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课件【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毛线蘸颜料拖画弧线,表现蚕宝宝美丽的蚕茧。
2.感受毛线拖画活动的乐趣。
3.激发幼儿喜欢画、愿意的画的活动兴趣。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用毛线蘸色进行画圈。
用手腕带动毛线进行重复画彩色圈圈。
活动准备:
毛线若干,示范画;红、黄、绿,三种颜料;5个颜料盘;湿抹布5条;蚕宝宝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1.出示蚕宝宝图片,提问:这是什么?蚕宝宝要睡觉了我们给它画一个漂亮的房子吧!
二、教师示范讲解
1.出示范例,让幼儿猜猜这画是怎样画出来的,上面都有哪些颜色。
2.老师示范讲解拖画方法:用毛线的一端蘸色,轻轻提取,在白纸上随意涂画。再取另一根毛线蘸另一种
颜色继续涂画。有一点要注意,一根毛线只能蘸一种颜色,同一种颜料上的毛线小朋友可以轮流使用。
3.幼儿徒手跟着老师掌握拖画技巧。
三、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幼儿学习毛线拖画。
2.老师一边巡视一边指导幼儿拖画。提醒幼儿蘸色时不要把整根毛线都放到调色盘里,而应留出干净的一端。用完后把干净的一端拖在外面,而蘸了色的一端放进调色盘的同色颜料上。
3.指导动手能力较差的幼儿。说说自己蘸的是什么颜色,以巩固幼儿对颜色的认识。
四、展评作品
作品评比,表扬绘画颜色鲜艳的幼儿和有进步的幼儿。
案例反思:
有了上学期相关的玩色经验,本学期活动开展起来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都较高,而且玩色的常规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本次的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没有多大的难度,活动呈现的效果较好,就是我的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准备的抹布太少了,有的孩子手上沾上了颜料把画本也搞得脏兮兮的,下次组织玩色活动时,要多方准备,强调注意画面的整洁。
蚕宝宝课件【篇2】
活动目标:
1、喜爱养蚕,初步了解蚕宝宝的生活习性及喂养方法。
2、乐意收集蚕宝宝的食物并主动照料蚕宝宝。
3、能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蚕宝宝若干条,院内有桑树。
2、收集有关蚕宝宝的资料。
3、课前准备桑蚕丝制成的各种用品图片:蚕丝被面、蚕丝围巾、蚕丝裙子等等;
活动过程:
1、组织小朋友欣赏各种桑蚕丝制品的图片,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欣赏美丽的花裙子、围巾、被子等各种桑蚕丝制品图片。
提问:“这些用品好看吗?知道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吗?”
小结:这些漂亮的衣服和生活用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蚕宝宝吐出的丝纺织出来的。叫做桑蚕丝制品。
2、出示蚕宝宝,观察外形特征:
师:“这是什么?蚕宝宝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师:“蚕宝宝摸上去什么感觉?”(软软的,凉凉的,没有骨头。)
师:“蚕宝宝吃什么呢?”
3、外出采摘桑叶活动。
师:“桑叶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绿色,椭圆形,旁边有锯齿。)
4、师幼共同讨论蚕宝宝的喂养方法。
教师:“怎样喂蚕宝宝呢?摘来的桑叶可以直接喂食吗?”
讲解蚕宝宝的生活习性:蚕宝宝特别爱干净,喜欢吃新鲜、干净的桑叶。所以采摘新鲜的桑叶后,还要用干净的软布或卫生纸,将桑叶的正反两面都擦拭得干干净净后给蚕宝宝吃。
教师示范擦拭桑叶的方法。小朋友一起擦拭桑叶。
5、教师:“我们把蚕宝宝放在什么地方养呢?还要注意些什么呢?”
准备一个大而干净的纸盒,将桑叶铺在盒底,把蚕宝宝轻轻地放在桑叶上。
6、观察活动:蚕宝宝吃桑叶和解大便。
师:“蚕宝宝是怎么吃桑叶的?”
小朋友一起来学一学。
师:“蚕宝宝吃桑叶的时候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沙沙的声音)
较长时间观察:蚕宝宝吃桑叶很快,一下就吃个大洞。
师:“蚕宝宝怎么解大便的?从什么地方解?大便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7、师幼讨论照料蚕宝宝的方法:
师:“养蚕宝宝除了要给它找吃的并喂养它外,还要注意讲究卫生,要及时把已经干了的桑叶和它的大便换掉。换的时候能用手吗?为什么?这些事情由谁来做呢?是大家一起去做吗?”
师引导孩子们通过讨论协商分组定时照料蚕宝宝。
周末时请家里附近有桑叶的小朋友将蚕宝宝带回家饲养,周一时带来。
活动反思: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这次饲养蚕宝宝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活动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观察过程中,我们通过有目的的启发和具体的一个个提问,帮助他们初步了解到蚕宝宝的生活习性,激发了孩子们饲养蚕宝宝的热情,丰富了其知识经验。通过饲养蚕宝宝、关心蚕宝宝,培养了孩子们的爱心及责任感,萌发了他们爱护动物、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连平时不爱参加活动的孩子和特别调皮的孩子,这次都能尽力尽责温柔地饲养着蚕宝宝。
通过自己饲养和观察蚕宝宝的生长过程及变化过程,加深了孩子们的印象,帮助孩子们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讨论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能积极大胆地讲述自己的观察结果,锻炼了孩子们的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在接下来饲养与观察蚕宝宝的蜕皮、吐丝、结茧、破茧变成蚕蛹等过程中,相信孩子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蚕宝宝课件【篇3】
活动目标
1、利用布袋探索与动物相关的多种玩法,体验创造性玩袋的乐趣,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游戏“蚕宝宝长大了”,了解蚕——蛾的演变过程,发展幼儿肢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布袋若干、自制桑叶若干 、铃鼓一个、录音机、磁带。
2、知识准备:幼儿了解“蚕吃桑叶——蚕吐丝——蚕结茧——蚕变飞蛾”的过程。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听音乐,练习身体的基本动作。
2、介绍活动材料,激发活动的兴趣。
二、探索活动
1、幼儿自由探索布袋的多种玩法,体验创造性玩袋的乐趣。
2、在教师是指导下,相互交流示范各自利用布袋的玩法。
(1)单人用布袋模仿小动物。
(2)两人、三人、多人合作用布袋模仿小动物。
3、对幼儿的表现做积极的评价。
4、师幼共同回忆蚕的生长过程,稍做休息。
三、游戏《蚕宝宝长大了》
1、蚕吃桑叶——利用桑叶的不同位置,调节幼儿的活动量,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吃较远的桑叶。
2、蚕吐丝——幼儿慢慢将身体收缩,钻入布袋中,可反复多次。
3、蚕结茧——幼儿将身体完全钻入布袋中,缩成一团,练习团身滚动。
4、蚕变飞蛾——幼儿模仿飞蛾的动作,四散跑。
四、放松活动随音乐做“蚕蛾飞”放松身体。
活动结束
将布袋放在活动区内,供幼儿进一步探索练习。
教学反思:
我班从4月中旬开始养蚕宝宝了,到现在蚕宝宝已经生长进入产卵阶段。整个过程中,幼儿一直参与观察、饲养,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
今天的活动中,我首先和小朋友一起边谈话边看PPT图片,回忆蚕宝宝的一生。在看图片时,同时丰富了很多关于蚕宝宝的知识,如:“蚁蚕”、“蚕蛹”、“休眠”、“蚕龄”、“昆虫”等。有了图片的帮助,幼儿能够理解起来也较为容易。
在此基础上,幼儿给蚕宝宝的一生排序。给他们蚕宝宝的各生长阶段的图片和照片,幼儿将它们按照顺序排序,5组幼儿排出5中形式,有长条形的,有圆形的,一组幼儿合作完成,很快都顺利完成了,其中有两组稍微有些错误,其他组完全正确。从排序表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蚕蛾产下的卵→孵蚕→变蛹→化蛾,又将完成新一代的循环,这就是蚕的生活史。
最后的下棋,幼儿最喜欢了。通过观察,幼儿很快理解格子上所画标记的含义:前进2步、后退2步、停止一次、回到起点。其中,幼儿又一次丰富了养蚕知识,如:蚕宝宝不喝水、不晒太阳等。幼儿分成男孩、女孩组,各派代表参与走棋、甩骰子,几个回合下来女孩组胜利,她们欢呼雀跃,男孩失利,他们很不甘心。
幼儿对棋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出示了空白的棋盘,请他们下次自己来画标记,设计规则,活动结束。
整个活动幼儿都能保持较高的注意力积极地参与,特别是排序和下棋,幼儿更是兴奋,最大限度调动了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幼儿在看看说说、排排玩玩中,丰富巩固了幼儿对蚕宝宝的知识,培养了幼儿对小动物的关爱之心,激发了幼儿对棋类游戏的兴趣。
蚕宝宝课件【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有良好的团队意识,不要老是以自我为中心。
2.重点字词的认读:团结、连、男、女、脸、心。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字卡、课本。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兴趣。
出示小动物的卡片,这是什么呀?有几只?(在提问的时候就加入量词,让幼儿初步感受)
2.学习儿歌《团结歌》。
教师朗诵儿歌。
告诉幼儿什么是量词;是不是碰到所有的小动物都是说成一只一只的呢?都有一些什么字来形容?
3.根据儿歌,让幼儿学会运用。
出示许多小动物的图片,让幼儿自己来说这是几条、几头什么?(还可加入数量让幼儿来数一数。)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给我的触动很深,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群刚从托班升入小班的幼儿和一群刚从小班升入中班的幼儿们,在开学仅仅只有5天的时间里,居然能在一起搞这次大带小的活动,而且搞的这么有声有色,孩子们从活动中得到了快乐,作为老师的我更是乐趣无穷。
在这次活动的准备中,我们班的幼儿与他们自己的哥哥姐姐之间建立了深刻的友情,哥哥姐姐们时常来喂他们吃饭、帮他们穿鞋子、和他们做游戏、带他们参观幼儿园……他们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信任和依赖,只要一天看不见哥哥姐姐他们就会记挂他们。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一些平时胆小的孩子在活动中能大声唱歌、并能大胆的在大家面前表演节目;一些平时比较活跃的孩子更是如鱼得水,一会和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游戏,一会又和同伴一起舞蹈;一些能力差的孩子在哥哥姐姐帮助下学会了洗手,学会了上海话,回家还有模有样的说给爸爸妈妈听呢!
哥哥姐姐们的变化也是有目共睹的,一些平时比较调皮的孩子自从有了弟弟妹妹后有了一定的责任感,上楼是扶着他们走,座位让给他们先做,教我们唱歌教我们洗手,连平时自己最喜欢的玩具都让他们先玩……
这次大带小的音乐活动我们通过游戏化的方法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活动,并在每个环节中都设计了互动发环节,让每一个孩子在愉快的活动中,接受音乐的熏陶。律动:走走停停――让幼儿乐在动中;歌曲《干净的小手》――让幼儿乐在动中;儿歌:上海童谣《烧小菜》――让幼儿乐在趣中;歌表演《三条鱼》――让幼儿乐在创造中;舞蹈《找朋友》――让幼儿乐在参与中……
陈老师说过:“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较不好的老师。”是啊?我们付出多少在幼儿是身上我们就能得到多少的回报,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是我们最大的欣慰啊!
蚕宝宝课件【篇5】
活动背景:
在“春天里”的主题课程中,孩子们探索了蚕宝宝的一生,并参与了蚕宝宝的养殖全过程。并表现出对此活动的浓厚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蚕宝宝的生长过程与蚕丝的各种用途,培养幼儿做一个有爱心、细心的好孩子。
2.能通过绘画的方式将蚕宝宝的成长过程绘画出来。
材料准备:
1.在养蚕的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各个过程的照片。
2.蚕茧若干
3.人手一份记号笔、蜡笔、白纸
4.用蚕制作的物品照片
活动设计:
一、出示蚕茧引出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师:咦!这一个个白色的小球球怎么在这呀,我们的蚕宝宝去哪了呀?
二、引导幼儿回忆在养蚕过程中,蚕个阶段的形态与特征。(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各阶段的照片)
卵——幼虫——蛹——成虫(蛾)
三、讨论、经验分享、教师补充——蚕的用处。(用蚕制作的物品照片)
四、游戏:
我是可爱的蚕宝宝。
幼儿用肢体动作大胆地表现蚕各生长过程中的形态。
五、活动延伸:
绘画活动——蚕宝宝的一生
在孩子们的帮助下,蚕宝宝已经养了一段日子了。孩子们看着蚕宝宝一天天地长大,只要有空就会去看看它、喂喂它,渐渐的有了一份难割舍的感情。正是这些背景与孩子的兴趣成了这次活动的开展的动机。利于在养蚕过程中的观察与经验的积累来帮助幼儿整体蚕的生长过程与其中的不同特征。活动中以游戏与绘画的形式来巩固知识点,而讨论、经验分享的方式给了孩子说的机会,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自信心。在活动蚕丝的各种用途告诉了孩子蚕并不是一味的当宠物养殖,其实它为我们人类带来了无限的财富。
蚕宝宝课件【篇6】
活动目标:
1、模仿蚕宝宝的爬行动作,发展幼儿肢体的柔韧性、协调性,促进幼儿感 知运动能力的发展。
2、在蚕宝宝的自身运动中了解蚕一生的变化。
3、在体育活动中感受、体验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布袋21只、彩色丝带若干、录音机、磁带、安排活动场地。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师:小朋友们,让我们来活动活动!
2、集中讨论: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3、集体找春天。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4、学习蚕爬。
(1)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师:“小腿缩一缩,屁股撅一撅,小手撑一撑,身体往前趴。”
(2)幼儿集体练习。
(3)个别示范。
师:我发现,有一只蚕宝宝爬的特别棒!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爬的!
(4)幼儿再次练习。
5、采桑叶。(设置难易不同的四条路径供幼儿选择)师:蚕宝宝爬了这么久,肚子一定饿了吧?看,这儿有四棵桑树,大家仔细看看这几条路有什么不同?
(幼儿发现:这四条路有的长、有的短,长的路爬起来困难一些;短的路爬起来容易一些。)
师:大家考虑一下,你想去哪棵树采桑叶吃?
想好了吗?出发吧!
6、吃桑叶。师:桑叶真香啊!快坐下来吃点桑叶,休息一下吧!
7、蚕吐丝。师:蚕宝宝的肚子吃的可真饱啊!咦!我好象看到有蚕宝宝开始吐丝了。
8、蚕结茧、羽化成飞蛾。师:蚕宝宝吐了许多的丝,把自己包在里面,结成了一个茧。它在茧里变成了蛹,滚过来,滚过去,最后变成飞蛾飞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