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中教案课件是基本部分,撰写教案课件是每位老师都要做的事。 教案课件的认真编写有助于教学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有没有值得借鉴的优秀教案课件素材?小编精心筛选的这篇文章名为《李白课件》,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李白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以《月下独酌》为例子,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读诗歌。
2.透过李白的饮酒诗解读李白的内心世界,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孤独寂寞。
学法指导
披文入情。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体察文本中的情感因素,紧扣文本中的情感要素展开有效的对话,真正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本课重点借助《月下独酌》指导学生借助吟诵、想象、品鉴、质疑等方法,深入解读诗人的内心世界,为下一步深入解读古诗、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古诗词能力打下基础。
1.吟诵悟其情
吟诵,用声音传达诗中韵味、气势、情致。反复吟咏,用自己的心灵与声音去碰撞诗人的灵魂与声音,反反复复,二者合拍之时,便心有灵犀。
2.想象入其情
融入联想与想象,揣摩并补足字里行间隐含的画面与情感,如临其境之时,便恍然顿悟。
3.品鉴咀其情
品味鉴赏绝词妙句在艺术手法、写景状物、意境营造、情感传达等方面的独特效果,从而加深对诗情的领会。
简单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王大绩讲诗歌鉴赏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4.质疑解其情
生疑而激思,激思而求证,百思而得其解。沿着疑惑去追思问题的真相是读诗必不可少的解情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1.布置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
(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这一步意在扩充学生的知识积累,并为学习李白饮酒诗做准备。
2.布置学生将《月下独酌》中存有疑惑的字句记录下来,小组内讨论。
3.布置学生融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揣摩字里行间隐含的画面与情感,将《月下独酌》改写成现代文。
诗歌创作离不开想象,诗歌鉴赏同样离不开想象。想象可以帮助读者将诗行中隐含的内容补足,使阅读者进入诗歌的情境中,准确真切的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课堂上首先对自主学习成果进行交流展示:
-
1.用小黑板展示学生所整理的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
2.学生自主提出组内不能解决的疑惑。本诗相对浅显,也可将这一步放在后面的交流过程中,不作单独展示。
三.合作探究是本课的主体。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完成:
1.吟诵。
采用个人读、集体读、范读、配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握情感,进入诗境。
2.想象。
课堂上在音乐伴奏中引导学生想象,并将课前所写内容作以完善。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将所听所见所嗅再现出来。
3.品鉴。
找出最喜欢的诗句,说说自己的理由。小组内先自主讨论,然后课堂上交流展示,相互补充,感知诗中遣词造句的妙处,指导学生从艺术手法、写景状物、意境营造、表达情感等角度思考。
4.质疑。
组内汇总无法解决的困惑,重点合作探讨李白月下独酌内心是孤独还是欢畅这一问题。引导孤独派与非孤独派相互辩论,明确诗中孤独与不孤独的跌宕。
5.有感情的诵读。
四.迁移运用部分:
1.诵读《将进酒》,体会即使与友欢聚痛饮三百杯,李白也是快乐并孤独着的。
2.合作探究:李白飘逸豪放的诗风与李白的孤独与快乐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正因为李白快乐并孤独着,孤独并快乐着,才有其豪放飘逸的诗风。设若只有快乐,难免显得轻飘;设若只有孤独,难免显得凝重。李白诗风与李白的内心密不可分。
3.补充相似情感的另一首李白诗《独坐敬亭山》。
李白在孤独时努力追求快乐,他的内心真正体验了孤独,但也真正体验了快乐。
备注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这两个环节穿插在课堂其他环节之中。本课重在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情感,懂得李白的内心和飘逸豪放诗风的内在联系,为进一步学习李白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打下基础。
李白课件【篇2】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白经典诗词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简介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望庐山瀑布》语言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
设计理念
《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力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在当前的古诗教学中,首先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蕴,品味古诗的物质,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庐、瀑、炉3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渲染意境,激发兴趣
1、引导学生背诵课内外学过的李白的诗。
2、故事导入:出示挂图
一天,李白来到庐山游览,当他看到太阳照在郁郁葱葱的香炉峰上,峰顶升腾起紫色的烟雾,一条瀑布好像大河般高高地垂挂在山前,长长的流水像飞一样奔泻而下,真让人以为是银河从天的最高处落下来时,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一首诗来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这首诗。
二、知诗人,解诗题
1、师:认真看老师写课题,读课题,注意停顿。(师:写读)
师:望,庐山什么意思谁能加个词,把题目说成一句完整的话板书:李白
2、师: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能说说你对李白这位大诗人有那些了解
三、试读古诗,初知诗意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李白这位大诗人的事情。那么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究竟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把生字勾画出来,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抽学生读生字。大屏出示。
3、学生多次试读。
4、教师示范读。
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师:在古诗里,每一个字都用的非常巧妙,往往一个字就包含着许多具体、深刻的意思。现在,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这首古诗。
1、大屏出示自学自学小建议:
2、汇报交流。
五、再读古诗,领悟诗情
1、大屏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瀑布的雄伟壮观。
2、体会诗人情感。
师:诗人李白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这首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六、换位诗人,再读古诗
师:如果此时此刻,你也站在雄伟壮观的瀑布前,他会怎样吟诵这首诗呢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就像诗人李白一样,把这首诗读出来,好吗
七、想象画面,背诵古诗。
师:诗人李白写出了他们所见到的红日,青峰,紫烟和白色的瀑布,并展开大胆的想象,整首诗色彩明丽,想象奇特,象一幅优美的图画,让我们现象着这美景,再有感情地把它背下来。
八、课外拓展
师:古往今来,不只是李白,还有许多诗人作家看到壮观的瀑布都挥笔写下了一篇篇好文好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现代作家叶圣陶老先生的〈瀑布〉,大屏出示。
《望庐山瀑布》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李白课件【篇3】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人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悔,于天宝三年(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8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丹丘生)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译文:
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
(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
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让我来为你们高歌一曲,
请你们为我倾耳细听:
整天吃山珍海味的豪华生活有何珍贵,
只希望醉生梦死而不愿清醒。
自古以来圣贤无不是冷落寂寞的,
只有那会喝酒的人才能够留传美名。
陈王曹植当年宴设平乐观的`事迹你可知道,
斗酒万千也豪饮,让宾主尽情欢乐。
主人呀,你为何说我的钱不多?
只管买酒来让我们一起痛饮。
那些什么名贵的五花良马,昂贵的千金狐裘,
把你的小儿喊出来,都让他拿去换美酒来吧。
让我们一起来消除这无穷无尽的万古长愁!
李白课件【篇4】
活动目的:
1、学生汇报在李白诗歌阅读月活动中的阅读情况,启发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多种途径收集、整理学习资料,促使学生更广泛地感受、了解李白其人的特点,尤其是李白诗歌的风格。
2、通过交流、展示、朗读、品味李白具有代表性的诗作,巩固和丰富学生的积累,指导学生感悟、欣赏李白诗歌鲜活的神韵,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以李白诗歌为代表的中华优秀诗词的兴趣。
活动内容:
交流在李白诗歌阅读月活动中阅读的诗歌,并通过诵读、研讨等形式来感悟、品味李白其人其诗。
活动准备:
1、课前开展李白诗歌阅读月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2、CAI(内含李白诗意图、李白头像、李白诗歌名句集锦等)及《春江花月夜》《渔舟唱晚》等古典音乐磁带。
3、学生自制有关李白诗的诗签、书法作品、美术作品及电脑网页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古典诗词的意境,导入主题。
老师利用课件和语言创设情境:
在刚刚结束的李白诗歌阅读月活动中,同学们已通过课外阅读认识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课件出示李白头像特写]一个月来,我们朗读他的诗篇,追寻他的足迹,感悟他的心灵。今天,在此时、此地,老师和大家一同来――读李白诗歌、品太白遗韵。
[用古典音乐作背景,以古香古色的画面并辅以教师深情的诗化语言,营造出古典氛围,将学生引进古诗的意境]
二、汇报展示所收集的李白其人、其诗的资料。
1、为了使咱们相互了解各自的课外阅读情况,请大家首先汇报两个问题:
(1)简要介绍你所了解的李白。
(2)你读了多少首李白的诗?记住了哪些?是从哪儿读到的?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意在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质和量,问题(1)通过汇报交流对李白其人其诗的认识和了解,给学生勾画出李白其人其诗的大致轮廓,弥补个人课外阅读的片面性;问题(2)则重在了解学生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整理、阅读资料的方法,增进交流,引导学生取长补短,启发学生学习运用更多、更好的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2、在了解学生阅读、背诵李白诗歌的情况之后,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将读到的李白诗歌分类。如:李白与明月、李白与山水、李白与友人
[李白诗歌留传下来的有九百多首,题材各异,风格各异,其分类标准亦有很多。教者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熟悉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等为载体,引导学生将其按诗中的具体意象分类]
三、交流、扩展,共同品味。
1、将李白诗歌简单分类后,问:你最喜欢李白写的哪一类诗歌?能举例吗?谁和他(她)有相同的爱好?
2、请同学们寻找自己的阅读伙伴,组成阅读小组,在小组内吟诵、品味你最喜爱的诗。并请推荐出表现最好的同学,代表你们小组参加稍后的集体汇报。
[以此引导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行分组朗读、研讨。通过各种形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促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主动投入整理、赏析同类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