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留学网

目录

机构改革实施方案(集锦10篇)

字典 |

2023-05-10 15:54

|

【 liuxue86.com - 实用资料 】

  小编为您提供了以下关于“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信息。不管你预备走哪一条路,顶顶要紧的是先要为自己做好准备,很多时候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要准备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的制定要把实现的可能性与实施的可行性结合起来。欢迎您参阅读本网页!

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篇1

  按照上级的统一布署,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事局的全力支持帮助下,经过全镇上下紧张有序的工作,已圆满地完成了机构改革任务,取得了上级领导满意、社会满意、改革者满意的好成绩,向区委上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下面,将机构改革工作简要汇报以下:

  领导重视,宣传到位是搞好这次机构改革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前提。针对本次改革政策性强,工作面广量大,影响深远的实际,专门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彭德平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周斌为副组长,组织、宣传、文化、财政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镇机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镇组织委员彭敏同志担任。为了扎实开展工作,各司其职,镇机构改革领导小组还成立了宣传、组织、材料、后勤等四支工作队伍。各站所设立了一名联络员,“三站三中心”原主任(站长)为机构改革联络员。

  镇党委十分重视这次机构改革工作,把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多次召开动员大会、座谈会、会办会,制定了周密的工作计划,按时谨慎操作,保证了机构改革工作的规范运行。

  与此同时,为了让更多的人明白这次机构改革的目的、意义和方法步骤,增加工作透明度,我们还利用广播、板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的宣传造势,让社会各界充分参与这次改革工作,做到把宣传工作宣传到街道、到村组、到户下、到人头,政策明白率达到99%以上。

  按照区委3月21日动员大会和许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们本着执行政策、公平竞争、阳光操作的原则和工作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机构工作。

  首先是坚持一改到底的原则。对前几次没有改革彻底的人员,这次进行全员置换和全员聘用,滤布所有人员都签订了身份置换协议书,实行全员置换,并按核定编制和岗位,在原事业单位编内人员中通过公开招聘、考试竞聘上岗,实行全员聘用。根据这个精神,我们对“三站三中心”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进行全面登记,做到一个不漏,一丝不苟。特别是对上次“三站三中心”的待岗人员进行上门通知,电话通知,不疏忽每一个环节。为了加强责任,我们还与所有站所的联络员(原站所长)签订了责任状和保证书,工作开展到哪一步,我们就路路服务到哪一步,做到步步与改革者见面。

  其次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原则。为了增加工作透明度,使人人了解改革,人人参与改革,善待改革者,我们在镇政府门前专门设立了机关专栏,压滤机滤布对所有改革人员的工作简历,文化考试成绩,工作考评成绩全部公布于众,接受社会监督。同时,聘请两名社会监督员进行全程监督,并设立意见箱和,政策咨询处等,使这次改革完全在公众的监督下进行。

  再次是坚持优胜劣汰的用人原则。对本次改革,我们完全是按照区委的统一布署,坚持以政策为准绳,成绩为根据,不搞任何内定方案,坚持能者留,庸者走,一切以事实说话。这次事业单位所聘用的28名工作人员没有一个是不符合条件录用的,也没有一个是通过不正常渠道录用的。

  三、突出和谐,维护稳定,为巩固改革成果超前施策。

  这次改革,除了12名事业单位人员到龄退休和提前退休,还有26名原事业单位人员被无情淘汰。对此,为了不影响大局,为了维护稳定和谐社会的发展,根据文件要求,我们及时地对原事业单位人员人人进行了身份置换,个个签订置换协议,并对落聘人员及时兑现了置换金。同时,为了严防少数落聘人员的过激行为,产生不稳定因素,我们镇三套班子和各有关责任人对落聘人员进行分头做思想工作,正确疏导,明确责任,确保不出任何问题。另外,采取各种途径,及时给落聘人员安排工作,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落岗不失落,落岗不落志,落岗不欠收,心理无任何抵触和对立情绪。

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篇2

  继行政区划调整、村级建制调整后,今年又实行了农业税全部免收的重大举措,在经济不断发展和农民取得实惠的同时,新形势下的乡镇政府工作也出现诸多矛盾。推进政府自身建设和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显得犹为迫切,在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同志提出:“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为基层政府改革和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镇自乡镇机构改革以来,不断增强服务功能,认真改进工作方式,因地制宜,对内设机构的调整、服务体系构建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镇位于**市东部,交通便捷,资源富足,是全国“文体之乡”,**市东部中心镇。近年来,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招商引资,发展工业,进入**市工业十强。全镇辖15个村,1个居委会,27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幅员面积84.48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6余万人。

  我镇现定编140人,实际129人,其中参加干部实践锻炼23人,不占编4人,实际在岗102人。其中,财政工资111人,自收自支18人。一级班子12人,占实际人数的9.3%,二级班子28人,占实际人数的21.7%。一二级班子合计40人,占实际人数的31%。

  今年初,为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干部的工作能力,降低行政成本,我镇结合市委组织部开展的干部实践锻炼活动,政府对部门和人员进行了调整:一是对职能重复、功能相近的办、站、所进行合并。我镇原有17个部门,经过归口合并,现共有8个部门,具体为:党政办(党政办、文体中心)、经发办(经发办、招商办)、农办(农办、农技中心、林业站、水农站、兽医站)、社事办(社事办、社保所)、计生办(计生办、计生服务站)、综治办、国建所(国建所、城管队)、财政所。二是对个别部门进行人员加强,特别针对与农民群众接触较多,与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部门,抽调了部份人员补充其中,增强为群众服务的能力。三是开展干部实践锻炼活动。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创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锻炼本领,增长能力,争当带头致富标兵,争当带队致富能手,全镇共有23名机关干部离岗外出参加实践锻炼。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种种矛盾,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如何建立服务型镇政府,我们的基本思路是对内(机关内部)加强管理,对外(全镇)加大服务。

  1、推进效能建设,转变干部作风。

  今年,针对机关办事效率不高,干部工作能力不强,服务意识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不高等问题,我镇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活动,加强内部管理,构建良好的行政服务体系。在机关效能建设中立足“出成效、出特色、出经验”的工作要求,倡导“三实”(即讲实话、办实事、出实效),做到“三行”(即懂行情、讲行话、成行家),取得“四个明显”(即作风和履职有明显改进、工作效率有明显提高、干部素质有明显增强、群众的满意度有明显上升)。

  (1)、注重培训,争创学习型机关。加强机关内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技能培训,设立“学习日”、“调研月”,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等方式,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在机关中广泛开展拜师带徒活动,明确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机关干部作为老师,并制定好带徒工作目标,迅速提高机关干部基层工作经验。

  (2)、健全制度,争创高效型机关。以提高效率、优化服务、规范管理、团结协作为目标,进一步健全《机关工作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限时办公制、首问责任制、效能考评制、失职追究制等制度、干部诫勉制度,以制度管事管人。各部门重点规范岗位责任、上下班纪律、周前工作会、下村下企业实效评估等制度。

  (3)、严格管理,争创创新型机关。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听证、政情通报、政务公示和意见征集等四项制度,突出依法行政。坚决制止管理障碍,防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确保政令畅通、制度逗硬。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要实行公开办理的制度,诚心接受群众监督,积极探索适合镇情的管理新路。

  (4)、强化服务,争创务实型机关。增强效率观念,每名干部要做到“能办的事尽快办、大小事情认真办、份外的事情协助办、难办的事情想法办,一切事情依法办”。要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做到“一张凳请坐,一杯水暖人,一句话甜心”。主动深入到村社,深入企业,上门服务,化解矛盾。

  (5)、重视监督,争创廉洁型机关。建立由人大代表、老干部代表、企业业主代表、村社干部代表,社区工作者及居民代表参与的效能建设督察组,加强对效能建设的监督;建立政府月工作会议制度和“集体理财日”制度,一月汇总一次、分析一次、公布一次;建立机关工作人员绩效考评机制,调整部门和个人目标考核内容,改进目标考核办法。

  2、落实政务公开,密切干群关系。

  203月16日,镇城管队更换街道行道树种,被不明真相的.百余群众集体阻止,镇领导经长达几个小时的耐心解释才得以平息。这件事暴露了政府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宣传不到位、政务公开落实不到位造成的。误解虽平息,但可从中得到启示,在工作中要问计于民、取信于民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1)、事前听证。凡涉及关乎民生的大事,如公路建设、产业结构调等,要及时组织群众召开听证会,听取群众意见,搞好分析讨论,宣传动员,避免“做了好事留恶名”的误会发生,同时,有了群众的支持,才能更好完成各项工作。

  (2)事中监督。工作过程中,欢迎群众参与监督,给人民群众以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增强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3)事后公布。每一项重大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向群众公布工作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

  1、开展“一减三”帮扶活动。

  为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新路,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发挥党员、干部在经济建设、为民办实事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我镇在全镇党员、机关干部中开展 “一减三”帮扶行动(即:驻村领导、部门一年为村(居)帮扶减少一个特困户、减少一个特困生、减少一件纠纷遗留的问题)。各部门与全镇15村、1个居委会分别结成队子,确定了特困户、特困生和亟待解决的遗留,制定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措施,签订“一减三”目标责任书,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内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规模不断壮大,劳务输出对富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外出打工人员的增多使务工竞争越来越激烈,对务工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对外劳务输出才能让外出农民工站稳脚根。

  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目前农民工们普遍文化程度较低,缺乏从事农业以外的其他工作的经验与技能,只有事先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才能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我们按照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思路,进行多形式、多渠道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拓展就业空间

  二是广泛搜集市场用工信息,为外出农民工搭桥、铺路。农村剩余劳动力自发流动最难以克服的困难就是及时获取真实有效的市场用工信息。

  三是对外出打工农民提供权益保护功能和跟踪服务。

  20,我镇社保所与成人学校组织农民工培训2期,共培训100余人,有组织地对外输出劳动力数百人,今年,我镇与市劳动局组织的外出务工人员微机培训班已举办了两期培训。

  1、整合涉农机构,增强服务力量。

  年初,镇党委政府决定在不改革人员编制性质,不减弱部门工作力量的前提下,按照“确保运转、务实革新”的内改原则,打破人员编制界限,加强涉农机构力量,将原农办、水利农机站、林业站、农机中心、兽医站归口合并为农办,增加服务人力。

  我镇原关心村被**市确立为首批扶贫村,2005年再次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第二批扶贫村。通过3年的扶贫开发,目前该村已修建村级公路6公里,新建电力提灌站1座,整治塘堰提坎4根,培育花椒基地150亩。在扶贫开发中,改变了群众因循守旧的观念,完善了该村的基础设施,解决了困扰该村几十年饮用水难的问题;实现了组组通公路的扶贫目标。20占地40余亩,总投资150万元的重庆宏泰养殖场落户该村,吸纳100余农村劳动力,并有效的带动起了原关心村的禽畜养殖业发展。年该村的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120元,比20增加了2060元;培育养殖大户12户。

  实施“两万一基”工程,大力发展农村种养鸡殖业。规划万亩梨橙78-1、万亩良种花椒九叶青种植,大力推广品比玉米种植。以“四大畜禽”养殖为重点,推动农村产业化进程,争创**市畜禽养殖示范基地。以市场为导向,以生猪、肉兔、蛋鸡、库鸭为重点,争取引进重庆渝澳10万头生猪养殖及加工项目;以重庆风味源肉兔加工有限公司的入驻及宏泰谷养殖公司三期工作的顺利完成为契机,促进“农企”合作,带动全镇肉兔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以健群种猪场为依托,大力推广瘦肉型生猪的养殖;同时,加大对库鸭、蛋鸡养殖的鼓励和引导,促进组建养殖协会,从分散走向联合,形成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1、征收与服务之间的矛盾。作为乡镇政府,是在扮演维护法律法规的“执法者”还是在担当为民办实事的“服务者”呢?在处理农村计生和殡改工作的过程中,这种矛盾显得犹为突出。一方面,我们要对违反计划生育、殡改条例的要给予处罚;另一方面我们的执法主体地位不明显,加大执法力度也只是表现在宣传上、口头上,不能采取强制措施,违法超生、土葬现象越来越严重,征收近似空谈,而违法者却得到纵容。就今年而言,违反殡改条例拒不执行火化,私自土葬,并拒不交纳土地罚没款的已有30余户。执法过程中与群众间的矛盾使他们忽视了我们的服务,长此以往造成干群关系僵化,干群矛盾加剧,政府对此显得无所适从。

  2、债务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三金”整顿和“普九”建设之后,欠债全部由镇政府承担,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债务。据统计,我镇累计负债达2800万。近两三年来,机关干部的资金补贴近百万元均未兑现,甚至私人垫付工作经费现象时有发生,如此待遇使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畏难情绪严重。此外,沉重的债务包袱使政府运转举步为艰,根本无力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招商引资环境的改善,要实现发展简直困难重重。

  3、改革与稳定之间的矛盾。改革可以促进发展,但也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企业改革、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税费改革都产生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遗留问题。年,事业部门改革,对临时聘用人员进行清退,20教育部门清退代民师等改革所产生的遗留问题至今未能完全解决,上访现象时有发生。如再大刀阔斧地深化体制改革势必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

  4、干群矛盾突出。群众的发展意识不到位,干部的服务意识未完全转变,加之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干群关系日益尖税。主要表现在群众不理解政府行为,干部不能沉身到群众当中,干部群众互不信任,政府的公信度下降。原莲花太平水库承包人未能与当地群众处理好关系,双方多次发生冲突,政府出面多次调解,双方仍不能和解,群众多次组织到市集访,一来二去,干部认为群众无理取闹,群众认为干部工作能力差。

  5、服务三农力度不够。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作为乡镇一级政府没有更好对策、更多的办法、更大的力度加以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技术指导不够。在现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员不是专业人员,特别是在2001年乡镇机构改革后更加突出。而在专业人员中,传统农业知识多,现代农业知识和市场经济知识十分缺乏,知识结构很不合理。虽然农办人力较多,但农技人员的农业专业知识不够强,新技术、新品种真正在农村推行较难;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目前,乡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小,真正较大规模的建设依靠上级部门的项目支持,由于面广,上级项目支持相对较少。农村的基础设施滞后突出表现在抗灾能力弱,公路建设落后,公益设施欠缺;三是增收渠道较窄。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农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先天优势,或地理位置优越、或资源丰富、或上级重点扶持,真正做到白手起家,走出一条特点鲜明、效果明显的增收路子十分困难。

  1、自上而下改革。“乡镇改市县不改、改也白改;市县改了,乡镇不改也得改”。乡镇职权较弱,推行的改革也是治标不治本,改革出现不稳定因素也无力解决,而市县具有相对独立的职权。改革是一场革命,涉及干部“饭碗”、涉及乡镇债务、涉及基层稳定,因此建议:一是应从市县机构改革开始;二是领导应带头参与改革。只有这样,改革才能收到实效,才能保持稳定。

  2、取消事业编制。在乡镇政府中推行事业机构改革,取消事业编制,将事业部门人员转为行政编制,特别是涉农技术人员。一方面可以提高事业部门人员、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消除工作中的不满情绪,全力投入工作。另一方面,也可将机关干部换岗换位,行政人员能从事技术工作,事业人员也能从事行政工作,充分挖掘机关干部的长处,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3、壮大执法队伍。一是成立专门行政执法机构,加大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职业素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既可避免执法违法,又突出其执法主体地位,既贯彻法律法规的执行,又维护社会稳定。二是壮大公检法司队伍,减少行政机关队伍。在乡镇配强派出所、司法所、工商税务所等执法征管部门,精减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机关以体现服务为主,将执法权分离。

  一是要给乡镇负债消肿,由于“三金”、“普九”等欠债给乡镇带来了沉重的债务,短期内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乡镇无力偿还。沉重的债务使乡镇运转困难,负债发展更困难。二是尽快实施乡财县管,控制行政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在发展战略中,应把全市作为一个整体来统筹,给每个乡镇定位。当前的现状是各乡镇为求发展单打独斗,在招商引资中、农业项目上、优惠政策上只求引进,“你发展养蚕,我也养蚕;你引进一个企业,我也引进一个企业”。最终造成无规划、无规模发展,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究竟每个乡镇该如何发展,发展什么,全市要做好统筹,形成块状经济,形成规模,要像打造职教品牌一样打造**工业、农业品牌,而不是哪一个乡镇的品牌。

  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差,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瓶颈问题。农村水渠、提灌站等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一旦受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将难以为继。由于镇村两级缺乏相应财力,每年的整修都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只能治表,不能治本,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建议市委市府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村基础设施进行彻底的整修,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农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篇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的基础上,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规范机构和岗位设置,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建立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镇政府,促进我镇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为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坚持理顺关系、权责一致的原则。进一步理顺乡镇与县的权责关系,把赋予乡镇履行职能必要的事权和财权落到实处,完善乡(镇)与派驻乡镇机构的协调配合机制,促进乡镇更好地发挥功能。

  (二)坚持精简统一、高效运行的`原则。进一步规范机关和站所机构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完善运行机制;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确保机构编制只减不增,实有人员控制在编制总额内。

  (三)坚持统筹兼顾、积极稳妥的原则。统筹兼顾各项改革工作,确保各项改革之间的紧密衔接和协调配合,妥善处理- 2 -

  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主要任务

  乡(镇)政府职能定位为: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突出小城市管理,充分发挥城关镇的辐射作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严格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要求,镇党政机关设5个综合性办公室,事业站所设7个,根据工作实际和职能重点,合理规范地进行机构设置。

  (1)保留党政办公室。

  (2)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司法所牌子)调整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公室牌子)。司法所按省规定已调整为司法部门的派出机构。

  (3)保留经济发展办公室(增挂镇林业办公室、环境保护办公室牌子)。

  (4)撤销财经办公室,调整为村镇规划建设办公室(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

  (5)将社会事务办公室(挂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牌子),调整为社会事务办公室(挂民政所、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牌子)。农村经营管理办公室职能已经消失,保留镇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仍为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派出机构。

  领导职数配备:镇领导职数按乡镇机构改革有关规定和乡镇换届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核定;镇行政机构领导职数按每个综合性办公室主任1名(由党政班子副职兼任)、副主任1名进行配备,考虑便民服务中心日常管理需要,另增设党政办副主任职数1名(兼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1)将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更名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所(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所牌子、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所牌子)。

  (2)保留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挂动物防疫检疫站牌子)。

  (3)保留镇财政所。

  (4)保留镇水务站。

  (5)镇文化站更名为文化和社区服务站。

  (6)镇计划生育服务所(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合署办公)。

  (7)撤销镇经营管理站,设立农产品质量监管站。

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篇4

  梨林镇机构改革调研材料 根据省、市编制委员会的要求,我单位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对我镇机构改革、管理体制、职能转变、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梨林镇位于济源市东部,6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万亩,辖区内45个行政村,43045人,农民人均纯收入3820元,工农业总产值40532万元。 1、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 经过和两次机构改革后,我镇机关内设3个办公室,即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经济工作办公室,下设4个事业中心,即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市派出机构包括镇派出所、司法所、工商行政管理所、财税所,派出机构实行派出部门与镇双重管理的体制,以派出单位管理为主,派驻我镇机构的领导干部任免由派出部门提名,征求镇党委意见,按干部管理规定任免。 2、人员编制情况 镇政府核定行政编制28名,机关工勤编制3名,事业编制29名。领导职数12名:镇党委设委员7名,其中,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3名(1名兼镇长,1名兼纪检委书记),专职党委委员的行政级别为副镇长级。人大主席1名,政府设镇长1名(任党委副书记)、副镇长3名,镇人民武装部配部长1名,行政级别为副镇长级。 梨林镇现有领导职数11名:镇党委委员6名,其中,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4名(1名兼镇长,1名兼纪委书记),人大主席1名,镇长1名(任党委副书记),副镇长4名,在编人员42人,聘用人员54人。 3、财政及供养人员情况 20全镇财政收入443万元,支出491.4万元,其中工资支出 112.5万元,建设支出97万元。 正式人员目前工资水平维持在1000元左右,临时人员工资水平维持在600元左右,工资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收入和自筹资金。 随着农业税的减免,我镇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将半,乡镇负担一步加重,仅仅维持机关人员的工资,无法保证正常的办公经费。但是,经过粮食直补和农业税的减免,农民负担进一步的减轻,基本上没有其他负担。 二、工作运行机制情况 (一)、党政机构运行情况及日常工作 1、党委办公室:负责全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统一战线、人民武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组织人事、劳动工资等工作,承担镇人大开会期间的日常工作,负责党委系统的文秘、信息、机要、统计等工作。 2、政府办公室:负责镇政府机关的综合协调、政务监督、行政后勤等工作,负责计划、教育、科技、卫生、民族宗教、民政、扶贫规划、统计、移民安置等工作,负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工矿企业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协调四个中心搞好行业规划、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指导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政府系统的信息、文秘等工作。 3、经济工作办公室:制定全镇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负责镇属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规划、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负责镇财税管理、招商引资、市场贸易等工作。 (二)、事业单位的运行机制及日常工作 1、农业服务中心:宣传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抓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负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组织建设,负责抓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农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畜禽品种引进、改良、畜禽疫病防治、植树造林等工作,结合工作实际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优质服务。 2、文化服务中心:运用多种文化艺术手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开展图书阅览,传播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提高农民基本素质,依法对辖区内文化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3、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负责村镇建设规划、土地管理使用、环境保护、路政建设等工作,按规定协调有关部门搞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工作,负责辖区内市场开发、建设、管理工作。 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开展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培训村级计生宣传技术员并指导其开展对避孕节育对象的定期随访,依法开展力所能及的母婴保健及优生服务。 季节性工作主要是三夏、三秋的防火工作;农业税的征收;春季的植树造林及防汛工作。 (三)、考核情况 市委、政府目标办负责对各乡镇工作目标的考核,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负责对重点工作和重点工程的督促检查,乡镇与市委、市政府签订有总体工作目标任务责任书,一票否决的有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环保、安全生产、信访工作,其中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有12项,分别是镇政府与市政府,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与市计生委,党委办公室与信访局、廉自办、市反邪教办、市综治办、市消防支队,经济工作办公室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环保局,农业服务中心与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 (四)农村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及运行机制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包括专业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社会其他各方面为农、林、牧、副、渔各业发展所提供的'服务。梨林镇近几年来重点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把技术人员、种养大户、贩销大户、加工企业、运输专业户等有机地组织起来,成立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使其成为农民通向市场的桥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消除产业内部的不正当竞争,促进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全镇已成立养猪、养鸡、蔬菜、养牛、养兔等49个专业协会(包括村级协会),这些协会基本已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能搏击风流的弄潮儿,逐步发展成为集生产、服务、销售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性实体。如梨林镇的养兔协会,年向广东、安徽、山东等地外销商品兔60余万只,毛兔1、8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120万元。 三、管理体制改革和机构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和功能定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乡镇职能先天不足,管理体制不够顺畅,难以对辖区内事务实施有效管理。从法律规定看,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基本上都将行政执法权授给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乡镇一级没有任何执法权。如在宅基地的管理方面上,对违纪问题的查处全在市级部门,但是,具体工作中,农民有问题、有矛盾会直接找镇政府,往往是有执法权的鞭长莫及,工作在一线的只能解释说明,如群众对答复不满意就会到镇政府、市政府上访,乡政府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二)、机构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乡镇工作涉及内容多,具体、细致,具有一定难度,艰苦而繁重,需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撑,如计划生育、社会维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济建设等需花费很大的精力,方可确保正常运转。因核定的编制难以足额到位或人数不足,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乡镇只有对外招聘临时人员,但由于乡镇财力有限,对临时人员的三金政策落实不到位,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这些人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 2、派出单位的人、事、权、物的管理权在市主管单位,乡镇对他们的工作处于不能不管,但又不能深管的两难境地。 四、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一)、乡镇政府职能定位的建议 1、乡镇政府职能应定位在“发展经济、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维护稳定”上,加速实现机构转型、职能转轨、工作转向。乡镇政府转变服务方向,乡镇干部转变角色,实现管理到服务的真正转变。 2、各职能部门应根据各自的职能优势充分发挥作用,如农机、农技、畜牧等涉农部门要各倚所长,共同努力,为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快速发展、农民早日达到小康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农村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是加快农业信息网建设。建立信息服务网,通过计算机网络,为农民提供产业政策信息、产品市场信息、农业科技信息,开展网上促销,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结构、组织产销,确保增产增收。 二是加强、发展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正确处理夯实农牧业基础地位与社会化服务重点之间的关系。对种植业,服务部门要坚持以国家和乡村集体为主,实行低偿服务为主;对一些商品化、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农牧业,要积极推行“公司+农户”等经营方式,实行贸工农一体化,实行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使农户的生产经营与市场紧密衔接起来;对高价值、少批量、多品种的部分农牧业,要充分发挥农村私营经济的作用,完全进入市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篇5

  各位领导:

  下面,我现就黄花乡乡(镇)机构改革情况作以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机构改革开展以来,按照市、县委的要求,乡上始终以实现乡镇职能转换、提高效率、增强执政能力为核心,按照政治性、稳定性、连续性、探索性和顾全大局、遵守纪律、照章办事、促进发展的总体要求,狠抓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目前,机构改革平稳推进,各项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乡镇机构改革前,黄花乡辖8村52个村民小组,原设乡镇行政、事业编制39名,实有人员45名,村干部24人,社干部52人。改革后,全乡8村46个村民小组,村干部23人,社干部46人,新核定编制行政编制19人,事业编制38名,实有人员45名。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方面的。

  ㈠整合撤并,合理调整村社。按照弱向强合、小向大合的总体要求,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村社数量、产业布局、自然地理环境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发展壮大草畜、林果产业经济带,依靠强社拉动弱社发展的总体思路,确定了整建制撤销马寨子、凉水泉、油府庄、黄花塬等村部分村民小组。全乡村民小组数由原来的52个减少到46个,减少了12。新的村民小组,更加符合黄花经济社会及区域发展的现状,协调性、区域性、整体性发展活力增强。

  ㈡科学设置内设机构,创新组织的设置方式。乡上按照市、县改革总体要求,经过积极探索,对乡内设机构重新进行了设置。乡上的行政机构统一设置为“三办一部”,即:党政综合办公室、社会发展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和人民武装部,“三办”主任分别由副书记或副乡(镇)长兼任,人民武装部保持原有机构和职能不变。撤销乡镇财政所、经济委员会、农机站、农经站等13个事业单位,统一设置为“四个中心一个站”,即:农业产业化发展服务中心、资金管理中心、劳务输转服务中心、法律服务中心、计划生育站(含计划生育服务所)。同时,为了促进农村党建与经济的有机结合,完善典型创办机制,深化“双培双带”工程建设,我乡研究制定了《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及设置方式,建立党群共富经济组织的意见》,在产业发展较快、具有一定典型示范作用的村,建立了“支部 协会”等党群共富经济组织6个,吸收会员139人,其中党员42人,占农村党员的12。先后培育出了杨家沟、油府庄草畜、林果协会、凉水泉林果产业协会和水么劳务输转协会等一批“协会增收入、群众得实惠”的典型。此外,还组织开展了“富裕党员群众帮贫困党员致富、党员帮致富能人富人进步结对子”活动,共结成帮带对子15个,通过帮扶,全乡共有21名党员脱了贫,发展能人富人党员6人。

  ㈢创新载体,多渠道分流人员。按照县委、县政府审批的《崇信县乡镇机构改革试点方案》和有关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分流。一是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112号文件规定,对男满57周岁,女满52周岁的干部进行了清理;二是根据《公务员法》有关规定,对年限满30年或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且年限满的国家公务员,进行了清理摸底;在此基础上,制定下发了《黄花乡关于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民营企业及社会中介组织任职的实施意见》,鼓励乡干部到村级任职或到民营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当负责人。并按照“五个好”的量化考核标准,即,走出一条好的致富路子;带头发展一个好的产业;组建好一个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建办一户好的企业;办几件好的公益事业。选派了8名政治素质高、办事能力强、经验丰富,身体状况良好的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民营企业及社会中介组织任职,进一步拓宽分流渠道。

  ㈣夯实基础,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在乡镇机构改革中,乡上坚持把各项改革紧密结合、配套推进。一是理顺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按照县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推行了“乡财县管”,乡上将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国库统一帐户体系管理,让乡干部挪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抓产业、促发展。二是继续深化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对现有教育布局进行了认真调研调整。三是对乡村债务进行了认真清理,摸清了底子,并积极研究探索解决的政策和办法。通过推行农村综合改革,即丰富了乡镇机构改革的内涵,更为下一步完善农村管理体制、理顺乡镇职能,实现农村管理体制在新的形势下高效运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㈤合理定位,切实转变乡镇职能。乡上通过开展广泛调查研究,将政府的主要职能定位在建立公共服务型和法制型政府,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兴办各类企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提供生产服务;引导帮助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收入;组织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搞好计划生育;搞好农村社会管

  理,排查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从而把乡镇的重点转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把乡镇干部的精力集中到提供公共服务上来,使政府建设开始由管理型向服务型和法制型转变。

  我乡通过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试点,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的开展,初步达到了改革的目标和效果。概括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成效:

  1、重新定位乡镇职能,初步实现了方式的转变。通过改革,对政府职能进行了新的思考和定位,初步解决了过去存在的重管理、轻服务,重下达任务、轻农村实际需要,习惯于行政命令、不善于发挥市场作用等弊端。乡镇政府的职能由过去的行政型、命令强迫型、管理型的方式转变到服务型、法制型的职能上。

  ⑴明确“三个定位”。首先明确了乡政府的职能和职责定位。乡政府的职能和职责就是要由过去的催种催收,大包大揽转加到加强引导、提供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上来,把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发展环境等政府该管的事管好,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社会和市场去经营。其次,明确了村级组织的职能和职责定位。村级组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组织农民发展优势产业,组织农村中的富人、能人成为中介组织成员,通过他们引导群众走向市场,同时,兴办乡村企业,搞好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第三,明确了领导的职能和职责定位。调整领导方式和方法,以服务为前提,努力学习一技之长,提高领导素质,加强政策引导,搞好政策服务,抓好组织协调。

  ⑵盘活“三个资源”。一是盘活了干部资源。按照县委、县政府下发的《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制定了《黄花乡机构改革试点方案》,规范了新设机构的运行机制,按人员编制方案对所有人员进行定编、定岗,定责,做到了“四有”即有地点、有岗位、有职责、有人员。按职能需要及干部所学的专业和乡镇积累的技能,在干部中开展了自报专长、竞争上岗,初步确定了人员。同时,采用量化管理的办法推进干部管理机制改革,促进干部由被动应付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二是盘活了劳动力资源。重点抓了劳务摸底建档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及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成立了领导机构,健全了劳务输出组织服务网络,利用农闲有利时机,聘请县农牧局、果业局、科技局、劳务办等有关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10期1654人(次),实现了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术型转变、由自发无序输转向有市场的输转转变。积极联系可靠的劳务市场信息,实行跟踪服务,努力维护在外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止目前,全乡集中向我县境内的新安、大柳开工建设和周寨、新周等企业及兰州、银川、新疆、西安等大城市,累计输出劳力1537人,其中:就地输转816人,向外输出721人,实现劳务收入614.8万元以上,人均达到4000元。三是盘活了自然资源。重新整合乡域内的自然资源,启动乡域内的能人创业。杨家沟村积极为群众创业致富搭建平台,将本村的荒山沟协调划拨给致富能人袁春牛、李林保发展畜牧业,实现了自然资源向经营资本的转变。

  ⑶着力“三个重点”。一是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依托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组建了“草畜、林果、劳务输转”三大产业经营性社会协会组织,积极推行农户合作型、技术服务承包型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实效。二是在示范典型带动方面。以典型培育为载体,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在巩固发展上培育典型,不断提高内涵,培育了高庄子村草畜产业专业村及新农村建设典型。目前,高庄子依托草畜产业专业村建设项目,投资248万元,修建养畜暖棚35座,投放基础母牛35头,栽植仁用杏200亩,种草100亩培育5头以上的养殖大户30户,牛饲养量达到456头,实现畜牧业收入32.1万元。按照新农村实施规划,高庄子村整修各类用地78.2亩,在新村内建成“一纵三横”主干道路1500米,拓宽村社道路3条6.8公里,硬化开通排洪渠550米,栽植侧柏802株,薯块松230株,建成塘坝1处5000立方米,村小学、新村部、卫生所完成主体工程,休闲广场已投入使用。开工修建以拱家洼、剪子沟两社为主体的“小康住宅 庭院经济 增收产业 生态节能”四位一体模式的产业型家园45户,现有35户完成了主体工程,配套完成了“三通”。三是抓好龙头企业建设。黄花乡群众观念落后,思想保守,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先后4次组织群众参观学习,鼓励突出产业优势打造,建办养殖园。按照“基地 协会 农户”的模式,疏通产销渠道,今年,在扩大荣盛养殖园养殖规模的基础上,通过下派乡干部任副会长,指导养殖能手闫李龙等,投资35万元,建办黄花塬养殖园,新建猪棚3座55间,购置饲料粉碎、搅拌设施3台(件),配备畜疫设备,购回仔猪130口,猪存栏已达到288口,出售育肥猪和仔猪195口,实现销售收入8.3元。全乡的生猪饲养量达到4210口,出栏量达到1684口,实现销售收入67.36万元,为养猪产业链条延伸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了“龙头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了农民增收的步伐。

  ⑷实现“三个转变”。一是重心由指挥型向服务型转变。干部由以往的开会命令,对实情掌握不够充分,而造成干群之间有距离的模式,变成赴“第一线”,摸实情,理思路,出实招,自己率先一步干起来,做给群众看,带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二是干部作风由被动应付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干部在中由过去的“一刀切”安排,蒙混过日子,缺乏积极主动性向直接参与,有具体服务目标转变,减少了人浮于事,难以管理的弊端,作风从“务虚”到“务实”转变,效能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优化,乡村干部变亲民、为民、利民。四是服务方式和执政方式上由原来的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由执政为民向为民执政转变,由“行政命令”向“管理服务”转变。

  2、规范机构设置,新的职能作用发挥显现。设置的“三办一部”、“四个中心一个站”。“三办一部”主要负责党务政务、经济发展规划实施、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武装等。“四个中心一个站”主要承担农业产业化发展、乡级财务、劳务输转、法律援助服务和计划生育等任务。这种机构设置强化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组织协调等职能,顺应了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尤其乡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以农业产业化服务为重点,坚持“养畜温棚化、牛品改良化、饲草基地化、总量规模化、防疫体系化”的“五位一体化”思路,巩固提高了凉水泉等五村草畜产业整村推进片带,加强了对高家坡等7个1000亩以上饲草基地管理,引进优良种畜和冻精品种,推广先进饲养管理技术,缩短育肥周期,提高出栏率,做活、做大、做强草畜产业,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今年,全乡种植优质紫花苜蓿200亩,改良草地1200亩,牛饲养量达到8512头,存栏6880头,出栏1632头,冻配改良基础母牛435头,已产犊的163头,新增温棚65座,培育5头以上的养殖大户98户,实现畜牧业总收入261.1万元,人均达到346.1元。同时,补植补造、补栽仁用杏、结杏苗木2.4万株,新开小寨子对面山等2处三荒大点1450亩。加强化果业基地建设,对三处千亩仁用杏基地进行标准化管理,组织群众落实了除草、果带整修、病虫害防治等各项管理措施2次,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多方筹资2.3万元,购买新品种脱毒洋芋、黄豆籽种,在经济林带内套种285亩和795亩,长势良好,有望增收。

  3、合理精简人员,减轻了行政运行成本。通过机构改革,全乡24名村干部实行村支书、主任交叉任职或支书、主任“一肩挑”,有的还兼任合作社长,使村干部职数由原来的76人减少到目前的65人,精减11人,占村干部总人数的15,每年节省开支近3.6万元。

  4、推行竞争考核机制,创造了服务产业的平台。通过机构改革,将大部分干部按照所学专业和特长,安排到相应的村、企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任职,使干部把以前的包村、包片、包点的机制向包产业、包项目典型、包重点转移,干部本人也由当过去的“万金油”干部转变为“专长专用”。同时,按照形势发展的需要,不等不靠,积极探索制定机构改革后新的干部考核机制和管理办法,实行周小结,月评比,季考核,年汇总,实行一个产业组、一支服务队、一套管理办法、一套考核机制,打破过去的平均主义,进行绩效挂钩,使干部人人身上有压力,个个肩上有担子,消除过去干部等待观望的依赖思想,增强干部的紧迫感、压力感和主观能动性,使干部真正把的着力点从过去的行政命令式开始向为农民生产提供服务、带领和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等参与式服务上转移。凉水泉村党员袁占梅结合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帮助凉水泉村确定了以“支部 协会”党群共富经济合作为平台,以党员能人、富人为骨干,带动群众走肉猪养殖产业规模化开发路子的思路。机构改革以来,共组织销肉猪2100多口,输出劳务60多人(次),实现收入152多万元。

  5、进一步转变了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乡镇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干部原来的催种催收、刮宫流产(计划生育)变成了服务于民,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下派到村任职的干部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到产业中去,通过研究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帮助群众出点子、找路子、想办法,搞指导、搞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难题,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通过他们发挥自身优势,把农民组织起来,走产业化致富的路子领办经济实体,共同创造机会解决就业、增收问题。通过带领群众创业、跑市场,广辟流通渠道,为群众提供信息、拿定单,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难的问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选派到油府庄村的李飞龙同志积极配合村党支部,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发挥能人、富人作用,大力启动民间个人资金。引导扶持致富能人袁得贵联合袁喜文等6户建办了以种兔繁殖、销售和技术咨询为一体聚星养殖园。该园今年3月份动工建设,完成总投资5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万元,流动资金6万元,购置粉碎机、颗粒饲料机等机械设备12台(件),运输车6辆。修建兔棚15座75间,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目前饲养量达到3260只。同时,吸引黄寨乡的致富能人李宏文资投资15万元建办了油府庄村水泥预制厂,已于5月份建成投产,建有厂房3间,硬化水平台面156平方米,修建集雨水窖1眼,购置搅拌机、电焊机、切割机等机械设备6台(件),机动运输车1辆,主要以生产水泥檩条、水泥轨枕、钢梁水泥椽、屋脊等各种规格的水泥制品为主,现已生产各类产品3600件(块),实现销售收入4.8万元。凉水泉村选派干部刘伟贤同志,配合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塬面百米经济林带内套种无公害脱毒138亩,整修拓宽凉后公路25公里,移动土方8立方米,通过验收达到了四级公路标准,助推了各类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水么村选派干部贾文玉同志,依托劳务输转协会,向县内矿区输送劳务工80人,实现劳务收入32万元,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发展平台。高庄子村选派干部张震同志,会同高庄子村两委班子成员吃苦耐劳,积极创新,为高庄子村新农村建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群众高兴地说:“我们贫困山区就需要像张助理这样有知识、有头脑、有创劲的好干部”。

  6、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向村、企业或协会等中介组织选派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大部分村社干部、企业或中介组织负责人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他们将自己的经验、技术传授给其他农户,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乡镇的内容、重点发生了变化,再加上乡镇撤并、人员分流和内设机构调整,打乱了乡镇多年形成的机制和管理体制。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及时调整思路,改进方式和方法,已成为当前乡镇的一项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乡镇职能转变中还存在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长期以来,乡镇的重中之重就是财政收入、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并且作为考核的硬指标,实行“一票否决”。现在,不仅沿袭多年的“皇粮国税”取消了,国家还给予农民各种补贴,由“多予少取”变为“只予不取”,“失重”,干部心理“失衡”,一些乡干部因此无所事事、迷茫困惑、不知所措。

  二是方法不适应。农业税取消之前,乡镇干部主要是忙着“催种催收”。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和中央相继下发的几个“一号文件”,农民的经营主体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明显增强,单纯靠行政命令开展失去存在基础和意义。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方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搞好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大多数乡镇干部心里没底。

  三是发展思路不适应。农业税取消后,虽然有转移支付,但转移支付是一个定数,且重在维持乡镇基本运转,根本谈不上偿还债务、发展乡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农业无税,乡镇无财,这对于长期习惯就农业抓农业的乡镇干部来说,是最大难题。

  四是管理模式不适应。长期以来,乡镇政府往往以行政任务的方式把农业税费等法定事项交由村民委员会执行完成,并对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生产、经营等具体活动加以干涉,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领导和管理。新的形势下,如何在推进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实行对村社的指导、支持和帮助,成为乡镇干部必须解决的迫切课题。

  四是乡镇事业单位资金不足,无法添置服务设施,难以开展推广项目。如兽医站没有一家健全的医疗设施,群众养殖防病治病乱找兽医,对养殖业的发展影响很大。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继续围绕以转变乡镇职能、建设服务型和法制型政府为着眼点,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

  一是狠抓思想观念的转变。政府的能力和作用是有限的,而市场和社会则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应该说,自从国家产生以来,政府的作用从来都不是无限和万能的。虽然政府一直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果其角色和作用扮演发挥超过限度,则不仅自身不堪重负,反而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使每个干部认识到,虽然政府职能的转变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政府权力的缩小,并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其个人权力范围的缩小或某些利益的损失,但改革就是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和再分配。对改革不能叶公好龙,要做一个真正的改革者,只要是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的改革都应坚决支持。

  二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今后乡镇的重点,紧密结合我乡农业和农村实际,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法和路子,把乡镇政府的职能转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转移到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三是积极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要结合完善乡镇机构改革,重点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和乡村两级债务化解等,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为加快农村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大力提高社会自我组织能力。在传统的“强国家,弱社会”的治理模式下,一方面,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社会事务,另一方面,社会自身的组织能力很弱。在这样一种局面下,如果政府突然把很多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转移给社会,确实很有可能出现混乱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必须把政府的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的转变与大力提高社会的自我组织能力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模式。

  五是加强乡镇干部的技能培训。干部普遍反映,过去只围绕收款而,干部整天想的是如何采取方法从农户手中把钱要回来,而现在转变为服务型,干部就不能适应。比如在果树作物技术、农机使用、科技发展上基础知识少。现在要服务于群众,就要加大培训力度,乡上要拿出经费,鼓励和支持乡干部自学和外出培训,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搞好乡镇。

  六是理顺条块关系,增强乡镇政府功能。教育、卫生、土地等以及直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其它机构的人、财、物,我们认为要下发给乡镇管理,逐步建立起适应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服务的新型事业机构运行体系。同时,把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应归政府机关行使,而技术性、事务性、服务性的则由事业单位承担。把过去政府机构与事业单位职能交叉不清的现象必须清除,切实实行政事分开。合理设置乡镇事业机构,将必要的为三农服务的农业、农技、农机、水利等部门合并为一个机构。只有理顺了县乡关系,乡镇功能得到完善,才有利于乡镇行使领导和管理职能,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以确保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取得新的成果。

  《乡镇机构改革情况汇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乡镇机构改革情况汇报。iTp

  理,排查矛盾,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从而把乡镇的重点转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把乡镇干部的精力集中到提供公共服务上来,使政府建设开始由管理型向服务型和法制型转变。

  我乡通过开展乡镇机构改革试点,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的开展,初步达到了改革的目标和效果。概括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的成效:

  1、重新定位乡镇职能,初步实现了方式的转变。通过改革,对政府职能进行了新的思考和定位,初步解决了过去存在的重管理、轻服务,重下达任务、轻农村实际需要,习惯于行政命令、不善于发挥市场作用等弊端。乡镇政府的职能由过去的行政型、命令强迫型、管理型的方式转变到服务型、法制型的职能上。

  ⑴明确“三个定位”。首先明确了乡政府的职能和职责定位。乡政府的职能和职责就是要由过去的催种催收,大包大揽转加到加强引导、提供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上来,把公益事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发展环境等政府该管的事管好,把不该由政府管的事交给社会和市场去经营。其次,明确了村级组织的职能和职责定位。村级组织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根本,组织农民发展优势产业,组织农村中的富人、能人成为中介组织成员,通过他们引导群众走向市场,同时,兴办乡村企业,搞好新农村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第三,明确了领导的职能和职责定位。调整领导方式和方法,以服务为前提,努力学习一技之长,提高领导素质,加强政策引导,搞好政策服务,抓好组织协调。

  ⑵盘活“三个资源”。一是盘活了干部资源。按照县委、县政府下发的《乡镇机构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制定了《黄花乡机构改革试点方案》,规范了新设机构的运行机制,按人员编制方案对所有人员进行定编、定岗,定责,做到了“四有”即有地点、有岗位、有职责、有人员。按职能需要及干部所学的专业和乡镇积累的技能,在干部中开展了自报专长、竞争上岗,初步确定了人员。同时,采用量化管理的办法推进干部管理机制改革,促进干部由被动应付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二是盘活了劳动力资源。重点抓了劳务摸底建档和农村劳动力培训及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成立了领导机构,健全了劳务输出组织服务网络,利用农闲有利时机,聘请县农牧局、果业局、科技局、劳务办等有关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班10期1654人(次),实现了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术型转变、由自发无序输转向有市场的输转转变。积极联系可靠的劳务市场信息,实行跟踪服务,努力维护在外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止目前,全乡集中向我县境内的新安、大柳开工建设和周寨、新周等企业及兰州、银川、新疆、西安等大城市,累计输出劳力1537人,其中:就地输转816人,向外输出721人,实现劳务收入614.8万元以上,人均达到4000元。三是盘活了自然资源。重新整合乡域内的自然资源,启动乡域内的能人创业。杨家沟村积极为群众创业致富搭建平台,将本村的荒山沟协调划拨给致富能人袁春牛、李林保发展畜牧业,实现了自然资源向经营资本的'转变。

  ⑶着力“三个重点”。一是在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依托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组建了“草畜、林果、劳务输转”三大产业经营性社会协会组织,积极推行农户合作型、技术服务承包型的发展模式,不断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实效。二是在示范典型带动方面。以典型培育为载体,做到胸中有全局,手中有典型,在巩固发展上培育典型,不断提高内涵,培育了高庄子村草畜产业专业村及新农村建设典型。目前,高庄子依托草畜产业专业村建设项目,投资248万元,修建养畜暖棚35座,投放基础母牛35头,栽植仁用杏200亩,种草100亩培育5头以上的养殖大户30户,牛饲养量达到456头,实现畜牧业收入32.1万元。按照新农村实施规划,高庄子村整修各类用地78.2亩,在新村内建成“一纵三横”主干道路1500米,拓宽村社道路3条6.8公里,硬化开通排洪渠550米,栽植侧柏802株,薯块松230株,建成塘坝1处5000立方米,村小学、新村部、卫生所完成主体工程,休闲广场已投入使用。开工修建以拱家洼、剪子沟两社为主体的“小康住宅 庭院经济 增收产业 生态节能”四位一体模式的产业型家园45户,现有35户完成了主体工程,配套完成了“三通”。三是抓好龙头企业建设。黄花乡群众观念落后,思想保守,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先后4次组织群众参观学习,鼓励突出产业优势打造,建办养殖园。按照“基地 协会 农户”的模式,疏通产销渠道,今年,在扩大荣盛养殖园养殖规模的基础上,通过下派乡干部任副会长,指导养殖能手闫李龙等,投资35万元,建办黄花塬养殖园,新建猪棚3座55间,购置饲料粉碎、搅拌设施3台(件),配备畜疫设备,购回仔猪130口,猪存栏已达到288口,出售育肥猪和仔猪195口,实现销售收入8.3元。全乡的生猪饲养量达到4210口,出栏量达到1684口,实现销售收入67.36万元,为养猪产业链条延伸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了“龙头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了农民增收的步伐。

  ⑷实现“三个转变”。一是重心由指挥型向服务型转变。干部由以往的开会命令,对实情掌握不够充分,而造成干群之间有距离的模式,变成赴“第一线”,摸实情,理思路,出实招,自己率先一步干起来,做给群众看,带动了广大农民群众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二是干部作风由被动应付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干部在中由过去的“一刀切”安排,蒙混过日子,缺乏积极主动性向直接参与,有具体服务目标转变,减少了人浮于事,难以管理的弊端,作风从“务虚”到“务实”转变,效能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优化,乡村干部变亲民、为民、利民。四是服务方式和执政方式上由原来的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由执政为民向为民执政转变,由“行政命令”向“管理服务”转变。

  2、规范机构设置,新的职能作用发挥显现。设置的“三办一部”、“四个中心一个站”。“三办一部”主要负责党务政务、经济发展规划实施、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武装等。“四个中心一个站”主要承担农业产业化发展、乡级财务、劳务输转、法律援助服务和计划生育等任务。这种机构设置强化了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组织协调等职能,顺应了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尤其乡农业产业化服务中心,以农业产业化服务为重点,坚持“养畜温棚化、牛品改良化、饲草基地化、总量规模化、防疫体系化”的“五位一体化”思路,巩固提高了凉水泉等五村草畜产业整村推进片带,加强了对高家坡等7个1000亩以上饲草基地管理,引进优良种畜和冻精品种,推广先进饲养管理技术,缩短育肥周期,提高出栏率,做活、做大、做强草畜产业,使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今年,全乡种植优质紫花苜蓿200亩,改良草地1200亩,牛饲养量达到8512头,存栏6880头,出栏1632头,冻配改良基础母牛435头,已产犊的163头,新增温棚65座,培育5头以上的养殖大户98户,实现畜牧业总收入261.1万元,人均达到346.1元。同时,补植补造、补栽仁用杏、结杏苗木2.4万株,新开小寨子对面山等2处三荒大点1450亩。加强化果业基地建设,对三处千亩仁用杏基地进行标准化管理,组织群众落实了除草、果带整修、病虫害防治等各项管理措施2次,积极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多方筹资2.3万元,购买新品种脱毒洋芋、黄豆籽种,在经济林带内套种285亩和795亩,长势良好,有望增收。

  3、合理精简人员,减轻了行政运行成本。通过机构改革,全乡24名村干部实行村支书、主任交叉任职或支书、主任“一肩挑”,有的还兼任合作社长,使村干部职数由原来的76人减少到目前的65人,精减11人,占村干部总人数的15,每年节省开支近3.6万元。

  4、推行竞争考核机制,创造了服务产业的平台。通过机构改革,将大部分干部按照所学专业和特长,安排到相应的村、企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任职,使干部把以前的包村、包片、包点的机制向包产业、包项目典型、包重点转移,干部本人也由当过去的“万金油”干部转变为“专长专用”。同时,按照形势发展的需要,不等不靠,积极探索制定机构改革后新的干部考核机制和管理办法,实行周小结,月评比,季考核,年汇总,实行一个产业组、一支服务队、一套管理办法、一套考核机制,打破过去的平均主义,进行绩效挂钩,使干部人人身上有压力,个个肩上有担子,消除过去干部等待观望的依赖思想,增强干部的紧迫感、压力感和主观能动性,使干部真正把的着力点从过去的行政命令式开始向为农民生产提供服务、带领和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等参与式服务上转移。凉水泉村党员袁占梅结合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帮助凉水泉村确定了以“支部 协会”党群共富经济合作为平台,以党员能人、富人为骨干,带动群众走肉猪养殖产业规模化开发路子的思路。机构改革以来,共组织销肉猪2100多口,输出劳务60多人(次),实现收入152多万元。

  5、进一步转变了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通过乡镇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干部原来的催种催收、刮宫流产(计划生育)变成了服务于民,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下派到村任职的干部以市场主体的身份参与到产业中去,通过研究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帮助群众出点子、找路子、想办法,搞指导、搞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难题,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通过他们发挥自身优势,把农民组织起来,走产业化致富的路子领办经济实体,共同创造机会解决就业、增收问题。通过带领群众创业、跑市场,广辟流通渠道,为群众提供信息、拿定单,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难的问题,带领群众脱贫致富。选派到油府庄村的李飞龙同志积极配合村党支部,制定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发挥能人、富人作用,大力启动民间个人资金。引导扶持致富能人袁得贵联合袁喜文等6户建办了以种兔繁殖、销售和技术咨询为一体聚星养殖园。该园今年3月份动工建设,完成总投资5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万元,流动资金6万元,购置粉碎机、颗粒饲料机等机械设备12台(件),运输车6辆。修建兔棚15座75间,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目前饲养量达到3260只。同时,吸引黄寨乡的致富能人李宏文资投资15万元建办了油府庄村水泥预制厂,已于5月份建成投产,建有厂房3间,硬化水平台面156平方米,修建集雨水窖1眼,购置搅拌机、电焊机、切割机等机械设备6台(件),机动运输车1辆,主要以生产水泥檩条、水泥轨枕、钢梁水泥椽、屋脊等各种规格的水泥制品为主,现已生产各类产品3600件(块),实现销售收入4.8万元。凉水泉村选派干部刘伟贤同志,配合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塬面百米经济林带内套种无公害脱毒138亩,整修拓宽凉后公路25公里,移动土方8立方米,通过验收达到了四级公路标准,助推了各类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水么村选派干部贾文玉同志,依托劳务输转协会,向县内矿区输送劳务工80人,实现劳务收入32万元,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发展平台。高庄子村选派干部张震同志,会同高庄子村两委班子成员吃苦耐劳,积极创新,为高庄子村新农村建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群众高兴地说:“我们贫困山区就需要像张助理这样有知识、有头脑、有创劲的好干部”。

  6、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通过向村、企业或协会等中介组织选派干部,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大部分村社干部、企业或中介组织负责人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他们将自己的经验、技术传授给其他农户,带动大家共同致富。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乡镇的内容、重点发生了变化,再加上乡镇撤并、人员分流和内设机构调整,打乱了乡镇多年形成的机制和管理体制。如何适应新的变化,及时调整思路,改进方式和方法,已成为当前乡镇的一项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从目前情况来看,在乡镇职能转变中还存在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长期以来,乡镇的重中之重就是财政收入、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并且作为考核的硬指标,实行“一票否决”。现在,不仅沿袭2000多年的“皇粮国税”取消了,国家还给予农民各种补贴,由“多予少取”变为“只予不取”,“失重”,干部心理“失衡”,一些乡干部因此无所事事、迷茫困惑、不知所措。

  二是方法不适应。农业税取消之前,乡镇干部主要是忙着“催种催收”。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和中央相继下发的几个“一号文件”,农民的经营主体意识、民主法治意识明显增强,单纯靠行政命令开展失去存在基础和意义。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方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搞好公共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大多数乡镇干部心里没底。

  三是发展思路不适应。农业税取消后,虽然有转移支付,但转移支付是一个定数,且重在维持乡镇基本运转,根本谈不上偿还债务、发展乡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农业无税,乡镇无财,这对于长期习惯就农业抓农业的乡镇干部来说,是最大难题。

  四是管理模式不适应。长期以来,乡镇政府往往以行政任务的方式把农业税费等法定事项交由村民委员会执行完成,并对属于村民自治范围的生产、经营等具体活动加以干涉,用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领导和管理。新的形势下,如何在推进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实行对村社的指导、支持和帮助,成为乡镇干部必须解决的迫切课题。

  四是乡镇事业单位资金不足,无法添置服务设施,难以开展推广项目。如兽医站没有一家健全的医疗设施,群众养殖防病治病乱找兽医,对养殖业的发展影响很大。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继续围绕以转变乡镇职能、建设服务型和法制型政府为着眼点,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

  一是狠抓思想观念的转变。政府的能力和作用是有限的,而市场和社会则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组织能力。应该说,自从国家产生以来,政府的作用从来都不是无限和万能的。虽然政府一直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如果其角色和作用扮演发挥超过限度,则不仅自身不堪重负,反而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要使每个干部认识到,虽然政府职能的转变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政府权力的缩小,并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其个人权力范围的缩小或某些利益的损失,但改革就是权力和利益的再调整和再分配。对改革不能叶公好龙,要做一个真正的改革者,只要是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的改革都应坚决支持。

  二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今后乡镇的重点,紧密结合我乡农业和农村实际,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法和路子,把乡镇政府的职能转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转移到搞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三是积极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要结合完善乡镇机构改革,重点抓好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和乡村两级债务化解等,进一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为加快农村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是大力提高社会自我组织能力。在传统的“强国家,弱社会”的治理模式下,一方面,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社会事务,另一方面,社会自身的组织能力很弱。在这样一种局面下,如果政府突然把很多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转移给社会,确实很有可能出现混乱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必须把政府的社会事务的管理职能的转变与大力提高社会的自我组织能力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模式。

  五是加强乡镇干部的技能培训。干部普遍反映,过去只围绕收款而,干部整天想的是如何采取方法从农户手中把钱要回来,而现在转变为服务型,干部就不能适应。比如在果树作物技术、农机使用、科技发展上基础知识少。现在要服务于群众,就要加大培训力度,乡上要拿出经费,鼓励和支持乡干部自学和外出培训,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搞好乡镇。

  六是理顺条块关系,增强乡镇政府功能。教育、卫生、土地等以及直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其它机构的人、财、物,我们认为要下发给乡镇管理,逐步建立起适应农业产业化,小城镇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服务的新型事业机构运行体系。同时,把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管理职能应归政府机关行使,而技术性、事务性、服务性的则由事业单位承担。把过去政府机构与事业单位职能交叉不清的现象必须清除,切实实行政事分开。合理设置乡镇事业机构,将必要的为三农服务的农业、农技、农机、水利等部门合并为一个机构。只有理顺了县乡关系,乡镇功能得到完善,才有利于乡镇行使领导和管理职能,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以确保我县乡镇机构改革取得新的成果。

  《乡镇机构改革情况汇报》来源于网,欢迎阅读乡镇机构改革情况汇报。iTp

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深化乡镇街道机构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确保通化县乡镇机构改革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县委编办高度重视,在认真摸底调研的基础上,统筹谋划,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根据工作任务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6+X”模式,灵活科学设置党政内设机构,建立简约精干的组织架构。

  统筹配置、整合资源,将县直相关部门设在乡镇的农、林、牧、水等事业站所全部实行属地管理,机构、职能、经费和人员编制全部下放,与乡镇所属事业单位整合组建了乡镇综合服务中心,精简机构,完成了事业单位整合组建。

  目前,通化县15个乡镇政府“三定”方案均已制定并下发。各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均挂牌运行,并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共调剂672名事业编制,转隶470名工作人员,扎实有效促进了乡镇机构改革稳步推进,保障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篇7

  乌敦套海镇位于翁牛特旗东南部,305国道穿越境内,东连玉田皋乡,隔老哈河与敖汉旗古鲁板蒿乡相望,南接赤峰市松山区哈拉道口镇,西与东庄头营乡相邻,北与那什罕苏木接壤。南北长28公里,东西宽24公里,呈不规则不长方形,行政区域总面积56.8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1.2万亩(水浇地面积4.5万亩),林地18万亩,人工及飞播牧草保存面积13.3万亩,草地8万亩,森林覆盖率32%。

  乌敦套海镇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61个村民小组,39个自然村,全镇总户数6191户,总人口23162人,其中少数民族1229人,非农业人口近4000人。粮豆产量3000万公斤,牧业年度家畜存栏5.6万头只;20镇级财政收入41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00元。全镇干部、教师、离退休人员、遗属、民政供养人员共780人,每30人供养1人,财政供养率极高。

  全镇党政机关和事业各站所现有人员共135人。

  公务员共39人(含财政所人员9人),其中男27人,女12人,平均工龄,公务员平均年龄40.8岁,其中50岁以上1人,文化结构为大学本科13人,大专12人,中专10人,高中4人,行政机构编制为29个,超编10个;党政配置领导职数8个,其中正科3人,副科5人。

  事业单位设立12个职能相对独立的站办所,共有96人(含自聘人员9人)。其中男64人,女32人,平均工龄,平均年龄38岁,50岁以上4人。文化结构为本科8人,大专27人,中专40人,高中21人,事业单位机构编制为62个,超编34个。事业单位人员中,有干部52人,合同制工人29人,全民工人6人,大集体工人2人,计生招聘3人,畜牧大集体2人,文化招聘2人。所有工人身份人员,由于镇政府背着1176万元的债务包袱,财政乏力,均未上交统筹保险,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

  乡镇近几年来总的趋势是:人员逐步增多(后主要是安置转业兵),编制基本不变,工作量大幅度减少,工资有所上调,工资缺口越来越大。全镇行政、事业站所累计超编44人,年事业单位人员工资缺口达52万元。

  取消农牧业税之前,镇政府日常工作主要有:(1)税费征缴;(2)公路会战;(3)生态建设会战;(4)专项推进种养业;(5)迎检达标软件(计生、党建、综治等)。

  取消农牧业税后,政府的主要精力不再是税费征缴、强迫种养和经济处罚,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不存在了,财政、计生等部门的职能弱化尤为突出。乡镇干部的注意力全部转移到建设和发展上来。

  应保留的职能是:引导生态及公路会战,引导示范推广农牧业产业化。

  应强化的职能是:(1)提高群众的全面素质,强化对农牧民实用科技、政策、法制的培训。(2)实施农田水利生态等基础建设项目。(3)农村教育、卫生、扶贫、广电、通讯等公益事业。(4)协调处理土地、林木、草场等群体性纠纷。(5)加强劳动保障,积极招商引资,实施项目拉动,发展镇村民营工业,培植财源。(6)创新党建工作思路、机制,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五、日常工作中,哪些工作是以旗县为主完成,乡镇配合,哪些工作是由乡镇为主完成;县乡事权如何划分?哪些工作本不应由乡镇承担而实际承担着,哪些工作本应由乡镇来做而未摆上工作日程

  税收:应是旗县为主,乡镇配合,现在是职能倒置,改为以乡镇为主。

  行政执法:乡镇无行政执法权,行政处罚权均在旗县政府部门,涉及到经济利益,乡镇只能回避。建议明确乡镇行政权和执法权,如宅基地审批、计生罚款、动植物检疫、林木采伐审批及处罚、农机违章处理等。目前,行政权、收费权上划,矛盾全部转移到基层。

  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做好哪些工作,在综合治理、文化、卫生、教育、民政、计划生育、广播电视等方面,乡镇主要承担哪些工作任务

  目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主要应该是提供及时有效的公共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社会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综合治理主要承担普法、民间纠纷调节工作,文化主要是当地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卫生主要承担计划免疫防疫宣传、农村文明建设工作,教育工作以全民教育的`普及和推广为主,全面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民政工作主要是扶贫救济、婚姻登记、优抚、低保救助,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是优生、优育、优教知识宣传,人口管理和技术服务,广播电视主要负责政策、法律和农村适用技术宣传,

  维护有线电视节目正常播出。

  七、农牧民需要到乡镇办的事情主要有哪些,乡镇行政事业单位能否满足农牧民需求,主要原因是什么

  农民到乡镇办理的事项主要有:婚姻登记、宅基地审批、准生证办理、林木采伐审批等。而乡镇行政事业单位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因为最终审批权不在乡镇。

  乡镇政府没有行政执法权。凡涉及收费、审批、处罚等比较直观的行政执法职能部门,都是垂直条管,如公安、工商、国税、地税、交管、电力等,把没有实际意义行政权利、人员多、收入少的部门放到了基层。因此,乡镇的日常管理手段主要靠做群众的政治思想工作,协调司法机关依法处理,责成村委会按村规民约处理。

  目前,乡镇事业单位与旗县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存在行政职能与服务职能交叉现象,乡镇事业单位不是行政执法主体,又没有公务员资格,但业务局却委托执法。行政权力向旗县集中,收费权力向旗县集中,影响和削弱了基层政府的职能发挥。

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篇8

  根据省、州相关文件精神和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的通知》(天党发[2011]8号)文件要求,为切实做好我镇机构改革工作,进一步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结合我镇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深化机构改革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理顺职责关系,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机构和岗位设置,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推动我镇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促进我镇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市场取向、开拓创新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公开,创新公益性事业服务运行机制,搞活经营性服务。二是坚持精简、统一、效能原则。按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合理调整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编制,坚持以职能设置机构、以职责核定编制,以编制确定岗位,按岗位配备人员,优化人员结构,提高行政效率。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原则。逐步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转向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规范政府事权,进一步理顺上级主管部门与乡镇之间的关系,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加强群众监督,实现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原则。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机构改革措施和办法,确保我镇行政事业机构职能转变、编制精简、财政保障、人员分流“四到位”。五是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周密制定改革方案,注意化解各类矛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二、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一)**镇党政办事机构

  根据**党办发[2010]19号和**党办发(2010)57号文件关于“原则上乡镇党政办事机构不超过5个,县级党委、政府所在地镇、人口在5万人以上的镇党政办事机构不超过6个”的规定。**镇设置党政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公共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城镇管理办公室6个党政办事机构。

  同时按照有关法律、章程和规定设置人民代表大会、纪委(监察)、政法委、人民武装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机构,其办事机构采取加挂牌子形式设置。

  (二)法律法规明确县政府部门设在**镇的机构

  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庭、国土资源管理所、中小学校、卫生院、移民工作站为县政府部门设在乡镇的机构。以上机构党组织关系按有关规定实行属地化管理。机构的具体名称为:

  1、县公安局设在**镇的机构有**镇公安派出所。

  2、县司法局设在**镇的机构有**镇司法所。

  3、县国土资源局设在**镇的机构有**镇国土资源管理所。

  4、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在**镇的机构有**镇卫生院。

  5、县教育和科技局设在**镇的机构有**镇中学、**镇第一小学、**镇第二小学、**镇第三小学、**镇第四小学、**镇润松学校、等6所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小学。

  (三)**镇党委、政府管理的事业机构

  按照**党办发(2010)19号和**党办发(2010)57号文件规定,乡镇不再新成立行政管理职能和经营型事业单位。在乡镇机构改革中,就原有事业机构进行科学整合和设置。机构限额为9个,机构规格为正股级机构。设置或保留机构其具体名称为:

  1、组建乡镇农业服务中心。

  将农业技术推广、畜牧兽医、乡镇企业管理等涉农站及职能一并整合划入。一般含农业技术推广、农机推广、畜牧兽医、农用物资、扶贫开发、农产品质量检测、乡镇企业管理服务等服务性工作。

  2、组建乡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

  将乡镇劳动保障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等涉及人力资源开发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办及职能一并整合划入。一般含人力资源开发、劳动力技能培训与转移、优抚安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社会救助、养老保险等服务性工作。

  3、组建乡镇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

  将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机构及职能与文化宣教、远程教育等职能整合划入。一般含文化宣教、远程教育、信息收集与传递、图书阅览、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

  4、组建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将乡镇规划建设管理所的职能与村镇建设职能整合划入。

  5、保留乡镇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站。包含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

  6、保留乡**全生产监督管理站。

  7、保留乡镇水利站、林业站、财政所。

  (四)整合人力资源,发挥工作效率。

  将工作关联、职能相近、工作业务联系紧密的部分机构,采取联合办公或合署办公形式开展工作。具体联合办公和合署办公的机构为: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与司法所联合办公,加挂“综治维稳信访处置中心”牌子。

  2、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与国土资源管理所合署办公。

  按照《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构建服务基层和群众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党办发(2009)17号文件的要求,乡镇、村(社区)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开设“一站式”服务窗口,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按照《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通知》**党办发(2009)12号文件的要求,乡镇、村(社区)综治工作中心(站、点)要进一步整合力量,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接待群众来访、法律咨询服务等工作。

  (五)创新乡镇机构管理体制。

  县政府部门设在乡镇的机构,以县政府部门管理为主,对其履行人事管理和业务工作部署、指导和考核职责,乡镇党委、政府对其履行日常工作指导、协调和考核职责。乡镇党委、政府管理的事业机构,乡镇党委、政府履行人事权、财权等管理职责,县政府部门履行业务指导职责。县政府部门和乡镇要依法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自治工作,推动农村社区建设,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增强社会自治功能。

  (六)**镇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严格控制人员编制,按照现有编制严格控制乡镇人员,在同一层级内,可根据实际情况,对行政编制实行动态管理。要严格编制属性,乡镇党政使用行政编制,乡镇事业单位使用事业编制,不能将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混用。

  1、**镇按照**县乡镇机构改革机关编制的调整、其行政编制由改革前的42人调整为改革后的41人,其中包含行政编制9人,社会事务办5人,经济发展办3人,公共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办7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3人,城镇管理办2人,人大主席团2人,纪委2人,政法委3人,人武部2人,工会1人、共青团、妇联各1人。

  2、**镇党政机关原使用的事业编制核销,按现有行政编制的15%核定工勤编制,即41×15%=6人。

  3、**镇事业单位编制基本维持原编制总数不变,其中农业服务中心编制数由11人调整为12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保持不变,编制数为2人;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保持不变,编制数为2人;村镇建设服务中心保持不变,编制数为2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编制数由1人调整为2人;水利站保持不变,编制数为5人;林业站保持不变,编制数为4人;财政所保持不变,编制数为6人。整合的事业单位按照编制随职能走、人员随编制走的原则,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由县编委在编制总数内进行调整。

  4、严格控制领导职数,按规定限额核定领导职数。

  (1)**镇统一设置党政领导职数9名,其中包括党委书记1名,党委副书记2名(其中1名兼任镇长),人大主席1名,乡镇长1名,副乡镇长3名(其中1名交叉任职不占职数),纪委书记1名,政法委书记1名,人武部长1名等。

  (2)乡镇党政办事机构领导职数的设置:**镇党政办事机构的领导职数设置为1正2副,其中1名副职兼任镇党委组织员。

  (3)依法依章程设置机构股级领导职数的设置:镇人大主席团、工会、共青团、妇联、人民武装部等依法依章程设置的机构股级领导职数各设1名正职。

  (4)县级部门设在乡镇的单位和乡镇管理的事业单位领导职数的设置:按整合后的编制情况核定,即编制在4名(含4名)以下的单位,设正职1名,因特殊需要可增设1名副职领导。编制在5 至9名的单位,设1正1副,编制在10名(含10名)以上的单位,设1正2副。公安派出所和人民法庭的领导职数适当增加。

  按此规定**镇农业服务中心编制数为12人,领导职数为3人,其中1正2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林业站编制数均为4人,各设领导职数为2人,其中1正1副;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编制数均为2人,各设正职领导1人;水利站编制数5人、财政所编制数6人,各设领导职数为2人,其中1正1副。

  三、人员定岗和分流安置

  人员定岗和妥善安置人员是乡镇机构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人员配置,改善人员结构,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步骤,必须做细做实,加快推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有关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政策,妥善安置超编人员,尚未安置的要通过自然减员等多种渠道逐步消化。

  1、乡镇机关公务员,要在核定的人员编制范围内,在已具备公务员身份的现有人员中选用,其他人员按照人随编制走的原则,保持原身份不变,今后乡镇机关新进人员严格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把好进人关。

  2、事业单位人员,按照新设置的机构核定的编制,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新进人员要严格实行公开选拔、择优聘用的办法。在这次机构改革,被撤并整合以及职能调整、改变机构名称的事业单位,其工作人员由镇党委按照“人随事走和调剂安置”的原则进行安排。原则上其单位被撤并整合到哪个单位,其工作人员就划到那个单位去。对于超编的我镇事业单位人员,在本镇内部按其所能,调整到空编的事业单位去。对编制限制一时难以安排的干部,采取暂时超职数安排解决,逐步消化。被调整的人员,由镇党委按干部管理权限,报组织、人事部门审批。

  3、按编上岗人员,要完备相关手续,实行实名制和公示制,接受各方面监督。

  四、组织实施

  (一)工作进程安排。2011年5月10日前将改革方案报县编委办,经县委、县政府审批后组织实施;5月20日前完成三定方案审批; 5月21日—5月30日完成人员竞聘上岗工作。

  (二)严肃纪律,严格执行机改政策规定。各部门在机构改革中要严肃政治纪律,确保政令畅通。要严格按县委、县政府批准的机改方案组织实施,严禁“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要严肃机构编制纪律,积极推进机构编制公**、规范化管理。此次改革中,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县级主管部门派驻乡镇的事业单位要实行机构、编制、人员的实名制和公示制。要严肃财经纪律,严禁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严防转移资金、私分钱物、挥霍浪费和侵吞公有财产。对违反规定的,要依法依纪从严查处。镇纪委要配合县机构编制部门按照中编办、监察部发布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对机构编制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三)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要站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这次乡镇机构改革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为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成立**镇机构改革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刘余超同志任组长,镇党委副书记罗朝开同志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罗朝开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陆显圣同志为成员,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

  要积极做好人员分流安置和竞聘工作,妥善化解和处理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和“十二五”期间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

  要严格执行中央、省、州、县机改政策,严肃机构编制纪律,加强档案管理,切实做好安全保密工作,加强对新组建和改变名称的单位文件档案资料的移交管理,确保文件档案资料的完整、安全。同时加强对印章的监管,新组建和改变名称的事业单位的印章由镇政府统一规定制发,新印章启用后,原印章立即作废并上交镇政府统一封存,对于不按相关规定迟交和乱使用印章造成不良后果的应追究部门负责人的相关责任。当新的印章启用后,各单位的牌子由镇政府统一制作,并及时对外挂牌运转。

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篇9

  近日,江苏省宿迁市深化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实施意见及配套工作方案印发施行。至此,江苏各设区市纪委监委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工作全面推开。在此之前,江苏省一级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工作已全部完成。

  “深化派驻机构改革,是党中央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江苏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蒋卓庆表示,该省结合实际,着眼于“形”的重塑、“神”的重铸,从优化机构设置、制定工作规范、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发力,努力推动派驻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

  严格依规依纪依法,确保“施工”不走样

  为全面推进省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今年5月底,江苏省委出台《关于深化江苏省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省纪委监委配套印发省属国有企业、省属金融企业、省属高校和在苏部属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等4个实施方案,细化改革内容,实行分类施策,确定“路线图”,制定“任务书”。

  8月下旬,该省分片召开设区市纪委监委专题调研座谈会;9月中旬,制定关于深化设区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指导口径;9月下旬,就各设区市提交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方案集中反馈修改意见……几个月来,江苏省纪委监委开展了一系列紧锣密鼓的行动,了解工作情况、开展业务指导、进行政策把关,稳步推进改革任务落实。

  9月25日,江苏省纪委监委印发《关于深化设区市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改革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涉及范围和工作要求,督促各设区市纪委监委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分类有序推进。

  “不得向驻在单位下属单位实行再派驻,不得层层转授监察权;必须严格规范监察措施使用审批程序……”翻开这份指导性文件,不难发现,10条指导意见紧盯各个关键节点,明确要求各设区市纪委监委在派驻机构改革中必须坚持稳妥审慎原则,按照党组织领导管理体制,不随意扩大改革范围、不超越职责权限授权,从实际出发,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目前,该省27家省属国有企业、4家省属金融企业、32所省属本科高校通过派驻纪检监察组,或派驻监察专员和设立监察专员办公室等形式,实现省一级派驻监督全覆盖,派驻机构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明晰、监督更加有力。各设区市派驻机构改革也正按照省纪委监委要求扎实推进,将“施工图”逐步逐项变成现实。

  聚焦“四个关键”,擦亮派驻监督“探头”

  因超标准领取薪酬,江苏省盐业集团盐城分公司4名领导班子成员被诫勉谈话,3人被组织处理;各分公司共收回违规发放的薪酬71.6万元……近日,在江苏省盐业集团公司纪委、省监委派驻监察专员办公室的推动下,一场针对员工违规超额领取薪酬的专项整治行动在集团所属企业内部引起不小震动。

  专项整治由发现问题倒逼产生。“集团下属公司区域分散、点多面广,过去往往是监督的盲区和死角。改革后,我们以推动巡察整改为抓手,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精准监督。”该集团公司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监察专员王胜介绍,在依规依纪处置部分公司领导班子成员超额领取薪酬的问题后,他们立足监督的再监督,推动出台规范下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月度薪酬发放、月度绩效考核等一系列制度,从源头上堵住薪酬违规发放的漏洞。

  “推动派驻监督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准确把握政治监督的定位,严格监督、精准监督、有效监督。”江苏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省在实现派驻机构、人员配备“双到位”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派驻机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指导、管理、服务和保障,推动派驻机构深入开展“嵌入式”监督,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不断净化驻在单位政治生态。

  如今,综合运用参加会议、专项检查、约谈提醒、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等方式开展监督,已成为该省纪委监委派驻机构的一种工作常态。以江苏省纪委监委派驻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为例,派驻机构改革以来,已对监督单位101个“三重一大”事项研究决策过程开展监督,提出意见建议30余条。“我现在的工作有‘三多’:监督事项多、意见建议多、约谈提醒多。”该纪检监察组组长郑路说,正是因为自己成了“三多干部”,才能更好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有效压实驻在单位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4个“40条”,为派驻机构履职明规范立规矩

  10月10日一大早,南京审计大学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监察专员王书龙就来到省纪委监委相关监督检查室,报备该校一名中层干部违规发放学位证书问题的处置情况。即便是前来报告工作,王书龙也不忘随身带着《江苏省属本科院校纪检监察机构工作规定》这本小册子,“方便随时翻阅,看看履职是否规范”。

  向省纪委监委对口联系的监督检查室报备问题线索处置情况,正是该《工作规定》里明确的要求之一。改革后,派驻机构被依法赋予监察权,既要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又要履行监督调查处置职责。如何确保派驻机构全面、规范、高效履职?江苏省纪委监委出台派驻省级机关、省属金融企业纪检监察组和省属国有企业、省属本科院校纪检监察机构工作规定等4个“40条”,为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履职明规范、立规矩。

  有效、管用,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评价。记者注意到,《工作规定》围绕派驻机构的职责定位、监督检查、问题线索处置、审查调查等列出40条责任清单。“过去高校纪检工作比较薄弱,缺乏统一的规范。现在我们只需要‘按图索骥’,再也不用担心工作缺项漏项了。”王书龙说,4个“40条”解决了如何履职的大问题,该做什么、怎么做心里更有底。

  敢于执纪问责、动真碰硬,离不开考核的激励和鞭策。江苏省纪委监委专门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以强化监督为核心,以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为重点,探索实施分类考核,采取季度督查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一个季度内监督执纪问责和监督调查处置没有实际工作的,必须向省纪委监委作出说明;实行年度综合考评,考核结果与干部任免、薪酬、奖惩等事项挂钩,工作不力的将被调整岗位。

  随着派驻“探头”越擦越亮,改革制度优势正逐步转化为治理效能。今年以来,江苏省属国有企业纪检监察机构谈话函询72件次、立案30件、处分29人,同比分别增长10.8%、87.5%、31.8%;省属本科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谈话函询134件次、立案43件、处分36人,同比分别增长109.4%、168.8%、227.3%。

机构改革实施方案 篇10

  梨林镇机构改革调研材料根据省、市编制委员会的要求,我单位积极组织有关人员对我镇机构改革、管理体制、职能转变、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梨林镇位于济源市东部,6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万亩,辖区内45个行政村,43045人,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820元,工农业总产值40532万元。

  1、机构设置及管理情况经过和年两次机构改革后,我镇机关内设3个办公室,即党委办公室、政府办公室、经济工作办公室,下设4个事业中心,即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市派出机构包括镇派出所、司法所、工商行政管理所、财税所,派出机构实行派出部门与镇双重管理的体制,以派出单位管理为主,派驻我镇机构的领导干部任免由派出部门提名,征求镇党委意见,按干部管理规定任免。

  2、人员编制情况镇政府核定行政编制28名,机关工勤编制3名,事业编制29名。领导职数12名:镇党委设委员7名,其中,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3名(1名兼镇长,1名兼纪检委书记),专职党委委员的行政级别为副镇长级。人大主席1名,政府设镇长1名(任党委副书记)、副镇长3名,镇人民武装部配部长1名,行政级别为副镇长级。梨林镇现有领导职数11名:镇党委委员6名,其中,党委书记1名,副书记4名(1名兼镇长,1名兼纪委书记),人大主席1名,镇长1名(任党委副书记),副镇长4名,在编人员42人,聘用人员54人。

  3、财政及供养人员情况2004年全镇财政收入443万元,支出491.4万元,其中工资支出112.5万元,建设支出97万元。正式人员目前工资水平维持在1000元左右,临时人员工资水平维持在600元左右,工资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收入和自筹资金。随着农业税的减免,我镇地方财政收入减少将半,乡镇负担一步加重,仅仅维持机关人员的.工资,无法保证正常的办公经费。但是,经过粮食直补和农业税的减免,农民负担进一步的减轻,基本上没有其他负担。

  1、党委办公室:负责全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纪检监察、党风廉政建设、统一战线、人民武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组织人事、劳动工资等工作,承担镇人大开会期间的日常工作,负责党委系统的文秘、信息、机要、统计等工作。

  2、政府办公室:负责镇政府机关的综合协调、政务监督、行政后勤等工作,负责计划、教育、科技、卫生、民族宗教、民政、扶贫规划、统计、移民安置等工作,负责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指导工矿企业抓好安全生产工作,负责协调四个中心搞好行业规划、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指导村民委员会开展工作,政府系统的信息、文秘等工作。

  3、经济工作办公室:制定全镇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负责镇属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的规划、管理、指导和服务工作,负责镇财税管理、招商引资、市场贸易等工作。

  1、农业服务中心:宣传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抓好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工作,负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组织建设,负责抓好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农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畜禽品种引进、改良、畜禽疫病防治、植树造林等工作,结合工作实际为农民提供科技信息,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优质服务。

  2、文化服务中心:运用多种文化艺术手段,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艺术、体育活动,开展图书阅览,传播科学、技术、文化知识,提高农民基本素质,依法对辖区内文化市场进行监督管理。

  3、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负责村镇建设规划、土地管理使用、环境保护、路政建设等工作,按规定协调有关部门搞好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工作,负责辖区内市场开发、建设、管理工作。

  4、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开展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教育和咨询服务,培训村级计生宣传技术员并指导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网的资讯,请访问: 实用资料

本文来源:https://www.liuxue86.com/a/4845795.html
延伸阅读
随着国家司法制度的改革,人们也加强了对于合同的认知。我们拟制合同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在繁琐的工作之余小编读到了这篇引人入胜的“生产合同”,希望你更多关注本网站更新!生产合同篇1甲方:
2023-05-10
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或多或少会遇到因犯错而不得不写检讨的情况。然而,写检讨的目的并非单纯地罚责,而是要通过认真思考自己的错误,找出问题的根源,然后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改正。本文
2023-05-10
当我们犯错时,通常都需要写一份检讨。这是因为我们的错误行为已经带来了一些负面后果,而撰写检讨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接下来,我们为大家分享关于学生考试的检讨书,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敬
2023-05-10
没有什么过不去,只是再也回不来。2022年期待会更好。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看看以下的《未来可期正能量句子》,为了提升面对困难的勇气。大家会感受到我们传递的正能量,获得鼓励,正能量语录可
2023-05-10
早,又是他娘的爱你的一天,晚安,又他娘的爱了你一天。小编推荐的《适合用来表白的句子》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写的非常好。爱情可以使我们不再孤独不再迷茫得到支持和扶持,就像一杯清茶,清爽无比
2023-05-10
就业实施方案篇1为创新就业扶贫工作机制,保障就业扶贫工作有效开展,根据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免费培训贫困劳动力,使其就业、创业能力得到普遍提
2023-05-10
人生每个时段都需要规划,规划永远不会迟到,规划是终生的,在我们不知道工作该如何实施时。上级通常会要求我们先准备几份工作方案,方案可以让我们在工作中有具体明确的方向,从而加以努力,怎
2023-04-26
出国留学网相关专题:“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篇1为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市城管委《关于全面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意见》(穗城管委〔20XX
2023-01-05
出国留学网的编辑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高效课堂实施方案”。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你所有智慧,制作方案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更轻松的工作。我们应该要根据情况去制定相关方案了
2023-03-21
校园安全工作实施方案(篇1)为了响应国家质检总局等五部委《关于开展“20xx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和xx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开展“20xx年全省质量月”活动的通知》的号召,由
2023-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