是那样(让学生齐说几遍)———————而留在一旁的蝉壳,――(同上)
四、总结
1、看板书总结本文主要内容(奇特动人)
2、总结文章写法
五、拓展延伸,尝试练笔
小鸡出壳、蝌蚪变青蛙……下面就让我们选择一个自己看见过的,写一个情景片段!向文中的小作者学习写法,做到有顺序、有感情、有详略。
金蝉脱壳说课稿【篇6】
一、说教材
《金蝉脱壳》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第一段是第一、第二自然段,写叔叔们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段是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很奇特动人。整个过程分脱壳前(第三自然段)、脱壳中(第四自然段)、脱壳后(第五自然段)。脱壳前是蝉自己爬上树,找一个皮裂口处,停着不动准备脱壳。
脱壳时,蝉虫身体各部位分先后出来,顺序是背(露)——头(钻)——脚(出)——尾(抽),整个劝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第三段是第七自然段,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本课记叙脉络清楚,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生动,适合引导学生阅读想象,同时又易于学生的迁移运用。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者的意图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重点段的品读感知,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背诵第4、5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激发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4、通过有感情地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志向。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
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与。
情趣,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研究的兴趣。
2、掌握小作者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四、说教法、学法
(一) 过程与方法
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活泼、积极主动,我采取:
1、质疑问难法: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通过一定的质疑问难,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品读感悟法: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3、自读自悟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得好不如学的好,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一定要是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及师生互动学习中,掌握“自读自悟、小组讨论法”后,进行练习说话。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 知识与技能
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课堂教学流程,体验有效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注意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尤其是情感真挚的文章,更应该有让学生倾吐内心情感的舞台。为此,我设计了“引读和回读”两个环节,意在通过学生的体验和理解内化人物的情感。
2、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和所收集的课外资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3、注意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自始至终,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阅读,从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学生刚生入五年级,对于默读,谈感受的学习方法及表达自己的见解方面都不是特别的适应,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把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默读,初步掌握边读边想,谈自己感受的学习方法。
以培养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第二自段的教学,尤其是四、五两个生点自然段,要引导学生自主理解、感悟,想象课文内容,有感情地诵读。
金蝉脱壳说课稿【篇7】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九册第七课《金蝉脱壳》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划出陌生字词,能结合课文自学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划分出课文层次
教学重难点:
1、结合课文自学陌生字词
2、能初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诗文,揭示课题
1、同学们,前不久我们学习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诗《所见》,内容谁记得?
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我们还一路高歌的牧童忽然闭口立了呢?说明这蝉一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你会发现蝉何止是具有吸引力!
板书课题
2、读题(指名读、齐读,相机强调“金蝉脱壳”这个词语中的“壳”应读“qiao”,而课文中的“壳”应读“ke”)
介绍成语:这是三十六计中的一计,通常用来比喻用计脱逃而使对方不能及时发现。
二、初读课文,理解生词,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要求读通读顺课文。
2、出示第三自然段的生词“柿子、枝繁叶茂、搜索、枝丫”
a、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b、这些词语中有哪些你们不理解?找出并朗读词语所在的句子,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联想法、图画法、构词法、联系上下文法等。
c、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要求其他同学听的时候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用符号画出轻重音。
师生评议
3、出示“抽搐、颜色、花椒籽、配合、协调、依依不舍”等词语,教法同上。
4、指名读第一、二、三、六、七自然段,相机评议。
5、这篇课文哪几自然段具体写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课文分成几部分?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三、指导写字,掌握生字
1、学生抄写生字词,拼音一遍,生字四遍,生词两遍,要求书写工整、字体规范。
2、检查抄写结果
金蝉脱壳说课稿【篇8】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4、5两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田字格中生字“柿、搜、颜、椒、配、协、趴、恢”,认识绿线中生字“籽”。理解词语“柿子树、搜索、枝丫、颜色、花椒籽、配合、协调、恢复、抽搐、依依不舍、趴在、枝繁叶茂”;
3、了解掌握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4、通过有感情、有重点地品读,引导学生认识动物世界的奇妙与情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激发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树立探索大自然的志向;
5、了解掌握课文的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3、指导背诵4、5两个自然段。
教学难点:
1、掌握课文表达方法,理清表达顺序;
2、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树立探索大自然的志向;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蝉的图片和资料;
2、查成语词典,理解“金蝉脱壳”的意思,搜集有关三十六计“金蝉脱壳”的历史故事。
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划出生字词,结合课文自学;
3、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1、扫清字词障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和特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过程:
一、由生活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文的兴趣。
1、夏天刚刚过去,在夏日里蝉给我们增添了不少的生趣,大家捉过蝉、捡过蝉壳吗?能把当时的情景讲给大家听听,让我们分享一下当时的快乐吗?
(师生进行简要交流,激发学生再现当时情景,提醒学生注意表达。)
2、那你们知道蝉是怎样脱壳的嘛?
(如果学生知道,让其简要说说。)
3、这节课我们就来具体地了解蝉是怎样脱壳的。
4、板书课题:金蝉脱壳
(1)齐读课题,正音。“壳”在这个成语里读“qiào”。(出示“壳”的另一种读音“ké”,并组词“贝壳、外壳”。)
(2)理解“金蝉脱壳”这个成语的意思。
(本意指寒蝉在蜕变时,本体脱离皮壳而走,只留下蝉蜕挂在枝头。比喻用计逃脱而是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5、激发学生自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兴趣。
请大家带着下面两个问题自读课文。
(1)划出文中生字新词,自读理解。
(2)课文中描写的脱壳前的蝉是什么样子?他是怎样脱壳的?脱壳后又是什么样子?(划出相关语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进一步完成自读要求。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shì sōu yán jiāo zǐ pèi xié pā huī
柿 子 树 搜 索 颜 色 花 椒 籽 配 合 协 调 趴 在 恢 复
抽搐 依依不舍 枝丫 枝繁叶茂
①借助拼音自读;
②指名读,正音;
③齐读。
(2)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②齐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感知课文内容。
(1)我们的课题是“金蝉脱壳”,文中哪些小节是写“金蝉脱壳”的,再读课文,用“△”标出。
(2)作者按怎样的顺序来写“金蝉脱壳”这一过程的?
(脱壳前——脱壳中——脱壳后)
(3)谁来说说,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受?
(神奇或奇特动人)
(4)那你觉得那部分内容最为神奇?(脱壳中或脱壳后)。我们今天的学习就从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开始吧。
三、学习4、5自然段。
(一)脱壳中(第4自然段)
1、板书“金蝉”,刚爬上树的蝉是什么样子?——肥肥的,通身发着金黄色的亮光。
2、这金蝉是怎样从坚硬的壳里慢慢爬出来的,快速找到课文描写这情景的小节,读一读,感受一下。
3、蝉在脱壳时肯定不是一下子就从壳里爬出来,请同学们轻声读第4自然段了解它脱壳的顺序。
4、交流金蝉脱壳的过程。
背露出来→头钻出来→脚出来→身子慢慢地活动→蝉尾出壳
抽搐裂开 蝉尾:抖动、伸着
极淡的绿色、深绿色 上半身:仰、扑
前脚:抓、抽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二)脱壳后(第5自然段)
1、自由读,金蝉脱壳后又有哪些变化?最让你惊奇的是什么?
2、交流。
刚出壳的蝉儿的样子:除了、全身、翅膀
发生奇迹般的变化:翅膀→肚子→身上的颜色→翅膀→触角
3、指导朗读。
四、总结本节课教学,指导学生课下预习重点。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最感兴趣的部分,了解了金蝉脱壳的过程,感受了金蝉脱壳的奇特动人,那么,作者还写了哪些内容呢?你对“蝉”以及“金蝉脱壳”这个成语还有那些了解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与探讨。
板书设计:
7、金蝉脱壳
脱壳前:
脱壳中: 背 → 头 → 脚 → 尾
抽搐、裂开 蝉尾:抖动、伸着
奇特动人 极淡的绿色、深绿色 上半身:仰、扑
前脚:抓、抽
脱壳后: 刚出壳的蝉儿
奇迹般的变化
金蝉脱壳说课稿【篇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
1、课文内容的投影片。
2、蝉的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金蝉脱壳的起因。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金蝉脱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谜语学生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板书课题:金蝉脱壳(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师补充:在这篇课文中,“壳”在这个成语中念qiào,在其他词语中都念ké)
设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成语吗?说说你的理解。
3、生讲述:三十六计“金蝉脱壳”。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①检查读音。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全班齐读。
②出示生字,指生汇报预习情况。(要求:说清怎样记住字音,字形,并会口头组词。)重点指导“搜”字,师板书搜。
③抽读生字词,并检查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2、默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①指名读全文。
②指名分段,并说说理由。
第一部分(1—2)写叔叔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奇特动人。
第三部分(7)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
③指名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
2、出示:“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齐读。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临,蝉虫就从土里钻出来,偷偷地爬到树杆上,脱掉它身上的旧衣,换上华丽的新装。”
①指名朗读。
②说说你的理解。
5、齐读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业。
1、搜集蝉的资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金蝉脱壳说课稿【篇10】
一、教材分析
《金蝉脱壳》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是第
一、第二自然段,写叔叔们的话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决心要揭开金蝉脱壳的秘密。第二部分是第三至第六自然段,写金蝉脱壳的过程很奇特动人。整个过程分脱壳前(第三自然段)、脱壳时(第四自然段)、脱壳后(第五自然段)。脱壳前是蝉自己爬上树,找一个皮裂口处,停着不动准备脱壳。
脱壳时,蝉虫身体各部位分先后出来,顺序是:背——头——脚——尾,整个动作配合得自然协调。脱壳后变化最大的是翅膀与颜色。第三部分是第七自然段,写蝉儿趴在树上,准备新的歌唱生涯。本课记叙脉络清楚,金蝉脱壳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生动,适合引导学生阅读想象,同时又易于学生的迁移运用。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情况、编者的意图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二、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朗读理解能力,也掌握了网络技术的基本操作。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紧扣文本,充分利用专题学习网站中的学习资源,通过“初读、自读、精读、美读、欣赏”的学习策略,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结合网站友好的交互界面自主浏览相关资源,引发思考,拓展语言文字的训练,并通过合作、探究等方式感悟金蝉脱壳的“神奇有趣、奇特动人”。
三、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此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设计,利用网络展开多层面的阅读,进一步了解金蝉脱壳的相关资料”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金蝉脱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乐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的兴趣。力求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教材的人文内涵,促使他们在开放、多元的环境中自主、生动地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
四、教学策略
1、课前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了解蝉的一些特点。
2、本课所描写的画面生动,语言优美,构成生动、感人的意境。可以结合课文插图来学习课文,加深对课文描写的意境的直观感受,把学生引入情境。
3、教学中可以从蝉入手,按观察顺序来学习课文,体会作者的观察方法。励学生把学习到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平时的写作中去。
4、全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通过朗读,整体把握全文,突破重难点。
5、要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教学反思】
《金蝉脱壳》这篇课文极其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全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针对教材的特点,本人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揭示课题《金蝉脱壳》后一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词吗?你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吗?学生们的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于是我就借机给学生讲了一个“三十六计”中“金蝉脱壳”的故事,果然孩子们的视线都被我吸引住了,我就趁热打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问:你们想知道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吗?回答是当然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二、注重感悟,注重自主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构建的过程。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叙述了“金蝉脱壳”时的情景。教学这一段时,我让学生反复朗读感受那奇特动人的情景,通过找句子、画词语、读文字、填表格、作复述等多种形式,具体感悟课文内容。特别是蝉尾脱壳的情景,学生相应找出了“抖动”、“伸着”、“仰”、“扑”、“抓”、“抽”这些动词,并能试着模仿蝉儿的这些动作,使得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三、内外结合,迁移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在课文教完后,我这样问:蝉,对于我们应该并不陌生,但“金蝉脱壳”的情形就鲜为人知了。作者为什么能发现并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出“金蝉脱壳”的情景呢?通读全文学生不难发现是因为作者善于观察,喜欢探究。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请你们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种小动物,重点观察它的动作,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篇观察日记。在这时提出写作要求,学生欣然接受。总之,我们应该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