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去海外“镀金”门槛的降低,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目前每年大约有20万人出国留学,这其中约有25%的人会选择回国创业或者求职。但是,有留学意愿的学生和家长必须注意,如今的就业环境,仅有“海归”光环已经远远不够,只有真正拥有先进工作经验的海归人才才会受到追捧。
三类“海归”:身份一样待遇不同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海归潮导致海归回国就业形势骤紧,曾有一家调查公司的统计数字表示:累计有57.5%的海归在归国6个月左右找到工作;选择的单位大多数是外企和民营企业;37.6%为中层管理人员,41.6%在专业工作层;供职最多的机构为外资企业,达32.7%;其次为民营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和国企;供职的首选城市是上海,北京居第二。
随着留学回国人数的增多,就业在很多人眼中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据业内人士介绍,海归人员是否能找到高薪厚职,首先要看所学习的专业是不是国内急需;第二是看学习和工作的背景情况,如在什么大学学习、有没有工作经历等,由本人的整体状况决定受不受欢迎。几年来,留学生回国就业的情况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层次,三者背景不同也造成回国后的待遇差别很大。
1。既有国外文凭又有跨国公司工作背景的海归。
他们曾经在国外留学多年,有着资深的教育背景,同时具有若干年国外工作的经验,这部分人员相对较少。但他们往往具有极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知识结构,以及拥有丰富的国外人际资源网络,其回国的目的往往是开创自己的事业。有的是自主创业,有的是要在学科领域有所建树,领导一个实验室,或建立一个梯队等。这类海归不仅是国内急需的人才,更是国内外企业争夺的对象。
2。在国内有不错的工作经历而出国深造的海归。
一些职场中人士为了继续深造,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出国去充电,获得硕士以上学位。这部分人是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的人群,也是国内企事业单位中高级主管职位青睐的对象,在就业市场上极具竞争力。
3。学成回国、与应届毕业生等值的海归。
高中或大学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毕业后就回国的留学人员。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与应届毕业生相类似。这类学生在语言及跨文化背景的知识结构上有一定的优势,对于需要拓展国际业务的用人单位来说,这类人员有其用武之地。
“海归”就业抢跑
留学前做好职业规划是关键
时下,留学是高中和大学应届毕业生热议的话题,因为多数人已经认识到留学能够带给他们更充分的升学选择和更宽广的人生发展前景。不过让人忧心的是,现在海归就业常常遭遇瓶颈,这给国内学生选择留学增添了一丝隐忧。于是,想好留学目的,事先做好职业规划成为关键,就好比抢跑一般,必定占尽先机。
慎选专业注意工作经验积累
虽然海归人员的就业形势并不算太乐观,但如果因此就否定留学,那也是不可取的态度。因为通过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国外的先进知识和优秀经验,同时,通过对不同文化、风俗的亲身体验,可以开阔视野,增加阅历,所以,如果因为“海待”的出现就全面否定留学,那也是错误的想法。
那么,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来防止海归变成海待呢?提出以上几大因素之后,我们应分别详细思考,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就成为关键。
首先,在选择留学专业时,要以将来就业为导向。现在很多学生在选择留学时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没弄清楚为什么要留学。很多学生都将留学当作自己的目标去奋斗,这是错误的。留学只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最终结果。通过留学,我们希望掌握更多更新的技能,找到更好的工作,过更好的生活,从而能够更好地自我实现,这才是我们之所以选择留学的真正原因。
除了要明确自己留学的目的之外,留学目标国的国情和特点也是我们在选择留学专业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毕业后打算留在当地工作的学生来说。以日本为例,日本是一个重实践胜过重学历的国家,据统计,在日本,专门士(相当于国内大专学历)学历学生就业情况普遍优于本科学历学生。究其根源,一、专门士掌握的多为专业技能,相较于本科生更有“专”的优势。二、专门士的成本要略低于本科生,一般来说,在日本,专门士毕业后的月薪为18万-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5万-1.39万元),而本科生通常在20万-2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9万元-1.53万元),相对成本较高,因此企业在招聘时大多更倾向于选择拥有一技之长且成本较低的专门士。
但现在大家在选择去日本留学时,往往会忽略这一点,盲目地追求所谓“高学历”。其实在日本,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就业,是否掌握专业技能、能否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才是日本企业在招聘时重点考量的因素。
其次,在留学期间,要注重工作经验的积累。由于现在很多留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越来越好,能够负担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生活费用,因此很多留学生也不再像早期留学生那样,需要通过打工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经济实力提高固然是好事,但打工的意义也不仅仅在于赚钱。通过打工兼职,可以增加留学生与当地人接触的机会,一方面可以快速提高留学生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留学生深入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能够更快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更重要的是,通过打工兼职,可以积攒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这对留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找到满意的工作。
最后,在选择工作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切忌好高骛远、不切实际。通常刚毕业的学生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这是所有应届生的通病,但也并非不可避免。一般来说,在求学期间有工作经验的、所学专业更具专业性的学生,在求职时不太会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
海归人员要想找到理想的工作,首先要分析自己的优劣所在,并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专业领域,只有找准了方向,有的放矢,才能够在未来找工作的过程中避免再度出现屡屡碰壁的现象。
“海归”成“海待”三大成因
1。海归学生好高骛远
很多留学归来的学生在选择工作上存在好高骛远的情况,非500强企业不去,非高薪职位不求,结果导致了海归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2。所学专业无用武之地
有些学生在选择出国留学的专业时,没有考虑到将来的就业问题,只是凭着一时兴趣来决定,结果导致所学专业在国内用不上,空有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
3。空有理论知识而无实践经验
现在很多出国留学的学生缺乏工作经验,而公司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更愿意招收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应聘者。
“海归”的误区
宁可找不到工作,也要留在大城市
从市场上频繁出现的海归待业现象不难看出,一方面企业缺人才,一方面留学生就业难,归根结底,很多原因是由环境和海归个人造成的。
主要是制度导致的流向问题。有能力的人都想去大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致使大城市回国的人才过剩,但这是一个很难改变的情况。很多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内地城市更急需各类人才,却无人愿应。这说明人才就业和社会的其他方面都有关系,和国家各地区的发展不平衡有关系,和人事制度、户籍制度都有关系,人才不便于流动,迫使留学生在择业时选择大城市和沿海城市。牵扯到工资待遇、子女教育等问题,有的宁可专业不对口、学非所用,也要留在大城市。
回国就业 四类海归最抢手
最近几年,留学生纷纷选择回国就业。据调查,2/3的留学生归国首选上海、北京,薪酬预期更加务实,创业型、专业技能型海归最受欢迎。据悉,随着留学人数每年20%以上的递增,“移民”、“求学”,逐渐向“镀金”转变,加之国内经济形势变化,僧多肉少的城市资源;日益缩小的创业空间;愈演愈烈的人才竞争,都带来了明显的留学人员就业趋势变化。
留学生归国就业调查 四类海归最抢手
在就业城市的选择方面,37.3%和31.8%的留学生将上海和北京作为回国工作的首选,同时也有1/3的留学生投票给了其他中型城市。在企业选择方面,数据显示,外企仍是当前留学人员的首选,比例高达36.5%,国企占31.5%,中外合资企业占13.4%。
而在最为敏感的薪酬调查中,对于“第一份回国工作可接受的最低月薪(税前月薪)”,大多数海归们将标准降到了4000到5000元,也有14.5%的海归表示愿意接受2000到4000元的月薪。人力资源专家表示:“留学生和国内大学毕业生 一样,薪酬预期都更加务实,不过在国外有一两年工作经验的留学生薪酬普遍较高,相比起求学,企业更看重他们在海外企业职场中培养的工作方法和职业态度。”
一、创新型海归。
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新鲜事物、信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拥有较为先进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创新型”海归人员很受青睐,他们是国内企业及科研机构最渴求的创新催化剂。
二、创业型海归。
面对国内各类产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发展机遇,国家和地方对海归自主创业给出了非常优厚的条件,这也将令其拥有施展拳脚的广阔空间。
三、专业技能型海归。
在当前国家宏观政策下,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工程、医疗医药、金融与保险、贸易等行业对专业技能高端人才的需求,因此“专业技能型”留学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四、小语种语言性海归。
小语种语言的掌握也可以增强就业力(近几年,德语、西班牙语、俄语、韩语、日语等非常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