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节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把自己所搜集的有关资料,用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2)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热爱并孝敬母亲的感情。
(4)通过活动,学会用适当的方法向母亲表达感情,感悟“爱”的内涵。
课前准备:
(1)教师搜集有关“母爱”的资料。
(2)给学生划分学习小组,确定学习小组长,明确学习小组长的职责。
(3)明确任务,提出要求,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活动过程:
导语: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意懒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母亲是寒夜里的一床丝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
提起“母亲”这个词语,我们感觉尤为熟悉、亲切,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母亲是与我们的生命联系最亲密的人。为了子女的成长,她付出了很多很多,儿女一天天长大了,母亲却一天天的老了……
今天,就让我们同唱一首献给母亲的歌!
1、道不尽的母爱
A、与母亲有关的格言或俗语。
B、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C、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歌曲、电影、广告等。
2、说真话、诉真情
举出一件倾注着母亲无尽关怀的生活小事,并说出你的感受。(尽量每组1人,教师也参与其中)
(过渡语)
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但是,由于生活环境、文化背景、个人性格的差异,母爱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
让我们多角度看母爱——
3、多角度看母爱
狐狸的母亲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会把它赶出巢穴,强迫它开始独立生活。你怎样看待狐狸母亲的这种行为?
(引导)思考:你认为理智的母爱应该是怎样的?
4、报得三春晖
有这样一句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今后打算怎么做?(在小组中交流,选代表在班内交流)
5、推荐作业
A、每天为母亲做一件小事。如:端一杯水,扫一次地等,用你的一生去爱你的母亲。
B、找时间与母亲聊天,了解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以及母亲对你的希望和要求。
C、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妈妈节教案【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溶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童话,文字浅显易懂。课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经过“长出后腿——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尾巴消失”四个阶段,最后变成了青蛙,说明了青蛙生长过程形体变化,蕴含了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生字都有了自己的方法,教师应当相信他们的识字能力。作为农村的孩子,他们对蝌蚪和青蛙都比较熟悉,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学本课,以朗读为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更受学生的欢迎。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塘、脑”等15个生字。会写“两、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蝌蚪变青蛙的生长过程。
3、学会准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动词。
4、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体会从小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青蛙成长过程中的形体变化。
2、理解并体会课文中出现的表示动作的词在运用上的准确性。
五、教学方法:
情境法、演示法、朗读法
六、教学准备:
PPT
七、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师引语: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猜猜它是谁?
2、ppt出示谜面
3、生交流,说谜底。(板书:蝌蚪)
4、板书:蝌蚪,引导学生观察词语的特点。
5、出示小蝌蚪图片,说说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模样?
6、小蝌蚪找不到自己的妈妈了,咱们要不要帮忙?
7、揭题板书
(二)初读识字
1、出示自读提示,指生读要求:
(1)请同学们自己借助拼音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字形。
(3)标出课文自然段,说说每一自然段的大意。
2、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学生多种形式认读,师相机点拨。
(2)出示会写生字,指导观察字形,正确书写,评议鼓励。
3、巩固生字,同桌互相检查
(三)再读感知
1、师读课文,生边听边用“——”标注文中的小蝌蚪长得是什么样的。
2、填空回顾课文
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大的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3、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字词
2、听写词语
3、引语: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二)感知课文。
1、播放情境朗读,学生认真倾听,想一想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小组交流 ,出示画面,帮助学生说话
3、自读课文,用“——”在课文中画出描写小蝌蚪身体变化的句子。
(三)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说说。
(1)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谁?
(2)他们是怎样接近这些小动物的?
(3)他们都说了些什么话?
2、引导学生体会“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的区别。
(1)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
(2)小蝌蚪看见一只乌龟摆动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
(3)小蝌蚪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就游过去。
3、分角色朗读。
(1)、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指导分角色朗读。要求:戴上头饰,配上动作,表演朗读。
四、启发思考。
引语:为什么小蝌蚪认定大青蛙就是他们的妈妈?
1、点拨朗读。
鲤鱼和乌龟是怎样向小蝌蚪描述他们的妈妈的?用“~~”画一画,读一读。
2、小蝌蚪见到的大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3情境填空,配上动作朗读
(五)发散思维。
1、引语: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变成了青蛙,听到了妈妈的招呼,他们是怎么做的?
2、找出相应句子,体会蹦、跳、蹬
3、播放青蛙的叫声,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小青蛙和妈妈都说了些什么?
4、你们喜欢小青蛙吗?能夸夸他们吗?
5、当妈妈不在你们身边的时候,你们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
(六)课外延伸。
1、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青蛙的知识?
2、出示有关青蛙的资料。
3、欣赏歌曲《小蝌蚪》
九、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十、板书设计:
1、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 鲤鱼 乌龟 青蛙
大脑袋 长后腿 四条腿 头顶大眼睛 绿衣裳
灰身子 长前腿 宽嘴巴 身披绿衣裳 白肚皮
大眼睛
长尾巴 尾巴变短 捉害虫是益虫
十一、教后反思
妈妈节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小朋友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说说画画,表达对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记号笔、油画棒、妈妈的一张照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引导幼儿观察照片。
小朋友,你喜欢自己的妈妈吗?(喜欢)你的妈妈长的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围绕面部特征回答)刚才小朋友说的很好!今天,你们还带了妈妈的照片,我们看看照片上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主要观察头发、衣着,加深印象。)
二、教师示范写生难点。
我们要给妈妈画长相,看着照片画也可以叫人物写生,人物写生分为头像胸像及全身三种写生。这次我们来画头像写生。就是主要画妈妈的头部。脸的外轮廓要大一点,鼻子也要大一点。(注意鼻子有鼻梁、鼻孔,不是一条线。)眼睛、耳朵、眉毛等是左右对称的。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
今天我们给妈妈画张相,送给妈妈。画的时候慢慢来,仔细观察,看一眼画一笔,把你看到的全画出来。完成后,边线用轻涂手抹法涂油画棒。(指导幼儿抓住脸的特征。并且要画得大,画得仔细。)
【活动结束】
小朋友把画好的图片带回家送给妈妈。
妈妈节教案【篇4】
认知:
1.知道父母养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亲切关怀、照顾下长大的。
2.知道应当敬爱父母,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情感:
1.体会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产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行为:
1.对父母说话有礼貌,会问候。
2.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
3.吃东西要先想到父母。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小学一、二年级“孝亲敬长”德目中的有关规定设置的。孝敬父母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但是,有些家长对子女的生活关心、照顾过多,教育不够,造成有的孩子只知受爱,不知爱人,认为父母的关心、照顾是应当的,不懂得回报父母,爱父母。因此,加强孝敬父母的教育尤为必要。
本课主要教育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为此安排了本课课文,内容是父母给小兰过生日那天,小兰看着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回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对于过生日就有了一种新的理解,于是就把蛋糕让给爸爸妈妈先吃的这个故事。这也是课文的重点部分,感情的升华是难点。课文之所以选用这个故事,是因为给孩子过生日是当前家庭生活中常见的,通过这样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教育比较亲切。
本课与下一课同属“孝亲敬长”德目,本课侧重孝敬父母的教育,下一课侧重孝敬祖辈的教育,两课有些教育要求是相同的,如:知道他们养育后代很辛苦,应当敬爱他们,对他们有礼貌、会问候,外出和回家要打招呼,吃东西要先想到他们等。但是父母与祖辈年龄不同,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因此这两课的教育还是有区别的,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好这两课的不同之处。
课文还安排了小兰对父母有礼貌的其他行为,即练习部分的“看一看”栏目,目的是为学生例举出一些具体行为,以便鼓励学生向小兰学习,达到本课的行为目标教学。
教法建议
本课教学应注意四点。
1.本课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通过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爱”,在教学中要贯穿“爱”的情感,不仅要情理交融,还要请行结合,以情促行,以行表达情意。
2.本课教学要加强行为指导,一年级小学生往往有了一定认识,有了情感,但不知该怎么做,或上课激动一时,下课行动依旧。本课教学要在激发学生爱爸爸妈妈情感的基础上,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按行为要求去做。
3.本课教学要紧密联系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在学生中发现好的典型,以学生身边榜样的真人真事打动学生。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要心中有数,使教学加强针对性。但要注意坚持正面教育,以正面典型促使学生自己认识到以往做的不足之处。不要过多地摆出学生的错误之处。
4.“孝亲敬长”德目的教育,在一、二年级体现一个重点,安排五课时,一些内容在二年级教学中进行,以后各年级仍要进行这一教育。因此,在一年级进行这一教育时,不要求全,不要拔高,要认真体现课程标准对一年级教学的有关要求,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实际。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 我爱爸爸妈妈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父母养育子女很辛苦,自己是在父母亲切关怀、照顾下长大的。
2.知道应当敬爱父母,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情感:
1.体会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产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2.愿意做敬爱父母的好孩子。
行为:
1.对父母说话有礼貌,会问候。
2.外出和回家要向父母打招呼。
3.吃东西要先想到父母。
教学重点: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
教学难点:小兰体会到父母养育自己的辛苦,对于过生日有了新的理解,过生日时应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把生日蛋糕给父母吃。
教具准备
1.动画课件:《我爱爸爸妈妈》。
2.音频:录音故事《看谁做得好》
3. 文本资料:《小明和妈妈》
导入新课
1.同学们,谁能说说在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是谁?
2、同学们,在你的家里都有什么人,他们对你怎么样?
3、同学们,你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是怎样长到这么大的吗?
学生讨论着回答问题。
过渡语:好,刚才所有的学生都提到了爸爸妈妈,那现在就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你们都做过哪些事情?你认为哪些是爱你们的,哪些是不爱你们的。
一、说说自己的爸爸妈妈
1、学生回答,讨论。
教师提示:同学们刚才的回答有很多是相同的或相近的,现在就请同学们把刚才回答的问题一一记下来,然后分组讨论总结,父母爱你们的有多少条?不爱你们的有多少条?然后由各组代表汇报结果。
学生分组讨论,记录,总结,汇报。
教师小结:父母爱我们的差不多,不爱我们的有两点不同意见,最突出的就是认为父母打孩子是否是不爱你们的行为。噢,这个问题比较点型,这样吧!现在我们采取正反方辩论的形式,认为不爱你们的同学坐到左边,你们是反方,认为爱你们的同学坐到右边,你们是正方。我(教师)是主持人。
板书:说说爸爸妈妈
二、怎样理解爸爸妈妈
1、父母打孩子是否是不爱孩子的行为辩论大赛现在开始。
正方同学发言。
展示拓展资料中的《小明和妈妈》
故事中小明的妈妈打了他,你难道说妈妈不爱他吗?其实可能正相反,就是妈妈太爱他了,所以不想把家里的困难告诉他,但当时打他,可能是实在没办法。但我方也不赞同父母打孩子,可以说服教育,或和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反方同学发言。
正反方激烈地辩论。
教师小节:正方同学的那个故事很感人,反方同学说的也不差,父母打孩子不是不爱孩子的行为,只是教育方式有些错误。但我也不赞同父母打孩子,可以说服教育,或和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
现在我来给大家看一段动画,大家来评一评小兰做得好不好,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
演示动画:我爱爸爸妈妈 下载
教师小结:小兰把蛋糕给妈妈吃,说明她已经理解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小明把骗妈妈的钱还给了妈妈,说明他也理解了父母的恩情,理解了父母的恩情,就知道了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那我们是不是也要把同样的爱献给父母呢?那现在就请各组说一说怎样把爱献给父母。
板书:理解爸爸妈妈
三、怎样爱父母爸爸妈妈
学生回答。
播放录音故事:《看谁做得好》。看看是不是和我们同学做得一样好。
教师小结:瞧,故事里做到的,同学们也都做到了。在家里听妈妈的话,不惹妈妈生气;好好学习,让父母高兴;出门时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时要叫爸爸妈妈; 吃东西时要先想到父母。
板书:爱爸爸妈妈
四、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
游戏:从今天以后,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那就是每天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能始终坚持不懈地同学就是最后的胜利者。
板书:为爸爸妈妈做一件事
五、探究活动
说说我的爸爸妈妈
五、结束语:
希望每个同学都是最后的胜利者。
妈妈节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有关母爱的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让学生感受到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
2.每个学生能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3.爱是至高无上的。尊重母亲的爱,让学生学会感激身边最亲近的人。活动课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请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查找有关资料,注重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作品;新闻媒体报道过的有关母亲的感人事迹;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成果。
2.事先跟家长联系,请家长和学生聊聊天,让学生整理好聊天内容,并记录下来。
3.学生准备一份送给母亲的小礼物,要求必须是自己亲手做的。
4.准备好与母亲有关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活动。
二、活动过程
导人新课:(放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同时用幻灯打出图片。
镜头一:听故事(放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相对于父爱,母爱是日常的,琐碎的。母爱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和人的本性。当你第一次喊出“妈妈”时,母亲满脸笑容,满心惊奇,当母亲把你从怀中放在地上,让你爬,让你站,让你走,当你跌倒了,又把你扶起来,继续操练……从此,你便开始了全新的人生。每次放学回家,你都要向母亲汇报自己的收获,母亲听得津津有味,。笑靥如花。
母亲一直无微不至地关心你,沐浴在母爱中的你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吗?今天,我们就来听听母亲的故事。
(放录音磁带,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妈妈们的故事。)
镜头二:谈感受(放歌曲《我心中的故事》)
各小组分别展示搜集的有关资料(图片、文章等),然后谈自己的体会。
1.离开母亲的腹,离开母亲的怀,离开母亲的身,永远没有离开的,是和母亲息息相通的心。
在学生中搜集的众多的表现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中,选取一些篇目并配乐朗诵。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大家可针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2.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请学生展示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等作品。也可出示自己给母亲画的像、拍的照片。并根据自己对母亲的了解,为图画、照片题写标题。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请学生展示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要求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
镜头三:谢母恩(播放歌曲《念亲恩》)
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地成长,母亲有多大的功劳啊。
提问;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
同学分组讨论,发表见解。各小组选两名代表发言
小结:我们要孝顺父母,希望同学们有这样的决心,将来要有所作为,来报答母亲,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镜头四:送祝福(播放歌曲《三百六十五个祝福》)
请学生介绍母亲节的由来。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
由Amanm、Jarvis(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嫁,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母亲于]905年世逝,Amanm悲痛欲绝,两年后(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随着日历的翻动,母亲的生日就要到了,让我们每一个同学给自己的母亲一个惊喜,亲手给母亲做一个蛋糕,送一份礼物。
(用幻灯打出蛋糕图片。)点点的烛光轻轻地摇着,似乎在说悄悄话……
学生依次出示小礼物,在多媒体画面、音乐声中(播放《万事如意》)对母亲说一句祝福的话。(教学在这种温馨的气氛中结束)要求学生在课后能把礼物和祝福的话语送给妈妈。
小结: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没有英雄们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我们永远爱着您──妈妈。
三、拓展
以“母爱”或“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妈妈节教案【篇6】
1、初步学习画人物正面头像,能基本画出妈妈五官的特征。
2、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初步学习画人物正面头像,能基本画出妈妈五官的特征。
画出妈妈五官的特征,用绘画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素描纸,油画棒,勾线笔,邀请每位幼儿妈妈到幼儿园。
一、谈话导入
介绍本次活动,欢迎家长和小朋友。
"今天邀请妈妈们跟我们的小朋友来参与美术活动,让我们一起欢迎我们的妈妈们吧。"
二、基本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来感受在生活中妈妈的幸苦,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爱。比如:大声的对妈妈说我爱你;夸夸我们的妈妈;
2、教师引导幼儿用特殊的方式(画画妈妈)来表达我们浓浓的爱。
(1)请幼儿说说自己妈妈的头像是什么样子。(可请几名幼儿在全班讲述,然后分组都来说说自己妈妈的特征是什么)
(2)教师请幼儿来仔细描述。(教师在指导中注意巩固幼儿对人物五官的掌握)
(3)教师分发绘画材料让幼儿转过身面对妈妈进行画妈妈,强调幼儿先用勾线笔将自己妈妈的头像勾画出来,再用鲜艳的颜色画笔来帮我们的妈妈画的漂漂亮亮的。
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引导家长对幼儿进行指导,进行互动,力求把妈妈头像画得端正,教师并用亲切鼓励的语言调动启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使幼儿身心投入。
3、教师请个别幼儿进行作品展示,并让幼儿大胆的说说自己画中对妈妈的爱。
4、让幼儿将自己画的画亲手送给妈妈们,并跟妈妈说说想说的话。
活动结束。
优点是孩子们在提到喜欢妈妈什么时,都比较活跃,气氛比较热烈。因为孩子们对自己的妈妈印象比较深,所以老师与孩子的互动性比较强。
美中不足是在画画过程中,孩子的画具缺的比较多,这主要是我准备不充分,因此影响了活动的最终效果,所以一个活动之前的准备对于一个活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好好准备每一个活动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的准备也是宽泛的,不仅仅指教学具的准备,更包括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的准备。
妈妈节教案【篇7】
活动设计
当今社会家庭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长手中的掌上明珠,孩子在家就是一个个的“小王子”和“小公主”,大人在乎听孩子的要求,却不重视孩子是否在听大人的要求,因此从幼儿玩耍中寻找教育内容,针对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发展每孩子与人分享的快乐。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
活动目标
1、学会听清成人的指令。
2、能将玩具与人分享。
活动准备
1、数件宝宝喜欢的玩具。
2、使宝宝稍微熟悉各件玩具的名称。
活动过程
一、老师把装了一些玩具的玩具箱拿出来,其中包括小鼓、布绒小狗等,边拿边告诉宝宝:“这里有小狗、小鸭、球……”
二、妈妈引导宝宝到老师那里去,并让宝宝拿回一个玩具给妈妈:“宝宝,去把小鸭子拿回来给妈妈。”同时,宝宝在老师手里拿到玩具后,老师同样对宝宝说:“宝宝,把小鸭子拿去给妈妈。”
三、反复进行此游戏,如果宝宝在拿回一个玩具后还有兴趣,可以再让宝宝爬过去拿玩具。
四、最后让宝宝爬到老师那里,将刚才玩的玩具还给老师。
注意:不要同时给宝宝出示太多的玩具。
活动反思
倾听是幼儿学习与他人交谈中一种不可缺少的行为能力,它是幼儿学会谈话的第一步。学会听清成人的指令。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只有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因而在学前期,培养儿童倾听行为是十分重要的。倾听习惯的培养不仅仅成了家长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关注的问题。
妈妈节教案【篇8】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胡适的《我的母亲》选编在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文选自《胡适自传》,它的体裁是传记。这个单元的专题是:人生轨迹,选编的课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历程,都是属于记叙类文章。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在八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继续了解叙事作品的特点,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对增强社会人生的体悟与观察,感受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另外,文章语言极其自然、质朴,但又含意丰富,值得学生细细品味学习。同时本单元语文综合实践《献给母亲的歌》也是这篇课文向课外的延伸。
2、教材特点:
这篇文章是作者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作者写童年,写母亲,饱含深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文章又极其自然、质朴,很好地表现了母亲深挚的爱子之情和优秀品质,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3、教材处理:
教学应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意学生情感体悟和语文视野的开拓和人文素养的积淀。为此确定教学的目标、重难点等。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作者;
能力目标
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
2.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3.学习自然、质朴而又含意丰富的语言。
情感目标
让学生感受亲情,引导学生关心家庭,关心父母,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2)教学重点:
(1)概括事件和母亲形象特点
(2)感悟作者对母亲感激之情
(3)教学难点:
品味自然、质朴,但又含意丰富的语言
(4)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识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
第二课时:课外的延伸,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语文素养。
二、说教法与学法:
1、以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由课文向课外拓展来组织教与学的内容。以学生为主体,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揣摩——作品感悟——课外拓展”的学习规律,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技能训练的过程,让学生自主探究,了解内容,最终实现提高品味语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
2、在教学中以竞赛活动、媒体演示引出课题,把学生朗读、默读、品味、积累、表达交流合为一体,在了解文章内容,概括文章要点,理解文章主旨的基础上,充分感受文本的自然、质朴含义丰富的语言。
3、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即定的目标展开,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模仿、游戏,进行快乐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自行学习的内在动机。
三、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课前预习——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二、课堂学习——细读文本,整体把握
三、课堂品析——品味语言,局部揣摩
四、课后练笔——我有话说,作品感悟
五、课外延伸——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四、教学互动过程具体如下:
(一)课前预习——初读课文,感知内容(课前布置)
1、默读提示及要求:
①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文绉绉绰号庶祖母吹笙摹画眼翳舔去侮辱
②了解作者及相情况
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xx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是著名学者胡适自传——四十自述>中的一个章节。作者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成长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向我们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
②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抓住关键句、段。
③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二)课堂学习——细读文本,整体把握(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公益广告:妈妈洗脚——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板书课题——我的母亲
2、检查预习:
(1)字词竞赛:
文绉绉(zhou)绰号(chuo)庶祖母(shu)吹笙(sheng)摹画(mo)眼翳(yi)舔去(tian)侮辱(o)眼翳(yi)舔去(tian)侮辱(wu)
(2)速读抢答:母亲在文中充当了三种身份,哪三种?文中哪些句子有提到?
慈母、严父、恩师
文中句子:第(4)段“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第(6)段“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3、听课文录音朗读,思考: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
表现母亲的慈母事情
(1)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
(2)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表现母亲的严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晚上,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
C.我说了轻薄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表现母亲的恩师事情
A.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
——表现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B.如何与我的两个嫂子相处
——表现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
C.听了五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表现母亲的“刚气”
通过写这些事,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活。
2、文中哪句话点出母亲对作者的影响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
即文章最后一段。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深刻的影响。我14岁(其实只有12岁零两三个月)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20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三、课堂品析——品味语言,局部揣摩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作者当时已是大学者、大名人,却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这合适吗?
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体现了作者谦虚、不溢美、不自夸的美德。
4、请学生再选择一些类似的语句并把相关词语标示出来。
四、课后练笔——我有话说,作品感悟
1、试对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作一点评论
2、请学生发言。
五、课外延伸——表达交流,综合实践
为把课文向课外综合实践延伸,结合本单元语文综合实践《献给母亲的歌》,并结合农村学生和农村教学实际,教师布置学生分组,用一周的时间去准备以下内容:(综合性学习要充分考虑农村学生的特点)
(1)收集有关母爱的古代诗词;(古代诗词组)
(2)收集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名人名言组)
(3)收集有关母爱的歌曲歌词;(歌曲歌词组)
(4)收集有关母爱的音像作品;(音像作品组)
(5)收集有关母爱的感人事迹;(母爱故事组)
(6)准备有关母爱的写作交流。(各生均需做)
妈妈节教案【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理解国庆节的含义。
2.感受国庆节欢乐喜庆的气氛,初步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3.能用简单的美工方式庆祝国庆节,表达自己的情感。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欢度国庆”组图。
材料准备:魔法玉米粒、皱纹纸、彩色纸等低结构材料,胶水、剪刀、画笔、颜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过生日的?
——祖国妈妈有没有生日呢?祖国妈妈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二:出示组图,认识国庆节,感受节日气氛
1.出示组图“欢度国庆-1”,了解国庆节是祖国妈妈的生日。
2.出示组图“欢度国庆-2”,了解人们如何庆祝国庆节,萌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投放纸面教具及手工材料,分组制作礼物
1.引导幼儿说一说想送给祖国妈妈的礼物。
2.发放纸面教具及美工材料,引导幼儿并大胆运用低结构材料进行装饰。
妈妈节教案【篇10】
设计意图
前几天我们参观了黄花岗的四方亭以及莲花池塘,在开展画莲花的活动中我们观察池塘。幼儿们意外地发现了池塘中有青蛙的叫声以及还看到了许多小鱼和小乌龟。在绘画中孩子们还唱着歌边画边说着刚刚发生的事情。从他们的语言中发现他们都在讨论一个话题(小蝌蚪从哪里来的呢?)有孩子说:“他听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蝌蚪是青蛙的宝宝”有孩子说:“我没听过”。彤彤说:“小蝌蚪的妈妈就是青蛙”。羽石说:“不是的”。在他们的讨论中我发现了一个学习的契机,于是我设计了这个音乐剧活动。从故事和音乐表演的形式让幼儿一起完成我们的音乐剧。不仅有趣参与表演还能让孩子们在阅读故事的时候觉得更加有趣,同时提高孩子们的音乐表演欲望以及合作能力。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情节自发地随歌曲和乐曲自由创编简单的动作。
2.尝试用多种道具、材料表现音乐,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3.在活动中能积极地与同伴进行角色扮演体验音乐剧的乐趣。
重点难点
1.能与同伴合作创编出角色动作造型。
活动准备荷花道具(4个)、荷叶道具(4个)、绿丝带(2条)、螃蟹头饰(4个人)、金鱼头饰(5个)、小蝌蚪头饰(5个)、青蛙头饰(1个)、大树头饰(1个 )、音乐MP3、大荷叶道具(2个)
活动过程
(仅限中文教案,由于照片涉及个人隐私及肖像权等问题,请不要添加含幼儿肖像的照片!)
一.热身阶段
播放《哈喽歌》
二.动作模仿阶段
1.听音乐模仿小鱼游泳的动作。(播放音乐)幼儿跟随音乐先模仿老师的基本动作,在熟悉后知识迁移幼儿自行创编蝌蚪游得动作。
指导语: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池塘的小鱼是怎么游的吗?(模仿)
上游游 下游游 左游游 右游游
游得快 游得慢 游得轻 游得重
师:小朋友在池里小蝌蚪是怎么游得呢?(创编)
2.合作与变化
听鼓声与同伴合作用肢体创编场景中蝌蚪、荷花、螃蟹角色的动作特点。
指导语:
师:请小朋友根据非洲鼓节奏快慢轻重2个为一组变成小蝌蚪游动。
请小朋友根据非洲鼓节奏快慢轻重3个为一组变成荷花随风摆动。
请小朋友根据非洲鼓节奏快慢轻重4个为一组变成螃蟹在池塘里走来走去。
3、熟悉完角色动作后引出故事绘本。《小蝌蚪找妈妈》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分段演示完整故事。
4.听故事音乐分段清楚每段音乐的特点讨论音乐中适合角色扮演?
教师:播放音乐与幼儿共同讨论,回忆我们故事中的角色。
5.教师和幼儿分组讨论,分工在故事中幼儿自己想扮演什么角色按角色场景分类。
幼儿:说出自己想扮演的角色,清楚自己在那段音乐出场。讨论场景中需要什么道具。
6.幼儿自由选取道具,听音乐表演。设计一些简单的对白。
7.讨论成熟后尝试让孩子们自己表演音乐故事并展示,结束。
活动总结
幼儿通过本次活动在音乐剧有了基本的认识,共同探讨了音乐剧《小蝌蚪找妈妈》有些什么角色。在角色的创设,音乐的节奏感知以及律动感知和同伴愉快地合作。让孩子们都获得了深刻的经验体验。提高了幼儿与同伴的合作能力,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大胆展现自己,丰富了自己故事阅读的形式。
妈妈节教案【篇11】
设计意图
通过深入研究并挖掘了表演游戏的教育价值,使其由过去的单纯以发展幼儿语言为目的的活动,转变为包含多种教育因素在内的系列活动。幼儿也由在教师导演下的被动模仿,转变为在教师帮助与支持下的自主活动。在这样的表演游戏中,教师的指导策略对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活动目的:
1.熟悉理解作品,能用连贯的语言,富有创造性的表现出符合角色性格的声调语气和表情。
2.能在原作品的基础上,在语言、动作、情节表演上有所增添变动,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3.能根据故事情节,学会利用各种材料自己设计制作表演道具、布置表演场景。
4.懂得与同伴协商、配合、合作进行表演游戏,能分类、整理收拾表演游戏材料。
活动准备:
青蛙、蝌蚪、鸭、鱼等角色的服饰或头饰;事先让幼儿理解、熟悉故事内容,并能复述故事。
指导要点:
1.出示打乱的图片,老师边讲述边提问,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
提问:“小蝌蚪遇到了谁,它们是怎么说的?”“它们还遇到了谁?它是不是小蝌蚪的妈妈?为什么?”“谁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找到她了吗?”“小蝌蚪后来怎么样?”(帮助幼儿依次回忆角色的出场顺序,并进一步学习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2.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头饰分成大组以图片提示表演。
要求:
(1)记住自己角色的对话,在别人表演的时候能够认真倾听。
(2)鼓励较胆小的幼儿大方地表现。
3.幼儿尝试用不同的声音、表情、动作进行对话练习。“小蝌蚪的声音是怎样的?”“大鱼呢?”“乌龟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呢?”“青蛙妈妈的声音是怎么样的?”“你们在表演的时候,带上表情和动作好吗?”
4.幼儿带上头饰分大组表演,要求幼儿跟住自己的同伴,能大方有表情地练习对话。
5.幼儿交换角色继续表演。
6.延伸。
“在表演的时候,这些小动物还可以怎么打扮更像呢?”请幼儿回家与父母共同准备这些表演的道具。
活动反思:
在班级区域之一的“童话地带”里早就投放了《小蝌蚪找妈妈》的图书,并有目的地引导孩子进行欣赏、阅读。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对故事中几个角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对蝌蚪们几次找错妈妈捧腹不已,并由能力强的小朋友带头进行动作模仿,不久也有几个孩子加入了模仿的行列,但是他们的表演多是无目的性、即兴性质的。为了让孩子的表演活动更有逻辑性和现实意义,我依据孩子的“兴趣点”预设表演的主题。
妈妈节教案【篇12】
活动目标:
1.感知石油的颜色,气味。初步了解石油的用途。
2.激发对家乡石油城的自豪感。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石油妈妈过生日》
2.故事中提到的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如汽油,柴油,蜡笔花布,肥皂,洗衣粉等3.用封口瓶装好的石油样品。
活动过程:
认识石油
(1)教师:我们家乡叫什么名字?今天老师带来了家乡的宝贝,你们想不想看看呀。
(2)出示石油样品。请幼儿看一看,问一问,摸一摸,说一说石油是什么样子的?
(3)教师引导幼儿理解在阳光下看,石油是五颜六色的,我们家乡大庆的石油是黑褐色的,摸上去有点黏。
2.了解生活中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
(1)教师:石油看上去好不好看,可是你们知道吗?石油的作用可大着呢,老师讲个故事,你们就知道了。
(2)结合教学大书欣赏故事《石油妈妈过生日》。
(3)教师:都有谁来给石油妈妈过生日?他们都说了什么?他们都带了什么礼物给石油妈妈?他们为什么都是石油妈妈的孩子呢?引导幼儿理解,要生产出这种物品,都需要石油做原料,所以他们都是石油妈妈的孩子。
(4)教师出示蜡笔,花布,肥皂,洗衣粉等物品,引导幼儿认一认,说一说知道这些物品都与石油有关。
3.角色游戏:石油妈妈过生日。
把全班幼儿分成几组,分别扮演不同角色表演故事,可以多玩几遍,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表演其中的角色。
4.我们都是小油娃。
教师:石油的用处可真大,我们的家乡大庆盛产石油,我们大庆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小油娃,记住这个光荣的名字,并告诉爸爸妈妈和你们身边所有的人。
教学反思
活动的导入部分比较有趣,我能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了宽松的氛围,自然地将幼儿带入了情境中。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图片的形式,即能帮助幼儿有序地理解儿歌,又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挂图中的菜可先蒙起来,增强神秘感,当说到妈妈喜欢吃什么时,再逐一揭开,这样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
在学说“恩,这个拌黄瓜,味道特别香”时,我采用了情境表演,孩子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学说了句子,在表演的过程中,我能注重和孩子的情感交流。在创编的环节中,发现孩子的已有经验还是比较缺乏,其实在活动开展前,教师可以在一日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相关内容,如中午用餐时,可以和孩子说一说今天吃的什么菜,喝的什么汤,在回收调查表的时候,能结合调查表,和孩子谈一谈,我的妈妈喜欢吃什么菜,我的爸爸喜欢吃什么菜,相信这些工作做到位后,创编活动应该是整个活动的xx部分,相信每个孩子的参与性会更强。
整个活动,我能注重和幼孩子的交流,通过生动的语言,引导孩子始终沉浸在为妈妈过生日的情境中。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几个不足之处:
1、在导入活动后,就可以引导孩子说一说自己的妈妈喜欢吃什么菜,满足他们想说的愿望,同时,也为创编活动做好铺垫;
2、在引导孩子说“我放醋和糖”的时候,可以问:酸酸的,是什么调料?甜甜的,是什么调料?这样的话,孩子就能根据经验说出醋和糖;
3、在创编部分,可以准备好白纸,将孩子说出的菜,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帮助孩子很好地记忆创编内容,同时也能更好地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
通过本次活动,我也发现了自己对教材把握不够,没有很好地吃透教材,对孩子的已有经验也了解不够。相信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更好地从多方面考虑问题,让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妈妈节教案【篇13】
一、内容与要求:
1、尝试运用AAB的排序规律为妈妈设计生日蛋糕花纹。
2、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与难点:
运用ABC的排序规律为妈妈设计生日蛋糕花纹。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已了解自己妈妈的生日
2、物质准备:①挂历一份;②操作材料每人一份
四、活动过程:
(一)、说说妈妈的生日
关键提问:
1、幼儿互相交流,说说自己妈妈的生日是几月几日?
2、教师和幼儿一起在日历上找出妈妈的生日日期。
小结:小朋友这两天都在关心妈妈的生日。通过交流,我们每个人不但知道了自己妈妈的生日,还知道了我们班其他小朋友妈妈的生日。在妈妈生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祝福妈妈了。
(二)、送妈妈礼物
1、关键提问:你的妈妈过生日了,你们会送妈妈什么礼物呢?
小结:是呀,过生日的时候可以送给妈妈很多很多的礼物,可以自己折花、也可以给妈妈买蛋糕唱生日快乐歌、还可以抱抱亲亲妈妈。
过渡语:那今天又一位小朋友的妈妈要生日了,她准备送给妈妈一根项链。
2、重点提问:这位小朋友串的项链美吗,为什么?
小结:项链很美,因为项链上有各种各样的图形,而且排列的很整齐,是有规律排列的。
3、幼儿观察讨论项链是如何有规律的排列的.
4、小结:要想让项链上漂亮,一定要有规律,如 、 有规律的排,这样就很整齐美观。
三、为妈妈设计项链
过渡语:我们来为你们自己的妈妈设计一根项链,但是要求是项链一定要有规律的哦。
1、幼儿用AAB的排序规律为妈妈设计项链。
2、交流分享:你是怎么样给项链排列的?
四、活动延伸
1、过渡语:妈妈过生日真开心!想一想我们除了可以送项链给妈妈,还可以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
2、在个别化学习过程中,可以按照AAB的排序规律给妈妈设计蛋糕等。
妈妈节教案【篇14】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习按图形特征进行分类,并用计点来表示分类的结果。
2、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及结果。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有标记的信作业纸三张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根据标记找图形
老师:三只小猪盖了新房都搬走了,猪妈妈好想他们啊,就写了封信给他们。看看这些信都是寄给谁的?我们一起来给猪妈妈送信吧。
2、学习“根据图形的数量计点”
提问:
(1)图中有什么?
(2)图中用了哪些形状?
(3)图中有几个这样的形状?
(二)小组活动
活动一 根据图形的数量计点
活动二 看图形画标记
活动三 数物连线
(三)活动评价
请幼儿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重点评价根据图形的数量计点。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