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备考方案 篇1
一、全力夯实双基,保证驾轻就熟
目前高考数学试卷,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占80%左右的份量,即使是创新题或能力题也是建立在双基之上,只有脚踏实地、一丝不苟地巩固双基,才能占领高考阵地。
教材是,把握了教材,也就切中了要害。不仅要深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更要关注教材中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还要全面把握知识体系,保证:⑴不 掌握不放过。对照《考试说明》,确定考试范围,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相关内容,包括每个概念、每个例题、每个注释、每个图形,准确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不留 空白和隐患。⑵胸无全书不放过,在掌握知识点的基础上,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把书学得“由厚变薄”。不防从课本的章节目录入手,进行串联, 形成体系。⑶有疑难不放过。为巩固复习效果,发展思维能力,适量的练习是必要的,练习中遇到困难也在所难免,必须找到问题的症结在那里,对照教材,彻底扫 除障碍。回归教材、吃透课本,千万不能眼高手低哟。
二、重视错题病例,实时忘羊补牢
错题病例也是财富,它有时暴露我们的知识缺陷,有时暴露我们的思维不足,有时暴露我们方法的不当,毛病暴露出来了,也就有治疗的方向,提供了纠错的机会。
由于题海战术的影响,许多同学,拼命做题,期望以多取胜,但常常事与愿违,不见提高,走访了一些同学,普遍觉得困惑他们的是有些错误很顽固,订正过了,评讲过了,还是重蹈覆辙。原因是没有重视错误,或没有诊断出错因,没有收到纠错的效果。
建议:建立错题集,特别是那些概念理解不深刻、知识记忆失误、思维不够严谨、方法使用不当等典型错误收集成册,并加以评注,指出错误原因,经常 翻阅,常常提醒,警钟长鸣,以绝后患。注意收集错题也有个度的问题,对于那些一时粗心的偶然失误,或一时情绪波动而产生的失误应另作他论。
三、加强毅力训练,做到持之以恒
毅力比热情更重要。进入高三,同学们都雄心勃勃。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的同学能够坚持不懈,平步青云。有的同学松弛下来,形成知识或方法上的梗阻。影响情绪和信心。阻碍前进的步伐。训练毅力刻不容缓!
计划明确,并坚决执行,不寻找借口,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决不拖到明天做今天的事,练习也要限时完成,一个小时完成的,决不拖成一个半小时完 成,否则将影响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任何一门学科,只要三天不接触,拿到题目时,将会觉得入手不顺,思维不畅,效率不高且易出错,若5天不训练将会不进而 退。所以,建议各个学科每天都要有所巩固,根据具体情况哪怕份量轻些也行。遇到困难应及时解决,不能积累,否则会打击信心,丧失斗志。
高考备考方案 篇2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要搞好复习备考,就要制定出科学、周密、完整、详细和符合本人实际的高考物理总复习计划,计划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高三物理总复习的指导思想就是通过物理总复习,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练掌握物理规律、公式及应用,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把物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训练,时间上约从高三上学期到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前,即头年九月到第二年三月初,大约需要六个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及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复习的重点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基本规律及其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解题方法与技巧。
第二阶段:
按知识块(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物理实验)进行小综合复习训练,时间上第二年三月到四月,大约需要二个月,这个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中的几个分支(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进行小综合复习,复习的重点是在本知识块内进行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与理解,基本规律在小综合运用。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求同学们能正确辨析各知识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初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
进行大综合(包括理科综合和学科内综合)复习训练,时间为第二年五月至六月,这一阶段主要针对物理学科各个知识点间和理、化、生各学科之间知识点进行大综合复习训练,复习的重点是进行重要概念及相互关系的辨析、重要规律的应用,因此,在这一阶段里,要求同学们进一步总结解题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分析和解决综合、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方法
在制定好复习计划后,就要选定科学的、适合本人具体情况的复习方法,而且要根据不同的复习阶段确定不同的复习方法:
第一阶段:
以章或相关章节为单元复习时,首先要求同学们自己分析、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网络,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充实、完整、使之系统化。其次,要对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辨析,对本单元的典型问题及其分析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与归纳,并着重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然后对本章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训练,但训练题不宜过多,应精选练习题,不能搞题海战术,最后要根据训练中和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小结。
第二阶段:
本阶段可根据各知识块的特点,将有关内容分为几个专题,进行专题复习,着重进行思维方法与解题技巧的训练。
第三阶段:
本阶段主要是训练知识的大综合,较为复杂问题的分析方法,并将整个物理知识分为几个重要大专题,着重训练某些重要规律的应用,或某些重要的解题方法。如:动能定理及其在解题中的应用、交力做功问题的分析方法、极值问题的分析方法、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假设法解题技巧等等。
本阶段要突出训练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方法有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方法,在本阶段要进行大综合模拟考的套题训练,试题要求在难度、覆盖面上均接近高考或达到高考的要求。
【高考物理复习计划二】
高考备考方案 篇3
一、教学建议
准确把握教学要求,循序渐进地教学
1.不搞“一步到位”。
2.删减的内容不要随意补充。
3.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核心概念、基本数学思想方法上。
4.追求通性通法,不搞“特技”。
5.保持学生高水平的数学思维。
6.以问题引导学习,尽量采用“归纳式”让学生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这是基本而重要的。
7.既要讲逻辑又要讲思想,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等思维活动,促使他们找到研究的问题,形成研究的方法。
8.使学生在建立知识的内在联系过程中领悟本质。
二、应该加强下列四个训练:
1.基础训练
2.阅读训练
3.表达训练
4.计算训练
三、教学过程中数学复习教学建议
(一)、要让学生知情
1.要让学生明知高考命题要求、范围和重点等。
2.要让学生明知高考评卷的细则。开学之初强调“学习细则,规范解题”
3.要让学生明知老师复习计划。
(1)立足课本,迅速激活已学过的各个知识点;
(2)注意所做题目使用知识点覆盖范围的变化,有意识地思考、研究这些知识点在课本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注意到老师选题的综合性在不断地加强;
(3)明了课本从前到后的知识结构,将整个知识体系框架化、网络化。能提炼解题所用知识点,并说出其出处;
(4)经常将使用最多的知识点总结起来,研究重点知识所在章节,并了解各章节在课本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要让学生领情选好题。基础、贴近学生、突出重点。一定要老师多做、先做、筛选、改编、重组等。高考万变不离其宗,依纲扣本,其中的“宗”和“本”指的都是课本,很多高考题都源自课本中的定理或定理中的思想方法,或是例题、习题的重新组合等。重视基础不只是观念问题,是一定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不只旧教材中要重视基础,新课程中同样需要重视基础。不只是在第一轮复习中重视基础,高考前冲刺阶段的复习更要重视基础。
(1)正确理解数学概念、公式和定理理解是记忆的前提,同时理解又是应用的关键,否则就会不知所云,或是张冠李戴。
(2)用好课本事实上历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不变的原则就是“取材于课本,但又不拘泥于课本”。课本中每一个例题、习题的设置都有其目的和作用,体现着本节知识所应达到的能力要求。虽然高考数学试题不可能考查单纯背诵、记忆的内容,也不会考查课本上的原题,但每次对高考试卷分析时不难发现,许多题目都能在课本上找到“根源”,不少高考题就是对课本原题的变型、改造及综合。
1)借助课本落实双基
2)借助课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借助课本实现查漏补缺
(3)落实必考点
高三复习工作千头万绪,没有捷径可走,只要我们的工作能做到让学生知情,领情,我想我们就是走了捷径。
高考备考方案 篇4
一、知彼
首先我们必须要清楚老师的复习计划,包括内容和时间安排,这样才能保证复习的效果。
其次我们还要清楚往年高考试卷的结构和考查内容,虽然题目在变,但是所考查的知识点和题型变化不大,因此对于历年高考试卷的了解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研究当地高考的试卷结构,掌握历年高考的考查内容:
(1)重视学科主干知识。
历年高考均考查了阿佛加德罗常数,元素周期表、物质结构、电化学、化学平衡、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化学实验基本原理及其操作、化学计算等重要知识和技能外,有的新课改地区还考查了富有新课程模块特色的溶度积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焓变与自发反应、1H核磁共振谱等内容。
(2)强化实验能力考查。
试题通过实验方案的正误甄别、单因子变量实验设计、定性和定量实验相结合等方式,既考查了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新开设《实验化学》模块的学习要求。
(3)考查学生信息素养。
与往年试题相比,今年很多省份的化学试题出现了较多的不同类型信息材料题,如数据、图表、反应关系等,要求考生运用相关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并得出正确结论,这也启示了我们高考对考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知己
首先要确定自己是什么层次的学生,然后主动出击寻求老师的指导,制定出符合自己的复习计划。高三化学复习和很多学科一样常采用三轮复习法,我们在制定自主计划时也不能脱离老师的复习计划,所以我们也需要分三个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整理,使知识规律化、系统化。具体时间需要根据老师的进度,基本是在9月到次年2月完成。这一阶段时间长,内容多,需要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1。以课本为主,落实每个知识点
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一般是老师指定)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
2。借助其他学科,化解难点
第二阶段:将知识融为一体,培养综合能力。时间为3、4月份。经过一轮复习后,大家基本熟悉了各个知识点,我们需要做得是进一步温习巩固,主要是通过综合练习来实现。强调再次回归课本,每做一道题都要能够从课本上找到它对应的知识点。
第三阶段:最后冲刺阶段,时间5月到6月初。这是关键阶段,要把自己常犯错或易忽略的内容在高考之前彻底解决。
有了为自己量身定制的复习计划,其实高三复习也不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每天所花时间也不是特别多,但其实完成习题是相当多的,大概估计下仅自己完成的综合卷就达40多套,选择题仅二轮复习就完成了400多道,而高考仅7道而已,所以我们要相信自己已经做好了充分地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
高考备考策略方法
高中语文知识是零碎的,是繁琐的。也许强调过很多遍的字音字形你仍然在考试时不能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这个问题最大的根源就在于听课质量的问题。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语文课堂上必不可少的就是笔记本。
课堂上的笔记本应该如何是用也是一个大问题。有些同学准备了一个笔记本,然后把课堂上的重点一个挨着一个记下来。我不是说这种方法不好,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我的建议就是要把一个笔记本分为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的划分就是按照高考题目的形式划分,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给高考语文的每个大题都留出空间,按照一定的顺序记录老师的重点。
比如说,老师上课讲到了豆豉的“豉”这个字的读音,如果你碰到这个字就会不确定它的读音,就应该翻开笔记本客观题部分第一个小题字音字形的部分的C列,记录下“豆豉”这个词。做一个学习有条理有规律的人,会为自己的学习减少很多麻烦。
其次就是时间安排。
高中生总说自己时间不够用,其实并不是时间不够用,大多数是因为时间安排不合理以及效率低下。早读抽出来十分钟背字音字形,跑早操之前带上笔记本,中午睡觉之前看一片小短文,晚饭时间班里乱哄哄的时候你看看笔记本上的文言文虚词实词,晚上睡觉之前再花五分钟时间看一个名人故事积累作文素材,这样一来,你把平时浪费掉的琐碎时间用在语文学习上,根本就不用愁没有学习语文的时间或者特地抽出来一整天只学语文。有的学生会抱怨说,这样子岂不是说我的脑子每时每刻都要想着学习。也许这样的确有些极端,但是我的回答是,是的。
孩子们,你们努力的这三年,可以换来你们梦想中的大学,可以换来你未来优质的教育,可以换来你和普通人逐渐拉大的差距。如果你是个好强的人,如果你有梦想,如果你多多少少想和别人有多不同,那么你只能选择努力,别无他法。
如果你觉得这些方法还不够具体不够实际,接下来我将针对高考中的每个题型来具体说明学习方法以及应试技巧。
对于字音字形,也许前面细节已经说得够多了,对于高三复习生来说,以下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用心去记。为什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到熟悉的字音字形却仍然不能确定它们是否正确呢?最好的解释就是没有足够用心。用心不是你花费了多少时间一遍又一遍读,而是你提高效率用你的脑子尽力联想尽量牢记。
第二,勤查词典。字音字形题,没有绝对的权威,除了词典。也许你重复出错误的原因也在于第一遍你记住的根本就是错误的。既然第一印象那么重要,你何不花几秒钟的时间来翻一下词典以便记牢记准呢。
第三,重复记忆。人的记忆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永久记忆,尤其是在高三文科学习记忆量庞大的情况下,记忆不出差错的可能性很小。不要相信“语文其实很简单”的说辞,其实每一个科目都是不简单的,都需要反复的练习。把不熟悉或者重复出错的字音字形和成语有条理地记在笔记本的固定位置,方便查阅,重复记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接下来就是病句修改、科技文阅读及文言文阅读。
之所以把这三个题放在一起是因为提高这一部分的成绩主要是依靠课堂老师的讲解。在这三大块中,每一套习题中遇到的问题都不尽相同。这个时候,老师的讲解也许是帮助你理解得最好的方式。因为老师的讲解往往是刨根究底的,把最根源的问题记在心里才有助于解题。
其次,病句修改和文言文阅读中的虚词、实词可以借助高三系统地复习资料进行知识积累。高考复习的时候不是说一轮资料用完了就可以丢在一边不管了。一轮资料往往比二轮资料讲解得更加细致。
所谓厚积薄发的最主要环节就在于一轮复习的扎实。不断翻阅一轮复习资料,把不易理解和容易忘掉的内容都标注出来,反复翻看反复练习,才能培养对病句和文言文阅读的敏感性。
然后是诗词和现代文阅读部分。
诗词和现代文阅读一样,都有不同的题材,每篇文章描写的中心思想都有不同。针对具体的题材形式以及文章内容,都有不同的答题套路及答题技巧。不同套路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有些套路是适用于所有的题材的,然而有些是只能针对具体题材运用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混淆题材及答题套路,做到心中有数。可以将老师的讲解与复习资料结合起来,互相补充,注意细节。在答题的时候,要尽量做到自己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相契合,抓住关键词或关键句,进行展开说明。
要注意的是,高考考场上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做这一部分题目是要求精炼准确。有的学生会走进一个误区,认为我把有关联的内容都写上,写得越多越不容易漏掉得分点,写的越多分数越高。其实这也曾经是我在语文考试时犯的错误。但是经历了整个高三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考试,我发现其实没有必要把脑子里浮现的所有内容通通写上去,老师想要的是精炼准确的回答。
如果考生觉得做到精确回答这一点很难的话,可以尝试着把自己想到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罗列,觉得最符合题意的放在最前面,不用对每一条进行解释。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作文。
首先就是注意审题。高考的作文审题的确具有很大的难度,然而审题是写作这一部分最关键的步骤。具体的方法老师会详细讲解,我在这里说两点审题的技巧。
第一就是抓住关键字词,从其出发来理解整句话乃至整段话的意思。关键字词抓准了,有助于理解题目的中心思想。
第二就是必须要拓展知识面,这一条对于写作内容而言仍然适用。有时候作文题目就是短短的一句话,有的甚至依靠单纯的理解能力都不能判断其要表达的思想。这就需要我们的知识面派上用场。如果你曾经看到过这句话或者熟知说这句话的人的经历,那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你的理解。
高考作文一般以议论文为主,在审题完毕动手开始写的时候,很多同学又发现自己的素材十分普通常见,并且自己写出来的句子不够引人注目。我在高三时的做法除了多看作文素材之类的杂志外,采取了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可以供大家借鉴一下。因为议论文大多都是六段式,严格的作文结构的约束下最能增加亮点的就是你采用的素材以及你描述素材和解释素材的语言。
我的做法就是在网上以及杂志上找给自己感触很多同时又比较容易描述的事迹进行积累。这些人物及其事迹有两个特点:
第一,他们的经历符合我自己的写作风格,能够让我在短时间内组织好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是简单枯燥地陈述人物故事并牵强得使其与作文主题相契合。
第二,他们的经历能够应对各种文章主题,这样一来,无论写什么类型的作文,我都会用自己熟悉的素材,一遍又一遍写过来,也就不怕在高考考场上无话可说了。
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了方法就要付诸实际行动。我的高三整体学习以及时间安排是这样的。
首先从整个一年来讲,一轮复习时间较长,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把基础打好,利用好笔记本,把一轮复习中的细节知识掌握扎实。
二轮复习考试加大题目量的练习,开始着重复习阅读以及作文,同时巩固客观题知识积累。
三轮复习主要依靠一次又一次的考试来掌握考试的感觉以及把握考场时间。同时对知识积累进行比较增减。
一轮复习中有很多过于细节的内容只需要理解,没有必要全部记住记牢。这样一来,就减轻了文科学习的记忆压力。
对于每天的时间安排上,我一般会在早读的时候背诵必背的诗词,同时对字音字形进行记忆。
早操时一般会针对一种阅读题材的答题范式进行记忆。晚上睡觉之前会拿出来自己搜集的作文素材进行浏览翻阅,以便在写作时对其中优美句子进行模仿。
还是像我说过的一样,语文这一科目,没有必要空出来大把时间进行研究,你只需要在做题疲劳及空闲时间拿出来语文复习资料以及作文素材用心浏览翻阅。语文的精华是可以渗透在血液当中的。
如果你做好了充分的复习,跟着老师的节奏走,打好基础,剩下的就是高考时候的心态了。高考前几天一定要做好充分的休息。调整生物钟一般以一个半星期为好。毕竟高考是一场耗费人体力和精力的马拉松。养好了精神才能拿出最好的状态来打赢这一仗。
高考备考方案 篇5
一、时间主要项目和内容
12.1~12.21复习“概率与统计”知识及章节检测
12.22~20xx.1.20复习“解析几何”知识及章节检测
1.20~2.10复习“算法”知识及章节检测
2.11~4.21进行第二轮专题复习及月考
4.21~5.26进行第三轮系统复习及大型模拟考
5.26~6.6辅导学生查缺补漏,进一步熟悉知识与系统知识(以上安排视实际情况而定)
二、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重视对20xx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的学习。按《考试大纲》的要求来复习,不走弯路,有针对性地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2、注重基础。在复习中一定要巩固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方法。命题思想是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载体,全面考察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时,对数学概念、公理、定理、法则、性质、公式的研究一定要透彻,不仅要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如对概念的定义可以从以下方面探究:
定义的限制条件是什么?
能否用数学符号语言来表述?
怎样对其进行否定?
有没有等价命题?
在解题过程中经常怎样使用?做题时要善于总结规律,学会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研究问题。如求参数范围,代数方法常采用分离参数化归为求函数的值域或最值,若采用几何法就要明确参数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解决。
3、严抓训练。精选习题,对学生进行系统、强化训练,培养应试能力。考试是一门学问,高考要想取得好成绩,不仅取决于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解题能力,而且取决于临场的发挥。我们要把平常的考试看成是积累考试经验的重要途径,把平时考试当做高考,从心理调节、时间分配、节奏的掌握以及整个考试的运筹诸方面不断调试,逐步适应。
4、严抓落实检查。作业布置了,一定要检查,落实。
5、严抓规范答题。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被扣分。每周至少做一套模拟题,以高考心态限时完成。对照标准答案找问题,尽量做到:
小错误不犯,如列解析式别忘定义域,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不要写成钝角;
书写字迹清楚,格式规范,有条有理;
对做错的题及不会做的题要查找原因,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防后患。
6、重反思、总结。要抓好审题的反思、思维定势的反思、解题后的反思,充分挖掘每道习题的价值,变盲目性为自觉性。每次考完后,学生自己都应认真总结,教师也要尽可能讲评到位。教师讲评最好能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本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
怎样审题?怎样打开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在哪里?
学生答题中有哪些典型错误?哪些属于知识上、逻辑上、心理上还是策略上的原因?
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
7、加强运算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要切实要求考生动手解题,训练运算准确率,立足于一次成功。
8、要求学生做到“五心”“六到”:
1开始学习有决心;
2碰到困难有信心;
3研究问题有专心;
4反复学习有耐心;
5向别人学习要虚心。
“六到”:心到: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眼到:勤看,多方面增加感性知识;口到:勤问、熟记一些必需知识;耳到:要勤听,发挥听觉容量的最大潜力;手到:要勤写,抄写、记录是读书关键;足到:要勤跑,实地考察或请教别人。
8、突出新增内容的地位,提高观点,减轻学生的负担。新教材增加了算法、空间向量、“五图”及“三选一”数学内容,对新增加的内容一定要学好、用好,不能把这些内容当作包袱背上、特别是对空间向量这部分内容,要充分认识到它的工具作用——“以算代证”,在不断应用它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提高观点,降低难度,减轻负担”的含义。
9、提倡教师导学,学生悟学,导悟结合。学的真谛在于“悟”,教的秘诀在于“导”,中间媒介是启发。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分析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突然受阻或中断的原因.探讨学生怎样以及为什么会在认识发展的关键时刻突然萌发出新思路.以便指导学生从旧知识悟出新知识,认识知识的规律性,并且让学生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运用其知识的学习能力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能只掌握学习内容,还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要学生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从而使学生更聪明。
高考备考方案 篇6
一、基本情况:
xx届学生共102人,3个教学班,其中理科班1个文科班2个。由于本届学生无录取线,基础比较薄弱,虽有17名本校保送生,但前四名未在报保送之列,录取的新生400分以上仅有3人。从高一、高二年级统考看,偏科严重,总分最高的在450左右徘徊,起点成绩与兄弟学校差距明显,尤其是高分学生少,加之高一高二期间部分科目更换教师频繁,对学生有一定负面影响,所以备考形势十分严峻。然而本届高三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是教师爱岗敬业,年富力强,责任心事业心强,乐于奉献,同时有四位中层领导代课带头;二是学生文明守纪,多数学生听从教诲,有上进心,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增强,通过两年的培养,部分学生进步明显;三是有求真务实的新校长的坚强领导,全体班子对高考的密切关注,高考奖励政策的修订。这些让大家满怀希望,信心倍增。
二、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前途命运负责,为学校的生存发展竭力,为自己的专业成长铺路,努力践行低进中出,中进高出的育人理念,确立文理并举、全面发展的战略目标,围绕“提一本、增二本,促艺体”的备考方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努力营造“紧张、有序、科学、高效”的备考氛围,让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的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目标,经过老师的精心培养和自身的努力拼搏,考入各自理想的大学。
三、目标任务:
二本:文科1人,理科2人,音乐1人,传媒1人。合计:5人。三本:文科5人,理科3人。专科以上上线率:75%。
四、备考策略
1、狠抓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班主任队伍建设。班主任是各班目标的第一责任人,与班主任签定《学生安全责任书》和《班级高考目标责任书》。班主任要树立强烈的目标意识,认真做好科任教师的协调工作,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认真做好班风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二是科任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科目标的第一责任人,要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树立吃大苦,出大力,流大汗的思想,全力以赴,全心全意,全身心投入备考。与教师签定《学科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承担责任。抓实教学的各个环节,重视基础,培养能力,使各个学科齐头并进,大面积提高教学效果。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
(1)认真落实教学计划,按时完成各阶段的教学任务。备考是一项系统工程,科学的计划是高考备考成功的基础。为了杜绝复习备考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要求各位老师制定各科详细的备考计划。制定的计划要科学、合理、操作性强,交教务处备案,要防止复习漫不经心、模糊不清、草率收兵的现象。
(2)认真备课,强调备课“两重”,即重知识体系构建、重答题方法技巧总结,做到“四备”,即备考纲、备教材、备学生、备练习,“五点”,即钻透每节课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方法点。成立综合学科协调组,文科由王旬康负责;理科由刘昌森负责。语数英科任教师各把其关,坐实教学过程。
(3)全员参加各类复习备考研讨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加大教学检查力度。常规检查组每两周一次对备课、作业、检测进行一次检查,确保过程的落实。作业、测试卷要精选细筛,尽量全批全改,对踩线生要精批细改,尖子生要面批面改,要找到学生错误的症结,精讲精评,做到有的放矢。
(5)加大教学调查反馈力度。开展学生座谈和全员评教活动,及时反馈调查结果,及时督促教师改进教学工作。
(6)认真搞好周测、半月考、月考、调考工作。班主任要加大对学生考风考纪教育的力度,年级组长认真搞好各类考试的组织工作,端正考风,严肃考纪。科任教师要做好周测以及考试各项工作,服从监考安排,按时到岗,遵守时间,认真监考,搞好每次考试的阅卷(周三前成绩交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处打印公布,杜绝学生阅卷、过分现象)、质量分析工作,质量分析到题、到任务生,做到以考促教,以考促学,全面提高备考质量。
3、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本届备考复习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xx年8月——xx年3月底,一轮复习阶段。
一是以复习资料为重点,重温并熟悉教材,加强各科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注意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训练,不留知识死角,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目标是大面积促进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学习。
二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阶段,要注意帮助学生分析命题怎么考,考试怎么答,注意题意的分析,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答题的规范性,通过这阶段的学习,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第二阶段:xx年4月初——xx年5月底,二轮复习阶段的重点是规范训练、学生应试技巧、心理调整。根据各科特点,加强学生规范训练、应试技巧和心态调整的指导。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包括解题速度,时间分配,心态调整,经验总结。提高学生考得分率、控制失分率、尤其是降低非智力因素失分率。
4、合理部署、统筹安排各类测试。
第一轮复习期间,年级组每月安排一次测试,共七次,以确保知识能力复习扎实、有效。到二轮复习阶段,4月年级统一安排半月考一次,5月安排周考,6月仿真模拟考一次,除14次大型统考外,其他周测由教师自己晚自习安排,每次考试年级组和教师要认真精选题目,组合试卷,让高质量的试题进入学生手中,避免题海战术,提高备考效果。
5、狠抓艺体训练,努力提高过关率。一是音乐、体育老师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夯实训练任务,强化训练纪律。二是与西安培训点联系,签订培训协议,落实好美术、传媒训练任务。三是组建艺术班,狠抓文化课教学,提高教学成绩,确保双过关。
6、积极营造备考氛围。校长垂直领导高考,后勤全力保障高考,形成人人重视高考,人人参与高考,一切为高考让路的氛围。
⑴加强学风建设。要求学生人人有高考目标,打印张贴在课桌或教室内。不同时期教室书写不同的标语,办不同的黑板报,召开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营造良好的备考氛围。进入高三年级,要做好动员工作,让学生有紧迫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每次考试要公布成绩,做好总结,让学生反思前段的学习,激发学习热情。督促各班开展学法交流,交流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果。
⑵加强学生考勤和安全管理。早上杜绝学生迟到和利用早自习打扫卫生现象,督促学生朝读;下午要求学生按时到校,督促学生安静自习;晚上落实坐班,抓好宿舍管理,督促学生按时就寝。鼓励教师晚自习后住在学校,对重点生全程监控,辅导到位。
⑶加强培优补弱、分层辅导。坚持“不放弃每一名踩线学生,从薄弱学科补起”的备考原则,教师人人肩上要有培优补弱任务。各班、各科任教师都结合本班实际,自习课和坐班培优补弱、分层辅导。针对学生实际,认真细致地进行个体分析,确定“二本”“三本”和体艺等分数线附近的踩线生,逐个分析原因,挖掘潜力。做到半分必争,一人必保,人盯人守。
⑷坚持开好月考总结会,听班主任和科任教师汇报工作,班主任主要是学生管理,科任教师主要是成绩对比分析。市一调、二调、三调、四调后分别召开不同层次学生座谈会,百日冲刺动员大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
⑸召开学生家长会。统考后适时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及时通报学校及学生情况,多方位关注学生,齐抓共管,以达到良好效果。
⑹加强学生思想工作和心理疏导工作。班主任要全方位、全过程地掌握学生思想和心理动态,认真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和心理辅导工作,关注问题学生,排除学习的障碍。
⑺每次统考结束后进行一次师生恳谈会,个别交流,解决备考中的错位问题,提高备考的针对性,促进和谐备考。
⑻后勤搞好学生的饮食、住宿服务,提供优良服务保障,确保水电供给畅通,尽量动员学生全部住校,全封闭管理。
面对xx年高考,我们要正视现实,既要看到我们的不足,又要充满必胜的信心。我们坚信,有学校正确领导,有全体高三教师的齐心协力,xx年高考一定会完成既定目标,从而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高考备考方案 篇7
(一)紧抓课本,细挖教材,扎实推进基础知识复习工作
高考立足课本考基础,于变化中考能力。高考试题源于课本,不拘泥于课本,高考卷中的大多数试题都可以从课本上的例题、习题、总复习题中找到它们的“影子”,甚至课本中的插图、阅读材料等都可成为高考命题的素材;文字表述、规范答题都可以课本为参照。为此我们的做法是:
1、在复习中应立足基础知识,通过透彻理解,全面掌握基础知识,如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应该让学生从定义式及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及相关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或定律的理解,则应引导学生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物理实质、适用条件等作全面的分析;
2、复习时引导学生回归教材,要抓住重点,帮助学生了解知识间的纵横联系,构建高中物理基础知识网络,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如复习力学知识时,要了解受力分析和运动学是整个力学的基础,而运动定律则将原因(力)和效果(加速度)联系起来,为解决力学问题提供完整的方法;曲线运动和振动部分属于运动定律的应用;动量和机械能,则从空间的观念开辟了解决力学问题的另外两条途径,提供了求解系统问题、守恒问题等的更为简便的方法。从而使运动和力的关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以课本的习题背景、插图和阅读材料为素材,深入浅出、举一反三地加以推敲、延伸或适当变形形成典型例题,应用中、低档试题进行训练,花大力气吃透课本上那些有特色、概念性强、构思新颖和方法灵活的习题;(切忌偏题、难题和怪题;切忌只盯课外题;切忌“眼高手低”)
4、各类资料等文字表述、答题格式与课本上的形式有出入的,以课本为准;实验步骤、实验表述等,也以课本为主,真正做到以“本”为本。
(二)围绕考点,参透考纲,认真研究三年高考试题特点
《考试说明》是高考复习的纲领,结合《考试说明》分析高考命题的规律,把握命题原则和发展方向,有利于准确把握高考动向,有针对性地做好复习指导工作;高考试题是经过命题专家精心设计的,在考查出国留学网学生的能力方面是一般试题所不能替代的。近年来,高考命题不回避陈题,并且推“陈”出“新”,及各地高考试题相互借鉴等等。研究高考试题的特点就是研究命题专家的命题特点,洞察命题者的命题思路。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比较、创新,体会高考命题的技巧与方法,有利于指导复习备考,为此我们的应对措施是:
1、研究考纲,师生人手一份,认真阅读(知识、能力、要求),教师务必研究知识要点,参透能力要求,使教师看到知识要点,就能选择相关习题,看到能力目标,就能准确剖析试题的重要环节;
2、分工协作,收集近三年各地的高考试题,研究试题的命题特点,试题考查的侧重点,全卷考查的热点等,共同研究,形成共识;
3、研究xx年高考试题的新特点,选择类题进行有针对性地出国留学网严格训练,包括:图象题、符号推理题、估算题、力学综合题等;
4、对于热点题要认真研究,透彻分析,加强训练,包括:能源与环保问题(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核能);天体运动问题(神七、同步卫星、极地卫星、环月卫星);“电磁”问题(生产、生活、体育、国防);
5、加大往年高考题的训练力度,要通过分析它的特点,找准易考点,在讲评时,不仅要注重思路和方法的讲解,还要进行拓展与创新,要放得开,收得拢;
6、对高频度出现的高考试题,要加强训练。经常出现的类型,一定有它的生命力,有它存在的意义和理由,加强这类题目的训练可使复习更有针对性;
7、对拓展空间大、前后章节联系紧密的试题、或各类习题支承平台或解题技巧平台或思想方法平台,要加强研究与训练,比如:受力分析:是所有受力问题的支承平台;平抛运动:是恒力作用下作曲线运动的代表,是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启蒙教育;它贯彻了重要的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在重力场中,它可以从合运动与分运动切入,可以从出国留学网速度的变化、动能的变化切入等等,还可从电场、复合场中(类平抛运动)考查;闭合电路:它涉及到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功率的计算与分配)、电磁感应现象的电路问题与能量问题、与力学中牵引力做功联系等;运动与力的关系:虽然属于牛顿运动定律问题,但可以从直线运动中运动和力的关系延伸到曲线运动(包括天体运动)。
从力学延伸到电学(包括电场中、磁场中或复合场中粒子的运动;从单个物体的运动延伸到系统中各物体的运动;从宏观物体的运动延伸到微观粒子的运动(实物粒子,低速)等;功能关系:总功与动能的变化、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其它力”做功与机械能的变化、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的变化、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变化、安培力做功与电能的变化等;
8、实验复习第一阶段侧重于基础实验的复习,从第二阶段开始,侧重于设计性实验的分析与训练
9、力学复习的时间要长,讲解要透,训练要实,不留隐患。力学在高中物理中是支柱,是基础,在高考物理赋分中与电学一起占据很大的比例,近年来力学占分比例有加大的趋势(xx年力学占48分),并且电学命题,也往往具有“电学搭台,力学唱戏,几何帮衬”的特征,因此力学复习务求精、准、实、透、活。
(三)集体备课,分工协作,精心挑选各地各类训练试题
加强集体备课,搞好集体研究,通过集体备课来发挥群体优势,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的做法是:
1、在复习每一章前,共同讨论复习章节重点、难点及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题型、物理思想方法,要集思广益,反复推敲各知识要点的复习、典型例题的讲解和练习题的收集、设置等。
2、采取网络加剪刀的方式,分工协作,在网络上收集、在各类资料上用剪刀剪下我们所需要的训练习题。选择的习题要满足:(1)能较好地加强对课本中基本概念的理解,加强对基本规律的应用,做到既能较好地复习“双基”,又能提高学生的能力;(2)能弥补课本上和复习资料上的不足但不超纲;(3)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代表一类的习题,有一定的拓展空间,便于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进行拓展、延伸和归类;(4)能体现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通过训练后能让学生灵活应用物理方法解决同类习题,提炼出重要的物理思想。
(四)精心讲解,严格训练,切实提高课内课外学习效率
高三复习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因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成果,意义重大,我们的做法是:
1、转变观念,教师要转变观点,从关心这堂课“我讲了多少”,转变为关心“学生学到了多少、提高了多少、学生做这个题悟出了多少”;要使学生认识到,做习题的目的,是检查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理解透彻,能否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运用它们;是通过做习题,锻炼并提高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2、精心讲解,通过教师引导对示范例题的分析,讨论和解答,“以题引路借题发挥”,引导学生发现,归纳解题步骤和思路,归纳解题中易出错、易遗漏、易忽视、易混淆、易忘记的地方,特别是近三年的高考题,要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重视解题后的反思;
3、讲练结合,多让学生思考,注意适当做一些有一定灵活性、综合性、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好题。做到讲得透、练得精;
4、重视批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讲解时要找出学生出错的原因,要在学生出错的根源上透彻剖析,彻底根治。还要重点讲评与纠错讲评相结合,给学生排疑解难,帮助学生获得成功;
5、重视订正:对学生的错题,作讲评后,要求学生认真订正,订正方法灵活,以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
6、适当布置课外作业,试题要以巩固前一节课知识要点为主,难度要适中。
(五)渗透方法,彰显技巧,努力构建物理学习思想体系
物理方法是为了解决物理问题而用到的方法,在高中物理中常用的物理方法有:物理模型、整体法与隔离法、归纳法、演绎法、实验法、分析法、综合法、图象法、对称法、微元法、临界法、排除法、割补法、转换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维法、等效替代法、猜想与假设等等;通过对认识方法的总结和升华,提炼物理思想,形成体系,只有严格训练,学生才能在解题时方法多,技巧活。我们的做法是:
1、在平日教学中,结合具体的题目和章节,有意识的、恰当的进行物理方法的渗透、学习和领会,强化物理方法的运用,突出方法教学;
2、通过例题、习题的讲练,强化物理思想的渗透,揭示思想方法在知识互相联系、互相沟通中的作用。要让学生逐个地掌握物理思想方法的本质,做到灵活的运用和使用物理思想和方法去解决问题,突出思维抓教学;
3、将课外试题与课本上试题进行对照,比较方法、技巧、思想,加深理解;
4、研究近年的物理竞赛试题中的中低档试题,在选编、改编后训练学生,使试题的物理思想融入其中。
(六)重视基础,拓展创新,全面突破物理实验得分瓶颈
考纲中的学生实验包括:1个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2个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机械能守恒)、7个定量测定、8个规律研究。
近年高考试题中考的原理,都是中学物理中最普遍、最常用的原理,但问题情境是新的,使得考生不知如何入手。被称为“题目不难得分难”,所以在复习中,对物理实验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实验的复习,我们的安排为:基础实验在第一轮复习中与章节同步进行复习,拔高的实验在第二轮中进行专题复习。具体做法是:
1、基本仪器使用的训练,熟练掌握各种基本仪器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如:要掌握各种电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弹簧秤等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注意联系实际进行操作的训练,对大纲中要求掌握的13种仪器,一定要实际操作,熟练掌握,强化实验操作训练,重新观察课本实验,通过新视角,研究物理实验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3、加深对物理实验目的,实验思想、实验原理的透彻理解,强化实验方法与实验技巧的训练(衡量学生实验能力的核心:实验思维、原理、方法与技巧),如: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对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实验误差的控制方法(电流表的内、外接)、作图时对个别点的舍弃、图线的“曲化直“(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时画图象)等等,提高实验能力。
4、注意分析各学生实验的关联性,进行对比与迁移,如同一实验不同装置,同一装置不同实验等,分析各演示实验及其变化或迁移;
5、加强设计性实验的训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物理设计性实验,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仪器,按要求设计出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最后得出实验结论:或只给出实验课题,由学生自选仪器、自己设计实验原理、方法与步骤,得出实验结论,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及实验技能与技巧。如:在电学实验中,要求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自己设计方案,自选器材进行实验,看谁设计的方案多(有十几种方案),哪种方案最佳?通过这样的训练,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七)针对训练,分类达标,确保提高学生适应考试能力
从每年高考后学生的反映来看,“会做但没有时间了”、“题目看错了”、“那句话理解错了”、因为不规范而被扣分等现象十分普遍,有鉴于此,我们有针对性地改进措施是:
1、加强审题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读题、审题,让学生能准确地理解关键字眼,挖掘隐含条件,排除干扰因素,使学生在大脑中能重现题目的物理情景,并能快速地用语言、示意图和方程等形式“翻译”出来;
2、加强独立训练,包括独立审题、独立分析、独立决策、独立解题、独立检查、独立克服困难等,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加强解题速度训练,每次训练限时90分钟,让学生在80分钟内能答题完毕;要求学生把它当作实战来演练,让学生学会在考试中如何分配时间,不断积累考试经验;
4、加强解题技巧的训练,让学生懂得选择题(理解、逻辑推理)、实验题(原理、方法的理解和应用,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和计算题(过程、模型、方法和能力)等不同类型题的题型分析、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掌握数学方法在解题技巧中的应用(考查力度逐年增加);
5、研究评分标准,加强学生答题规范化的示范引导和强化训练,让学生掌握应试技巧,提高解题的规范性,增加得分点,考出更高分数。具体做法是:
(1)将xx年高考评分标准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经常翻看,经常对照,如:
①确定研究对象,定义物理量,如m、s、t、v、a、p、e等。
②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的分析和论证,特别是隐含的物理过程的分析、重要条件的叙述和确定(如平衡、加速、相遇等)、画图(物理过程的示意图、受力图、轨迹图、电路图、场域等)。 ③每一过程依据定理、定律列方程(最重要),由每一个物理知识列一个方程,不要几个物理知识列成一个综合式。
④计算,得到正确的结果(有效数字、单位、方向等)
(2)平时作业中严格要求,讲评中反复强调,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习惯;
(3)在阅卷时,多面批;
(4)在平时的习题教学中教师注意多展示规范的教学过程,展示规范的、标准的解题格式,强调解题思路,强调准确应用公式,列原始方程;
6、加强考试最后10分钟内学生心理及正常答题的训练。使学生在高考的最后10分钟能以正常的心态继续答题及检查试卷;
7、落实训练,巩固成果,全面提升学生应变抢分能力
(1)由易到难,各个击破,对于物理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可以考虑有选择地放弃一些“过难”的题目,让每个人的时间利用效率最大化;
(2)会做的题能够得全分,熟悉高考评分细则,领会其中精神,思路要严谨,说理要透彻,表述要准确,规范答题,清晰无误;
(3)不会做的题也要能得一部分分数,在实际考试中解答计算题时,有时候是题目较难,不能完整地解答出来,有时候是时间紧,没有时间做出最后的结果,此时学生应该按照现象发生的先后顺序,涉及几个规律,写几个方程,要尽量多写一点,当然,要规范答题。
:物理教师工作计划 | 物理教学计划
高考备考方案 篇8
一、明确复习思路,充分发挥集体力量
1、重视对《新课标》的研究,并结合对近年高考题的认真分析,深化对高考题的认识
高中数学总复习是策略性高,针对性强的一项工作。研究《考试说明》及高考试题中对考试的性质、考试的要求、考试的内容、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各方面的要求,并以此为复习备考的依据,也作为复习的指南,做到复习不超纲,具体说来是:
(1)以新课标各省的高考真题进行重点剖析,从中分析出常见的重点考点及各考点间的横纵向联系,从而为整个一年的复习定下一个正确的基调。
(2)仔细剖析对能力的要求和考查的数学思想与教学方法有哪些?有什么要求?明确一般的数学方法,普遍的数学思想及一般的逻辑方法(即通性通法)。
(3)采取策略:注重对数学概念本质的复习;立足中低档,降低重心是策略;过程中发展能力,提高素质是核心。
2、重视课本,狠抓基础,建构学生的良好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
良好的知识结构是高效应用知识的保证。以课本为主,重新全面梳理知识、方法,注意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揭示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从中提炼出思想方法。在知识的深化过程中,切忌孤立对待知识、方法,而是自觉地将其前后联系,纵横比较、综合,自觉地将新知识及时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去,融汇代数、三角、立几、解几于一体,进而形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高效的有机认知结构。如面对代数中的“三个二次”: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时,以二次方程为基础、二次函数为主线,通过联系解析几何、三角函数、带参数的不等式等典型重要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3、重视对新增内容的复习研究:
新增内容多而散,考查的切入点不集中,难度虽不算大,但如果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复习没有足够的重视就会失去垂手可得的分数。
4、精选题、练有法、引得当、讲到位
夯实“三基”与能力培养都离不开解题训练,因而在复习的全过程中,我们力争做到选题恰当、训练科学、引伸创新、讲解到位。
(1)精选题,练有法我们在选题的典型性、目的性、针对性、灵活性等原则指导下,突出重点,锤练“三基”。力争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层次选编习题。训练的层次由浅入深,题型由客观到主观,由封闭到开放,始终紧扣基础知识,在动态中训练了“三基”,真正使学生做到“解一题,会一类”。要做到选题精、练得法,在师生共做的情况下,多进行解题的回顾、总结,概括是提炼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形成一些有益的“思维块”。要做到选题精、练得法,还应注意针对学生弱点以及易迷惑、易出错的问题,多加训练,在解题实践中,弥补不足,在辨析中,逐步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
(2)引得当
贴近、源于课本是近年来高考题的又一特点,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挖掘教材,如变换课本中例习题的背景、改变图形位置、增减题设或结论等,达到深化“三基”、培养能力的目的。要引得当,我们还要注意充分发挥典型题的作用,同时深化推广或变式变形以及引伸创新。
(3)讲到位
要讲到位,复习中我们重视过程,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融会贯通前后知识的联系,切忌孤立对待知识、思想和方法。要讲到位,还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指导,揭示如何想?怎样做?谈“来龙去脉”,在谈思维的过程中,还应重视通性通法。
5、基本复习方法
①对立意新颖、结构精巧的新题予以足够的重视,要保证有相当数量的这类题目,但也不一味排斥一些典型的所谓“新题”、“热题”。传统的好题,包括课本上的一些例、习题应成为我们的保留节目。陈题新解、熟题重温可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和乐趣。
②控制题目的难度,在“稳”、“实”上狠下功夫,那些只有运用“特技”才能解决的“偏、怪、奇”的题,坚决摒弃。
③讲究讲评试卷的方法和技巧。
①.照顾一般,突出重点
②.贵在方法,重在思维
③.分类化归,集中讲评
6、认真落实集体备课工作
①按照制定各轮复习的时间安排,保证各轮次按时完成。特别是第一、二轮的时间。
②每周备课要按照计划对下一周的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主要例题,并提前删减资料上不必要的内容。
③每周三下午4:10——5:00为集体备课时间。备课组要结合上一周的学情和下一周的内容适时配置周周练,进行巩固训练,弥补教学上的漏洞,及时测评,及时反馈,调整教学,可以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想办法解决。
④各班数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复习进度,不能拖时间。安排好三轮复习,确立每一轮达到目的。三轮之间的衔接。每位教师心中有数,力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避免前松后紧,避免任务交错,违背于教学规律。
7、个人备课
认真落实集体备课精神,有创造性的写出个人教案。狠抓课堂教学,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和落实。踏踏实实做好教学工作。具体要求:
①做到没有教案不登讲台。
②年轻教师保证听一节讲一节。
③注意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保证课堂效果。
④加强作业检查力度,保证内容落实。
8、边缘生和尖子生辅导工作
(1)普通班根据高二成绩确定边缘生名单及数学弱科科目,并建立边缘生成绩跟踪表。
(2)日常辅导:任课教师在课堂、自习、课余、作业、单元验收和摸底考试试卷等方面对这些学生加
以个别关注和指导。
(3)利用课外活动时间集中辅导,统一辅导形式和内容,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统一编印训练题,当堂批阅讲评。(具体辅导安排随年级组统一进行)
9、教学生会三思:
一思:我错在哪里;
二思:我为什么会做错;
三思:怎么才能不出错。
二、时间安排: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