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相关专题:“读书的艺术读后感”。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读书时会有不同的心得感悟。作品这本书当中的故事情节常常可以引发人们的更多内心感受。读后感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理解,更可以帮我们整理累积的知识。那么怎样的一篇读后感才能称之为优秀呢?出国留学网编辑陆续为大家整理了读书的艺术读后感范文分享,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范文分享【篇1】
《放弃的艺术》读书笔记及读后感3000字:
感觉是一本蛮有意思的书,书中将“放弃”称之为“目标脱离”。
头部讲述了生活中那些不可放弃之重的原因,穿插一些心理学现象和小故事;中部讲述人们习惯于采用的治标不治本的“目标脱离”方法;尾部给出方法如何才是真正意义上一步步“目标脱离”。
假如你心中有忘不掉的人,假如你有想辞去的鸡肋工作,假如你心中有执迷又想戒掉的坏习惯,你可以读读此书,至少能让你明白为何你一直放不下,戒不掉,行动不起来。
苦苦坚持的原因
1、近在咫尺的胜利
我们经常会有不自觉的心理误判,认为自己离设定的目标只有一步之遥,再坚持坚持,再努力努力,再忍一忍,事情总会有转机,目标总会实现。
此时横在我们面前两个矛盾的事实的存在,其一:一个能看得见得胜利的目标,其二:你却始终够不到这个目标。
这时我们会在心底暗示自己我该这样做,我那样做是不是好一些;你会往前迈出第一步,迈出很多步很多步,那那个目标却总是近在眼前却又总也摸不到。
例子:
很多人搓麻时的“赶本”心理,输钱时候总想多搓会能回本,但其实在回本后或者开始赢钱的时候还是会继续坐在麻将桌上,对麻将桌不离不弃。
2、可得性启示
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又可称为“可得性启示”,生活中过多的的个人英雄主义的题材电影,文章,书籍让我们总以为坚持再坚持,我们习惯说“当坚持到无能为力的时候上帝会帮你开一扇窗”。坚持而成功的案例存在,但仅存在固定人物和场景下,但或许并不适合你的现状,你的智商情商。
就像你身边任何人的成功你都没法原封不动的复制一样,你成为不了你想成为的偶像;你可以复制人家的努力和坚持,但你复制不了人家的性格,思维,情智商,周遭环境。
3、间断强化
间断强化是一种心理学现象,和“近在咫尺的胜利”相互作用,迫使我们继续加大投入,不断付出,貌似永久不知道停下动作,永远不知道放弃一样。
间断强化是在面对一件事或一个人的时候,能获得的反馈一百次的负面的反馈期间中夹杂着偶然几次正面反馈;而你却无法获知啥时候会获得正面反馈,你无法确定自己的行动对得到正面反馈有任何效用。
例子:
就像工作上的一个领导,当你交付任务的时候他总是说你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好需要修改,偶然一次领导说你这次工作做得还不错;这时你就会反复修改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为求得到领导对你新交付工作的认可;可你后来却发现无论你如何修正,领导却一直对你说不,领导越是说不,你越期望得到领导的认可。
间断强化实则你内心期望得到对方的肯定和认可,对方却一直不给,最终你自己可能就步入一种类似于“习得性无助”的状况。
4、承诺升级
我们都倾向于让自己言行前后保持一致,当我们做下一个承诺,我们之后的言行都会以之前许下的这个承诺为目标导向。追求社会认同感的我们总会告诉自己我们要坚持之前做的决定。
有说销售人员在销售前赠送小礼品的情况下达成产品成交的概率会高得多;因为我们在接受了销售人员的赠品其实间接得对销售人员和产品的认同,我们倾向于承诺的一致性,之后对销售人员及产品说‘不’的几率就会变低,这也是“回馈”心理在作怪。
5、沉没成本和厌恶损失
这个我们听得比较多,一旦我们之前付出过很多但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我们会倾向于加大自己的投入,我们是那么期望得到正向的反馈,那么期望得到承认和认可;而我们又那么害怕之前的付出没有任何结果,害怕失去,我们会认为继续付出,投入能扳回之前的损失。
简单的例子:
炒股中我们都倾向于对已经亏本很多的股票加仓;卖股票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去卖那些已经盈利的股票;而已经亏的或者跌停的股票我们会牢牢拽在手中。我们是那么的期望赢,却又那么不懂得及时止损;我们心中固有思考:对已经得到的东西不珍惜,对没有得到的东西保持持续投入,对失去感到恐惧;这也是佛教中说的“求不得苦”。
常见的放弃方式
逃避式放弃
这是一种逃避困难的惯性手段,一旦事情进展不顺利,或者面对的情况变得复杂,困难重重,在坚持和放弃之间,我们会不加思索的直接选择放弃。大脑是懒惰的,我们总倾向于去做阻力最小的事情,做最容易做的决定。
对决式放弃
我们倾向于在自己放弃一件事情的时候给自己编造一个很让自己信服的理由和借口,诸如“是对方不愿意沟通的”“我试过,但大家三观不合”,这让放弃者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点,认为“这不是我的错”,“我是受害者”。
假装式放弃
其实这是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放弃者对外界十分清晰地表达了自己渴望放弃观念,但自己内心没有真正做到,时不时的在心底放放电影;实则没有放弃,内心用“僵持”和“拖延”替代实际的行动方向。
威胁式放弃
这其实是一种对方模式,就想你跟领导谈工资说如果领导工资加不到自己想要的程度,你让领导给你招小弟,领导不满足你就辞职一样。这实则是一种相互伤害的方式,而你心里其实并不想辞职。
无故失踪式放弃
这种放弃方式有点自私自利,放弃之人从此消失不见,给自己和别人留下了沉重的思想包袱。让自己和别人都变得悬而未决。
爆发式放弃
这是一种忍无可忍的放弃,认为自己在以往的隐忍中包容了太多的委屈,是一种情绪崩溃现象,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伴随着大量的伤害和争吵,你会炒闲饭,你会细数对方的缺点,用尽最恶毒最具杀伤力的言语;而说出一些自己都厌恶的话和付出一些自己都恐怖的行动;而事后你又会自责和后悔。
貌合神离式放弃
这其实是一种欺骗他人的做法,嘴上说着会努力,会改变,但内心其实早有了自己的决断,就是不愿承认自己其实在心里已经放弃了,自己已经在寻找出口了。
目标脱离
书中提到正确的放弃方式是“目标脱离”,这会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鼓励我们设定新目标,并舍弃妨碍新目标的旧目标。个人感觉实施起来还是有点偏理论,有点难,哈哈。
具体有如下几步:
1、认知脱离
书中讲从脑海中清除干扰我们思考的因素的过程叫认知脱离。字面上应该是在意识上认识到自己想放弃某个目标,并准备开始放弃这个目标的行动。
这里提到我们经常是没办法停掉脑子里的幻灯片,意识会不自觉的想起一些事;就像你越强迫自己不要想起某一件事,脑子里的幻灯片却一遍一遍重复播放。
书中还讲了一个小笑话:如果有人跟你说你一定不要在脑子里想到一只粉红的大象,那么你脑子里一定会正想着一只粉红的大象。
这里讲了一个替代法:如果你脑子里正想着这只粉红的大象,尝试让自己把这只粉红的大象变成红色的甲壳虫汽车。书中的观念是:如果我们想抑制一个想法,就需要心里全心全意想着另外一个想法。
2、情感脱离
一般放弃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愁眉苦脸”或者“假装开心”,这里比较讲得比较学术化,让我们学会辨别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疏导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多感知体会目标丧失后的生活状况。
这里我理解是不是让假装目标已经被自己放弃了,去假装目标已经被自己放弃的新生活,而假装做一个动作时间长了这个动作就变成了自己真正的动作。
3、动机脱离
书中说这第三阶段,要从认知和情感脱离两方面做好调控,似是“重新开始”的意思。
这阶段要求自己积极脱离那些无法实现,无法满足你内心需求的目标,有意识的摒弃不在适合的旧目标,将精力focus 在给自己产生“心流”的新目标上。
4、行动脱离
这个比较好理解,做出放弃的决定后,前面想了那么多,做了那么多思考和准备工作,做了那么多前戏,这里得付出实际的行动,可以在亲朋好友的监督下进行,并在自己动摇的时候坚定地说服自己。
写在最后:
第一次写这种跟心理学如此接近书的读书笔记,还是蛮难的,感觉写不好;就是觉得书中的一些心理学现象蛮有意思,还有就是常见的放弃方式貌似自己几乎全部中枪过,最后讲真正的放弃方法自己也是一知半解,看官凑合看吧。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范文分享【篇2】
原来一直以为,爱这种东西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它只是一种奇妙的情感,只能以实践的形式存在于心间体会。但在老师的推荐下读了《爱的艺术》一书,发现我原来对爱的理解过于片面。
首先,情爱只是爱的一个分支,但在现在社会,我们总会粗浅的把恋人之间的爱当做爱的全部,其实,爱还分血缘之爱(比如父母兄弟之间),自爱,性爱,友爱…其次,爱也有它的理论性,就如书中还所说,“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所以学会怎么爱人,拥有爱人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不是说只要你投入全部的身心,你的爱就是完美无缺的,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下面讲两点我在阅读此书后的感悟。
一、爱的本质与层次
书中说到,真爱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给"而不是"得"。这点我十分赞同,比起索取,爱更是一种付出。这种付出是纯粹无私的,你想要了解关心保护某个人的时候,你的想法是十分单纯的,并不是因为你要获得等价的回报,有时甚至也不会注重别人是否也这么对你,重要的是,你在爱别人的同时就像在爱你自己,这就牵涉到“给”的定义的问题。
那些有创造性的人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
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这是精神层面的满足,身心愉悦。由此看来,把“给”解释为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作出牺牲是错误的。打个最基本的比方——母爱。
从小我们就知道,母爱的是最伟大的。母亲告诉我们: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它以血缘为纽带牵系着不同的个体,可能小时候我们都会惹妈妈生气,说一些不好的话,但最后母亲一般都会原谅我们,而且这并不影响她对我们继续的付出。
如果把这个放到恋人之间,没几句或许就决绝分手了,爱荡然无存、支离破碎。我个人把这个归结为爱的层次不同,爱有四个层次: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每种爱的境界都有所不同,每个人对爱的修炼地步也各有差异,这没有标准,也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像墨子一样追求“博爱”,只是对爱的理念我们都应该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去爱人。不是有一句俗话么——“爱到极致就是恨”。的确有些偏激,所以我们才更需要回归理性,不要让世间最美好的情感反而成为伤人伤己的利器。
二、关于爱情
弗洛姆对爱的诠释不同于一般人,他认为的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行为规范、专心的投入和养成耐性而学到的一门艺术。把爱当成一种艺术,这个想法令我钦佩,这样便形象全面的描绘出了爱的优雅理智。
这本书并不囿于男女两性的爱情方法学,也不是介绍相关的技巧秘诀,而是强调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想在爱上获得成功,就要从磨砺自己的人格开始。
我开始反思我的爱情观。呵呵,说起这个话题不免有些羞涩,因为从小对于爱情的想法总会在父母的反复叮嘱中扼杀于摇篮,然而不可否认每个人都会设想自己的另一半,对爱情有所期待与幻想。我并不期待多么浪漫,只希望能找到“革命伴侣”式的一份感情——找到一个与自己志同道合并且条件适合的人才考虑相处。
基于这样的爱情观,我向来对与自己同级的男生不抱幻想,因为在我看来他们比我还要不成熟,不是能与我相知相扶共同进步的人。
此外,我是极力主张保持自我风格的。人人都是平等的,谁也不是谁的附庸,即使要在一起度过一生一世也不应该改变自己而去迎合。这样看来,我希望另一半是可以令我崇拜的人,能让我依靠。
某天在网上,我偶然看到一句话:“要像没有恋爱一样恋爱”,感到有些疑惑。直到看了弗洛姆的书,里面讲到“真正的爱情是让两个不同的生命结合在了一起,却并没有让彼此失去自己本来的个性与面目。”“爱情说到底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
如果缺乏这种积极的关心,那么这种爱就称不上真正的爱。”这是弗洛姆的原话。当我看到这里时,感到很开心,我终于找到一句这么经典的话来概括自己的想法了。大师和常人的区别往往只在于大师能够将常人感觉得到却无法明确表达的东西用简单明了的话语表达出来,说的应该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吧。
像没有谈恋爱一样谈恋爱,即双方依然保持独立的自我人格,不会被束缚,不会为了对方委曲求全。在这个世人都关注我们飞得高不高的环境中,能有个关心我飞得累不累的人是幸福的,而且这个人不是我们的父母也不是我们的兄弟姐妹。
当这样一个对我们的生命和成长付出了积极的关心的人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与我们相遇相识相知相伴,真正的爱情就降临了。因为“爱并不只是用于感动某个被爱的人的一种情愫,而是一种能自觉地为被爱者的发展和幸福而付出一切努力的代称”。
以上两点是我看了书以后小小的感悟。关于爱的这门艺术,恐怕谁都无法真正参透与学得,只是我们在一生的经历中总或多或少有所体会。我想弗洛姆的这本书我以后闲暇也还是会阅读,让他教我更好地去爱人。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范文分享【篇3】
初拿到这本书时,我也和大多数人一样,希望在这本小册子中学会如何去爱或是一些具体的方法。然而前言就已经告诉我们,这绝对不是一本秘籍类书籍,而是一本心理哲学的书籍。这本书告诉我们:爱是一种能力。
我想这种能力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已经用越来越难获得了,尤其是在这个独生子女占多数的环境当中。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成长在爸爸妈妈无尽的爱之中。这样一种观念早已烙在脑子里:我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爱我关心我帮助我。以至于习惯了获得,从而忘了给予。以为对妈妈的爱就是亲吻妈妈的脸颊。
这就是弗洛姆提到的天真的、孩童式的爱,即"我爱,因为我被人爱。"长大了,离开了父母的庇佑,人们开始感到孤独,开始害怕孤独,开始需要爱,包括友情,爱情。这便是另一种不成熟的爱"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
要想获得爱的能力,首先要从自我的世界中走出来,世界不会以任何人为中心。就以现在的大学生活为例,包含一个人的集合有很多,除了这个人自己组成的集合外,朋友圈,寝室,班级,学院,社团,乃至学校都是一个有时会需要自己的集合。然而这几个集合不是互斥的。当个人的利益同集体的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内心中的选择就会暴露自己"自我"的世界。
爱是一种给予,不是只物质层面的,还有是精神层面。我们应该给予我们爱的人所有内心当中有生命力的东西,应该同我们爱的人分享我们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老师对学生们的爱就是一种无私的,忘我的给予,这道她爱的人们和自己中只能二选一的选择题,她及时的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她爱她的学生们,所以他被所有人爱。
爱除了给予,还要有这几个要素: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母亲爱她的孩子,所以关心他饥饱冷暖,士兵爱他的祖国,所以站岗放哨保家卫国,爱人爱他的伴侣,所以尊重他的习惯和选择,朋友爱他的知己,所以愿意了解他的全部。
校园中的也不乏可以证明以上要素的例子,我们这一代,从出生到大学走的都像是顺理成章的相似的路,从小学到中学,从中考到高考,就连谈恋爱也要保持高度的一致。两人或是同上一节课相识,或是参加同一个社团活动相知,或是通过某社交网站互相了解,经历了暧昧表白确认关系等必要阶段成为了男女朋友,然而这样的爱情能持续多久呢?分手理由也大概可归为几类:他不关心我,他不在乎我,他不尊重我,他不了解我。
人们为了摆脱孤独保持跟他人的一致,为了摆脱孤独渴望爱情,可是不会爱的人,没有爱的能力的人,为了被人爱而爱,这样的爱情注定是失败的,只会让他更加孤独。
我自认为还不是一个成熟的人,因此也没有完全领悟成熟人的爱:"我被爱,因为我爱。"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以上只是我读完《爱的艺术》的一些浅显的认识,和一些简单的感触,谨以此与还没有爱这个能力的人们互勉,懂得爱人,学会爱人。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范文分享【篇4】
今天,我读了林语堂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叫《读书的艺术》。这篇文章是一篇散文,写了作者对读书的理解与认识,表达了作者对读书的喜爱之情。
这篇文章使我明白读书本身是快乐的,我们应该抛弃心中一切杂念,去感受读书的快乐。因为我们的生活需要快乐,所以读书应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篇文章也使我想到现在教育情况。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读书渐渐丧失原来的乐趣,变得枯燥无味。有些学生承受巨大压力,一看到书本,就想到考不好该如何,就想到父母的鞭子,不由得全身哆嗦,干脆不读了。读书已失去本质,不快乐了。我认为,我们不应为了功名而读书,而应真真切切喜欢读书,从中能获得快乐,读书应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书本面前不可拘束,应该平静地、快乐地面对书本。空闲时,随时翻阅几下,不是为了任何目的,就是感兴趣,就是想读,就像鱼要游泳、鸟要飞翔一样。因为爱读,所以读。
读书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当你翻开一页页纸时,各种灵巧、美妙的句子出现在眼前,跟随作者一起走、一起看、一起听、一起思考,感受美,感受一种意境。这不是很快乐吗?
让读书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吧!读书在生活中,生活在读书中。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范文分享【篇5】
最近阅读了由《博览群书》杂志社选编的《读书的艺术》一书,感觉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很有帮助,现做一些简要的摘录和感想:
一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受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不但如此。读者往往被书籍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读着此书就好象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告诉你如何阅读,怎样阅读。
书中列举了许多名人、名家的读书方法。每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案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作为教师要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节下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对知识的渴求。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更应该有源头活水。所以,我们要不断的读书。可以定期阅读教育名着,从教育名家身上汲取营养,可以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时阅读当代的教育报刊杂志,从当代教育大家和教师同行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注意观察自己身边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同行教育教学实践的成败反思自己教育教学方法的对错,不断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其次是写。在多看多读的基础上,坚持不懈的写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把自己读书所得的写下来,更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把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写下来,更具有实际的指导性。知识技能增强了,应付工作中的问题也就游刃有余。书中所举的众多名家,他们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一生的时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持之以恒的提高自己的素养。
古人云:开卷有益。常读书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内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改善的途径。更要善于总结自己或他人的成功经验,用于实际工作。相信多读书、会读书一定会为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许多好处。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范文分享【篇6】
细味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我的思绪也仿佛随之飘进了他笔下那个高雅世界之中。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谈了庄子的淡泊,赞了陶渊明的闲适,诵了《归去来辞》,讲了《圣经》的故事,以及中国人如何品茗,如何行酒令,如何观山,如何玩水,如何看云,如何鉴石,如何养花、蓄鸟、赏雪、听雨、吟风、弄月林语堂将中国人旷怀达观,陶情遣兴的生活方式,和浪漫高雅的东方情调皆诉诸笔下,向西方人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的范本,快意人生的典型,展现出诗样人生、才情人生、幽默人生、智慧人生的别样风情。
《生活的艺术》本身就是一本生活观后感,里面的情调很高雅,这是一种中国人独特的高雅。书中不遗余力地向美国人民兜售隐忍闲适的中国式生活艺术,林语堂在书中揭露了他所认为的美国人三大恶习:讲究效率,讲究准时和希望事业成功。虽然这些恶习是现代人几乎都有并且得到某部分人的极力推崇,但他却别树一格地认为一个人以为不要紧了,就什么都不要紧了这个是中国人特有的美妙概念。美国人求全的欲望近乎淫,而中国人则认为差不多就可以了。于是,林语堂想借由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告诉这些生活节奏紧凑的美国人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好。他在书中娓娓地道闲适的好处,谆谆地诱美国人去享受生活。书中的章节都是这样的题目:谁最会享受生活、生命的享受、悠闲的重要、家庭之乐、生活的享受、享受大自然、文化的享受,他是非常认真地要为美国人的机械生活上点润滑油。
林语堂在自序中说:本书是一种私人的供状,供认我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所得的经验。我不想发表客观意见,也不想创立不朽真理。我实在瞧不起自许的客观哲学,我只想表现我个人的观点。又说:一切取舍都是根据我个人的见解。是的,无论是思想观点,还是情感情趣,或是表述方式,都有非常鲜明的林语堂风格。书中,林语堂一字一语写出了现实生活的细节,借由他这些最贴近生活而又独特的想法使外国人对中国人生活更为熟知,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
总而言之,其思想就是无论何时,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快乐一天,决不辜负自己的任何时间,即使生病或老去,也要体验痛的快乐,直至我们洞悉了人生,以恬淡的心态,快乐的死去,总算自己没有白活,完美的结束生的旅程。
的确,只要我们认真和执着,充实每一天,我们可以永远快乐。当我们投入工作的时候,我们会感到创造的魅力,从而快乐;当我们悠闲的时候,可以静悟生命,从而快乐;当我们历经苦难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一种奋斗的激情,从而快乐
可见,快乐无所不在,关键在于我们认真的去体会,认真的去感悟,认真的去惮。明人金圣叹之三十二不亦快哉,在吾人看来,也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之事,而其却将其以为是一生中最快乐的事,并记录下来,聊以自慰,而另一个撼人心神的是残疾人海伦的《假如我能眼亮三天》,种种常人所经历的平凡,在她的眼中是多么的遥不可及,可见快乐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同的,而且每人感受到的深浅亦有所不同,也只有调整自己心态,坦然从容,微笑才会永远的浮现于我们的脸庞。
《生活的艺术》给我传授了快乐的秘诀,有助于改变自己的观念,从另一方面观照快乐,从而走出关于快乐的误区,以乐观的态度去战斗,去迎接生活的洗礼。
虽然比较明显《生活的艺术》是林语堂为外国人写的一本书,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其实现代中国人的生活也开始趋向于林语堂当初笔下的那些外国人。人们每天置身于烦嚣社会中,麻木地干着用于维持生活的工作,真正的生活的意义,也许人们早已忘却。或许,我们都该在某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一边呷着甘醇的奶茶,一边细味一下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重新,好好的,邂逅一下生活。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范文分享【篇7】
寒假里有幸拜读了张文质先生的《教育是慢的艺术》,描述了教育要回到根本,回归本真,细细品味,能引起我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深深思考。
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个字一个词,字是慢,词为艺术。在教学上,教师要慢慢地去感悟,就像为人父母,育人的经验也是慢慢感悟出来的。我们的教学研究,也是慢的艺术,有所发现,有所用心,慢慢地去做。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慢又是一种什么样子的课堂,什么样的教育呢?作者眼里慢是像W老师那样的”教师身体动作是慢的,说话的语速是慢的,等待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是慢的”。又如作者所说的,日本的佐藤学认为”教育往往要在缓慢的过程中才能沉淀一些有用的东西“。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高频率、快节奏、大梯度,不利于学生的有序成长和发展。教育是一项需要耐心、爱心的事业,慢就是体现爱心和耐心的一把尺子。学生的成长,需要时间,面对孩子们,我们要有慢的教育艺术,我们需要的是耐心与等待,放手是必要的,尝试是必要的,等待更是必要的。
孩子之间的思维能力的发展速度有差异,一个孩子的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有差异。他在低年级的时候掌握不了这个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们是会慢慢领悟的。而我们老师却那么着急。强迫着小孩一定要弄懂,甚至家长老师不惜用灌输的办法也要他记住。我们都掉进分眼里去啦!人家可能是大器晚成的孩子!我们把眼光放得远了,才能对今天的教育行为有所思考。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确实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珍视,以及更乐观的生活态度。我们应该有一种悠闲的心态,一份闲心。
“我常常发现,更可怕的是人失去耐心,缺乏最基本的修养;更可怕的是不自知,自我陶醉,自甘粗鲁、卑俗,有时候这一切才是教育更为具体、尖锐的问题,但是它往往被各种任务、指标、困难遮蔽了。因此研究教育,最需要的是倾听、观察、记录和描述,研究教育就是回家,回到教育,回到细致、持久的省悟之中”。读了这一段文字,我不禁问自己,工作这么多年来,有没有认真想过“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在对待一些特殊的学生时常常没耐心,采取的方法也比较简单,觉得这样的学生教育不好不是我的责任,似乎我已经尽力了,我每天要忙这忙那,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总是对自己的行为找一些理由。这一切都使我日常的教育工作变了味,使教育沾染了太多的社会习气,脱离了教育应有的本真。读了这段话,让我重新进行思考,重新审视我自己,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调整,让教育回归自然。
”教育终究是基于生命和贯穿生命的,因而,它最终能够以更美好的生命的方式,缓慢而坚定地证明人性的胜利,证明我们内心对自由、光明、幸福不可扼制的渴求。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谁就能够把这样的信念坚持更久。“这是张文质老师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所写的自序中的一段文字。我挺喜欢这样的文字。真正理解教育、热爱教育、尊重教育的人,他的文字里就总能流露出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要”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把教育的信念坚持更久。也只有专心致志于自己的事业,才能得到更多的幸福和自由。用生命润泽生命,教育是基于生命且贯穿生命的。所以,我们的生命得时时在场。不能含糊,不能应付。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是要自己像个人一样地活着,他才能对别人产生影响,一种使其成人的影响。自己活得像人,并不是说像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做教师的人,内心深处必须得坚守住那份教育理想,必须永葆对教育的那份热情,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民族复兴的基础在于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魅力是一种感染力、影响力。古往今来,从孔圣人到蔡元培、陶行知,再到当代难以计数的优秀教师,无不具有独特的教育魅力---------大爱无言,人格高尚,治学严谨,学识渊博,亲切善诱,富于创新,深受学生喜爱、给学生巨大的感染力,让学生印象深刻,受益终身。曾经作为一个学生,我对于教师有着很多的想法,希望自己也可以做一个好的老师。而现在看来,作为一个好的老师,我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我相信我可以做到更好。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范文分享【篇8】
弗洛姆《爱的艺术》告诉我们,爱不是对象问题,而是能力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混淆了坠入情网的初始体验同身在其中的持久状态这两者的区别。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现代人对自己、对他人和对自然的异化。他已经被弄成一件商品了,将自己的生命力体验为在既定的市场条件下必须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投资。而忘记了作为人类的本质和终极需要。
弗洛姆提醒我们反思,被弄到社会网罗中的人,如何才能不忘掉他是一个人,一个独特的个人,一个只能活一次的人,一个带着失望与希望、悲伤与恐惧,怀着对爱的热望、对虚无与疏离深深畏惧,只能活一次的人?这个问题深深触动了麻木和浑浑噩噩的我!
他告诉我们,对于人类存在问题的真正全面的回答是要在于人际和谐,在于彼此之间的融合,在于爱。
他告诉我们,爱从本质上是应该是一种意志的行为,是对将自己的一生完全托付给对方的决定。爱一个人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桩判断,一个承诺。这与《圣经》中爱是恒久忍耐是一样的意思。
成熟的爱需要以给予、关心、负责、尊重和了解为前提。爱是一种个人体验,只能由个人亲自为自己体验。我知道,我已有幸了解理论,唯有终身实践,才能接地气,而心平气和,体会爱的真谛。
他提醒我们,我们在传授知识,但我们正在丢掉对人类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的知识:那种只能通过成熟的人、有爱的人的在场才能言传身教的知识。这让我感叹,现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挂羊头卖狗肉者有之、披着羊皮的有之、滥竽充数者有之,劣币逐良币,有品、有德者,为人师表者反而稀缺、罕见,甚至被摧残。
最后弗洛姆再次总结和强调,谈爱不是说教,实际上是在谈每一个人的终极的显示的需要。这种需要被掩盖,并不等于说不存在。分析爱的本质就是发现它在当今社会的匮乏,以及批评应该为此负责任的社会条件。相信爱可以作为一个社会性现象的可能性而不仅仅是一个例外的个人性的现象,是一个建立在人类本性的洞察之上的理性信念。
路漫漫兮,吾将勉励为之。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范文分享【篇9】
中国自古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深深教诲;这几年西方盛行的“间隔年(GapYear)”的概念在中国的流行……
以及最近“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引发的全民对于旅行的期盼……在很多人眼里旅行总是美好的!
但是这种体验真的这么可靠嘛?先来看一个怪诞的故事吧:
德埃桑迪斯独自住在巴黎市郊的一处宽敞的别墅。他几乎足不出户,因为这样,可以使他避免看见他所以为的人之丑陋和愚蠢。他还年轻时,一天下午,冒险到附近的村子去了几个小时,结果发现他对他人的憎恶更甚。从那以后,他决意一个人躺在书房里的床上,阅读文学经典,同时构想自己对人类的一些尖酸刻薄的想法。但有一天清早,德埃桑迪斯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意愿,想到伦敦旅行。这变化,连他自己都觉得吃惊。在到伦敦旅行的意念萌生之时,他正坐在火炉边读一本狄更斯的小说。这小说引发了他对英国人的生活情形的种种想象。
事实上,对此他之前已冥思良久,只是现在,他热切地盼望能亲眼一睹。兴奋已让他难以自持,所以,他差使仆人打点好行装,他自己呢,则身着灰色花呢套装,脚蹬一双系带短靴,头戴一顶圆顶礼帽,还披了件蓝色亚麻长斗篷,搭乘最早的一趟火车去了巴黎。离开往伦敦的火车正式出发还有些时间,他走进了丽弗里街的加里尼涅英文书店,买了一本贝德克尔的《伦敦旅行指南》。书中对伦敦名胜的简练描述让他觉得美不胜收。接着,他走到附近的一间英国人常来光顾的酒吧。酒吧里的氛围活脱脱是狄更斯小说中的场景:他想起了小杜丽,朵拉·科波菲尔和汤姆·品奇的妹妹露丝坐在和这酒吧间相似的温馨明亮的小屋里的情形。酒吧里的一位顾客有着威克费尔德先生一般的白发和红润肤色,而其分明的面部轮廓、木然的表情和无精打采的眼神又让人想起塔金霍恩先生。
德埃桑迪斯觉得有些饿,便到了隔壁的一家英式小餐馆。餐馆在阿姆斯特丹街,靠近圣拉扎尔火车站。餐馆里光线昏暗,烟雾弥漫,柜台上摆着一长排啤酒,还摊着小提琴般褐色的火腿,以及番茄酱般红色的大龙虾。一些小木餐桌旁,坐着健硕的英国女人。她们的长相很男性化,露出硕大的牙齿,有如调色刀;她们手脚粗长,脸颊像苹果般红通通的。德埃桑迪斯找了一个桌子坐下,点了牛尾汤,烟熏鳕鱼,还要了一份烤牛肉和土豆,一些艾尔啤酒和一大块斯提耳顿干酪。
随着火车离站时刻的迫近,德埃桑迪斯对伦敦的梦想行将变为现实,但就在这个时刻,他忽地变得疲乏和厌倦起来。他开始想象自己若真的去伦敦该是如何的无聊和乏味:他得赶到火车站,抢个脚夫来搬行李,上了车,得睡在陌生的床上,之后还得排队下车,在贝德克尔已有精到描述的伦敦街景里拖着自己疲惫的身子瑟瑟前行……想及这些,他的伦敦之梦顿时黯然失色:“既然一个人能坐在椅子上优哉游哉捧书漫游,又何苦要真的出行?难道他不已置身伦敦了吗?伦敦的气味、天气、市民、食物,甚至伦敦餐馆里的刀叉餐具不都已在自己的周遭吗?如果真到了伦敦,除了新的失望,还能期待什么?”仍然是坐在椅子上,他开始了自我反省:“我竟然不肯相信我忠实可信的想象力,而且居然像老笨蛋一样相信到国外旅行是必要、有趣和有益的,我一定是有些精神异常了。”
结果自然是,德埃桑迪斯付了账单,离开餐馆,依旧是搭上最早的一趟火车回到了他的别墅。一起回家的当然还有他的行李箱、他的旅行包、他的旅行毛毯、他的雨伞和他的拐杖。自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离开过他的家。
他就呆在他的小别墅里,让自己置身于各式各样的事物之中,这些东西让他很容易就享受旅行的精髓。他在墙上挂着各种彩色图片,上面标示着外国的城市、博物馆、酒店和开往瓦尔帕莱索或普赖特河的班轮,俨然是旅行社的宣传橱窗。在他卧室的墙上,贴满了框框条条,都是大的船运公司的班轮时刻表。他在一个水缸里养了些水草,还买来一只小帆船,一些船用的索具以及小的海员模型……藉着它们,他能体验到远航的最大乐趣,却免去了航海中可能出现的任何不适。
这个故事出自于斯曼的小说《逆流》之中,旅行发展到今天,当然很少会有人像主人公那样……这是一部被称为颓废主义的小说,但是今天我们不说《逆流》,今天说的是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一书,初次读到这个故事也是在这本书中,说的是旅行的期待、旅行的现实以及旅行的想象等事件之间的差异……
而“德埃桑迪斯”的结论是:“想象能使我们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远比其本身丰富多彩。”在任何地方,实际的经历往往是,我们所想见到的总是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场景中变得平庸和黯淡,因为我们焦虑将来而不能专注于现在,而且我们对美的欣赏还受制于复杂的物质需要和心理欲求。
今天,关于旅行的书很多,随便一搜就能得到一大堆书单,主流基调大都是在说旅行美好,“贩卖青春”、艳遇、陌生人的善意,在路上得解脱可以拯救一切等等……有人说:“看完就想休学辞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幼稚的表现,当然如果你认真思考后做出的决定也是值得尊重的,说到底人都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所以这类书看看就好,千万别当真”。
但是,《旅行的艺术》这本书看完让我当真了,还让我第一次有了写读书笔记的欲望。首先本书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唠叨”,很少去描述目的地的美好,却花大量的篇幅在说旅行中的一些与风景无关的琐事,然后就是在这感性之中蕴藏着闲话家常般的哲思,再者构思奇特,每一章节根据不同的主题对应一个艺术家,挖掘利用他们的旅行生活的片段……多方位的观照旅行,剖析旅行,选材诙谐有趣……而且本书中文版翻译的还不错!
就像推荐序中说的那样:绝不追求那种洗涤过的纯美。深信很多艺术写生和游记笔墨都印过度的省略而走向了虚假,因此在感性的谈吐中不避真实生活的芜杂。
这让我想起前一段时间我写的那篇关于青岛的游记:配了很多我精心挑选的摄影照片,描述了青岛的清新美好,给人的感觉就是纯美。但是背后的事实却是,由于飞机晚点,头一晚只睡了一个钟头左右,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在劈柴院及栈桥游历的时候其实都是昏昏欲睡的;还有因为气温的差异,我有一些轻微感冒,一直处于鼻塞的状态,而且最烦人的是,我还不小心踩到了一滩便便……导致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极度厌恶与恶心的……
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
在豆瓣上翻看了一下大家读完此书后的感想,有人说这本书要倒着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开篇的“唠叨”容易让人乏味,反倒最后的章节精彩纷呈,我不太认可这种观点。首先有着很深的哲学功底的波兰顿,在写此书时遵循着旅行的过程的这样一个逻辑顺序的,从对旅行的期待,在到旅行中的一些场所,异域风情、旅行怎么记录风景、以及回来后的一些行为……而且这么美的开篇描述还读不下去嘛?
时序之入冬,一如人之将老,徐缓渐近,每日变化细微,殊难确察,日日累叠,终成严冬,因此,要具体地说出冬天来临之日,并非易事。先是晚间温度微降,接着连日阴雨,伴随来自大西洋捉摸不定的阵风、潮湿的空气、纷落的树叶,白昼亦见短促。其间也许会有短暂的风雨间歇,天气晴好,万里无云,人们不穿大衣便可一早出门。但这些都只是一种假象,是病入膏肓者临终前的“回光返照”,于事无补……
初一看这本书讲的是旅行,后来发现是艺术,读完之后猛然觉悟说的是生活……为了追寻美好,旅行中也要忍受一些不愉快的外界因素!
或许,这本书可以给你一场完美的阅读旅程!
读书的艺术读后感范文分享【篇10】
大凡读文章,欣赏也好,分析也罢,也许会说出个“一、二、三”的道道来,什么主题思想阿段落大意阿最后结论啊,或者横竖比较啊等等。这样的赏析,说是八股,不象,不象八股吧,其实,比八股还糟糕,让人听了、读了实在枯燥。《读书的艺术》目的明确,按照林语堂的说法,无论你说的再好听,即便谈一下“读书方法”或大讲什么“理想”等等。初听好象是议论文的写作方法,怎样运用感性化的散文、精辟的袖珍小说来反映现实中如此理性化的东西,或说得文明一点,怎样表现如此理性化的话题呢?不妨,读完了这篇文章,我相信你就能体会到这篇文章的精到、美妙正在于其中。
这篇文章的特点很鲜明,林语堂十分善于运用谈心和说理叙事的方法,一层一层采取推进地表现“读书的艺术”。我想先从文章的开头看,林语堂是以一名老师与学生谈心的口吻起句,就个人所认为理想的方法,与诸位学生通常的读书方法比较研究一下”。口气轻松亲切,直接提出想要说的话题。“教师”以自己的备课、教学和读书经验,指出大半学生“已经走入错误”。因为,林语堂非常直截了当地说出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指出他们现在的读书方法,“失去了读书的本意”。反之,这个问题解决了,有人还会提出新的'问题,比如说,时间阿地点啊等等。林语堂说的很好,他接着又说,这个问题解决之后,读书的时间和地点的问题也可以找到答案。读书没有合宜的时间和地点。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时,随便什么地方都可以读书。如果他知道读书的乐趣,他无论在学校内或学校外,都会读书,无论世界有没有学校,也都会读书。他甚至在最优良的学校里也可以读书。
不难发现,林语堂在说理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问题的要害,他抨击了当时特别严重的、传统的死读书的学习方法,大力提倡主动的、自觉的科学的新型读书观。逻辑性既强,加以入情入理的叙述与分析方法,便表现的侃侃而论,娓娓道来,的确有一种亲切感人的渗透力。
尽管如此,林语堂还是不满足前面的一些说理,他深知单纯的说理与谈心是很难打动人心的。因此,林语堂在细致说理的过程中,融入了一些富有艺术情趣的“元素”,来增强读者或学生阅读的信趣和效果。例如,林语堂在讲述读书的本意与读书之乐趣时,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宋代的诗人和苏东坡的朋友黄山谷所说的话最妙。他说:“三日不读,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这就是读书的整个目的,而只有抱着这种目的的读书才可以叫做艺术。一人读书的目的并不是要“改进心智”,因为当他开始想要改进心智的时候,一切读书的乐趣便丧失净尽了。他对自己说:“我非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不可,我非读索福客俪(Sophocles)的作品不可,我非读伊里奥特博士(Dr·Eliot)的《哈佛世界杰作集》不可,使我能够成为有教育的人。”我敢说那个人永远不能成为有教育的人。他有一天晚上会强迫自己去读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Hamlet),读毕好象由一个噩梦中醒转来,除了可以说他已经“读”过《哈姆雷特》之外,并没有得到什么益处。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依黄山谷氏的说话,那种以修养个人外表的优雅和谈吐的风味为目的的读书,才是唯一值得嘉许的读书法。这种外表的优雅显然不是指身体上之美。黄氏所说的“面目可憎”,不是指身体上的丑陋。丑陋的脸孔有时也会有动人之美,而美丽的脸孔有时也会令人看来讨厌。
读后感小编精心推荐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