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写作之前我们会查阅范文。借鉴范文的目的在于借鉴构思。出国留学网编辑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小学教学设计模板,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篇1】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朗读中感受五花山的美丽,表达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教学中渗透文章的写作方法,安排小练笔,发挥学生的想象。
二、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五花山的美
三、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众多的名山大川,你们在假期里和自己的父母去过哪些名山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黑龙江的伊春市去看看,那里有一座风景如画的山,这就是:五花山(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大声自由的美美的读一读,想一想这座山为什么叫五花山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吗
(课文最后一段)
五颜六色是什么意思还有其他什么词语可以形容呢(五彩缤纷)
五彩缤纷是形容哪个季节的五花山呢(秋天的五花山)
这五彩兵分的色彩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五花山的秋天吧!
三、品读课文重点段落第四段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找一找秋天的五花山有哪些颜色你喜欢什么颜色,划出来自己读一读,读出你的喜欢。
(金黄,杏黄,火红,紫红,翠绿)
2、你喜欢什么颜色,能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吗(根据学生回答利用多媒体出示相关句子及与句子有关的图片)
3、指导朗读学生喜欢的句子。
如:金黄色(觉得耀眼,阳光明亮。)
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多人读)
杏黄色(指名喜欢这个颜色的学生读)
让学生说说听着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样那就读出你的感受吧!
指名读
火红色:用了比喻写的非常生动,写树林跳舞非常活泼、轻快。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指名读,男生齐读
紫红紫红:注意重复紫红这个词还有幕布,可提醒学生。颜色浓烈。
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名读
翠绿:写出松柏不畏严寒。能读出坚定的语气吗
齐读
4、五花山美不美作家写的美,摄影家拍的美,相信我们能读的更美。
全体起立齐读第四段。
四、学习第二、三段
1、五花山的秋天的确美,那么五花山的春天和夏天又是怎样的呢自由读读描写五花山的春天和夏天的段落,找一找春天和夏天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绿)
2、那这两种绿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春天(出示课件)
(1)、春天的五花山是一种什么样的绿呀(淡淡的绿,嫩嫩的黄)
自己读一读,划出让你有感触的字词,说说你的体会。并带着这种感受来读一读。
(2)、夏天的五花山也是绿色的,但是绿得不一样,那是一片怎样的绿呢(浓浓的绿)
自己读一读告诉我夏天的五花山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重点指导学生感受“像被绿油彩涂过”这句。
指名读
五、拓展延伸,安排小练笔
1、这节课我们欣赏了五花山的春天、夏天、秋天的美丽景色,那么,五花山的冬天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播放五花山的冬天的课件,让学生观看。
2、学生仿照课文中的写法写一写五花山的冬天。
3、汇报交流
板书:
春天:淡淡的绿嫩嫩的黄
五花山夏天:浓浓的绿
秋天:五颜六色(金黄,杏黄,火红,紫红,翠绿)
冬天: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篇2】
一、教材分析:纸版画是凸版画的一种,是绘画和手工相结合画种,它利用最简便的材料(各种纸张)和工具(剪刀),剪贴成具有一定高低层次的版面,通过拓印可以获得多份相同的纸版画作品,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制作过程较为简便,动手又动脑,对中学生创造型思维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师的讲解,复习巩固有关美术课堂教学中学过的有关纸版画基本知识和技法,启发和引导学生认识和掌握纸版画的造型规律,熟悉纸版画的几种常用技法,开拓思维,充分发挥纸张的形态特征,制作出较好的纸版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是感受纸版画的艺术美;难点是认识和掌握纸版画的造型规律和各种常用技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示范作品、投影仪等;学具:学具盒(剪刀、胶水、黑色颜料)纸材等。
五、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好!今天我们这节美术课的学习内容是黑白纸版画。
(板书,黑白纸版画制作)
我们在上一节美术课上已经学习了有关纸版画制作方法和有关制作技法。纸版画制作的工具,材料简便,各种质地、各种厚薄的纸张都可以用,工具也以剪刀为主,通过剪贴、撕贴就可以印制版画,效果也很好,同学们兴趣很浓,大多数同学都很好地掌握了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并且课后都能完成一幅质量较高的作业。
(出示部分学生美术作业,利用投影仪打出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与难点)
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哪位同学告诉老师,我们学习的纸版画的最基本技法是什么?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生:纸版画最基本的技法是“拼贴法”。
师:对,纸版画最常用,最基本的技法是拼贴法,是用纸版剪下物体各部分的外形后,再进行叠贴或平贴,使版画产生凹凸不平的层次而成为可以印制的底版。
(板书:拼贴法)
譬如制作一棵大树的图样,要做成纸版面,就应该先画出稿样,再剪出树干、树枝、树叶,再拼贴起来拓印就可以了。
(利用投影仪出示图例)
同学们想一想,这样拼贴后的版面是靠什么来表现物体的轮廓线的?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生:靠……
师:同学们,由于纸版拼贴后就有了高低层次,树叶和树枝部分拓印时就分开了,纸版画主要就是用这种方法来造型的,由于剪贴或撕贴出来的大多是面状的,简洁明快,黑白灰分明,轮廓线有虚有实,具有纸版画特有的艺术效果。
(对学生回答给予评价,并讲出其中的一些道理)
教师再次强调制作步骤与技法,指出黑白纸版画造型方式力求概括、提炼,但要画出应有的体积和空间的联系。
六、布置课堂作业:
用黑白效果制作一幅风景纸版画。
要求:构图中黑白灰组合合理,或有简洁的颜色关系。
七、课堂辅导:
辅导时应注意方法,要多用启发引导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八、课后小结:
总结课堂上所学内容,巩固新课,指出应注意的有关“通病”,布置下节课学具准备工作,并作简单预习。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色彩强烈对比带来的视觉美感,深入了解对比色知识;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回忆、探究、分析、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比色知识和使画面产生动感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对比强烈的色彩带来的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色创作富有动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并促进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深入理解和运用对比色。
【难点】
如何运用对比色创作一幅有动感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还会有动的感觉吗?
教师总结:我们一起来探究色彩“动”起来的秘密,揭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环节二:欣赏作品,探究对比色
(一)对比色的概念
1、提出问题:什么样的色彩给你欢快、有节奏的感觉?(红色、黄色、绿色等)
2、出示色相环,引导学生找一找色相环中哪些颜色对比强烈?(红-绿,黄-紫,蓝-橙)
继续追问:这些色彩在色相环中距离是怎样的?(180°)
3、讲解对比色的概念:色相环中,每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为对比色。如红-绿、蓝-橙、黄-紫互为对比色。
(二)感受对比色
1、作品中的对比色
多媒体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桥》,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这幅作品中,画面色彩给你什么感受?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他是如何运用这些色彩进行表现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画面色彩夸张,充满动感,画家运用了补色以及冷暖差别大的色彩。画面中相邻的颜色都运用强烈对比的色彩,不同冷暖、深浅的色彩交替使用。
2、生活中的对比色
我们已经感受了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同样的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的对比色,那回想生活中存在哪些对比色?
教师总结:玩具、游乐场、红绿灯、民间彩塑
环节三:实践练习,运用对比色
1、提出问题:要想表现一幅具有动感的画面,你认为如何用色最合适?
教师总结:运用对比色可以使画面更加的明亮鲜艳从而产生动感。
2、布置作业:创作一幅能让色彩动起来的画。
3、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环节四:展示评价,分享对比色作品
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价要点:谈谈你表现的内容是什么?主要用了哪些对比色?你是如何表现的?同学们的作品中,你认为谁的画面最活泼、色彩对比最强烈?
环节五:小结作业
1、总结回顾对比色的相关知识。
2、课后作业: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色。
四、板书设计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篇4】
课题 北京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七单元《认识方程》的第一课时《用字母表示数》
教材分析
《字母表示数》是代数学习的首要环节,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学习代数的关键。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的理解,是在经历运用字母表示具体情境中数量关系的活动中实现的。
本课通过青蛙儿歌、母子年龄、摆小棒等情境,说明可以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及数量关系,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作用,并渗透函数思想;掌握含有字母的式子的书写规则,然后引导学生会用字母表示学过的有关图形计算公式和运算定律。这样编写,体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意图与特点。既简洁明了,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度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其整个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抽象化过程,渗透的是函数思想。从有趣的问题情境出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入问题的解决中,同时设计教学程序时由简单到复杂,逐层深入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四年的学习中大量接触到的是有关具体的数的认识和运算,对用字母表示数有一些生活经验和初步的接触,但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不理解。同时,从研究一个个特定的数到用字母表示一般的数,是学生认识上的一个飞跃。学生尤其会对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一个数或结果感到不适应、并难以理解。基于上述学情分析,并依据学生的年龄、兴趣、思维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大量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反复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从中体会它的优越性,促使学生建立用字母表示数的模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操作、思考、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探索规律并用适当方式表示规律,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引导使学生感悟初步的代数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学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
难点: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的意义。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篇5】
一、教材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在瓷盅上绘画,掌握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的方法、步骤。特别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通过学生的想像、创作,变废为宝,制作出各种盘子装饰品、艺术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发现
生活中的美,学会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使学生的作品呈现五彩续纷、百花齐放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关盘子的文化、种类、制作材料等,学会在瓷盘上绘制,掌握用多种材料制作盘子的方法、步骤。特别要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通过学生的想象、创作,变废为宝,制作出各种盘子装饰品、艺术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各种不同的制作方法,使学生的作品呈现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盘子文化,学会在瓷盘上绘画。掌握装饰、制作盘子的一般方法。本课展示的多幅学生作品旨在说明,生活中的许多非就材料,通过学生的一双巧手描绘、制作可以变成美丽的艺术品。
难点:1。陶器与瓷器的不同之处
2.盘画作品是如何制成的。
3.漆器是如何制成的。
4.装饰、制作盘子艺术品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师:教学课件,中外瓷盘艺术品图片,各种制作材料,白瓷盘,水粉颜料,纸盘等。
生:白瓷盘,纸盘,卡纸,剪刀,色纸,废旧材料,毛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请同学把自己查阅的有关盘子的资料,图片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师可将学生带来的盘子图片通过大屏幕向大家展示,请大家看着大屏幕谈谈对不同材料盘子的认识。师生共同探究中外陶瓷艺术。
2)学生提出问题,分组讨论,请大家对陶盘、瓷盘图片进行简单的评述、探讨。交流各自所直达的有关盘子的小知识。
3)。教师提出问题,出示有关陶盘、瓷盘,和学生一起探究。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听取形式呢感不同的看法。
4)。出示课题---美丽的盘子。
2.欣赏作品,启发构思。
1)。请学生和教师一起欣赏课本上的盘子,特别是第14—17页的中外陶盘、瓷盘、漆器盘和学生作品。
2)。请学生分析一下这些图片,能看出来这些盘子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纸盘是用什么材料装饰的,说一说盘子上的图案和装饰盘子的材料,你最喜欢课本上哪一个盘子,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3)这些盘子的构思很巧妙,构图新颖,色彩鲜艳,多中材料把小小的盘子装饰得非常美丽,挂在教室或居室可以起装饰的作用。
4)看到这些美丽的盘子,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师比一比,和同学比一比,你是否也能装饰一个美丽的盘子。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3.作业展示
1)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大胆想象,设计不同图案,注意无论用什么方法装饰盘子,图案都要适合盘子的形状。同学们带来的材料要共享。
2)同学们可以将装饰好的各种美丽的盘子,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欣赏,共享成功的喜悦。
3)提问题,请同学们说一说你这节课学会了什么,有收获吗?谈一谈你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4)在欣赏学生作品之余,鼓励学生大胆地评述作品,提出改进方案。特别是对其他组的同学作品提出赶紧意见,进一步开拓思维。
5)教师最后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性评述。
6)别忘了把桌面、地面收拾、打扫干净。
六、教后记: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篇6】
本课是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第二课时内容,是在《听听声音》一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和常见材料来“制造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与振动的关系,建立起“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初步感性认识。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每个学生对声音有着不同的生活经验,对声音有着最直观的感受。虽然我们的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声音,但这些熟悉的现象并不一定会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并不会花时间去探究发生在身边的声音的奥秘,而这恰是科学课教学中最有价值的地方。
1.经历探究实验活动,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能够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实验操作。
3.培养协作、合作进行研究活动的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理解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理解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教师准备:队鼓、钹、音叉、吉他、橡皮筋、钢锯、乒乓球、绿豆。
学生准备:学生自带1——2样能发声的物体。
教学环节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1。今天这节科学课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件物品,请你来猜一猜。在讲台下面敲击鼓、锣:你听到了敲击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你是通过什么来猜出一定就是鼓和锣这两种物体的?
2。对于声音我们并不陌生,你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板书课题。
倾听
通过演示敲击鼓、锣让学生来猜一猜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本环节要达到的目的:通过敲击鼓、锣引出探究问题,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将学生思维引向本课的教学目标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对于你的猜测能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来证明吗?
出示钢尺、皮筋,你能想个办法让它们发出声音吗?
2。讨论
(1)对比发声前和发声后的物体有什么变化?
(2)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3。我们通过实验看见了发声的尺子在振动、橡皮筋发声在振动,那么其他物体发出声音是不是也在振动呢?鼓发声时是否也在振动吗?能感觉到吗?你能想出一个办法看见鼓发声时在振动吗?
4。当我们用眼睛观察不到物体在振动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的物体也就是“媒介”来证明这个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
5。下面我们继续做实验: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6。交流: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7。讨论:观察发声的鼓面、钢尺和橡皮筋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在发声而且发生的时候都在动)板书:振动声音
8。你有什么办法让发出声音的物体马上不发声?(演示锣、皮筋、钢尺)
做实验。
阅读实验要求。
学生分组活动,记录并交流想法。
小组汇报交流
鼓发声时,观察上面的米粒。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引导学生经历声音由钢尺、皮筋发声时的可见现象到鼓发声时候的不可见,意在引导学生能够发现利用媒介来证明发声的物体是否在振动。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可能解释为: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来造成学生们的认识冲突。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习惯——先推测,再验证。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检验自己提出的预测,能用语言描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进行分析,归类得出声音发声时是在振动。在交流中分享各组的观察、互补经验的不足,达到重复观察的效果,突出科学的本质特征。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结,让学生对观察实验所获得的事实进行概括整理,突显本环节的教学目的。
1.演示: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
你听到声音了吗?你能看到音叉在振动吗?你能想一个办法证明音叉在振动吗?
2。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能让每位同学都来摸一摸,谁能想出一个办法让我们大家都能看得到?
3。小结:同学们,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演示钢尺发音时在振动、皮筋发声时在振动)
4.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物体都是有形状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固体,(师板书:固体)你瞧,老师这里的水槽里面有一些水,你能想办法使水发出声音来吗?为什么会有声音了呢?(引导学生说出理由,师板书:液体)
其实发声的物体有很多很多的,比如说刮大风的天气我们都能听得到呼呼的响声,下面你能把矿泉水瓶吹响吗?(引导学生说出理由,师板书:气体)
观察:把音叉放入水中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小球有什么变化?(敲击音叉放到学生分组准备水槽内)。
击打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变化的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正是由于音叉的振动才引起了水面的波动。这组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从而加深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出来的”概念的理解。并延伸到液体、气体振动,意在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物体概念。
1.在实验当中你还有什么发现吗?关于声音你还有什么问题?
2。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这一节科学课的实验探究,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其实关于声音还有好多秘密呢,比如在我们人的身体上就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猜猜它在呢?(耳朵)在以后的学习当中我们将进一步去了解,只要我们肯动脑、动手,就会揭晓更多的秘密!就会有更多的小小科学家诞生!
交流。
在结尾处让学生谈谈在实验当中还有哪些发现,并进一步想要了解哪些知识,意在延伸,为后面的几课打好基础。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篇7】
教材分析:
树木,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礼物,本教材通过画“树”,不但让学生学会观察、记忆与创作,更重要的是从小懂得注意保护树木,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本课的设计意图。
教学重点:
运用线条表现大树纹理。
教学难点:
运用线性感受,进行大树纹理的表达及画面的构图美。
兴趣点:
树爷爷的故事,想像中的树爷爷。
观察点:
树的纹理产生的形式美感。
教具准备:各种树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迁移,导入新课。
1、 说说自己的爷爷是什么样的,课题前面加个树字,树要有多大才会被称为爷爷?
了解一些树的自然知识。(树的年龄怎样算,树的寿命有多长)
知识链接:
把一棵树的树干锯断,就能看到树干横断面上有一圈一圈的年轮。年轮一深一浅的两圈是树的“一岁”。这样两圈两圈的数,数完的数字就是树的年龄。寿命在百岁以上的树木有很多,杏树、柿树能活100岁,柳树、葡萄树能活150岁,苹果树能活一两百岁,梨树能活300岁,松树能活1000岁,银杏树能活3000岁,巨杉树能活4000岁,猴面包树能活5000岁,最长寿的世界树爷爷大概要算北非加得群岛的一科龙血树,活了8000岁。
2、感受树苍老、古朴等形态特征。
提供老树、小树图片进行比较:树爷爷的纹理有哪些特征?
①想像:树爷爷外皮像层层的鱼鳞、像长满瘤子的怪兽、像干裂的木地板、像爬行的小蛇。像老人的胡子、像老人突出的筋骨、像老人饱经风霜的
② 线的想象:找找树皮上的直线、弧线、波浪线、柔和的线、紧张的线、旋转的线、斜线、流畅的线、断断续续的线、网状的线。
二、课堂发展,画画树爷爷。
欣赏课本图片,你觉得哪幅画最能表现树爷爷的样子?
运用什么线表现“和蔼的树爷爷“凶恶的树爷爷”“滑稽的树爷爷”如何排列、组织线条,才能使画面产生“形式美”?
画一画:看谁的“树爷爷”画得最有趣?
三、展示交流,相互评价。
自评与他评同学们的课堂作业:树干有粗细、纹理有变化、画面较饱满。
课后反思:通过联想生活中的爷爷,找到了学生的兴趣点,但对于线条的认知,教师的引导还不够。以致学生的线条表现力不够强烈。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篇8】
教学目标
1 学习点、线、面在绘画中的运用。
2 充分展开想象,用绘画、拼贴等多种手法为动物穿上迷彩服。
3 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界中存在的美。
教学准备
1 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忆或临摹画出自己所喜欢的动物的外形。
2 教师准备动物图片课件、运用各种方法和材料制作的范作若干幅、示范用纸版、颜料笔等。
3 学生准备作业纸、油画棒、水彩笔、橡皮泥、剪刀、胶水等材料工具。
教学活动
一、引导阶段
1 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班里有一名同学的穿着很特别,他是谁呢?(全体学生都将目光投向那个穿迷彩服的男生)你到前面来好吗?
师:哦,真精神!为什么今天的——同学会显得这么帅气呢?
生:因为他穿了一身迷彩服。(师板书课题——迷彩服)
师:啊,是因为这身迷彩服让今天的——这么精神这么帅气这么令人羡慕。
2 引入新课
师:大家有没有兴趣来交流一下对迷彩服的认识啊?(有)。
生:上面有颜色深浅不同的色块;是军人在打仗的时候穿的;因为它的颜色跟周围的自然色彩一样,所以穿着它时不容易被敌人发现。
师:说的太好了,那么动物身上的花纹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作用啊?(是)
师:同学们,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临了,森林里的动物们要为迎接春天举办一场联欢会,他们都想穿上一件新颖别致的迷彩服去联欢,于是悄悄地问我能不能请同学们帮忙设计一下,我想你们一定愿意帮助小动物们的是吗?
二、发展阶段
1 讨论交流
师:我们课前已经通过观察与记忆或者临摹的方式画出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外形图,现在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这些动物身上有怎样的花纹,你们准备怎样为它们设计迷彩服。(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讨论的结果,看看动物身上都有怎样的花纹。
生:瓢虫蝴蝶、身上有点状的花纹;猫、老虎身上有线状的条纹;奶牛、长颈鹿身上有不规则的块状斑纹等等。
师:同学们已经发现了,动物身上的花纹虽然很复杂,但是我们都可以用点、线、面来表现,对吗?
师:在我们教材的第10页和老师这里都有为小动物们设计好的迷彩服画面,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再讨论一下它们是用什么形式和手法制作的。
生生,师生交流讨论结果:以点的形式用亮纸粘贴的;以线的形式用橡皮泥拼贴的;以面的形式用油画棒画的。 (在汇报每一种之前先播放课件图片)
2 技法探讨
师:通过以上的观察与讨论我们知道了可以用哪些手法来表现动物身上的花纹呢?
生:绘画;剪贴。
师:我们的教材中还介绍了一种更加简单有趣的制作方法,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好吗?
师生互动,探讨小结新的技法学习:学生口述,教师演示,明确新技法。
3 创作实践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很多种手法来为动物设计制作迷彩服,那么快快伸出你的小巧手,开动你的小脑筋,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来为动物们穿上绚丽的迷彩服吧。
屏幕切换到第四张幻灯片—动物场景并播放轻音乐,学生作业,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共同探讨解决,鼓励创新。
4 审美评价
陆续将所有完成的作业展示于黑板上。生生自评、互评、师生共同评价小结。
师: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啊,看,这么多动物都可以如愿以尝地去参加他们的联欢会了。听,它们在齐声说谢谢咱们呢!同学们,你们看到它们(师手指黑板上的所有画)想说什么呢?
生1:我为花蝴蝶设计的迷彩服还不够鲜艳,应该再加上一点红色就更好看了。
师:哦,你这么谦虚一定会进步很快的。还有谁想说说?可以到前面来指着说。
生2:我很喜欢这幅作品,他是用点来表现的,颜色搭配很和谐,感觉这只小瓢虫很可爱。
师:这节课同学们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动物们设计制作了许多绚丽多彩的花衣裳,把它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参加迎新春联欢会了,我们虽然有点累但心情怎么样啊?(高兴)因为我们不但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发现了很多美丽的图案原来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只要用心观察,注意积累就会有很多收获,就会创作出更精彩的作品来的。
三、收拾整理
宣布下课,整理用具用品。
课后拓展
试着将课上学到的本领运用到其他一些方面,如:衣服、桌布等等,看看你会得到什么意想不到的结果。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篇9】
今天早上第二节,在四二班,我的组内公开课终于讲完了!这次“痛苦”的讲课经历又是让我有了一次进步的机会。
第一节下课的铃声还没落,我就提起包从办公室冲了出去。来到班里,同学们收作业的、上厕所的乱作一团。于是,带上耳机,整顿纪律,其实孩子们还是挺聪明的,知道今天要讲公开课于是很配合的很快做好了课前准备,趴在桌子上静息等待预备铃的响起。上课了,孩子们一个个坐的端端正正的,精神焕发,看到他们那可爱的小脸,我紧张的感觉立即消失殆尽。终于,上课进行了十几分钟,我要讲的内容也讲完了。孩子们像快乐的鸟儿一样很快的拿出工具,开始了他们的创作。。。。。。
一节课上下来,虽然效果还行。但问题还是一大堆。首先,我感觉我安排的学习内容有点多,重点不突出。在备课的过程中,虽然我也知道内容偏多,应该删除一点,可是,在删的过程中,我又觉得什么都想让学生知道,什么都舍不得删,结果导致了学生上课时刚开始积极性很高,可是到了后来,学生就不愿意说了,他们更愿意的是画。这方面我应该注意。另外,在讲“如何设计标志”时,像周老师说的那样,我可以把这一部分融会在“标志的作用”“标志的分类”里讲,这样既生动又形象,更利于学生接受。
其实,在这节课里。我感觉自己相比之下是有进步的。特别是在课堂纪律方面,在这方面我要特别感谢程老师和周老师的悉心指导。
其实,每一次痛苦的经历都是一次进步的机会,虽然这次的公开课,在准备的过程中有些痛苦,可是,当公开课结束之后,听着别的老师对我的指导,安静的思考着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觉得这样的一节课能够抵得上我们平时10节课的提高。所以,我很珍惜每一次讲公开课的机会!
小学教学设计模板【篇1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计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算法。
2、通过学生边练边说想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简算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环节
过程性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后记
揭示课题
直接点题,明确学习目标。
在复习了运算定律和简便算法后,我们再来复习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运算的过程中,注意能简便计算的用简便算法。
复习运算顺序
综合练习
通过复习,进一步使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提问:在四则运算里,第一级运算和第二级运算是怎样规定的?
请同学们先看课本第67页上关于混合计算的几个问题,再讨论一下问题的答案,然后告诉大家。
做练一练
练习十二第9题。
练习十二第10题。
让学生估算,并对估计结果进行解释。
做练习十二第12题。
思考题
学生相互说说,个别学生全班回答。
学生相互交流,个别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其余学生进行补充。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进行板演。
个别学生说说运算顺序,集体进行批改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进行评讲订正。
学生先估算,再进行计算验证。
学生独立审题,理解题意。并相互交流自己的理解。
个别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其余学生进行补充,再列式进行解答。
学生能正确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